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英豪big-apple
万维读者网 > 高山流水 > 帖子
【想当初,…】:1981年美国华人文艺舞台上的故事
送交者: 缸瓦市 2007年03月18日16:00:33 于 [高山流水] 发送悄悄话

2003年非典时节,老缸在国内小范围出版过一本中文回忆录。虽未配合抄作,也卖了大约4万册。书店没有赔本。以下是其中一小节,记录了早期留学生业余排演全本刘三姐的故事。有心人若要查询当时华文报纸应有纪载。其中的D就是当年的缸瓦市了。对比今日网上的"幸福生活",给大家一点参考。

缸瓦市于北京
------------

3.偷着乐

D当时一天只吃四片面包,虽然其中的花生酱发挥着巨大的威力,可肚子有时还是会饿的。好在一年级硕士生的基础课并没有太大的压力。“牛奶会有的,面包也会有的”。吃得饱,吃不饱,乐子还是要找的。异国他乡,举目无亲,D更得找乐子。
想找乐子的,也并非D一个。波士顿就有所全球闻名的大学叫麻省理工学院,英文缩写为MIT。MIT里面有伙香港学生,或许肚子吃得太饱,也需找点乐子。又恰好碰到了刚刚出国投亲的,原中央歌剧舞剧院的一位指挥(该指挥在国内音乐界颇有名气,恕作者在此暂隐其名)。“中央歌舞剧院”,令香港同胞想起60年代里轰动一时的国产电影《刘三姐》。如今指挥撞到了门下,当然如获至宝。几位穷(反正自己不挣钱)学生立马凑钱“投资”,再设法向MIT校方申请一点学生活动经费。自己也来试一把,在波士顿,排了一个全本的歌剧——刘三姐!
想干就干,这是美国教育所提倡的,更何况排戏这等“区区小事”。美国波士顿刘三姐剧组成立了。
排全本大戏,在波士顿侨界却算一是件大事,几乎所有的侨团都乐观其成。常到全美华人协会(教授杨振宁等人于70年代倡立)去凑热闹的D,便由该会波士顿分会推荐加入了刘三姐剧组。
文化大革命中,在解放军文艺宣传队中演过半年胡传魁的D,对上台演戏并不发怵。上一次洋舞台多少还有点儿新鲜。D挺高兴地领受了“老渔翁”,一个在歌剧《刘三姐》剧情中穿针引线的角色。于是,在1981年秋冬之际,波士顿紧张的学生生涯中,除了学习、打工之外,D又多了一项事情——排戏。
MIT校园位于波士顿的查理司河畔,排戏就在MIT的学生活动中心——一座豪华、端庄的大楼中进行。学校里各式各样的学生组织都在这里拥有自己的办公室,学生通过预约排队便可以免费地使用令中国国内专业剧团都要羡慕的排练厅等各类设施。大楼外的绿草坪上便是在波士顿赫赫有名的一座能容千人的MIT圆型的剧场。豪华与优美,并未让D过于吃惊,美国本来就是一个物质极大丰富的社会。可学生对它们的使用如此自由与有序,学生中心的各级管理人员,无非是向你提供服务与方便罢了。D感到耳目一新。
剧组的董事会由这几位MIT的学生“投资者”组成。“指挥”当然是指挥,并是全剧的艺术总监。女导演,出自香港的英国舞蹈硕士,此刻在波士顿任舞蹈教师,剧中一系列舞蹈场面还有赖于她的学生和弟子。事关重要的“刘三姐”,是波士顿学习新闻与媒体传播的双料硕士,才貌双全,堪称称职。男主角,“刘三姐”的剧中情人,“小牛”,MIT的一位博士后。“莫老爷”由刘三姐的先生,哈佛大学的助理教授兼任。“媒婆”是来自北京医学院的访问学者。那几位“秀才”,都是来自中国大陆学习莎士比亚戏剧和西方艺术史的博士。看着这满台乱窜的教授、博士与博士后,D想,这兴许是全世界演出过刘三姐的剧组人员中,平均学历最高的一个了。
下午4点或5点开始,6点或7点结束,每周两到三次,周末拿出一个全天。排练在紧张地进行之中。舞蹈、合唱由相应团体分头进行。中乐打击乐出自华埠的舞狮团体。二胡演奏出自前广州歌舞团乐手。中国竹笛出自台湾好手。管弦乐队倒是清一色的金发碧眼的“洋鬼子”。职业的从业人员不同于华人,没有钱,他们是没有热情来加入这名不见经传的《刘三姐》的演出。出于经费的紧张,从排练开始到演出前,管弦乐队的合练只有两次。一次是与民乐合练,一次便是和演员彩排。D第一次领略了这些洋鬼子穷乐手们,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一次D问当时还几乎不能说英语的指挥:“你怎么才能把这些完全不懂中文的洋人与业余的民乐手一起指挥呢?演出之前,你总共只有两次排练机会。”
指挥却是神情自若。“六七十年代,在学院路的八大学院,我们辅导和指挥过大量的像你们这样的爱好者。那确实给了我们许多职业以外的锻炼。”
是啊,D想,同在波士顿的小泽征尔是否也有这种本事呢?
D希望推迟上班的时间,以便排戏。司徒老板干脆大着嗓门喊:“餐馆的剩菜我替你带回来,排戏期间你一律放假好了。戏演好了,也是我们杭州楼的风光嘛。”
热心排戏的大陆朋友们大都有时间冲突、交通不便等诸多问题。其中一位“秀才”(生活中他可是位医学教授)每次排戏都要找朋友开车,从50英里以外的实验室赶来,可他从未缺过勤。排起舞蹈来,台上女孩子们鲜艳的服装,台下孩子家长们专注的神情,D想,这出戏可真连结着不少的家庭。这出戏也真的被波士顿华人社区关注着。
“刘三姐”一边写着毕业论文,一边几乎将每天的绝大多数时间都用来排戏。“莫老爷”上班、排戏之余,据说,还担当了与“刘三姐”一起的全部家务事。好在美国小两口的家务事也相对简单。指挥先生当然也从纽约直接搬进了“刘三姐”的家,“同吃,同住,同劳动”。保障了刘三姐的演出质量,便基本上保证了“刘三姐”全戏质量的一半了。冬天,地处美国东北的波士顿大雪飘飘,周末,“老渔翁”也来凑热闹。围着壁炉,对对台词,再吃吃火锅,D又认识了一群新朋友。
布景、道具、海报等杂务均由MIT的董事们去操劳。服装,除主要演员外,一律由演员按剧情要求自理。
终于,公演了。美元5块与7块两种票价,MIT那座圆型的剧场爆满。门外的广场上居然站满了等退票的人群。碍不住熟人面子,检票的华人终于放进来许多“临时购票者”。剧场内的人流密度已超过了美国消防法规的有关规定。一丝不苟的MIT校警不得不把部分站在过道与周边的热心者请出剧场。
这一夜,MIT的戏场里不时传出观众们纵情的掌声与欢笑——为了他们那些熟悉的演员,他们的亲朋好友精彩的表演和尴尬的失误。
这次演出的上座率,在此后10年,直到D搬离波士顿为止,对于各种各样的华人演出团体(包括来自国内那些驰名的专业团体),始终未被打破记录。其实,其中的道理也很简单,因为这是波士顿全体华人自己(不是仅仅哪一个帮派)的演出。
为了感谢波士顿的观众,演出又顺延了两场,剧组还长途跋涉,奔赴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剧场加演一场。加拿大多伦多市华人社团也发来邀请。可惜,D们这帮大陆仔持中国护照,签证办理颇费时日,只好作罢了。读着北美各大华人报纸《侨报》、《世界日报》、《星岛日报》关于演出的报道与戏评,读着包括对“老渔翁”在内各个演员表演的描述与评议,D还真乐了。“刘三姐”一时间便成了波士顿华人社区的一个不大不小的话题。在以后的若干年里,“老渔翁”也成了D在华人社区内的一个绰号。
大概五年以后,在退休赴美的中国老一辈歌唱家朱重茂先生的组织下,D又与美国东部的其他华人职业歌唱家与音乐爱好者一道,在著名的纽约林肯演出中心演出了黄河大合唱。据说,这是在美国艺术界地位崇高的林肯演出中心有史以来第一次上演中国人的节目。D有幸担当了合唱的朗诵。十几年后有人告诉D,他们曾在国内读过《人民音乐》杂志关于这次演出的报道,其中还有D的剧照。真的吗?可惜D未曾见过自己印在杂志上的尊容。
《刘三姐》的演出是D第一次在美国与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一起参加一个团队的集体活动。看到了,MIT的博士董事们是如何下手制作每一件道具,如何招揽印在节目单上的广告,如何推票。演出之后D问他们:“你们的投资到底赚了多少钱?”
“你看这种票价,真能赚什么大钱吗?”说着,他们都笑了起来。
“说说看,你赚了几个钱?”他们反问。
排戏时,随着与朋友们越来越熟,看着那位对中国内地的歌剧风格并不十分熟悉的女导演,D有点着急,情不自禁,开始指手划脚,去调度舞台上其他的角色。D的不安分,让导演女士皱起了眉头。可终究忍耐住了,转而去排练剧中必不可少的歌舞,并亲自去将主要演员的服装做得光鲜夺目,美伦美奂。都希望能看到一个高水平的《刘三姐》,这是一个来自四面八方的毫无报酬的临时团队工作能够成功的最主要因素。D心目中留下了对这群海外华人的职业素质的最初印象。
演出结束后,有人问:“你们挂在舞台上那块大大的天幕,上面到底画的是什么啊?”
“那是广西的漓江山水啊!”
“真的?我还以为是出自哪个猩猩画家的大作呢?”
一阵大笑后,谁也不去计较那画布上的五颜六色的到底是什么了。
只要乐在其中,便是好。

原贴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6: 绿叶紫:谁道难寻觅, 高山流水韵依依.《
2006: 无墨:阿妹的故事,再顶金花往日单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