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
萬維讀者網 > 新 大 陸 > 帖子
梁從誡:其實很多人都誤解了我的母親林徽因
送交者: 弓長貝占郎 2024年12月18日16:25:56 於 [新 大 陸] 發送悄悄話

其實很多人

都誤解了我的母親林徽因

梁從誡

母親去世已經32年了。現在能為她出這麼一本小小的文集——她唯一的一本,使我欣慰,也使我感傷。


今天,讀書界記得她的人已經不多了。老一輩談起,總說那是30年代一位多才多藝、美麗的女詩人。

但是,對於我來說,她卻是一個面容清、削瘦的病人,一個忘我的學者,一個用對成年人的平等友誼來代替對孩子的撫愛(有時卻是脾氣急躁)的母親。

30年代那位女詩人當然是有過的。可惜我並不認識,不記得。那個時代的母親,我只可能在後來逐步有所了解。

當年的生活和往事,她在我和姐姐再冰長大後曾經同我們談起過,但也不常講。

母親的後半生,雖然飽受病痛折磨,但在精神和事業上,她總有新的追求,極少以傷感的情緒單純地緬懷過去。

至今仍被一些文章提到的半個多世紀前的某些文壇舊事,我沒有資格評論。

但我有責任把母親當年親口講過的,和我自己直接了解的一些情況告訴關心這段文學史的人們。或許它們會比那些傳聞和臆測更有意義。

1

我的外祖父林長民(宗孟)出身仕宦之家,幾個姊妹也都能詩文,善書法。

外祖父曾留學日本,英文也很好,在當時也是一位新派人物。但是他同外祖母的婚姻卻是家庭包辦的一個不幸的結合。

外祖母雖然容貌端正,卻是一位沒有受過教育的、不識字的舊式婦女,因為出自有錢的商人家庭,所以也不善女紅和持家,因而既得不到丈夫,也得不到婆婆的歡心。

婚後8年,才生下第一個孩子——一個美麗、聰穎的女兒。這個女兒雖然立即受到全家的珍愛,但外祖母的處境卻並未因此改善。

外祖父不久又娶了一房夫人,外祖母從此更受冷遇,實際上過着與丈夫分居的孤單的生活。

母親從小生活在這樣的家庭矛盾之中,常常使她感到困惑和悲傷。


童年的境遇對母親後來的性格是有影響的。

她愛父親,卻恨他對自己母親的無情;她愛自己的母親,卻又恨她不爭氣;她以長姊真摯的感情,愛着幾個異母的弟妹,然而,那個半封建家庭中扭曲了的人際關係卻在精神上深深地傷害過她。

可能是由於這一切,她後來的一生中很少表現出三從四德式的溫順,卻不斷地在追求人格上的獨立和自由。

少女時期,母親曾經和幾位表姊妹一道,在上海和北京的教會女子學校中讀過書,並跟着那裡的外國教員學會了一口相當流利的英語。

1920年,當外祖父在北洋官場中受到排擠而被迫“出國考察”時,決定攜帶16歲的母親同行。

關於這次歐洲之旅我所知甚少。只知道他們住在倫敦,同時曾到大陸一些國家遊歷。母親還考入了一所倫敦女子學校暫讀。


在去英國之前,母親就已認識了當時剛剛進入“清華學堂”的父親。從英國回來,他們的來往更多了。

在我的祖父梁啓超和外祖父看來,這門親事是頗為相當的。

但是兩個年輕人此時已經受到過相當多的西方民主思想的薰陶,不是順從於父輩的意願,而確是憑彼此的感情而建立起親密的友誼的。

他們之間在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珍愛和對造型藝術的趣味方面有着高度的一致性,但是在其它方面也有許多差異。

父親喜歡動手,擅長繪畫和木工,又酷愛音樂和體育,他生性幽默,做事卻喜歡按部就班,有條不紊;母親富有文學家式的熱情,靈感一來,興之所至,常常可以不顧其它,有時不免受情緒的支配。

我的祖母一開始就對這位性格獨立不羈的新派的未來兒媳不大看得慣,而兩位熱戀中的年輕人當時也不懂得照顧和體貼已身患重病的老人的心情,雙方關係曾經搞得十分緊張,從而使母親又逐漸捲入了另一組家庭矛盾之中。

這種局面更進一步強化了她內心那種潛在的反抗意識,並在後來的文學作品中有所反映。


父親在清華學堂時代就表現出相當出眾的美術才能,曾經想致力於雕塑藝術,後來決定出國學建築。

母親則是在英國時就受到一位女同學的影響,早已嚮往於這門當時在中國學校中還沒有的專業。在這方面,她和父親可以說早就志趣相投了。

1923年5月,正當父親準備赴美留學的前夕,一次車禍使他左腿骨折。

這使他的出國推遲了一年,並使他的脊椎受到了影響終生的嚴重損傷。

不久,母親也考取了半官費留學。

1924年,他們一同來到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

父親入建築系,母親則因該系當時不收女生而改入美術學院,但選修的都是建築系的課程,後來被該系聘為“輔導員”。


1925年底,外祖父在一場軍閥混戰中死於非命。這使正在留學的母親精神受到很大打擊。

1927年,父親獲賓州大學建築系碩士學位,母親獲美術學院學士學位。此後,他們曾一道在一位著名的美國建築師的事務所里工作過一段。

不久,父親轉入哈佛大學研究美術史。母親則到耶魯大學戲劇學院隨貝克教授學舞台美術。

據說,她是中國第一位在國外學習舞台美術的學生,可惜她後來只把這作為業餘愛好,沒有正式從事過舞台美術活動。母親始終是一個戲劇愛好者。

1924年,當印度著名詩翁泰戈爾應祖父和外祖父之邀到中國訪問時,母親就曾用英語串演過泰翁名作《齊德拉》;30年代,她也曾寫過獨幕和多幕話劇。


關於父母的留學生活,我知道得很少。

1928年3月,他們在加拿大渥太華舉行了婚禮,當時我的大姑父在那裡任中國總領事。

母親不願意穿西式的白紗婚禮服,但又沒有中式“禮服”可穿,她便以構思舞台服裝的想象力,自己設計了一套“東方式”帶頭飾的結婚服裝,據說曾使加拿大新聞攝影記者大感興趣。

這可以說是她後來一生所執着追求的“民族形式”的第一次幼稚的創作。

婚後,他們到歐洲度蜜月,實際也是他們學習西方建築史之後的一次見習旅行。

歐洲是母親少女時的舊遊之地,婚後的重訪使她感到親切。後來曾寫過一篇散文《貢納達之夜》,以紀念她在這個西班牙小城中的感受。

1928年8月,祖父在國內為父親聯繫好到沈陽東北大學創辦建築系,任教授兼系主任。

工作要求他立即到職,同時祖父的腎病也日漸嚴重。為此,父母中斷了歐洲之游,取道西伯利亞趕回了國內。

本來,祖父也為父親聯繫了在清華大學的工作,但後來卻力主父親去沈陽,他在信上說:“(東北)那邊建築事業將來有大發展的機會,比溫柔鄉的清華園強多了。但現在總比不上在北京舒服……我想有志氣的孩子,總應該往吃苦路上走。”

父親和母親一道在東北大學建築系的工作進行得很順利,可惜東北嚴寒的氣候損害了母親的健康。1929年1月,祖父在北平不幸病逝。同年八月,我姐姐在沈陽出生。

此後不久,母親年輕時曾一度患過的肺病復發,不得不回到北京,在香山療養。

2

香山的“雙清”也許是母親詩作的發祥之地。她留下來的最早的幾首詩都是那時在這裡寫成的。

清靜幽深的山林,同大自然的親近,初次做母親的快樂,特別是北平朋友們的真摯友情,常使母親心裡充滿了寧靜的欣悅和溫情,也激起了她寫詩的靈感。

從1931年春天,她開始發表自己的詩作。


母親寫作新詩,開始時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過徐志摩的影響和啟蒙。

她同徐志摩的交往,是過去文壇上許多人都知道,卻又訛傳很多的一段舊事。在我和姐姐長大後,母親曾經斷斷續續地同我們講過他們的往事。

母親同徐是1920年在倫敦結識的。

當時徐是外祖父的年輕朋友,一位24歲的已婚者,在美國學過兩年經濟之後,轉到劍橋學文學,而母親則是一個還未脫離舊式大家庭的16歲的女中學生。

據當年曾同徐志摩一道去過林寓的張奚若伯伯多年以後對我們的說法:你們的媽媽當時留着兩條小辮子,差一點把我和志摩叫做叔叔!

因此,當徐志摩以西方式詩人的熱情突然對母親表示傾心的時候,母親無論在精神上、思想上、還是生活體驗上都處在與他完全不能對等的地位上,因此也就不可能產生相應的感情。

母親後來說過,那時,像她這麼一個在舊倫理教育薰陶下長大的姑娘,竟會像有人傳說地那樣去同一個比自己大八九歲的已婚男子談戀愛,簡直是不可思議的事。

母親當然知道徐在追求自己,而且也很喜歡和敬佩這位詩人,尊重他所表露的愛情,但是正像她自己後來分析的:徐志摩當時愛的並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詩人的浪漫情緒想像出來的林徽音,可我其實並不是他心目中所想的那樣一個人。

不久,母親回國,他們便分手了。


等到1922年徐回到國內時,母親同父親的關係已經十分親密,後來又雙雙出國留學,和徐志摩更沒有了直接聯繫。

父母留學期間,徐志摩的離婚和再娶,成了當時國內文化圈子裡幾乎人人皆知的事。可惜他的再婚生活後來帶給他的痛苦竟多於歡樂。

1929年母親在北平與他重新相聚時,他正處在那樣的心境中,而母親卻滿懷美好的僮憬,正邁向新的生活。

這時的母親當然早已不是倫敦時代那個留小辮子的女孩,她在各方面都已成熟。

徐志摩此時對母親的感情顯然也越過了浪漫的幻想,變得沉著而深化了。

徐志摩是一個真摯奔放的人,他所有的老朋友都愛他,母親當然更珍重他的感情。

儘管母親後來也說過,徐志摩的情趣中有時也露出某種俗氣,她並不欣賞,但是這沒有妨礙他們彼此成為知音,而且徐也一直是我父親的摯友。

母親告訴過我們,徐志摩那首著名的小詩《偶然》是寫給她的,而另一首《你去》,徐也在信中說明是為她而寫的,那是他遇難前不久的事。

從這前後兩首有代表性的詩中,可以體會出他們感情的脈絡,比之一般外面的傳說,確要崇高許多。


1931年後,母親除詩以外,又陸續發表了一些小說、散文和劇本,很快就受到北方文壇的注意,並成為某些文學活動中的活躍分子。

從她早期作品的風格和文筆中,可以看到徐志摩的某種影響,直到她晚年,這種影響也還依稀有著痕跡。

但母親從不屑於模仿,她自己的特色愈來愈明顯。

母親文學活動的另一特點,是熱心於扶植比她更年輕的新人。

她參加了幾個文學刊物或副刊的編輯工作,總是儘量為青年人發表作品提供機會;她還熱衷於同他們交談、鼓勵他們創作。

她為之鋪過路的青年中,有些人後來成了著名作家,比如蕭乾,又比如沈從文。關於這些,認識她的文學前輩們大概還能記得。


母親開始寫作時,已是新月派活動的晚期,除了徐志摩外,她同新月派,其他人士的交往並不深。

她初期的作品發表在《新月》上的也不很多。

雖然她在風格上同新月派有不少相同的地方,但她卻從不認為自己就是新月派,也不喜歡人家稱她為新月派詩人。

徐志摩遇難後,她與其他人的來往更少,不久,這個文學派別也就星散了。

這裡,還要順帶提到所謂徐志摩遺存的“日記”問題。

徐生前是否曾將日記交母親保存,我從未聽母親講起過(這類事在我們稍長後,母親就從不在我們姊弟面前隱諱和保密),但我確知,抗戰期間當我們全家顛沛於西南諸省時,父母僅有的幾件行李中是沒有這份文獻的。

抗戰之後,我家原存放在北平、天津的文物、書信等已大部分在淪陷期間丟失,少量殘存中也沒有此件。

新中國成立初期,母親曾自己處理過一些舊信、舊稿,其中也肯定不含此件。

因此,幾位權威人士關於這份“日記”最後去向的種種說法和猜測,我不知道有什麼事實根據。

特別是幾年前一位先生。在文章中說,我母親曾親口告訴他,徐志摩的兩本日記“一直”由她保存著,不禁使我感到驚奇。

不知這個“一直”是指到什麼時候?我只知道,我們從小在家裡從來也沒有聽到過母親提起這位先生的名字。


文學上的這些最初的成就,其實並沒有成為母親當時生活的主旋律。對她後來一生的道路發生了重大影響的,是另一件事。

1931年4月,父親看到日本侵略勢力在東北日趨猖狂,便憤然辭去了東北大學建築系的職務,放棄了剛剛在瀋陽安下的家,回到了北平,應聘來到朱啟鈐先生創辦的一個私立學術機構,專門研究中國古建築的“中國營造學社”,並擔任了“法式部”主任,母親也在“學社”中任“校理”。

以此為發端,開始了他們的學術生涯。


當時,這個領域在我國學術界幾乎還是一未經開拓的荒原。

國外幾部關於中國建築史的書,還是日本學者的作品,而且語焉不詳,埋沒多年的我國宋代建築家李誡(明仲)的《營造法式》,雖經朱桂老熱心重印,但當父母在美國收到祖父寄去的這部古書時,這兩個建築學生卻對其中術語視若“天書”,幾乎完全不知所云。

遍布祖國各地無數的宮殿、廟宇、塔幢、園林,中國自己還不曾根據近代的科學技術觀念對它們進行過研究。

它們結構上的奧秘,造型和布局上的美學原則,在世界學術界面前,還是一個未解之謎。

西方學者對於歐洲古建築的透徹研究,對每一處實例的精確記錄、測繪,對於父親和母親來說,是一種啟發和激勵。

留學時代,父親就曾寫信給祖父,表示要寫成一部“中國宮室史”,祖父鼓勵他說:“這誠然是一件大事”。

可見,父親進入這個領域,並不是一次偶然的選擇。

母親愛文學,但只是一種業餘愛好,往往是靈感來時才欣然命筆,更不會去“為賦新詞強說愁”。

然而,對於古建築,她卻和父親一樣,一開始就是當作一種近乎神聖的事業來獻身的。

從1931到1937年,母親作為父親的同事和學術上的密切合作者,曾多次同父親和其他同事們一道,在河北、山西、山東、浙江等省的廣大地區進行古建築的野外調查和實測。

我國許多有價值的,成貌尚存的古代建築,往往隱沒在如今已是人跡罕至的荒郊野谷之中。

當年,他們到這些地方去實地考察,常常不得不藉助於原始的交通工具,甚至徒步跋涉,“餐風宿雨”“艱苦簡陋的生活,與尋常都市相較,至少有兩世紀的分別”。

然而,這也給了他們這樣的長久生活於大城市中的知識分子一種難得的機會,去觀察和體驗偏僻農村中勞動人民艱難的生活和淳樸的作風。

這種經驗曾使母親的思想感情發生了很大的震動。

作為一個古建築學家,母親有她獨特的作風。她把科學家的縝密、史學家的哲思、文藝家的激情融於一身。

從她關於古建築的研究文章,特別是為父親所編《清式營造則例》撰寫的“緒論”中,可以看到她在這門科學上造詣之深。

她並不是那種僅會發思古之幽情,感嘆於「多少樓台煙雨中」的古董愛好者;但又不是一個僅僅埋頭於記錄尺寸和方位的建築技師。

在她眼裡,古建築不僅是技術與美的結合,而且是歷史和人情的凝聚。

一處半圯的古剎,常會給她以深邃的哲理和美感的啟示,使她禁不住要創造出“建築意”這麼個“狂妄的”名詞來和“詩情”“畫意”並列。


好在那個時代他們還真不拘於任何“框框”,使她敢於用那麼奔放的文學語言,乃至嬉笑怒罵的雜文筆法來寫她的學術報告。

母親在測量、繪圖和系統整理資料方面的基本功不如父親,但在融匯材料方面卻充滿了靈感,常會從別人所不注意的地方獨見精采,發表極高明的議論。

那時期,父親的論文和調查報告大多經過她的加工過色。

父親後來常常對我們說,他文章的“眼睛”大半是母親給“點”上去的。這一點在“文化大革命”中卻使父親吃了不少苦頭。

因為母親那些“神來之筆”往往正是那些戴紅柚章的狂徒們所最不能容忍的段落。

這時期的生活經驗,在母親30年代的文學作品中有著鮮明的反映。

這些作品一方面表現出一個在優越的條件下順利地踏入社會並開始獲得成功的青年人充滿希望的興奮心情,另一方面,卻又顯出她對自己生活意義的懷疑和探索。

但這並不似當時某些對象牙之塔厭倦了而又無所歸依的“螃蟹似的”文學青年的那種貧乏的彷徨,她的探求是誠實的。

正如她在一封信中所說的:在她看來,真誠,即如實地表現自己確有的思想感情,是文學作品的第一要義。

她的小說《九十九度中》和散文《窗子以外》,都是這種真情的流露。

在遠未受到革命意識薰染之前,能夠這樣明確地提出知識份子與勞動人民的關係問題,渴望越出那扇阻隔於兩者之間的“窗子”,對於像她這樣出身和經歷的人來說,是很不容易的。

30年代是母親最好的年華,也是她一生中物質生活最優裕的時期,這使得她有條件充分地表現出自己多方面的愛好和才藝。

除了古建築和文學之外,她還做過裝幀設計、服裝設計;同父親一道設計了北京大學的女生宿舍,為王府井“仁立地毯公司”門市部設計過民族形式的店面。

她並單獨設計了北京大學地質館,據曹禺同志告訴我,母親還到南開大學幫助他設計過話劇布景,那時他還是個年輕學生。

母親喜歡交朋友,她的熱心和健談是有名的,而又從不以才學傲視於年輕人或有意炫耀,因此,贏得許多忘年之交。

母親活潑好動,和親戚朋友一道騎毛驢游香山、西山,或到久已冷落的古寺中野餐,都是她最快樂的時光。


母親不愛做家務事,曾在一封信中抱怨說.這些瑣事使她覺得浪費了寶貴的生命,而耽誤了本應做的一點對於他人,對於讀者更有價值的事情。

但實際上,她仍是一位熱心的主婦,一個溫柔的媽媽。

30年代我家坐落在北平東城北總布胡同,是一座有方磚鋪地的四合院,裡面有個美麗的垂花門,一株海棠,兩株馬纓花。

中式平房中,幾件從舊貨店裡買來的老式家具,一兩尊在野外考察中拾到的殘破石雕,還有無數的書,體現了父母的藝術趣味和學術追求。

當年,我的姑姑、叔叔、舅舅和姨大多數還是青年學生,他們都愛這位長嫂、長姊,每逢假日,這四合院裡就充滿了年輕人的高談闊論,笑語喧聲,真是熱鬧非常。

然而,生活也並不真的那麼無憂無慮。

30年代的中國政局,特別是日本侵略的威脅,給父母的精神和生活投下了濃重的陰影。

1931年,曾在美國學習炮兵的四叔在“一·二八”事件中於淞滬前線因病亡故;“一二·九”學生運動時,我們家成了兩位姑姑和她們的同學們進城遊行時的接待站和避難所,“一二·一六”那一天,姑姑的朋友被宋哲元的“大刀隊”破傷,半夜裡血流滿面地逃到我們家裡急救包紮;不久,一位姑姑上了黑名單,躲到我們家,父母連夜將她打扮成“少奶奶”模樣,送上開往漢口的火車,約定平安到達即發來賀電,發生意外則來唁電。

他們焦急地等了3天,終於接到一個“恭賀弄璋之喜”的電報,不禁失笑,因為當時我已經3歲了。然而,這樣的生活,不久就突然地結束了。

1937年6月,她和父親再次深入五台山考察,騎著騾子在荒涼的山道上顛簸,去尋訪一處曾見諸敦煌壁畫,卻久已湮沒無聞的古廟——佛光寺。

7月初,他們居然在一個偏僻的山村外面找到它,並確證其大殿仍是建於唐代後期(公元857年)的原構,也就是當時所知我國尚存的最古老的木構建築物(新中國成立後,在同一地區曾發現了另一座很小的廟宇,比佛光寺早70多年)。

這一發現在中國建築史和他們個人的學術生活中的意義,當然是非同小可的。

直到許多年後,母親還常向我們談起當時他們的興奮心情,講他們怎樣攀上大殿的天花板,在無數蝙蝠扇起的千年塵埃和無孔不入的臭蟲堆中摸索著測量,母親又怎樣憑她的一雙遠視眼,突然發現了大梁下面一行隱隱約約的字跡,就是這些字,成了建築年代的確鑿證據。

而對謙遜地隱在大殿角落中本廟施主“女弟子寧公遇”端莊美麗的塑像,母親更懷有一種近乎崇敬的感情。

她曾說,當時恨不能也為自己塑一尊像,讓“女弟子林徽因”、水遠陪伴這位虔誠的唐朝婦女,在肅穆中再盤腿坐上他一千年!


可惜這竟是他們戰前事業的最後一個高潮。7月中旬,當他們從深山中走出時,等著他們的,卻是蘆溝橋事變的消息!

戰爭對於父母來說意味著什麼,他們當時也許想得不很具體,但對於需要做出的犧牲,他們是有所準備的。

這點,在母親1937年8月回到北平後給正在北戴河隨親戚度假的8歲的姐姐寫的一封(奇蹟般地保存了下來的)信里,表達得十分明確。母親教育姐姐,要勇敢,並告訴她,爸爸媽媽“不怕打仗,更不怕日本人”,因此,她也要“什麼都頂有決心才好”。

就這樣,他們在日軍占領北平前夕,拋下了那安逸的生活、舒適的四合院,帶著外婆和我們姐弟,幾隻皮箱,兩個鋪蓋卷,同一批北大、清華的教授們一道,毅然地奔向了那陌生的西南“大後方”,開始了戰時半流亡的生活。

1948年12月13日晚上,清華園北面徹夜響起愴炮聲。

母親和父親當時還不知道,這炮擊正在預告著包括他們自己在內的中國人民的生活即將掀開新的一頁。


解放軍包圍北平近兩個月,守軍龜縮城內,清華園門口張貼了解放軍四野十三兵團政治部的布告,要求全體軍民對這座最高學府嚴加保護,不得入內騷擾。

同時,從北面開來的民工卻源源經過清華校園,把雲梯、杉槁等攻城器材往城郊方向運去。

看來,一場攻堅戰落在北平城頭已難以避免。

憂心忡忡的父親每天站在門口往南眺望,諦聽著遠處隱隱的炮聲,常常自言自語地說:“這下子完了,全都要完了!”

他擔心的,不止是城裡親友和數十萬百姓的安危,而且還有他和母親的第二生命——這整座珍貴的古城。

中國歷史上哪裡有那樣的軍隊,打仗還惦記著保護文物古蹟?

然而,他們沒有想到,當時中國真還有一支這樣的軍隊—。

就在1948年底,幾位頭戴大皮帽子的解放軍幹部坐著吉普來到我們家,向父親請教一旦被迫攻城時,哪些文物必須設法保護,要父親把城裡最重要的文物古蹟一一標在他們帶來的軍用地圖上……父親和母親激動了。

“這樣的黨、這樣的軍隊,值得信賴,值得擁護!”

從這件事裡,他們樸素地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直到他們各自生命結束,對此始終深信不疑。

3


解放了,母親的病沒有起色,但她的精神狀態和生活方式,卻發生了重大的變化。

新中國成立初期,姐姐參軍南下,我進入大學,都不在家。

對於母親那幾年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我沒有細緻的了解。只記得她和父親突然忙了起來,家裡常常來一些新的客人,興奮地同他們討論着、籌畫着……

過去,他們的活動大半限於營造學社和清華建築系,限於學術圈子,而現在,新政權突然給了他們機會,來參與具有重大社會、政治意義的實際建設工作,特別是請他們參加並指導北京全市的規畫工作。

這是新中國成立前作夢也想不到的事。

作為建築師,他們猛然感到實現宏偉抱負,把才能獻給祖國、獻給人民的時代奇蹟般地到來了。

對這一切,母親同父親一樣,興奮極了。

她以主人翁式的激情,恨不能把過去在建築、文物、美術、教育等等許多領域中積累的知識和多少年的抱負、理想,在一個早晨統統加以實現。

只有46歲的母親,病情再重也壓不住她那突然迸發出來的工作熱情。


母親有過強烈的解放感。因為新社會確實解放了她,給了她一個前所未有的、新的、崇高的社會地位。

在舊時代,她雖然也在大學教過書,寫過詩,發表過學術文章,也頗有一點名氣,但始終只不過是“梁思成太太”,而沒有完全獨立的社會身分。

現在,她被正式聘為清華大學建築系的一級教授、北京市都市計劃委員會委員、人民英雄紀念碑建築委員會委員,她還當選為北京市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全國文代會代表……

她真正是以林徽因自己的身分來擔任社會職務,來為人民服務了。這不能不使她對新的政權、新的社會產生感激之情。

那幾年,母親做的事情很多,我並不全都清楚,但有幾件我是多少記得的。

1950年,以父親為首的一個清華建築系教師小組,參加了國徽圖案的設計工作,母親是其中一個活躍的成員。

為自己的國家設計國徽,這也許是一個美術家所能遇到的最激動人心的課題了。在中國歷史上,這也可能是一次空前絕後的機會。

她和父親當時都決心使我們的國徽具有最鮮明的民族特徵,不僅要表現革命的內容,還要體現出我們這文明古國悠久的文化傳統。

在最初的構思中,他們曾設想過以環形的璧,這種中國古老的形式作為基本圖案,以象徵團結、豐裕與和平。

現在的這個圖案,是後來經過多次演變、修改之後才成型的。

1950年6月全國政協討論國徽圖案的大會,母親曾以設計小組代表的身分列席,親眼看到全體委員是怎樣在毛主席的提議下,起立通過了國徽圖案的。

為了這個設計,母親做了很大貢獻,在設計過程中,許多新的構思都是她首先提出並勾畫成草圖的,她也曾多次親自帶着圖版,扶病乘車到中南海,向政府領導人匯報、講解、聽取他們的意見……

正因為這樣,她才會在毛主席宣布國徽圖案已經通過時,激動地落了淚。


新中國成立初期她所熱心從事的另一件工作,是倡導某些北京傳統手工藝品的設計改革。

當時有人來向她呼籲,要挽救當時已瀕於停頓、失傳的北京景泰藍、燒磁等手工業。

她對這件事給與了極大的關住,曾和幾位年輕的工藝美術工作者一道,親自到工場、作坊中去了解景泰藍等的製作工藝,觀看老工人的實際操作。

然後她又根據這些工藝特點,親自設計了一批新的構思簡潔、色調明快的民族形式圖案,還親自到作坊里去指導工人燒制樣品。

在這個過程中,她還為工藝美院帶出了兩名研究生(敦煌學者常書鴻的女公子,工藝美術學家常沙娜曾跟隨林徽因設計景泰藍)。

可惜的是,她的試驗在當時的景泰藍等行業中未能推開,她的設計被採納的不多,市面上的景泰藍仍維持着原來那種陳舊的圖案。

4

她的主張不邀時賞的,並不僅是這一件。

現在,當我每天早上夾在車和人的洪流中,急着要從阻塞的大街上擠一條路趕去上班的時候,常常不由得回想起50年代初期,母親和父親一道,為了保存古城北京的原貌,為了建設一個他們理想中的現代化的首都而進行的那一場徒勞的鬥爭。

他們在美國留學的時代,城市規劃在資本主義世界還是一種難以實現的理想。

他們曾經看到,在私有制度之下,所謂城市規劃,最後只能屈從於房地產資本家的意志,建築師們科學的見解、美妙的構思,最後都湮沒在現代都市千奇百怪、雜亂無章的建築物之中。

因此,當新中國成立初期,他們參加了為北京市做遠景規劃的工作時,心情是極為興奮的。

他們曾經認為,只有在社會主義制度下,當城市的一切土地都是公有的,一切建築活動都要服從統一的計畫時,真正科學、合理的城市規劃才有可能實現。


對於北京的規劃,他們的基本觀點是:第一,北京是一座有着八百多年歷史,而近五百年來其原貌基本保存完好的文化古城,這在全世界也是絕無僅有的。

北京的原貌本身就是歷代勞動人民留給我們的無價珍寶。

而它又是一座“活的”城市,現代人仍然生活於其中,仍在使用和發展著它,但現代人只負有維護古都原貌,使之傳諸久遠的義務,而沒有“除舊布新”,為了眼前的方便而使珍貴古蹟易容湮滅的權利。

第二,他們認為,原北京城的整個布局,是作為封建帝都,為滿足當時那樣的需要而安排的,它當然不能滿足一個現代國家首都在功能上的要求。

而如果只著眼於對舊城的改建,也難以成功。

他們根據國外許多歷史名城被毀的教訓,預見到如果對北京城“就地改造”,把大量現代高層建築硬塞進這古城的框框,勉強使它適應現代首都的需要,結果一定是兩敗俱傷:現代需要既不能充分滿足,古城也將面目全非,弄得不倫不類,其弊端不勝枚舉。

然而,這些意見卻遭到了來自上面的批駁。

於是,他們只好眼睜睜地看著北京城一步步地重蹈國外那些古城的命運。

那些“妨礙”著現代建設的古老建築物,一座座被剷除了,一處處富有民族特色的優美的王府和充滿北京風味的四合院被拆平了,而一幢幢現代建築,又在古城中冒了出來。

母親幾乎急瘋了。她到處大聲疾呼、苦苦哀求,甚至到了聲淚俱下的程度。

她和父親深知,這城牆一旦被毀,就永遠不能恢復,於是再三懇請下命令的人高抬貴手,刀下留城,從長計議。

然而,得到的回答卻是:城牆是封建帝王鎮壓人民對抗農民起義的象徵,是“套在社會主義首都脖子上”的一條“鎖鏈”,一定要推倒!

又有人動員三輪車工人在人民代表大會上“控訴”城門、牌樓等等如何阻礙交通、釀成車禍,說什麼“城牆欠下了血債!”


於是母親和父親又提出了修建“城上公園”、多開城門的設想,建議在環城近40公里的寬闊城牆上面種花植草,放置涼棚長椅,利用城門樓開辦展覽廳、閱覽室、冷飲店,為市區居民開闢一個文化休息的好去處,變廢為利。

5

母親在生命的最後時刻所參與的另一項重要工作,是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設計和建造。

這裡,她和父親一道,也曾為堅持民族形式問題做過一番艱苦的鬥爭,當時他們最擔心的,是天安門前建築群的和諧,會被某種從蘇聯“老大哥”那裡抄得來的青銅騎士之類的雕像破壞掉。

母親在“碑建會”里,不是動口不動手的顧問,而是實幹者。

1953年3月,她在給父親的信中寫道:

“我的工作現時限制在碑建會設計小組的問題上,有時是把幾個有限的人力拉在一起組織一下,分配一下工作,做技術方面的討論,如雲紋,如碑的頂部;有時是討論應如何集體向上級反映一些具體意見,做一兩種重要建議。

今天就是剛開了一次會,有某某等連我6人前天已開過一次,擬了一信稿呈鄭主任和薛秘書長的,今天將所擬稿帶來又修正了一次,今晚抄出大家簽名明天發出,主要要求:立即通知施工組停扎鋼筋;美工合組事雖定了尚未開始,所以趁此時再要求增加技術人員加強設計實力,第三,反映我們認為去掉大台對設計有利(原方案碑座為一高台,裡面可容陳列室及附屬設施——梁注),可能將塑型改善,而減掉複雜性質的陳列室和廁所設備等等,使碑的思想性明確單純許多……”

除了組織工作,母親自己又親自為碑座和碑身設計了全套飾紋,特別是底座上的一系列花圈。

為了這個設計,她曾對世界各地區、各時代的花草圖案進行過反覆對照、研究,對筆下的每一朵花,每一片葉,都描畫過幾十次、上百次。

我還記得那兩年裡,我每次回家都可以看到她床邊的幾乎每一個紙片上,都有她靈感突來時所匆匆勾下的某個圖形,就像音樂家們匆匆記下的幾個音符、一句旋律。

然而,對於母親來說,這竟是一支未能完成的樂曲。

從1954年入秋以後,她的病情開始急劇惡化,完全不能工作了。

每天都在床上艱難地咳着、喘 着,常常整夜地不能入睡。她的眼睛雖仍然那樣深邃,但眼窩卻深深地陷了下去,全身瘦得叫人害怕,臉上見不到一點血色。

大約在1955年初,父親得了重病入院,緊接 着母親也住進了他隔壁的病房。

父親病勢稍有好轉後,每天都到母親房中陪伴她,但母親衰弱得已難於講話。

3月31日深夜,母親忽然用微弱的聲音對護士說,她要見一見父親。護士回答:夜深了,有話明天再談吧。

然而,年僅51歲的母親已經沒有力氣等待了,就在第二天黎明到來之前,悄然地離開了人間。那最後的幾句話,竟沒有機會說出。

北京市人民政府把母親安葬在八寶山革命烈士公墓,紀念碑建築委員會決定,把她親手設計的一方漢白玉花圈刻樣移做她的墓碑,墓體則由父親親自設計,以最樸實、簡潔的造型,體現了他們一生追求的民族形式。


十年浩劫中,紅衛兵也沒有放過她。

“建築師林徽因之墓”幾個字被他們砸掉了,至今沒有恢復。作為她的後代,我們想,也許就讓它作為一座無名者的墓留在那裡更好?

母親的一生中,有過一些神采飛揚的時刻,但總的說來,艱辛卻多於順利。

她那過人的才華施展的機會十分短暫,從而使她的成就與能力似不相稱。那原因自然不在於她自己。


1955年,在母親的追悼會上,她的兩個幾十年的摯友——哲學教授金岳霖和鄧以蜇聯名給她寫了一副輓聯:

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

父親曾告訴我,《你是人間的四月天》這首詩是母親在我出生後的喜悅中為我而作的,但母親自己從未對我說起過這件事。


作者:梁從誡


0%(0)
0%(0)
筆 名 (必選項): 密 碼 (必選項): 註冊新用戶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鐎涙ぞ缍�
鐎涙褰�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1 54年毛主席邀請一老翁在故宮合影 弓長貝占郎
2 哈爾濱“冰雪大世界”正式售票賣 弓長貝占郎
3 讀者反對和不贊成Google侵權行 王玉芳
4 王香珠-王酩的音樂永遠是我的痛 弓長貝占郎
5 四野營長回鄉,有人問他帶兵多少 弓長貝占郎
6 關於國際基督教福音聯合會 王玉芳
7 一小時趕赴災區,免費供應五萬份 弓長貝占郎
8 俄烏戰爭,誰將輸光所有?俄羅斯 弓長貝占郎
9 漢城改稱首爾,全世界範圍,韓國 弓長貝占郎
10 泉州,閩南僑鄉,眾神之城,一 弓長貝占郎
一周回復熱帖
1 《大同宣言》【標準版本】 王玉芳
2 維基百科偽造“人類命運共同 王玉芳
3 關於國際關注知識產權協會 王玉芳
4 王定芳訴上海東方商廈有限 王玉芳
5 中國統一事業 王玉芳
6 《大同宣言》【標準版本】 王玉芳
7 《大同宣言》【標準版本】 王玉芳
8 《大同宣言》【標準版本】 王玉芳
9 李泱湜考慮發起成立中國團 王玉芳
10 關於國際基督教福音興盛教會 王玉芳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3: 通過電郵聯繫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
2023: 關於國際天道會
2021: 關於利己利他的思考----兼論王道政治
2020: 為世間留下溫情,我思、故我寫。

闂傛粍鏌ら張顒傜彲 | 瀵わ絽鎲¢張宥呭珡 | 閼鳖垯绺介幋鎴濃偓锟� | 閹锋稖浠掓穱鈩冧紖 | 缂嶈尙鐝亸搴ゅ焻 | 闂呰京顫嗘穱婵婎劙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