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秃笔: 孩子, 天使, 生命之美 |
送交者: 老秃笔 2005年05月12日17:38:53 于 [高山流水] 发送悄悄话 |
一直想写点对孩子的感想。 因为觉得这音乐论坛不好贴个人的杂感,就没有动手。 前些时候,向大家介绍了Bette Midler 的《你是我翼下的风》顺便也说出了对妻子的感谢之情。其实,我们和大家都一样,在美国,都是一部同甘苦共患难的动人故事。 这次,再向大家介绍Midler的另一首歌,《BabyMine 》,中文译成《我的孩子》。
说来话长,听这首歌的时候还没有孩子,可是Midler的轻柔歌声居然也感染了我,不但其后把这支歌列为常听必备之列,还真是在那时想像了一下我的孩子的可爱模样。后来,若干年后,太太怀孕了。眼见她日渐隆起的肚子,总听她说孩子在肚子里跟她对答。她敲敲肚皮,孩子就回她一脚。她一说话,孩子感应到了,就动动表示一下。她要睡觉了,孩子也老实安静下来。大概,这是初为人母的妻子的个人想象。小婴孩很可能不是那样地跟母亲有来有往地对应的。可我宁愿信其有,不信其无。后来,我还买了几盘音乐CD, 要我妻子多听,期望我的孩子也能听到。十月怀胎,转眼就到了分娩的时候。妻子在产房里痛的哭叫了大半夜。见我在那儿傻笑,骂我没有良心,她要死了,我还笑。说得我是要哭的心都有了。只是还得装出大度从容的样子,叫她放心。别人都一样,谁也要经过这道鬼门关。 孩子已经露头了,因为过于肥大,生产不出来。 最后,大夫用产钳把孩子夹出来。满床的血,又因撕裂,而缝了几针。这过程看得我是心惊胆战。以至于我后来有很长时间的罪孽感。 儿子出生后,放在一个保温箱里,伸着小胳臂,像个小龙虾。这印象,我至今还记得。两天后,我们抱着儿子回家。那感觉,也是至今未忘。平日的二人世界,忽然多了个“第三者“ 好像多了件活家具似的。 小婴儿的天生奶香味道,浓浓地弥漫在屋里。每天,我们细心观察小婴儿的成长发育,有什末进步。那真是一种生活中无可替代的的乐趣, 宝贵的经历。 小家伙很敏感,有大人的声音,他就要闹哭。只要一抱起来,马上就不哭了。还骨碌着大眼睛四处看。当时的小儿科医生,是个刚从医学院毕业的小伙子。别看他没有孩子,还是整天教我们带孩子。尤其,不要我们抱孩子。说是可以叫小孩子早日独立。我们也只好狠心把儿子放在一个屋里,让他一人玩。可3-4个月大的小孩,直哭了一个多小时,还是没完没了。太太一生气,说是我干吗让我儿子哭啊。小孩子抱抱也不会抱坏的嘛。再也不听那个年轻医生的话。 后来,我们发现,还是中国人带孩子的方法人性化。大人多抱孩子,跟孩子不停地交流说话,真可以让孩子接受东西多而快。每次送去身体检查,儿子的反应,对外界的观察明显比别的小孩子要好很多。6 个月时候,我就给他讲小人书,不管他听懂没有,他还真的看,听,一点不恼。6 个月的婴儿能有20分钟的耐心听看图片,也是不错的了。另一对中国夫妻的小孩子是按照美国人的带法,自己放在屋里,不管哭叫已否。后来,那个小孩子的发育较慢,尤其跟我们儿子比时,显得木呆。当然,这里面可能也有自己的孩子自己爱的成分。 带孩子可真累。没白日没黑夜。连觉都不够睡。有次,我早上7点起来去把车再停到另一个位置, 起来时,困的眼睛都挣不开。 只穿了上衣,就出去到大街上开车。回来时,遇到一对中国夫妻,那男人看我一眼没说话,有点怪怪的样子。等我进了房间,脱裤子时,才发现根本没穿裤子就上街了。 第一个小孩子,倾注了非常大的精力,金钱,时间。 儿子的照片最多。几乎每个星期都有照片为证。 过些年,女儿又出生了。小女孩比男孩子更娇嫩。爱哭哭唧唧地。可是,也不是过分,基本上,只要满足合理要求,就不乱哭闹。我们的两个孩子,最大的好处,是他们从懂事起,能听懂大人说话,就不哭闹。一天到晚总是笑嘻嘻地。有时在外边看到别的小孩子大哭大闹,我们真是庆幸有这两个乖巧的孩子。自从有了孩子后,我们夫妻两个再也没有单独出去吃饭聚会过。每年两人的公司里,都有圣诞节和新年舞会,我们从未一起去过。从孩子小时起,到现在,我们全家出去一般在夜里开车。孩子喜欢夜里开车的气氛。四周黑黑的,大家一起说笑聊天。 有时,孩子想买东西,而我们认为不必要,就说没钱了。两人都很自觉不再提起。小时候,儿子和女儿要钱时,还犯了一致的笑话。 当我们说没钱时,儿子说,去银行取就有钱了。女儿说,拿卡片取不就有钱了吗? 都不想想银行里的钱从哪儿来的。 我们对孩子是不说重话,不说泄气的话。 尤其对女儿,我们每天鼓励她,让她总是高兴地做事情。让他们有一种与父母相互信任的关系。我们也从未要求孩子学钢琴,数学。 凡事让他们自愿自发。不求他们将来出人头地,只期望他们能健康长大,乐观向上。
这首歌,我们在没有小孩时放过, 在有儿子女儿后放过。 至今,每回听这歌时, 我们还是情不自禁地回想起孩子们小时的可爱小样子。 为人父母者,为人表率。我们的父母早已给我们做出了表率。 在中国那种艰难的时代里,我们的父母用他们的生命爱心保护了我们幼小的身心。可能,他们不富裕,拙于言辞,甚至过于严厉。可他们毕竟付出了心血。到我们这一代,对于人在北美的我们,也要做教育和养育子女的事情。当然,我们在经济上,教育上,比我们的父母要游刃有余。相对而言,我们付出的心血,可能跟我们的父母一样。而我们付出的代价,可能不比我们的父母为多。 这首歌听过无数遍了。对它还是情有独钟。 谨以此歌献给各位乐友中身为人母者。
在这种母爱和歌声中长大的孩子,是多幸福啊。
If they knew all about you, 我的宝贝,
From your hair down to your toes, 从头发到脚趾,
|
|
|
|
实用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