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风和日丽,令人神情气爽。高山抒怀,贴点啥呢?不由想起了七十年代风靡乐坛笛子曲。当时除了样板戏和一些革命歌曲,器乐曲少得可怜。这几首新创作的笛子独奏曲耳目一新,成了舞台演出和广播节目中的常客。笛声悠扬,激情岁月,遍布城乡各个角落,给人印象深刻,留下了时代的印记。
从创作水平演奏技法艺术上看,这三首笛子曲都是接地气的原创,表现南北民间生活,唱出了时代的风貌,各有韵味特色,民族风格鲜明,为大众喜闻乐见。因此后来除去时代的烙印,时光流逝,淘沙留金,被保留进入中国笛子十大金曲之列。在笛友中又被戏称笛曲的“老三篇”,是广大笛子爱好者的必修曲目,因风格突出,技法丰富,难度属中高阶,得下点功夫才能吹好。一般遇到笛手就可以点看他会不会这三首,能吹下来的笛艺就应该不错了。
这些年在高山有幸分别贴过这老三篇,虽然吹录得很粗糙,毛病多多,过节了新瓶老酒装起来怀旧回放凑个热闹吧。再次感谢当年曾给这几首曲子制做美帖的海石、小声音、迩东、红尘和朗诵的清月晓歌和迩东各位才子才女的精彩合作。虽然旧帖大都掉链了,但情谊尽在心,难忘老三篇。祝新老朋友中秋快乐,阖家安康~~~
(附笛曲简介)
姑苏行
《姑苏行》是笛子演奏家江先渭于1962年创作的一首笛子曲,采用昆曲音调,具有江南风味。乐曲典雅舒泰,表现了古城苏州(古称姑苏)的秀丽风光和人们游览时的愉悦心情。宁静的引子,是一幅晨雾依稀、楼台亭阁、小桥流水诱人画面。抒情的行板,使游人尽情的观赏精巧秀丽的姑苏园林。中段是热情的小快板,游人嬉戏,情溢于外。接着再现主题,在压缩的音调中,更感旋律婉转动听,使人久久沉浸在美景中,流连忘返,令人寻味。此曲韵味深长,发挥了曲笛音色柔美,宽厚而圆润的特征,再结合南派笛子常用的颤音、迭音、赠音、打音等技巧,使乐曲表现更加细腻动人完美。
(本曲采用俞逊发演奏版)
牧民新歌
《牧民新歌》是著名笛子演奏家简广易的代表作品,创作于1966年,于1973年在广播电台播出后而广为人知。作品以内蒙古伊克昭盟民歌作为素材,展现出草原风光和牧场上生机勃勃的景象,表现了新时期牧民的精神风貌。《牧民新歌》吸收了多种演奏技巧,既有北方梆笛高亢明亮、灵活爽朗的风格,又兼有南方曲笛圆润含蓄、抒情柔美的特点,是笛子演奏史上的一大创新。成为惟一被选入联合国科教文音乐教材的笛子曲。
乐曲的引子,描绘了宽广辽阔的大草原,蓝天白云下,牛羊成群……短暂的离调,使动人的引子又增添了迷人的韵味。第一段抒情的慢板,内蒙民歌曲调,倾吐了牧民对新生活的热爱。第二段在羽调旋律上,再配上活跃的节奏型,描绘出牧民骏马奔驰的欢乐情景。第三段,节奏放宽,旋律舒展,表达牧民们的衷情歌颂。第四、五段音乐情绪更加高潮,运用了花舌、吐音、飞指等技巧,形象的模拟骏马的嘶鸣声。最后,在强烈的节奏音型衬脱下,旋律更加急骤,进一步渲染了草原上人欢马叫的热烈气氛,在高潮中结束了全曲。
扬鞭催马运粮忙
《扬鞭催马运粮忙》是笛子演奏家魏显忠创作于1969年的一首笛子独奏曲。该曲根据东北民间音乐风格创作,是新派笛子的代表乐曲之一。乐曲热情明快,以生动朴实的音乐语言,描写丰收以后的农民驾着满载粮食的大车,喜气洋洋地交售公粮的情景。马蹄击节,车轮吟唱,快乐的农夫扬鞭催马,把丰收的喜悦铺撒在运粮的大道上。
乐曲引子的音乐形象鲜明,伴奏乐队奏出快速而强烈的奔驰音型,笛子则用颤音奏出长音,紧接着又奏出运用下历音和顿音的巧妙结合,把运粮车队来回奔忙,农民赶马的热闹红火场面展现出来。第一段是欢乐的小快板,四句体的歌调热情欢快,对答呼应的短句情趣生动活泼。节奏突然放慢后转入对比性的中段。舒展而富于歌唱性的主题旋律充满着喜悦的情绪,抒发了乡亲们欢欣自豪的心情。这一主题在反复时的花簇节奏,使音乐增添了一种乐观、诙谐的色彩。第三段再现第一段的旋律,但在最后做了充分发展,并加上模仿马嘶声,在人欢马叫的气氛中结束全曲。
(点击播放)
姑苏行 by 北青
牧民新歌 by 北青
扬鞭催马运粮忙 by 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