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音樂在神韻裏交會
神韻交響樂,奠基於五千年文明歷史,以中國音樂的旋律為主調,用西方交響樂的技法烘托展現。結合東方音樂的靈韻、深邃內涵與西方交響樂的宏偉壯麗,呈現給觀眾一場非凡的視聽盛宴。
在聆聽音樂時,也許您會覺得這一串音符宛如草原上萬馬奔騰,那一串音符又如彩雲間仙袂翩飛,這一段旋律餘韻悠長,那一段旋律又觸動了您的心弦,彷如記憶深處的場景。您的這些感覺沒有錯,這些樂曲之所以如此生動,不僅是因為它們曾是舞蹈的伴奏,也是因為它們的創作靈感來源於幾千年人類歷史的文化底藴。
幾千年的歷史,人類擁有過怎樣豐富的智慧,這些智慧又是怎樣體現在神韻音樂之中的呢?現在讓我們以時間為線,回溯歷史,一探古典音樂中的文化精粹與其誕生與延續的過程。
***
第一部分:中國音樂
被稱作神州的華夏大地上,神傳文明磅礡而多彩:從三皇五帝時的古樂,到先秦的鐘磬樂;從西周、春秋時的《詩經》《楚辭》到漢時的樂府;從隋唐的歌舞大曲、宋代的詞調音樂、元朝的戲曲雜劇到明清進一步繁榮的民歌、小曲、說唱以及地方聲腔的發展,京劇的產生。各個朝代的音樂形式大不相同,曲調豐富而古樸,底蘊各異而雋永。
製樂以法天地
五千年前,黃帝命令樂官伶倫到崑崙山中取竹管吹音,製成十二律,再以鳳凰的鳴叫作為基準校音,雄鳳聲為陽律,雌凰聲為陰呂,合稱律呂,是世上(傳說中)最早的標準音高體系,也是中國人俗稱的黃鐘大呂。黃帝定音律之後,製作了大型樂舞《咸池》、《雲門》,用以歌頌天地的德澤。
唐堯稱帝之後,對樂官夔說:「用音樂去教授我國的子弟,人的心志可以用詩表達,詩可以唱頌,用五聲、律呂、八音來與詩歌搭配,搭配有序,互相融合,人和神可以相通。」
明 仇英 吹簫引鳳圖
『五聲』是指宮、商、角、徵、羽。古人認為,五聲對應宇宙中金、木、水、火、土五行,而五行對應人體中肺、肝、腎、心、脾五臟。自盤古開天的神話開始,中國古代哲學一直認為,人體和天體是相對應的,人的生老病死,就似四季的輪轉、宇宙的成衰。堯帝認為,人體中的陰陽兩氣,可以用律呂來調節,五臟可以用五音來調和,音的規律不能紊亂,就像人的身體各處各司其職,人的心態達到圓轉平和,人的機體也可以週而復始的循環,以達到像半神一樣的長壽。這與黃帝內經中的「天有五音,人有五臟⋯⋯此人之與天地相應也」遙相呼應,是世上最早產生的音樂具備治療效用的理論。
唐堯禪位於虞舜,舜作雅樂,使「簫韶九成,鳳凰來儀」。那時的人們明白,天地咿D有其一定之規,這種玄機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人的智慧是能夠使自己了解并順應天意,在這樣的狀態下創作的音樂,可與天地萬物相溝通。因此「大樂與天地同和,大禮與天地同節」,「天地之風氣正,則十二律定矣」,這種神人相和的思想成為後來幾千年音樂創作的基石。
舜之後,禹至成湯,凡聖王均作樂以法天地、順天時、和萬民。至於周公旦,結合禮樂,進一步規範了人的行為準則。春秋時代,王權式微,強者爭霸,禮樂廢壞。孔子出世,再一次提倡禮樂的功用。
禮樂以興教化
盡善盡美,是孔子標誌性的音樂理論。他在觀看舜帝流傳下的樂舞《韶樂》後,發出「三月不知肉味」的感嘆,又在比較了周武王製作的樂舞《大武》和《韶樂》後,作出這樣的評價:「大武很美,卻不夠善啊,而韶樂,真是盡善盡美!」
中國古人認為:「德音為樂,無德為聲」。「樂由心生」,心懷善良,奏出的音樂能夠感動人心。而善不僅體現在精神之中,善是現實世界安定與否的保證。舜帝的另一曲「南風」之樂,其詞流傳至今,曰:「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南風吹來了,舜帝十分高興,他為百姓的苦而苦,為百姓的樂而樂。「南風」後來被稱為治世之音。「聲音與政通」,君王心懷百姓,製作德音,是天下大治的根基,而相反,君王荒淫無道,靡靡之音就會出現,這是天下大亂的肇始。因此孔子將德音雅樂的教化視為至關重要。
明 仇英 孔子學琴師襄圖
此外,孔子還主張樂要「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奏樂時情感有度不過分,達到心態平和的境界為最佳,這與傳統儒家文化的「中和」相呼應,成為中國雅樂的基本韻味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