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英豪big-apple
萬維讀者網 > 高山流水 > 帖子
lithium:給天涯旅愁: 送別馬思聰先生
送交者: lithium 2007年12月10日11:56:25 於 [高山流水] 發送悄悄話


天涯兄,你的意思我帶到了!代表山民在先生的骨灰罈前鞠了一躬!照了幾張照片,可惜不知怎麼登上來。
-----------------------------------------

馬思聰這個名字,對於我們這一代人來說,並不是太熟悉。家父是廣東海豐人,因此年少時,曾聽到家父多次提起這個名字。後來到國外學習,讀到了馬先生的女兒馬瑞雪寫的《馬思聰傳》,才對先生的一生有了大致的了解,每每聽到“思鄉曲”,眼中都會泛起淚花。
搬到賓州以後,上班的公司離Plymouth Meeting的華盛頓紀念公園相距不遠,經常開車從那裡經過,卻不知先生1987年去世後,骨灰就一直寄存在公園墓園的骨灰堂里,20年來靜靜地等待着回歸故里的那一天。
這一天終於等到了!在先生的學生和後人的多方努力下,在先生流亡海外40周年和去世20周年之際,先生夫婦的骨灰,終於可以回到故里,安葬在廣州馬思聰紀念館。先生的在天之靈,終於可以安息了。
12月9日下午,先生的學生和家人在華盛頓紀念公園骨灰堂為先生舉行了一個小型的移靈儀式,雖然這是一個家庭親友的儀式,但許多像我這樣與馬先生素不相識的人,因着對馬思聰音樂的喜愛,因着對馬思聰人品的敬仰和尊敬,也趕來參加了。走進會場的小禮堂,“思鄉曲“熟悉的旋律迎面撲來,這是先生晚年親自演奏的錄音,那如泣如訴的琴聲,仿佛在抒發着先生那濃濃的鄉愁。會場布置十分簡樸,一幀先生的小幅肖像,一個花圈,一束鮮花,兩個骨灰罈,和一個裝骨灰罈的盒子。細看盒子上的照片,是先生和夫人穿着少數民族服裝在河中漂流的合影,照片上的先生和夫人,是那樣的年輕,笑得是那麼燦爛。儀式也十分簡潔,沒有國內的那種繁文縟節,在主持人簡要介紹了先生的生平和移靈回歸的準備工作後,先生的兒子馬如龍和外孫女Nina講述了他們對先生的思念,並向各方表示感謝,隨後,中央音樂學院的幾位畢業生,回顧了先生對他們的教誨和幫助。由於Curtis音樂學院在費城的緣故,費城似乎也是中央音樂學院畢業生在美國的大本營,所以他們中的很多人,都特意趕來為他們的老校長送行。旅美著名作曲家黃安倫等,因不能親臨現場,也都通過電子郵件,發來了他們的回憶文章。最後,青年小提琴家陳曦和另一位華人小提琴家,演奏了先生的作品。正式安排的程序結束之後,來賓可以自由發言。令人驚訝的是,多位與馬先生素不相識的來賓,也都走上講台,表達了他們對馬先生的敬仰和思念。是的,在華人的世界裡,人們忘不了“思鄉曲”,也忘不了馬思聰,他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兒子,他曲折的一生,正是我們這個民族多災多難的過去的寫照。
走出華盛頓紀念公園,灰濛濛的天空,飄下了幾滴冷雨,天公似乎也為思鄉曲的旋律所感動,灑下了淚滴。回頭遙望東方天際,我在心中默默地祈禱,馬思聰先生,回故鄉的路,您走好!

 

原帖鏈接:http://bbs2.creaders.net/music/messages/854895.html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6: flying_fish 翻唱:灰色空間
2006: 《在銀色的月光下》by 下里巴人
2005: 《忠於人民忠於黨》BY浪花/樂聲
2005: 推薦幾種PLAYER的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