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總發了幾篇測試高ISO的帖子,我在跟帖里談了ISO Invariant和高ISO+向右曝光,似乎跟藍總唱反調,其實不然。對於用佳能的朋友們來說,藍總建議的完全正確:應該大膽地把ISO預設得高一點。
首先,高ISO下的優異表現是佳能機子的優勢,根據DPRReview的評測,對5d4來說,ISO32000下仍然有不錯的表現!但另一方面,在低ISO(100)下佳能的表現就不太出色了(請參考https://www.dpreview.com/reviews/canon-eos-5d-mark-iv/10),所以從揚長避短的角度來講,理應把ISO有意識地設高一點。
向右曝光也是使用佳能的傳統大師們總結出的。其要點就是在不溢出的前提下儘可能過曝!這樣的好處是暗部的細節可以清晰表現,而高光部分看似過曝的地方可以在後期調回來而不引入新的噪點(如果是高光部分合適而暗部過暗,在後期把暗部調亮一定會帶來新的噪點)。這個道理不但適合佳能,對所有相機都適合。但正如藍總所說,實踐起來很不容易,以照鳥為例,快門速度不能低(我一般不低於1/1000s),光圈開到最大後還能怎麼把曝光向右推?只剩下一個辦法,那就是繼續提高ISO!以前在網上看到的傑夫大師(也是傳統佳能高手)照動物時動輒ISO就設到好幾萬就是這個道理:不但速度要塊(1/2000-1/3000s)曝光要足,還要儘量過曝!當然,大師自有大師的絕活,傑夫有一套後期減噪的步驟(我曾經想學來着,但其中需要用到nik,而那時nik要500大洋!)。我等凡人還是像藍總建議的,悠着點兒,向右別太過了!
有人會問,如果不把ISO設得很高,而是後期在camera raw里把曝光量加大呢?這就要看你用什麼相機了。佳能相機在把data寫入內存時額外加入了一定的噪點,因此如果在後期放大曝光量,這部分噪點也會被放大,所以畫質一定比拍攝時就調高ISO來得差!
對於其它所謂“ISO invarant”的相機,data寫入內存時額外加入的噪點可以忽略不計,在拍攝時把ISO調高(比如一倍)和後期把曝光量調高(一倍)得到的畫質是一樣的!因此拍照時可以不太顧及ISO的設定,只要把握好速度(一定要足夠快)和光圈(一般都是開得較大)就成。別看照出來圖片一片漆黑,後期調亮就行!在後期調整亮度的好處是,可以選擇哪些地方要調、調多少。camera raw里的brush tool和DxO、nik里的control point都是很好的選擇、調整工具。
我以前發過一篇有關的帖子,也和藍總一樣是偶然的發現。裡面的例子可以看一下:http://bbs.creaders.net/photograph/bbsviewer.php?trd_id=1196883
下面是對拍鳥的情形根據我的經驗提的一些具體建議:
用raw格式,這樣在藍總提到的那種極端情形下,後期調整的結果會比jpg強不少;
用純手動。其實用多了就會明白,手動其實比光圈優先要容易多了:照鳥時光圈、速度基本沒什麼選擇(速度要快、光圈要大),要考慮的反而要少。如果一定要用光圈優先,可考慮以下的做法:設定最慢速度(比如1/1500s)和自動ISO,這樣就逼着相機提高ISO,如果還要再加ISO,可用+/-鍵加大曝光量(這麼做還不如定死光圈速度,只調整ISO方便);
如果是佳能,大膽地調高ISO(調多高還得看經驗了,多試幾次就會了),如果是尼康或別的ISO invariant相機,就不必太考慮ISO了,只要訂好A和S,一切後期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