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英豪big-apple
万维读者网 > 高山流水 > 帖子
【永远的王洛宾】棕榈: 王洛宾真实的爱情档案 (二) ZT
送交者: 棕榈 2007年03月07日09:53:59 于 [高山流水] 发送悄悄话

  唯一的爱妻黄静

  23岁的黄静的不幸早逝,给王洛宾留下了一个破碎的家庭,三个儿子分别为六岁、四岁和八个月……

  1941年4月,王洛宾与洛珊在兰州报纸上刊出离婚启事的次日,正当王洛宾来到长途汽车站登车想返回西宁的当口,他被设在兰州的国民党特务机关绑架了,他被投入了监狱。告密者是洛珊的情夫徐则林,这是一个有着军统背景的奸诈之徒,他不仅要夺人之妻,而且还要将王洛宾置于死地。三年后,指使绑架王洛宾的元凶、特务头子孙步墀在一次车祸中猝然死去,一直在努力营救他的青海土皇帝马步芳及时派人将他接了出去。在青海驻兰州办事处休养数日后,王洛宾回到了西宁。在这之前,他曾有过回北平老家的念头,但抗战尚在进行,而马步芳一反他那恶魔尊容,对他求贤若渴。就这样,他回到了入狱前曾经执过教的西宁。回到西宁的那一天,原抗战剧团的团员,他教过的学生,以及各界人士一千多人在东关列队迎接他。

  王洛宾是一个渴望自由的人,但又是一个讲信义,知恩图报的汉子,他最终选择回西宁的决定也是一桩顺理成章的事情。人们后来指责他当初为什么要投向一个刽子手的门下,王洛宾则讲了一个故事:有个人不幸落水,岩上伸来一只援救的手,落水者出于求生的本能抓住这只手被援救了上来,得以捡回了一条生命。多年后,有人告诉落水者说,救你的那个人是强盗,你不应该跟他走。落水者回答说,那么,我只好淹死了……

  回到西宁,马步芳以青海省国民政府主席的身份为王洛宾的出狱设宴压惊。席间,马步芳举杯说:“现在,全国各处都在演唱一个青海民歌《在那遥远的地方》,这是王教官为我们青海省争来的荣誉!我要让他们都知道,我青海省有一个王洛宾王教官!”

  不久,马步芳正式任命王洛宾为他“马家军”的上校音乐教官。

  回到西宁不久,在朋友们的撮合下,王洛宾又一次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新娘子名叫黄玉兰(后被王洛宾改名为黄静),出身于西北一个名医家庭,在一家医院担任助产士。婚前,两人没有见过面。刚出囚牢门的王洛宾,从内心里来说,非常渴望能有一个温馨的家庭。他对热心张罗此事的朋友们说了以下一番话:“如果为了建立家庭需要结婚的话,那么,不管什么人,什么样,我就同意,一切听由你们操办。”又说:“按旧式,不见面,结婚时再见。”在王洛宾的内心深处,择偶还是要有条件的,那,就是要支持他的事业,要吃得起苦,要守得住这个二人世界。

  婚礼上,当新娘黄玉兰款款地掀起蒙在她脸上的红布盖头时,情感始终置于冷漠下的王洛宾不由得愣住了:映现在他面前的是一张非常标致的脸颊,如同一轮皎洁无比的明月,美丽、宁静、温柔、善良。还没有喝上一口酒,新郎王洛宾便全身心地陶醉了!这个外表宁静少言寡语的新娘,日后不但给他带来幸福、宁馨的生活,女性罕见的温柔体贴,也曾一度给他的事业带来飞翔的双翼。虽然这是一次短暂的婚姻,一次后来因为政治原因导致黄静含恨过早离开世界的短暂婚姻,但在后来王洛宾近半个世纪的生涯中,他都无法忘怀,无论谁也无法替代黄静在他心目中的位置——一个完美情侣、爱妻的位置。即使在黄静含恨离开人世四十年后,那个曾经演绎过浪漫话题的台湾女作家三毛——尽管她身着一袭特地在尼泊尔购置的女性藏袍,试图走入王洛宾的这个家,但王洛宾以其“冷酷无情”的老脸,坚决地将她拒之于“门”外。这是因为,黄静无时无刻不在这个家中,无时无刻不在王洛宾的心中。三毛纵然使出浑身解数,仍然难以无法跨越王洛宾老人亲自设置的“雷池”半步!王洛宾永远忘不了黄静,直到晚年,直到他临终前,在他寓所的客厅的墙上,始终端端正正地悬挂着一幅黑纱缠框的黄静遗像……

  新娘黄静的美丽与温柔,令王洛宾喜出望外。是啊,朋友们怎能够不让王洛宾——他们心中的白马王子有一个幸福的归宿呢!也许是新娘黄静在婚礼民进行高潮中掀起红布盖头那一瞬间的这个动作,令王洛宾情不自禁地回忆起几年前创作、改编的那首维吾尔歌曲的灵感来——一曲美妙动听的喜剧歌曲《掀起你的盖头来》。

  婚后,柔顺少言的黄静给王洛宾的生活带来了一种崭新的、生机勃勃的活力。沉浸在前所未有的爱和家庭温馨浓烈气息中的王洛宾,将原本产生的“对生活报复”的想法,惭愧地告诉了妻子。黄静听后,只是平静地笑笑说:“你以后会好的。”于是,又一次被感动了的王洛宾,怀着异常钦敬的心情,为妻子取了一个新的名字:黄静。

  一次,王洛宾去海西采集民歌。几天后他回到家,却遇见了铁将军把门的尴尬场面,已经习惯了回到家里就能见到妻子平和的笑脸,就能看到妻子为自己端上的热气腾腾可口饭菜的他,此时此刻心中顿时一片烦躁。于是,窝着一肚子火的他跑到岳父家找回了妻子。正当他要发作的时候,黄静携着一脸的苦笑,将他领到面柜前,掀起盖板让他看。这一看,王洛宾恨不得找个地缝钻将进去,不再见人。原来,家中早已断了粮,面柜里干干净净的,像扫过好几遍似的!他心中盛满了内疚:作为一个男子,一个家庭的顶梁柱,他没有尽到起码的照顾家庭温饱的责任。更不应该的是,自己还不分青红皂白,回来就给妻子脸色看。可尽管如此,黄静连一句埋怨的话也没有说出口,脸上依旧充满着对丈夫的关切和柔顺,用刚从娘家带回来的面粉,给他做了一顿可口的饭食。一边吃着妻子亲手为他做的可口饭食,王洛宾的心中像碰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样样俱全。

  由于有黄静的扶持,这一段时间是王洛宾过得较为舒坦、平静。他利用自己在青海省教育厅任职的机会,开办音乐班和舞蹈班,在为青海培养音乐人才的同时,还为青海师范学校编写了《小学音乐》、《音乐师资训练》和中学音乐等教材。著名的《四季调——花儿与少女》这首歌的曲调,就是由王洛宾一手改编的。期间,颇为器重他的马步芳曾一度提议王洛宾加入国民党,但被王洛宾坚决拒绝了。他的理由很简单,也很充分。王洛宾说:“我一个搞音乐的入什么党派?再说,他们关我三年,我还入什么国民党!”

  出乎王洛宾意外的是,杀人如麻的马步芳却没有为难他。相反,在1947年底王洛宾回北平省亲的机会,他还被委派为特使,为过六十大寿的傅作义将军送寿礼。

  1949年7月的一天,在兰州任国民党西北行政长官的马步芳对王洛宾说:“兰州要打仗了,你回青海去吧,你是个文化人,这里不需要你了。”

  就这样,王洛宾回到了西宁,回到了可爱的妻子黄静的身边,过上了一段甜蜜温馨的日子。

  两个月后,西宁宣告解放。作为起义人员的王洛宾,在解放军军管会登记后,准备举家迁回新生后的北平。

  就在这时,人民解放军一兵团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马寒冰来到了王洛宾的家中。俩人虽然是初次见面,但是谈得十分热烈。王洛宾还谈到了十一年前西出阳关准备去新疆实现自己的追求却未能如愿的事。36岁的王洛宾说到自己用新疆多个少数民族音乐素材创作了大量歌曲却还没踏过新疆大地一步时,脸上现出了深深的遗憾。

  马寒冰听了顿时兴奋不已,说出了自己寻找他的初衷:邀请王洛宾随大军同赴新疆。王洛宾欣然同意,他连同心爱的妻子都没及商量。事后,黄静给予了丈夫充分的理解和支持,她说:“我知道,洛宾,你的心在远方!”马寒冰迅速就此事向一兵团司令员王震将军做了汇报。他深知,让王洛宾加入人民解放军,反对者并不在少数,因他曾经担任过马步芳的上校政工处长——尽管他仅仅是负责文化音乐的教官。

  果然王震司令员手下的几员骁将一听说让王洛宾入伍当即情绪激昂地表示了反对意见。他们与马家军打过多年恶仗,最恨的就是杀人如麻的马步芳,何况王洛宾还是马步芳亲自任命的上校处长,这样的人又怎么能吸收到人民军队中来呢!

  在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后,王震司令力排众议,开导部下说:王洛宾现在不是马步芳的上校,他是一个起义了的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参军,马步芳他们能够做的我们就做不到吗?马家军需要音乐,我们人民军队更需要音乐!

  随后,王震司令员亲切接见了王洛宾,他握着他的手,热情地说道:“你的歌子,我早就听过了,欢迎你加入我们的人民军队!”

  在西宁获得新生的第十一天,王洛宾就行色匆匆地跟着马寒冰离开了西宁。临行前他对贤淑豁达的妻子,还有孩子说道:“你们等着吧,我到新疆把一切安排好后就回来接你们。”

  行军途中,王震司令员还专门派人给王洛宾送来了一件新棉衣和一匹专供团级以上干部才能配备的马……

  在甘肃张掖,王洛宾为王震司令员亲自写的一首诗谱了曲。司令员的四句诗,很快被王洛宾谱写成了一首威武雄壮的大合唱《凯歌进新疆》。不久,这首雄壮的战歌,随着人民解放军雄健的进军步伐,唱遍了天山南北、帕米尔高原。在酒泉,经司令员王震、政委徐立清签发,王洛宾接到了任命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政治部文艺科副科长的任命书。他正式成为了解放军的在编干部。

  1949年12月2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在迪化(今乌鲁木齐)发布第一号人事通令,通令第47条任命王洛宾为新疆军区文艺科科长。

  就在王洛宾如鱼得水在新疆为发展我国民族音乐大展宏图的时候,妻子给他发来了一封告急信。在1950年初春,黄静写给分别已有半年多的丈夫的信中,告诉了他一个惊人的消息:他们在西宁的家被查抄了。因为王洛宾曾当过马步芳军队的上校教官,自然,黄静也成了历史反革命的家属。家中的收音机、自行车,连同一包做冬衣的棉花(抄的理由是棉花可以制造炸药)全被抄走了。连这之前地方民政部门发给解放军干部家属的两袋小米也给“物归原主”而被抄走。这样一来,家里的生活一下陷入了困境。可怜的黄静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怎么也过不下去了。黄静问他怎么办?

  这年五月,经请示,军区领导特批王洛宾可以把家属接到新疆落户。

  待到王洛宾心急火燎地回到西宁,他的心又动摇了。原来,当年与他一起组建青海抗战剧团的副团长赵永鉴由于同样沾了“马家军”的光,刚一解放,被人民政府枪毙了。王洛宾听到这个消息很是胆寒。那时,他与赵永鉴一起创办抗战剧团开展抗日宣传工作,赵永鉴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剧团副团长,而他可是国军的一名上校处长。论“罪”的话,他远比赵永鉴“深重”得多。

  在王洛宾看来,西宁实在是呆不下去了。他把一家大小都带回了兰州,他也不想回新疆部队了。思忖的结果,他做了一件天大的蠢事,仿如一介平民百姓,不知天高地厚地给新疆军区领导写了一封辞职信。好在那时投亲靠友落户容易,粮油布匹也没有实现统购统销,他过起了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然而,在兰州,他左思右想还是心神不宁。原来,马步芳在西北的影响实在太大了,现在在西北各地执政的人,不知有多少人的亲友是惨死在马步芳的屠刀之下的。他十分明白,这种深仇大恨并不是在短时间内可以消除的。更何况,在和人民解放军对阵时,马家军就是唱着王洛宾谱写的《战马歌》走向战场的……于是,王洛宾和年迈的从医岳丈一商量,决定彻底离开大西北,举家迁往北京。

  到北京后,在岳父的资助下,王洛宾从一个回归的日侨手中买下了西城区机织卫胡同24号的一座四合院,在北京八中找了一个音乐教师的工作。1951年3月15日,岳父、妻子黄静和三个孩子一起都在北京落了户。一年后,由于工作出色,王洛宾当选为北京教育工会常务理事、先进工作者。

  然而,当时正值抗美援朝和国内大规模的镇反期间,阶级斗争和防特的弦绷得很紧。国庆两周年的喜庆锣鼓还在人们耳畔回响,灾难降临到了刚刚过上几天平静日子的这一家人头上,在当地派出所民警的带领下,新疆军区保卫部的干部将正在北京八中上课的王洛宾抓走,直接押上西行的火车。

  王洛宾的头脑里很乱,他以为给军区写了辞职信就没事了,可现实又不是这么一回事。想起家中还躺着一个大出血的妻子,还有三个年幼的孩子,他反反复复想,怎么也得回家作个交代,把家里的生活安排一下。于是,在火车刚离开高碑店时,他趁上厕所的机会便跳了下去……

  等到他赶回机织卫胡同的那个家时,家中早已乱成了一锅粥。望着被抄了个底朝天的家,一时间,王洛宾也没了个主意。不一会儿,还不等他作出安排,押解他回新疆的军区保卫干部起来给他戴上了手铐,又押解着他踏上了西行的征程。

  当王洛宾被带离这个家时,本来由于大出血病得奄奄一息的妻子黄静,惊恐得连一句话也没有说出来。她只是顺着丈夫离别时的目光,定定地注视着围在她床旁哭作一团的三个年幼的儿子。一个多月后,等不及1952年的新年钟声敲响,黄静带着恐惧和地丈夫的思念、对年幼的孩子们的牵挂,离开了这个人世……

  黄静的贤惠豁达,影响了王洛宾大起大落的后半生,冥冥中鼓励他挺过了漫长的十五年牢狱之灾,迎来了名震中外灿烂辉煌的西部歌王的夕阳余生。

  23岁的黄静的不幸早逝,给王洛宾留下了一个破碎的家庭,三个儿子分别为六岁、四岁和八个月……十年后,王洛宾再度蒙冤入狱,在狱中度过了漫长的十五年。他入狱之时,三个儿子还都没有成年,这怎么不让王洛宾想起与妻子黄静在共同六年的生活中给予他的一切呢!

  这也就是他以后不再婚娶不再受外部世界任何诱惑的原因所在!

  王洛宾被拷走的时候,王家在北京的所有亲戚都是国家干部,没有人敢和一个历史加现行的“反革命分子”家庭有所来往。黄家除同住的老岳父外,在北京没有一个至亲。好在黄静去世的时候,正是北方的寒冬。几天后,王洛宾在河北涿州的一个表亲,一个孩子们叫五叔的人,得到消息后立刻赶着马车来到了北京。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没有北京城里当国家干部的那些亲戚们害怕的东西,他也不怕失去什么,是他赶着马车把黄静的棺木拉出了北京城。七十多公里的路程,天寒地冻的日子,孩子们的五叔身裹一件破棉袄,整整走了一天一夜。他将黄静埋在了涿州上念头村他自个家的麦田里。为黄静送葬的还有她的年迈的老父亲。

  四十五年后,当王洛宾的陵墓在北京郊区金山陵园建成,他们的三个儿子,以及黄静的妹妹黄玉竹一道来到河北涿州上念头村,将黄静的骨殖取出迁往北京,与王洛宾合葬在一起。生前,黄静有的只是恐惧、贫困和灾难,几乎没有享受到一天安定日子。多年以后,她才得以与一直怀念着她的丈夫合墓在一起,但她已经享受不到丈夫身后那鲜花、阳光一般的荣耀了。

待续。。。

【永远的王洛宾】-- 王洛宾真实的爱情档案 (一) ZT


原贴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6: 阿唐:高山硅谷网友3月5日聚会之流水帐
2006: 又到了夜深人静时,来看高山东边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