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年庆·高山絮语】零加一中:马兰花开 |
送交者: 零加一中 2006年04月06日19:17:53 于 [高山流水] 发送悄悄话 |
我对于音乐,真是惭愧得很,66年小学毕业,69年去了黑龙江农村,音乐知识几乎为零。有一次,受姐姐委托,要完成歌剧《江姐》手抄本的巨大工程。一天,姐姐见我在奋笔疾书的同时,口中还念念有词:“一二一二”,就好奇地问我那是在干什么?当她知道那是我在念音符时,差点没把饭给喷出来。 我在农村那六年,大概是我国历史上城乡差别最小的六年了,在文化生活方面尤其如此,不管城市农村,都是八个样板戏外加三大战连轴转。除此之外,只有从电台里收听一些“革命歌曲”和毛主席的语录歌诗词歌了。那时有本歌集叫《战地新歌》,在当时的得宠程度决不亚于今天的《哈利波特》。那时的一些歌曲,内容暂且不论,听起来倒还真不错,当然这和当时文化生活极度贫乏亦有关系,就象小时候记忆中的一些美味现在就不过如此了。由于唱多了,每一集《战地新歌》(共三集而已)中的约一百首歌,我敢说至少可把70首的歌词一字不差背出来。曲就很难说了,但一般来说前面两三句还不至于走调。 由于实在无聊,除了唱歌以外,与歌有关的话题也成了谈话内容。有些人以广记闻名,有些人以博学著称。博学是轮不到我的,我只好利用记性好的优势,在广记上下了一番工夫,就和当今年轻人背托福、GRE差不多。除了背歌词之外,哪个作词,哪个作曲,谁的原唱,可谓烂熟于胸。那时候的名家,大部分是中央乐团及北京军区文工团的。张振富、耿莲风或许是当时全国唯一的男女声两重唱。郭颂先生的《走上这高高的兴安岭》,词、曲、唱一人独揽,是众人的崇拜偶像之一。胡宝善的《我爱这蓝色的海洋》似乎也是一锅端,但那已是文革后期了。罗天婵的女中音,似乎不用动嘴巴。孙家馨演唱的《千年的铁树开了花》,其中的一段简直就是唢呐独奏。以后广州部队邓韵的《毛主席关怀咱山里人》,唱腔有几分相似,但还是差了一些。前两天有人放了一段自唱《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听众们将其与李双江比较,但原唱实际上是游国屏。 除了“革命”歌曲以外,其他的歌我们也唱,主要是在文革中已视为老歌的,如歌剧《江姐》、《十送红军》.曾有人在给自留地浇大粪时来了一段"红米饭来南瓜汤",马季知道一定会拜他为师.大概由于地缘关系,外国歌曲中《喀秋莎》,《三套车》等苏联歌曲唱得教。有次收工后,有人用口琴演奏一曲《莫斯科郊外的夜晚》,大家不由得齐声喝彩。一天,驻村的军宣队将我找去,问我们收工回村都干些什么。我就说下棋,唱歌,连打牌都没敢说。接着他直击要害,说我唱过黄色歌曲。我想我连听都没听过,怎么可能呢?他叫我回去再想想。一两个星期过去,他倒也没再叫我去,真是谢天谢地。有一天,我随口哼一首不知名的小曲,旁边有人善意地提醒我:上次军宣队找你去,据说就是为了这首歌。我吓得马上闭嘴。他告诉我,这是一首圆舞曲,叫《马兰花开》。文革后我多次想找这首歌(曲),均以失败告终。歌词我本来就不知道,曲还记得一些,第一句相信不会记错(12)(61)(56)(123),括号中是半拍,1/4拍。 注:此文为本人<高山>第一帖,贴出后约五分钟,TTT告诉我,这是秦怡56年所拍同名电影之插曲;约一小时,水云贴出你现在听到的优美音乐;约两小时,老鹰贴出同名五言律诗.吃完晚饭后上网,曲诗文已同时上了导读.七月中旬,文章在<新民晚报>刊出,相信是<高山流水>第一次出现于国内平面媒体. |
|
|
|
实用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