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英豪big-apple
萬維讀者網 > 高山流水 > 帖子
feiyang:辛豐年:學會傾聽
送交者: feiyang 2006年04月05日06:28:29 於 [高山流水] 發送悄悄話

這個話題寫了6篇, 我覺得是他筆記中最出彩的部分

做哪一種聽眾——學會傾聽(一)
博覽與精讀——學會傾聽(二)
藉助形象以思維——學會傾聽(三)
不必唯形象思維——學會傾聽(四)
弦內之音弦外聽——學會傾聽(五)
審美我為主——學會傾聽(六)

搬一小段兒給你看, 出自"審美我為主——學會傾聽(六)"

"人們都討厭新老八股文。殊不知音樂中的“八股”腔也並不稀見。這種樂中“八股”也是以空話與陳言相結合為特徵的。原來是新鮮、新奇的音樂語言,也容易化為 “八股”。民族風格原來是令人耳目一新的,19世紀時有人炮製虛偽平庸的“民族風格”音樂,這現象也受到肖伯納的抨擊。此類音樂“八股”並不難鑑別,其不 值得聽,是無須多說的了。

“精讀”樂中精華,輔之以對樂風各異、境界、氣質不同的作品的“博覽”,從比較、對照中逐漸品味出何者是言之有物,有真情深意,有真境界與個性的音樂;何 者是虛有其表並無深意的作品。通過二者結合,以前者為主的傾聽,形成自己的主見。提高這種“識貨”的能力太重要了!這樣才能獲得真享受,不然的話,你只能 跟着別人去搶購不值得買的熱門唱片。

自有主見,而又在博聞精讀、閱讀樂史、樂評中,發現。修正自己原有的印象,改變成見,是最能使你向“知音”的水平提高一步的。西格蒙·斯派爾斯的《音樂欣 賞》中有句話:“如果自己(對某些作品)的看法不斷地變動,那很好,說明你的趣味在發展。”誠哉斯言!從前我對布拉姆斯是不屑一顧的,原因是受了有些評論 的影響,嫌他晦澀。後來有位青年朋友告訴我,他聽布拉姆斯《第二交響曲》的感受。我不覺心動,從此認真傾聽他的作品,改正了看法。當然,原來一見傾心,覺 得美得不得了的,後來發現,多聽之後便意興索然的作家作品也不少。這也是鑑別力有了長進。

我們既然深信,對於理性的問題貴在獨立思考,那麼,情感藝術,尤其是以聲傳情的樂藝,更不能不着重自我體驗,不妨說,“眼見”(讀別人賞析文字)“為虛”,“耳聽”(自己傾聽)才“是實”!

我想,我們業餘愛好者有一種不受職業等等因素局限的優勢,我們要敢於以我為主地去“探險”,我們要敢於獨立自主地審美,敢於褒貶、抉擇池勇於修正成見、偏見。

你也許要反對:這都是樂評家的責任,我輩凡人哪有這本事?

有人在論文學作品時認為,創作者是以其作品在批評,批評家是以其批評在創作。我想,作與評不都是為了廣大讀者、聽眾嗎?我們理所當然地是審美的主人了。當 我們在傾聽中同作者交流之時,既是在參與創作,同時也便在進行評論;那麼在樂評工作極不發達的中國,我們“愛美者”又何必自卑而放棄那“天賦人權”呢!"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