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她的演唱,像电脑程序,鼠标一点,经纬分明一双乌黑发亮、大得出奇的双眸,闪动着喜悦的神情,那张永远的娃娃脸上,荡漾着笑意,两个深深的酒窝像是在唱歌。三年来,她走下音乐会舞台后,从未有过如此神清气爽的感觉。 “今天早晨一起来,我就在享受这几天战战兢兢、忐忑不安后所带来收获的那种喜悦。”她一脸轻松地告诉我。神情中,充满着纯真,丝毫不见北京那些腕儿们身上散发出的霸气。 “你知道吗,昨天,我在上海音乐厅迈出第一步时,像是走到悬崖边。因为,同一场音乐会,上半场唱民歌,下半场唱咏叹调,角色转换就像‘蹦极’,充满刺激、惊险、心跳。这需要状态,真正好的状态是不知道自己的存在,在虚无飘渺中,忘记自己是站在台上。” 为了这场音乐会,吴碧霞湿透两身演出服,她走出舞台的那一瞬间,工作人员看到她像一个经过了激烈运动后的运动员一样,大口大口地在喘气。 当“湘妹子”站在钢琴前沉默的一瞬间,仅仅数十秒钟,上海音乐厅的舞台上,此刻显得十分漫长,人们在等待,鸦雀无声地等待。她的内心深处在积聚激情,像是随时都有可能爆发的火山。 《包楞调》《洗菜心》《春江花月夜》和《八月十五月儿明》等民歌,韵味浓郁、特色鲜明、声音自然、毫不做作,就像一股清泉涌出,又像是各地的“土特产”,忍不住要带点回家。当她演唱《弄臣》、《霍夫曼的故事》、《夜莺》等颇具难度的歌剧咏叹调时,高音甜美圆润,字正腔圆,眉目传情,手眼身法步准确地表达每个细节。人们在转瞬间又看到了一个抒情花腔女高音完美的艺术表现。民族与美声中,她划出了一条线,就像山东威海的黄海与渤海交界处,一望无际的大海中,两种颜色的海水经纬分明又相互交融。 这一“吴碧霞现象”,成为音乐界很多人难以解开的谜团。民歌与美声,有着本质的临界线,这种临界线,除了技术上有明显区别、音色不一样外,最难的是风格的把握,就像外国人唱陕北民歌一样,一张嘴就知道外国人在唱中国歌。对此,沈阳音乐学院的一位声乐教授比喻很贴切:“吴碧霞将此作了一电脑编程,鼠标一点,是民歌程序,再一点,就是美声程序!” 吴碧霞的成功,实质上是音乐界攻克了一道重大学术难题,其意义绝不亚于科学上的一项重大发明。鲜为人知的是,而今中国音乐学院最年轻的教师、人称“中西合璧的夜莺”的歌唱家,在逾越这道鸿沟的背后,隐藏了无比的艰辛。 吴碧霞出生于一个民族音乐氛围很浓的家庭,父亲是湖南常德花鼓戏演员,母亲也非常喜爱唱歌。父母的影响使她从小就爱上了唱歌,而且表现出极高的歌唱天赋与热情。1990年,十四岁的吴碧霞如愿以偿考取中国音乐学院附中。但就在她考取中国音乐学院附中不久,一场“灾难”降临到家里。家中唯一的男子汉、作为家庭顶梁柱的父亲患了喉癌,做了声带切除手术。从此,父亲再也不能像正常人那样讲话,更不能演唱花鼓戏。这对于一名通过声音来传情达意的演员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很多人都说在吴碧霞踏上专业音乐学府的那一刻,父亲把嗓子给了她。她常这样劝慰父亲,“爸爸你现在虽然不能唱了,但你可以轻轻地跟我说。你说,我唱,我把你想表达的意思通过我的嗓子帮你表达出来。”至今吴碧霞还总会与父亲经常探讨她在演唱中的体会,也就是从那时起,吴碧霞对音乐梦想的诠释已经不是单纯孩童时期对歌唱的喜爱,而多了一层对父母的深情。在附中三年学习中,吴碧霞成绩优异,在父亲的心目中她就是父亲的精神支柱,她所取得的所有成绩都是在替父亲延续他的艺术生命,实现他的梦想。 尽管吴碧霞从十四岁开始就离开家独立生活,但是她依然是一个很恋家的人,经常回家乡演出,以此回报家乡。“我童年的回忆非常美好,我很怀念过去人与人间的和谐、友爱的感情。过去的老房子老街坊见证了我成长的过程。”2005年,吴碧霞回家乡将演出捐助的203万元全部都捐献给家乡湖南常德,以此支持家乡的教育事业。 吴碧霞的履历令人羡慕不已。从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到读研,她一直是保送生。大学里,她学的是民族唱法,为了拓宽学生视野,邹文琴教授给吴碧霞布置了很多外国作品,于是,她开始学起了美声。改变艺术走向的是1998年的一次偶然的机会。美国马里兰大学声乐系教授卡门来校讲学,学民族唱法的吴碧霞原本没有资格参加,但她跟老师磨了很久,老师便同意了。 当她为教授演唱了《茶花女》咏叹调后,卡门教授激动地拥抱了吴碧霞:“你天生就应该唱歌剧,到美国去学习吧,你会很出色,我们将为你提供全额奖学金!” 这一句话,使吴碧霞看见了自身的潜质,她下决心走中西兼修之路。这是个对师生同样具有挑战性的课题。 “吴碧霞,怎么教啊?要是美声学不好,民歌又也唱乱了怎么办?郭淑珍教授与金铁霖教授商量,郭教授的担心不无道理,几位教授门下俊才倍出,桃李天下,况且这种兼修,在国内没有成功的先例。出于对天才的爱护,郭淑珍教授很不赞成这种学法,但还是收下了这个门生。 吴碧霞信誓旦旦作了保证,但心里留下了阴影。中西兼修,过去没此先例,很多人认为她的选择既不明智也没有成功的可能。同时,在研究生期间与两位大名鼎鼎的声乐教授上课,所教的内容相互有很多冲突。她战战兢兢面对一切,压力大得要爆炸,她失眠了。整整半年时间,她吃不好、睡不香,常常在各种复杂的矛盾和冲突中以泪洗面。她完全没有了自己的生活,整天魂不在身,满脑子中塞满了一个问题:如何克服这个难关? 吴碧霞开始做起试验,瞒着几位老师,同时选修河北梆子。她想,如果河北梆子和美声唱法每次回课时老师都能满意,那说明能过关。半年过后,她放心了,她用自己的努力,证明了人体的歌唱机能有很大的适应性,完全可以适应两种不同的唱法。 她的成就,印证了“鱼与熊掌“可以兼而得之。1996年,她荣获文化部主办的“96全国声乐比赛”民族唱法一等奖、1997年荣获“国际青年艺术节”金奖、2000年荣获国际声乐比赛选拔赛第一名、同年又荣获第一届“中国国际声乐比赛”第一名和最佳中国作品演唱奖;荣获第八届“西班牙毕尔巴鄂国际声乐比赛”第一名、2001年荣获第四届“波兰玛纽什科国际声乐比赛”第二名并同时获得最佳女高音和最受观众欢迎的歌唱家两项特别奖、2002年荣获堪称音乐界的“奥林匹克”世界上最重大音乐赛事之一的第十二届“柴可夫斯基国际声乐比赛”第二名。还荣获了中国金唱片奖和北京市德艺双馨艺术家等称号。 吴碧霞像为了某种特殊使命来到人世的。她的胸中燃烧着烈火,这团烈火在吞噬着她的同时,照亮了她周围的一切。这个湖南的“辣妹子”,坚定执着,像是汤显祖笔下的一颗“铜豌豆”, 她显而易见的音乐天赋、智慧、激情、意志、勇气以及构成她性格特征的一切因素,在压力之下,就蹦得越高。(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