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五十年代台湾和大陆流行爱情歌曲
万户小舟
上次表妹演唱的陕北民歌"满天的花哟满天的云"分享给了在台湾长大,现居美国的我的堂姐堂兄们。堂兄来信给我说: 陕北民歌对台湾长大的堂姊堂哥们,感受不太深刻。愿意分享两首堂姊堂哥们小时候(50年代)所习惯听的歌曲"。50年代"桃花江"电影的主题曲是"桃花江",在台湾非常卖座,他/她们都看过。"桃花江"电影有许多插曲,最有名又流传最久的是"月下对口"。
由此我去搜寻了一下台湾50年代的一些爱情流行歌曲,和大陆50年代爱情流行的歌曲作了一个肤浅地对比,结果十分有趣。
五十年代初由于朝鲜战争以及大陆在金门战役的失利等,台湾社会逐渐从风雨飘摇中趋于稳定。蒋痛定思痛,在台湾开始了各项社会改革和建设。台湾由农业社会渐渐往轻、重工业发展。中产阶级兴起,影视娱乐工业也随之而生,使流行歌曲的需求增加。加上国民政府在台强力提倡国语政策,致使日据时代的日语歌曲、台语歌曲渐渐衰微,形成国语歌曲独尊。这些都是国语流行歌曲得以在台湾成长发扬的主要原因。
(参见: 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421000010KK02511)
我觉得50年代台湾的国语爱情流行歌曲以小资情调为主。农家女(丑小鸭)遇上了白马王子(富家子弟)。由此展现爱情的曲折和忠贞。比如以下分享的"桃花江"电影里的插曲"月下对口"和"一个莲蓬"。
反观大陆50年代的爱情流行歌曲以歌颂劳动人民为主。如"赶牲灵","蝴蝶泉边",电影刘三姐里的插曲等等。强调文艺为工农兵服务。这在当时生动地反映了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喜悦和极大地调动了劳动者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当然以后大陆逐渐受左的思潮影响,文革时期只有了八个样板戏,百花齐放的局面凋零了,十分可惜。但大陆50年代的歌曲现在听来仍然让人心动。
个人认为一个社会歌颂劳苦大众是十分必要的,但小资情调,风花雪月也是需要的。两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我们大陆人对大陆50年代的歌曲已经比较熟悉了,让我来分享两首台湾50年代的卖座歌曲"月下对口"和"一个莲蓬"。由著名歌手姚莉和潘正义演唱。
关于歌手姚莉的简介可参阅 https://baike.baidu.com/item/姚莉/57290
点击"Watch on YouTube"可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