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和聲音樂的痴迷

昨天上傳了一個自己演唱並錄製的無伴奏合唱,看到熱情網友們跟貼,頓時有感想要寫。今天在出差途中,除了坐飛機就是等飛機,沒啥事兒可做,還是做個勤快人,這就把想說的就寫下來。

和聲音樂,一看這字眼,千萬別被它嚇住啊,別以為我懂啊。我實際上屁都不懂,哈哈。因為不懂,所以特想向懂的人學習。來萬維時間不長,通過短時間的觀察和有限的閱讀並聽歌,初步印象是這裡的高手如雲,專業老師好像也蠻多的。地雷願意寫點兒東西供大家討論併兼答一些網友的問題,我覺得我的iPad和iPhone的瀏覽器有問題,我想在網友的跟貼後面髮長言,我不能在內容欄寫東西只能在標題上留短言,苦惱ing. 但好像pc可以。這是題外話,聊正題。

網友問:這電腦錄製無伴奏合唱,是不是先用伴奏錄製,再在合成時將伴奏去掉啊?當然從理論上可以這麼做,如果真是那麼做了,我的題目就不會說是挑戰更不會說是無伴奏合唱了。我錄製的方法是按照譜子上的key在鋼琴上找到第一個音,然後記住這個音,開始演唱並錄製主旋律聲部,當然是沒有伴奏了,但是把軟件裡面的節奏器是打開的,數完二個八拍開唱。錄製完主旋律聲部後,用主旋律聲部當伴奏,再唱第二聲部,依次類推。三個聲部錄製好以後,每個聲部再重複唱幾遍,想要人多的效果就多唱幾遍,如果有時間,嗓子摧不垮的話,唱百遍弄個百人合唱效果也未嘗不可,但我的經驗是不能去做簡單的拷貝和粘貼,必須要不厭其煩地唱,不然沒有那種合唱的效果,當然這是我的做法,如果有偷工減料的辦法達到好的效果,請老師們指教,我這人喜歡偷懶,嘿嘿。

不懂和聲不等於不會欣賞和聲不會唱和聲,練習和聲就像是打籃球,是個團隊的合作,當然這是在針對一個group而講。自己一個人練和聲不存在inter-personal之間的合作,倒是intra-personal的訓練。實際上並不難,只要你對你唱出的音有足夠的定力不被干擾就可以了,我練和聲喜歡在有另一個聲部唱的時候我練,因為這樣可以在唱的同時用耳朵聽是否和諧,便於練習,當然事先要對這個聲部的melody也要熟悉。

不管以何種形式去製作,音樂的最終成品是要帶給人在聽覺上的享受,在心靈上的共鳴和震撼,這種享受可以一人躲在房間靜靜地,也可以和成千上萬的觀眾一起在現場high翻,因為這樣的一種市場需求,網絡歌手錄影棚歌手現場型歌手表演型歌手應運而生。曾經聽過一位一種樂器不會演奏卻灌制出的純音樂CD, 他運用了電腦科技,也聽過朗朗用ipad獨奏鋼琴世界名曲,因此科技的發達和社會的進步,新生事物不斷湧現,我唯一想說的是我很幸運我還有機會爭取不讓時代淘汰。

俺曾經在本地的一個歷史悠久享譽當地的美國人合唱團混了一年,唱Alto部分,每周一次練習二小時,團裡面有五十多人,每次二小時總要練習四到五支歌曲,我那白痴級的五線譜識譜水平讓我沒少花時間多練習,學到很多東西,每次參加練習和演出都陶冶在極致的和聲境界裡。可惜團里的團員年紀太大,我這個做奶奶的在團里是年輕的了,一件事情要講好半天,反覆再反覆,煩死我!哈哈,反正那些人讀不懂我寫的,說點壞話木關係。

有癮啊咋辦?於是在當地的華人圈子裡成立了一個女聲合唱團,小型的就幾個人,我說喜歡唱歌的都來呀,我這人不是熱情嘛。我的媽呀,累死我了,不識簡譜就算了,練音唱不准,結果練了好幾個月,好不容易出了個作品,還在當地的華人春節晚會上表演受到一致好評,但我知道我再這樣弄下去非得給這些姐妹逼瘋了,哈哈,後來生孩子的生孩子海龜的海龜,小團隊乘機解散。解散後自己後來學會了電腦錄歌,技術還不成熟的時候,首先想到的是:這玩意兒好,可以整一人大合唱,也可以整一人大合奏。前者已經試過了,最多的一次錄了十二音軌,是首英文歌,給母親的,以後再傳,如果哪天找到合適的器樂合奏譜,弄個大樂隊合奏玩玩也不錯。

咱們這地方華人不多,要想找幾個象在高山流水裡的水準的歌手還蠻難的,所以自己一個人只好跟電腦玩兒,跟網絡玩兒,希望大都市的華人朋友諒解咱的苦衷,千萬別見怪,哈哈。

玩和聲,是跟電腦玩還是和人玩,答案是it depends.

哇,瞎扯了那麼多,飛機快到目的地了,收筆。謝謝你們的問題,我這人就是話多,別嫌我囉嗦喲。
 
寫於2012年8月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