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高山流水坛子的朋友好!今天借着坛子成立七周年的年庆,和兄弟姐妹们分享我和马翔飞京剧名角的一个专访。看了专访有问题想问马翔飞的朋友,可以在跟贴里问,也可私下与我联系: zirong.yang@gmail.com. 谢谢大家:
子荣同志:各位朋友,马翔飞是中国国家京剧院“智取威虎山”的主角杨子荣,“平原作战”的主角赵勇刚,国家一级演员。曾获得“全国京剧青年团队汇演”个人表演奖、“五个一工程奖”、“四川省生角赛”表演一等奖、“全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展演”三等奖、中央电视台“全国京剧青年演员电视大奖赛”优秀表演奖等殊荣。马翔飞老师英俊潇洒,唱腔圆润柔美,与童祥苓老先生的原版杨子荣相比,不仅形似并且神似,受到新老观众的一致好评,在国内演出场场爆满。今天有幸请到马翔飞老师来到我们高山流水坛子,与我们分享一下他的文艺历程,欢迎马翔飞老师,谢谢你为我们做这个独家专访!
马翔飞:谢谢子荣同志,谢谢各位朋友,很高兴能有这个机会认识大家。
子荣同志:马老师,相信网友们都想知道你是怎样考进京剧院的,能简短地跟我们分享一下?
马翔飞:关于从事京剧事业,说来话长,我是无心插柳柳成荫。1984年攀枝花京剧团招生,到我所在的学校挑选学生,选演员的时候根本没看上我,当时我也不知道他们是来干什么的。我的母亲在学校是一名教师,老师们在选完演员后在我母亲的办公室里休息,我正在上体育课,体育课的老师跟我开玩笑说我的母亲有事找我,让我去一趟办公室,到办公室后问之,并未找我。母亲出于礼貌介绍我给京剧老师认识,谁知其中一个老师就让我做了一系列的动作以及试我的嗓音,结果出乎他们预料,风琴最后一个音阶都没有难住我。从全市挑选的小演员里筛选到最后,就只有我一个人合格。我刚刚入行时,考进的是天津戏曲学校。坐科七年,1991年毕业后分到了四川省攀枝花市京剧团工作。当时京剧很不景气,我有很多的同学都改行不干了,因为自己很喜爱京剧同时有一颗执着的心,所以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十年后终于等到了一次机会,2001年参加了央视举办的哈药六杯第四届全国京剧青年演员大赛,并闯入决赛获得了优秀表演奖。我也因此受到很多大院团的青睐,信心倍增。经过自己认真考虑选择了北京军区战友京剧团。到了部队后,虽然待遇很好,可是对于想唱戏的我来说并不满足。06年中国京剧院吴江院长正式向我发出邀请。我毫不犹豫的放弃部队的高待遇,调到了中国国家京剧院。
子荣同志:你是如何被选上扮演智取威虎山的杨子荣?是当年智取威虎山的杨子荣B角耿其昌先生做你杨子荣的指导?排练时有什么趣事?看你的身段觉得你集武生和老生于一身,有哪些难度大的部分可以跟我们分享分享?
马翔飞:当时我是院里年轻演员中还算有点培养前途的一名,基本功还过得去。院领导挑选我来完成此剧是对我的信任和提拔。院里首先排的是《红色娘子军》,《智取威虎山》是替补。“娘子军”因为主演受伤排戏进行不了,所以“威虎山”就顶上来了。耿其昌老师当年是《威》剧的B组,我在复排的前期工作时就提出请耿老师来指导。院里领导和团领导都一致同意并邀请耿老师做复排指导。在排练场上没什么有趣的事。耿老师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教导我,给我扳身上,说唱腔。排戏非常辛苦,很累。倒是在上班下班的路上经常会出现一些小插曲,在公车上背戏常常忘了是在公共场合,背着背着声音越来越大,连锣鼓带念白、唱腔一股脑全出来了。惹得车上人们全看着我,以为来了个神经病。走着走着路背到关键地方时就开始手舞足蹈,路人都躲着我。呵呵呵。我是科班出身,虽然是唱老生,但基本功还是算比较扎实。《威虎山》是个很吃功的戏。特别是4、5、6场要一边舞一边唱,而且对嗓音也是个考验,4场共产党员唱完就要接5场打虎上山,中间换服装的时间只有48秒,基本上是刚换完就该唱导板了,演员要是没有好素质的话这场戏就很难唱下来了,导板唱完上来就是骑马舞蹈,大跳等系列动作,边唱边舞(很累)。唱完快板(这段快板很不好唱,因为是带身形动作)后,场上“休息”两到三秒的时间紧跟就是打虎舞蹈动作,期间有转蹬下叉,下马,脱大衣掏枪拧旋子,大跳打虎一系列的连环动作。然后马上和“大麻子”对白。这时候我的状态是呼哧带喘,嗓子冒烟,呵呵呵。观众基本是看不出来的,因为要是让观众看出累了那就不是一个合格的演员。完了紧接着6场打进匪巢,中间间隔也就是30到35秒的时间,这时候我基本连水都喝不下去,喝大口了就呛出来,好好地喘上几大口顺顺气,然后抿一口水马上就上唱“虽然是只身把龙潭虎穴闯”,这场戏也是连唱带舞不能有半点松懈,一直到“甘洒热血写春秋”唱完,“哈哈哈哈哈”造型亮相拉大幕,这才能松下来休息等待8场“计送情报”。这几场戏可以说对我是最大的挑战。
子荣同志:我从小时候迷上样板戏“智取威虎山”的主要原因是人民解放军雷厉风行的那个利索劲儿,还有就是西洋管弦乐加民乐的那种气势,当年江青不惜工本地的到处招兵买马,找来的都是全国最棒的乐师。现在的商业社会,要做到这点成本太高,你们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马翔飞:现在是商业化的社会,动用交响乐伴奏只是个梦想。(不过有钱就好办事,呵呵呵。)我们现在只要是排带有交响乐伴奏的戏,就把乐团请到录音棚里,利用一到两天时间,把戏中需要交响乐的部分录成midi,然后用midi加本团乐队合并进行排戏演出。这样成本就降低了。
子荣同志:你们“智取威虎山”剧组去过哪里表演?观众反应如何?传统戏和样板戏中国观众喜欢哪些多一点?你自己喜欢表演传统戏多点还是样板戏多点?
马翔飞:我演的《智取威虎山》全剧基本是在北京地区演的多一些。因为现在院里对我们这出戏的宣传力度还不够。外地我只去过天津,福州,秦皇岛。但是不管北京还是我去过的这几个地方基本都达到了满座,甚至有爆满的时候。关于中国观众传统戏和样板戏的喜欢程度来说那就要分地方了,在南方喜欢样板戏的观众就要比北方多一些。对于我自己而言,传统戏是基础,没有传统戏的基础是唱不好现代戏的。只要是好戏我都喜欢。
子荣同志:样板戏的英雄人物唱腔设计是不是多用西皮?声调比较高亢?
马翔飞:在样板戏中西皮和二黄是不分伯仲的。到了大段抒情部分基本还是以二黄为主,比如《威虎山》“胸有朝阳”,《红灯记》“雄心壮志冲云天”,《平原作战》“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我永不迷航”,《沙家浜》“听对岸响数枪声震芦荡”等等。都是二黄也都很高亢。每段都不好唱。大段唱腔之前都是以西皮短小精干的唱腔来进行铺垫。唱腔设计者是根据剧情需要来进行设计,我觉得是当时的社会环境造成了样板戏高亢唱腔趋势。据我所知李少春先生在最初的《红灯记》中就有几段是以“四平调”为基础设计的唱腔,也很好听。当然,江青不满意,呵呵呵。传统戏中有很多整出戏都是西皮或者二黄贯穿,但是也有很多是以西皮小段铺垫,到了大段抒情时还是选择二黄为主调的。更往深层去挖掘的话这不是几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另外我的知识也很有限,京剧中有很多我也要用心去学习和研究的地方。
子荣同志:有些学唱京剧的朋友有这样的问题;唱一段比较长的戏,往往唱到后面的时候嗓子会唱硬了,高音上不去,这到底是用嗓子用得不对,还是练得不够,所以不耐唱?
马翔飞:出现这种情况可以说你说的这两种情况都存在。要想唱得好首先嗓音条件要具备,要会唱,学会省嗓子唱,该使劲的时候使劲。但是使劲不是那种拿嗓子去硬拼。也就是不能傻唱。这就需要不断的实践,在千遍万遍中去找你自己的发声位置,去找唱腔的韵味。这就牵扯到“功”。所以说你说的两种情况都有。
子荣同志:马老师最近在忙着排练“平原作战”,辛苦了。
马翔飞:我们团在去年和今年已经演了多场“平原作战”,我饰演“赵勇刚”。现在李光先生正在密锣紧鼓地指导我们,“平原”今年三月底又将在北京的梅兰芳大戏院上演。哦,还有,智取威虎山也将于今年五月份在梅兰芳大戏院上演。
子荣同志:啊呀,北京人太幸福了!最后想问马老师一个很多戏曲爱好者都想知道的问题:我们该怎样练嗓子?还有就是怎样保养嗓子?饮食方面有讲究吗?我偶然饮用胖大海,好像对除痰有些帮助,但对润嗓子好像功效不大显著,小时候喝生鸡蛋的蛋白,好像更灵。
马翔飞:练嗓子以我而言,主要是要经常练打引子,念白还有就是要多上胡琴。多调散的和摇的。保养嗓子来说每个人的嗓音条件都不一样,有些人天天吃辣椒,大鱼大肉,有的人天天喝酒抽烟等等都影响不到自己的嗓音。有些人就一点也沾不得。看个人的条件而言。我认为最好的的保养方法,主要就是睡觉,多喝水(白开水)。每天要尽量保持8小时以上睡眠。我觉得这样挺灵。哈哈哈。
子荣同志:谢谢马老师百忙之中抽空接受我的访问,也希望我的朋友们日后有机会能亲眼看你的表演。
马翔飞:谢谢子荣,谢谢戏迷朋友们对我的支持,如果有机会能看到我的演出希望各位多提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