關於這首詩:--田泥鰍
對朗讀而言,個人認為最基本也是最苛刻的要求是理解(問題是寫的清楚不?:),朗讀時其技巧就容易發揮。我寫這首詩的時候,儘可能地爭取讓她能為誦者提供一個寬大的舞台,去容納不同的生活經歷和理解。這首詩會對中低音厚度有一定考驗,但不管哪種風格都能找到它恰當的位子,只要真誠就能演示出動人的美感。
本來這首詩也可以在"最後的絢麗"一句結束,短小精練得有些艷美。但加上後面的一大段,詩從飄渺的心緒進入時空的飄渺,反襯世俗的真實與願望的真切,力爭進入預想所應有的容量和境界。要是能找到合適中國(或西方)的古典音樂,加在"最後的絢麗"一句後做過渡,引導進入一種平朴扣心意境,一定會更出彩。
就詩的寫作而言,第一(I)和第二段(II),用兩種靜物沉澱出要描寫的慨念,蘊含時間與空間的垮度和闊度,每一段是一個完整的長句,從不同角度,層層疊進,邏輯嚴謹,句意的張力靠朗讀的節奏去表現。一氣合成的風格有西方古典詩的痕跡。
第三段 (III)的寫法轉回到中國古詩詞意境為上的風格,句式也力求工整,連續六句工整對仗,每兩句 為一組串聯兩個靜態的畫面,以思念為主語通過牽掛這個動作將兩個意象用橋梁連成一體。 意象從老繭滄桑到天露捻珠,完成一個從塵世到神界旅程,有泰戈爾式對神靈的虔誠。 朗讀的語速要慢,靠語音的急緩輕重展示文字後面深藏的意境,如流干的淚變成天露, 才化成了輪迴的捻珠。
第四段(IV),再用三個比喻將思念的慨念推向極至。蘆管,草地和流星,三個中性物象的表露的卻是一種被囚禁雄性的煩躁與憤怒,咆哮與無奈;而深層蘊涵的是對自然,生活與神的抗爭,屈服和寧為玉碎的再次激昂與抗爭!
第五段 (V)字語白話,語式平朴簡單,現代詩的格式。每句一個小畫面,每個畫面 切入一個歷史或空間的視角,畫面的連接全靠每句中更換的動詞做縱向比較,鑄造一個寬一點的平 台,然後加速疊進,做出要最後爆發的鋪墊,迎來的卻是在這一段中每句都已重複的話,"要你回來",所以,情感和技巧的掌握對這一段的朗讀要求最高。注意那些動詞的區別和進度,更要注意每一小段中,先是思念者對被思念者的期望和願望,然後更換成幻想與夢想,對比強烈,細微出有震撼人心的畫面。例如,Va小段中,等,走,跑和牽的語意, 等是思念者持久平和的信念與心態,即是一千年,我等,等得太久了,任何阻擋視線的物 體都是要克服擺脫的限制,於是走出房屋,站在高坡遠眺凝望,走出一里,兩里地,甚至十里八里地,等他(她)回來,等到你走着跑着心衰力盡了,離家不遠了,可對家的地理位子有些模糊猶豫,在十里之外等你的我,牽着你回來。Vb第二句將Va第二句中的等換成夢,一千年過去了,等得化成了夢,也還滿懷信心地等,當你衝出戰火,爬出來爬不動了, 我背你回家。後面的盼,念,望和侯你回來幾句,去掉了前面"我還在等着你回來"(Va) 和"我還在夢着你回來"(Vb)兩句中的"還在"兩字,急切的心情與千年的願望沉積成那最後用生命和輪迴寫下的記憶:"要你回來"!
這首詩是對"思念"和"牽掛"兩個慨念的感應,傾訴和歌頌。
她是母親對孩兒思念,孩兒對母親呼喚;
她是祖國對遊子的招喚,遊子對祖國的眷戀;
是神對羔羊的愛,是子民對救星的誠惶;
是情侶之間的垮世尋覓,是失散夫妻的魂牽夢繞。。。
她是成熟對生活的理解,禪定和敬佩!
下面請贊恩同學把這首讓泥鰍詩性大發的歌再唱一遍,謝謝贊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