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雪,怀念一下温暖的日子。。。:)
黄永熙先生写的一些歌曲,如《怀念曲》、《凤阳花鼓》、《小和尚》等都非常得好。他不是专门学声乐的,但他有这种声乐的感觉,伴奏也写得好,可以说是这方面的天才。
这个曲子是美声必唱曲目之一。
http://www.bbsland.org/upload_music/7569792.mp3
黄永熙博士于一九一七年在中国湖北省汉口市出生,三岁迁到了上海,在上海长大,其实他是广东省南海人。
黄博士自幼已显露出对音乐的喜爱和才华,他十一岁小小的年纪时自己要求学小提琴,而他学乐理及作曲的老师是奥国籍犹太人,他谈好条件要求黄博士免费教他中文,而他就免费教黄博士音乐知识,这样便开始了这漫长音乐旅程的第一步。由于父亲的劝导,他进入了雷士德工程学院修读土木工程,直至毕业却没有机会进入音乐学院。
他十二岁时,已为母亲生日写了一首「慈母颂」送给母亲,以后便续有创作。他的「阳光三叠」、「怀念曲」、「斯人何在」、「漂泊天涯」、「留别」等艺术歌曲更是脍炙人口,百听不厌。曾由我国着名声乐家斯义桂、茅爱立、黄源尹等在世界各地演唱,极获好评。原来这些作品都是他十多二十岁时在上海创作的,那时他还从未踏入音乐学院的大门呢!
那时,上海工部局交响乐团都全部是由意大利和俄罗斯音乐家组成的,从来没有中国人参与指挥的,我手上的一张节目单是一九四六年二月十七日在上海兰心大剧院演出的第十四次音乐会,指挥是黄永熙先生,节目有华格纳「唐豪瑟」序曲、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组曲、鲍罗丁的「伊过王子」及其他歌剧选曲等,份量不轻。其他如上海音乐社主办的「黄自作品演奏会」,钱仁康作曲的歌剧「大地之歌」和张昊写的轻歌剧「上海之歌」首演时,都是由黄永熙指挥合唱及伴奏乐队,其实在一九三八年夏天,黄博士还还应中国歌咏团之邀,在香港大学陆佑堂指挥一场音乐会,相信一些老香港还能记得这场音乐会吧。
自一九三七年开始,因为「八一三」事件,日军在上海发动战争。由于战乱关係,各类娱乐如电影及国外来上海演出的音乐会,都被减少或取消,反而本地的音乐、话剧、音乐剧比较兴旺。当时也给黄永熙一些创作及指挥的机会,正如他自己说﹕日间要到工程公司上班,晚上和週末,不是教会圣乐团活动便是要作曲、编曲、配乐队伴奏谱、指挥、教歌等,真的是没有一刻的休息时间。但他的辛劳,也造就了他日后的成就。
当时圣乐团也参加抗战歌曲彙演,音乐会名称为「旗正飘飘」,作者有黄自、聂耳、刘雪奄、洗星海、张昊、夏之秋、张定和等。受广大群众欢迎,也为圣歌团在上海建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四六年,上海音乐界人氏倡议组织「上海市音乐协会」,这是全市最有名望的音乐人氏发起的,我在发起人的名单中看到的,尽都是当时上海顶尖级的音乐家,如司马聪、戴粹伦、李德伦、陈又新、杨嘉仁、董光光、朗毓秀、司徒华城、黄贻钧、管喻怡萱、谭抒真等人,而只有二十多岁而尚未入音乐学院修读的黄永熙,亦为发起人之一,可见当时在工程学院毕业而靠自学音乐奋斗出身的黄永熙,已在音乐界中佔一席位。
未出国之前,黄永熙博士一直在上海中华基督教会富吉堂圣乐团事奉,当他担任圣乐团指挥后,圣乐活动相当频繁。每次音乐会都是十分有水准的。大合唱的团员常有近一百人,演唱者中有很多位当时已经是着名的独唱者了,如黄源尹、黄飞然、朗毓秀、董爱琳、张仁清、黄飞立。葛朗祉等。
富吉堂的圣乐团当时领导着圣乐工作的发展,除了在上海常有各类的圣乐演唱外,亦曾组团往香港、南京、广东省各地演唱大型圣乐作品,甚为哄动。当时很多管絃乐好手都被罗致在伴奏的管絃乐团中,如乐队首席马思宏,絃乐组有谭抒真、司徒海城、郑延益、马思琚、李德伦等。管乐方面有黄贻钧、尹政修、陈传熙等,这些好手都是我国前辈的音乐家。
在一九四七年由于获得伯仲士大学的奖学金,黄永熙约有三年时间一边学一边教,并在一九四八年和一九五零年指挥该校合唱团及管絃乐团演唱「弥赛亚」和「以利亚」神曲及歌剧「西维尔理髮师」,获得极大的成功。每週日下午还担任夕阳音乐会的合唱指挥。
一九五零年当他指挥合唱的照片寄回上海富吉堂时,我们看到二百人的合唱团和数十人的乐队全都是美国人,但站在指挥台上的却是一位年轻的中国人,大家都非常感动,到底那时代还是「外国的月亮比较圆的」,这张照片真使人破除了迷信,中国人也可以争气的。问题是你有没有发挥你的才华努力去干。
当时黄永熙在纽约一间工程公司担任设计结构工程达十七年之久,许多大型工程设计和建造工作,如在华盛顿的原子能总部大厦,伯利恆钢铁公司研究中心总部大厦和中东的大型酒店等,都有黄永熙工程师参与工作,使他成为该公司重要工程师之一。
在五零年代,甚少中国音乐家能在卡尼基音乐厅演出的,我在一张五八年十二月廿六日的节目单中,看到黄永熙在卡尼基音乐厅指挥纽约华人合唱团,演唱韩德尔的弥赛亚选曲及中国艺术歌曲。他再在该厅指挥合唱,已是在一九九四年十一月为角声佈道团筹款演出。五四年指挥中华联合歌咏团演出「弥赛亚」全曲,五六年为长岛浸信会儿童之家筹款音乐会时,除了演出黑人灵歌外,还演唱中国艺术歌曲,使彼邦人仕对中国的艺术文化有所了解,起了一定的文化交流作用。
一九六七年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负责人苏沛礼牧师退休返英,文字出版工作乏人主持,由于多採用中文,故希望由华人出任社长一职。出版社的彭肇贤博士和蓝仁牧师知道黄永熙博士的工作能力,爱主心切,分别亲自到纽约邀请他回港担任工作,当时黄博士考虑到自己对圣乐和土木工程比较熟稔,若要担任文字工作比较困难,未知能否胜任。经过数个月的挣扎,在圣灵感召下,放弃了结构工程师工作,隻身先来香港尝试能否担当重任。由于他全力以赴,努力工作,使文艺出版社工作大有进展。
一九七五年从出版社退休后,他受聘于香港圣经公会为总干事,当时重要的工作是出版现代中文圣经译本。一九七九年时,世界各地对中文圣经需求甚殷,许多较落后国家所印制不同文字圣经的工作,亦落在香港圣经公会身上,工作的繁重和紧逼可想而知。
黄博士在圣经公会一直工作到一九八三年退休时,已经是六十六岁了,但当时中华基督教香港区会总干事汪彼得牧师,极力邀请他担任圣乐顾问,一担任又是四年。期间开办了很多圣乐训练班,并欢迎各宗派的诗班员参加,提拔了不少新秀。
黄博士还创办闻名香港和东南亚的「中华基督教会圣颂团」。在一九八四年五月,来自中华基督教会香港区会的二十多间堂会的廿多位诗班员便开始了圣颂团的第一次练习。自八四年九月以「千年圣乐巡礼」为主题首次公开演唱从十世纪到廿世纪的多首圣曲,自始以后,圣颂团便成为香港最受欢迎的教会诗班。
一九八八年黄永熙博士从中华基督教会香港区会的工作上退休,打算回美国安居。但当时香港基督教协进会尚未请到总干事,请求黄博士暂时代职,谁知一代便代了两年,到一九九零年才放人。协进会的工作目标是「在主内合而为一」,联络和工作的层面十分的广阔,除了出版「信息」月刊外,对社会的关怀,与中国教会的联络,寻求各不同宗派教会的同一步伐,都是不易为的工作。
「普天颂讚」圣诗集在近代中国圣乐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产品,也是第一本由多个宗派教会联合编订的较完整的诗集。自一九三一年九月六个公会联合圣歌委员会开第一次编订会议至今已有六十多年,基督教文艺出版社在一九九七年十一月出版重编的「普天颂讚」诗集,而重编工作的负责人便是黄永熙博士。他的第一次重编咨询委员会正式会议是在一九七零年三月举行,可见这次重编工作费时七年,共开会一百零八次,才把「普天颂讚」诗集歌词及曲调全部审阅,可见工作之艰巨。
我在香港圣乐团三十五週年纪念音乐会的特刊中,看到他们成立以来演唱过的大型合唱作品一览表,共演出过七十多首作品。包括巴赫「B小调弥撒曲」、贝多芬「庄严弥撒曲」、艾尔加「吉隆修士之梦」和「神的国度」、海顿「四季」、威尔第「安魂曲」,相信在东南亚亦不会有很多合唱团能在乐队伴奏下演唱这麽丰富的作品。去年合唱团已庆祝它的四十週年纪念了,谁在领导和支持这个合唱团取得这样辉煌的成就呢?
在圣乐团三十五週年特刊中介绍此团的指挥时有下列的一段﹕「黄永熙博士生于一九一七年,是硕果仅存的少数「第一代」华裔指挥家之一。他在一九三七年时应邀编排一个合唱节目,是为中国首次向美国广播的里程碑。」确是这样,自一九六七年起,他即成为香港圣乐团指挥。在这三十五年历史中,黄博士的带领佔了三份之二的岁月。
黄永熙博士到香港以来,在香港华人基督教联会的圣乐促进组担任组长一职至今。其中较重要的工作为多次佈道大会的音乐组组长﹕如75年及90年的葛培理佈道大会及87年和97年的包乐佈道大会,每次大会除了要统筹和安排工作,还要指挥数千人的诗班,在佈道大会中献唱;另外,在前一点的时候亦举行了多次的诗班大汇演和圣乐训练班,这些工作皆是不易为的事。
一九七二年以来,黄博士一直担任世界华人基督教圣乐促进会理事长达十六年,直至一九八八年改任名誉理事长至今。在他担任这工作的初期,因为该会刚成立,百废待举,要做的工作甚多,包括建立制度,设立章程,争取经费与支持等。
在一九八八年香港校际音乐节中,黄博士被邀担任评判,与来自美国、英国、澳洲和中国的具有丰富评判经验的专家们,一起对六万名学子予以挑选最优秀的未来音乐家。黄博士不但要在众多合唱队中挑选最好的,最后还亲自指挥千人的联合大合唱,给同学很多教导和鼓励。
黄博士的作曲旋律富有中国的韵味,很有个性和特色,亦有阳刚和阴柔的美。他创作的圣诗很多,我最喜欢及经常使用的诗歌有「人生意义歌」普颂379、「大卫讚美诗」普颂544、「欢欣歌」普颂624、「主祷文」普颂640、他改编的「收成歌」普颂512是给诗班演唱用的,在大型诗班的节目单中,多採用这首诗歌。他创作的歌曲还有漂泊天涯(秋瑾词)、阳关三叠(王维诗)、声声慢(李清照词)、斯人何在(黄永熙词)。他编的中国名歌独唱曲集,共有二十首比较着名的中国民歌,由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出版。一般来说﹕中国的五声音阶曲调和西洋和声伴奏配合,有时会格格不入,但黄博士的伴奏能帮助发挥曲中的情趣,有助歌唱者表达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