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英豪big-apple
万维读者网 > 高山流水 > 帖子
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Op.64)
送交者: feiyang 2006年04月24日06:12:29 于 [高山流水] 发送悄悄话

这里欣赏的是由 Hilary Hahn 演奏的门德尔松 (Felix Mendelssohn 1809-1847) 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Op.64 ,这部作品完成于1844年, 是门德尔松为著名小提琴演奏家费迪南. 戴维而作.

这首小提琴协奏曲与与贝多芬的D大调, 勃拉姆斯的D大调, 柴可夫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并称为世界四大小提琴协奏曲.


德国犹太裔作曲家门德尔松,是浪漫乐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1809年2月3日生于汉堡一个富裕而有教养的家庭,他的祖父是著名的犹太哲学家,父亲是银行家,母亲为钢琴家. 门德尔松从小学习钢琴和音乐理论, 9岁时第一次公开演出,11岁时进入柏林声乐学院并且开始作曲,17岁时完成了为人所熟知的【仲夏夜之梦序曲】(Overture of Midsummer Night's Dream).

1835年他在莱比锡定居,积极地传播德国古典音乐作品. 他的贡献之一是于1829年, 不顾当时音乐权威的反对,亲自指挥演出巴赫 (J.S. Bach) 的马太受难曲 (St. Mathew Passion), 使得这部作品在巴赫去世后79年后重见天日. 这次演出,使得大家开始注意巴赫,为巴赫的音乐也逐渐在世界范围内广为传播做出了贡献.

门德尔松于1835年受邀担任莱比锡 Gewandhaus 管弦乐团指挥,1843年他协助舒曼创办了德国第一所音乐学院,莱比锡音乐学院, 并出任首任校长. 他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极为丰富的作品,有莫扎特之后最完美的曲式大师, 浪漫派作曲家中的抒情风景画大师之美誉.

音乐之后转贴一篇文章, 【系列节目《歌唱的小提琴》(二)】, 供感兴趣的朋友们参考.

Violin Concerto in E minor, Op. 64
Composed by Felix Mendelssohn
Performed by Oslo Philharmonic Orchestra
with Hilary Hahn
Conducted by Hugh Wolff

1. Allegro Molto Appassionato

2. Andante

3. Allegretto Non Troppo - Allegro Molto Vivace

--------------------
(ZT)系列节目《歌唱的小提琴》(二)

责编:芊川  来源:CCTV.com

属于室内乐的小提琴奏鸣曲,相对于规模较大的小提琴协奏曲来说,听起来更加的安详与清新。如果说小提琴协奏曲是风度翩翩的豪门绅士,那么小提琴奏鸣曲就是自然纯朴的邻家女孩,它可以表现出小提琴清澈透明的音色,更赋予了小提琴相当人性化的感情。莫扎特让人们认识了小提琴的清澈,贝多芬用小提琴的甘醇描绘出欣欣向荣的《春天》。而在此之前,另一位音乐巨人却早已用他的音符告诉世人,在清澈与甘醇之外,小提琴也可以博大、神圣,这位音乐巨人就是约翰·塞巴斯蒂安· 巴赫。他的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是小提琴艺术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是检验演奏家技艺的一把表尺。

  在众多的小提琴协奏曲中,有四部优秀的作品,被世人称作“四大小提琴协奏曲”,它们是贝多芬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门德尔松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柴科夫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和勃拉姆斯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其中,德国作曲家贝多芬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是这四部作品中诞生最早的一部。尽管贝多芬的小提琴协奏曲并不像他的其它许多作品那样充满了烈火熔岩般的矛盾对抗,然而外在的力量却化作一股内在的张力,使这部小提琴协奏曲在贝多芬的作品列表中别具特色。

  19世纪上半叶,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巴托尔迪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以它极其优美的旋律,反映了在作曲家门德尔松眼中美丽而无忧的世界。它集中体现了门德尔松最典型的创作特征,如歌的抒情、浪漫的幻想,以及光彩焕发的戏谑气氛;其中所有细节的表达都具有非凡的美和表现力,乐队色彩精细多姿,而这一切又都汇合在古典协奏曲的严格形式之中,达到完美的统一。

  在小提琴协奏曲的历史上,柴科夫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是“四大小提琴协奏曲”中唯一一部不是德奥血统的作品,它充满了浓郁的俄罗斯风味和柴科夫斯基鲜明的特色。这部作品是作曲家婚姻失败后,于1878年3月客居瑞士的一座小城时,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完成的。然而这部作品并没有立刻得到它应有的好评,维也纳的音乐评论家爱德华·汉斯利克认为它“玷污了人的耳朵”,甚至连伟大的小提琴大师弗朗兹·克莱斯勒都认为这部作品比柴科夫斯基的任何其他作品都缺乏技法,而在演出中改写了作品中的许多部分。然而,尽管这部作品的形式的确不够完美,但是柴科夫斯基在作品中把一些民族民间的音乐形象给以高度的艺术化和典型化,使它逐渐吸引了广大音乐爱好者的注意和欢迎,它也最终成为俄罗斯和世界小提琴艺术的典范之一。

  在“四大小提琴协奏曲”中,最后一部诞生的是德国作曲家约翰内斯·勃拉姆斯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这部作品以其圆润而流畅曲风,被音乐评论家们认为是最适宜作为为爱乐者开启音乐殿堂大门的入门曲目之一。作曲家将他的一首小提琴协奏曲献给了他的朋友、德国小提琴大师约瑟夫·约阿希姆,约阿希姆又为这首协奏曲创作了一个华彩乐段。作为勃拉姆斯众多音乐作品中唯一的小提琴协奏曲,《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堪称是少数能与贝多芬协奏曲相媲美的作品之一,甚至有人认为它比贝多芬的小提琴协奏曲还要伟大。这部协奏曲反映出勃拉姆斯这位浪漫主义晚期的大师,严谨、凝练的创作风格,以及他毕生以追求“古典主义”为其最高目标的创作原则。

  意大利作曲家、小提琴家尼柯罗·帕格尼尼1782年出生于意大利热那亚的一个小商人家庭,他的父亲十分喜欢音乐。在他的影响下,小帕格尼尼5岁开始学习音乐,1793年起,帕格尼尼开始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他的演奏水平随着一次次登台演出而迅速提高,以至于意大利著名小提琴家、作曲家阿勒森德洛·罗拉在听完他的演奏时惊呼道:“我没有什么可教你的了,我的孩子……”。他创作的《降E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诞生于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问世后的10年左右,这部技巧艰深的作品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作曲家帕格尼尼在小提琴演奏上令人乍舌的魔鬼般形象,它以它意大利式的迷人旋律和绚烂的演奏技巧,成为乐坛上最受欢迎的一部小提琴协奏曲之一。

  沿着小提琴协奏曲发展的足迹,我们可以探寻到音乐艺术自身发展的一条脉络,那就是在形式和音乐语言上推陈出新,不断打破原有的程式化束缚,继而展现出乐器本身更多的情感表达能力,并开拓出面向多元化的音乐艺术新时期。音乐之父巴赫说过:“音乐是一股不断自我更新的源泉,就像河流每年春天都会纳取新融化的雪水一样。”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5: 《同一首歌》让泪水悄然滑落的歌
2005: 手把手教你制做翻唱歌曲及配乐诗朗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