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楊閒士9264
萬維讀者網 > 攝友部落 > 帖子
游以弗所
送交者: 鄉華 2013年01月13日12:19:55 於 [攝友部落] 發送悄悄話

從夜鶯山聖母的小石屋那裡驅車來到古羅馬重鎮以弗所,兩地間隔不過數十里,瑪利亞孤零零的小石屋那邊是世外山野,柴門靜夜無關鑰,留與山僧帶月推;以弗所雖已被時光碾磨成廢墟,卻仍可窺見兩千年前亞洲第一大都會繁華奢靡的風采,霓裳羽衣揮浮雲、紙醉金迷雕畫閣。 

 

因為是廢墟,是從時間的積澱下挖掘出的古城,以弗所時而被稱為土耳其的龐貝,其實二者多有不同。

龐貝之聞名於世,在於它的葬身火山,人類漫長歷史中的一個片段為從天而降的火山灰在瞬息間埋藏定格,被人遺忘,後經考古學家細心挖掘,把一個古代的城鎮完整地重現在我們面前,好似西伯利亞冰原保存完好的猛獁象又重見天日。

以弗所不同,這座由雅典殖民者約在公元前10世紀開始在愛琴海岸吉斯特河口建立的城市早早地就成了希臘的重要城邦,希臘語中稱其為艾菲斯。 以弗所到了羅馬帝國開國君主奧古斯都 (公元前63年至公元14)的時代達到了鼎盛。 那時的以弗所是帝國亞細亞省的首府,羅馬總督駐節在此。城內克爾蘇斯圖書館和大戲院遠近聞名,其中露天大戲院可容兩萬五千觀眾。算起來,以弗所的大小戲院總計可容四、五萬觀眾,按羅馬城市設計規律,一個城市各個戲院的總容約為城市人口的十分之一,依此推算,以弗所彼時竟有人口五十萬之眾, 是為亞洲第一個和最大的都會,古羅馬時期全球的第二大城。  不僅規模巨大,以弗所更是帝國的一個重要文化宗教中心,其對歷史的影響較之龐貝要深遠得多。後來雖經多次戰爭摧殘,更兼港口淤積導致經濟凋落,以弗所慢慢被邊緣化,繁華漸成破落、破落終為廢墟。然而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昔日盛名長久地存留在世人心中。  似乎是為此做見證,莎士比亞一生寫了37部劇本,其中35部以歐洲為背景地點,僅有兩部選擇了歐洲以外的城市,它們是《錯誤的喜劇》和《泰爾親王配里克利斯》,而莎翁選擇的恰恰便是以弗所。 


 

即便已成廢墟,以弗所仍是一個非常值得一去,很應該加以了解的地方。 以弗所是地中海東岸保存得最完好的古典城市,也是早期基督教的重要據點。在城市規模、歷史、經濟、對世界的宗教影響力等諸多方面少有出其右者。 來自世界各國的幾代考古學家在這裡發掘了一百三十年,至今挖出的雖僅是城市的小部分,卻已然精彩紛呈,

譬如在這裡可以找到身列古代世界七大奇蹟的阿爾忒彌斯神殿的遺址。阿爾忒彌斯神殿是以弗所人當年祭祀自己心目中主掌狩獵和生育的女神的地方。這裡其實有過新舊兩座神殿。舊神殿建成後巍然屹立在以弗所東北郊的一座高山之上近二百年,終日迎接着從愛琴海諸島和小亞細亞西海岸摩肩接踵前來朝覲的人們。然而無聊狂徒古今不絕,公元前356721日的深夜,一個名叫希羅斯特圖斯的縱火狂,出於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遺臭萬年的心理,放一把大火,將壯麗的神殿化為灰燼。  兩千多年了,人們仍然記得希羅斯特圖斯,希羅斯特圖斯的目的達到了。

說來也巧,正是在那個夜晚,一個註定不凡的生命降生在馬其頓首府佩拉,此人便是日後建立驚天偉業的亞歷山大大帝。因此便有說法:阿爾忒彌斯女神忙於照料亞歷山大的出生,竟至於無暇顧及自己的神殿。大帝僅活了三十三歲,卻在短短的有生之年裡打下一個龐大的帝國,使從直布羅陀海峽到印度河之間的廣袤地區發展為統一的文化貿易區,周邊國家的商旅向着滾滾流出波斯的黃金雲集前來,使貿易區空前繁榮。  後人把這個由大帝開創的貿易區稱為絲綢之路。

神殿被燒毀時,以弗所為波斯人所占。亞歷山大大帝東征,在格拉尼庫斯戰役中大敗波斯王,順道解放了以弗所。 亞歷山大大帝曾主動提出捐款修復阿爾忒彌斯神廟。 但是他在以弗所人心目中是神,而一個神是不能為另一個神建廟的,以弗所人由是謝絕了大帝的善意,靠自己的力量在原址廢墟上完全用大理石建起一座更大更美的神殿。亞歷山大大帝病逝後,以弗所幾經易手,於公元前133移交到古羅馬共和國手中。 新神殿屹立數百年不倒,直至公元262年遭入侵的哥特人洗劫後才逐漸凋落破敗,留下如今的遺址。 說是遺址,當年耗時120年建起的那座長寬超過一整個足球場,由一百二十六根高六十尺的大理石柱撐起的輝煌大廈,如今只剩一根單柱,孤零零地守在以弗所,見證歷史的風霜雨雪。

 

(上面這張是網上淘來的。)


以弗所的伊西斯神殿建於公元前42年,那時以弗所住有眾多埃及血統的居民,埃及人相信尼羅河洪水泛濫是伊西斯女神為被害丈夫留下的眼淚,於是建了神殿來供奉她。建築神殿的桃色花崗岩柱子來自埃及。  神殿在奧古斯都時期被毀,全因為埃及豔后克婁巴特拉和她的丈夫安東尼是奧古斯都的政敵。中國人形容深仇大恨叫“不共戴天”,古羅馬人顯然很重視他們的神殿,於是古羅馬時期的死敵之間會來個“不共戴殿”。

說到埃及豔后,以弗所有一所拱形的八角墓室,據考證那是著名悲劇式人物阿爾西諾四世的葬身之所。阿爾西諾是埃及法老托勒密七世的女兒、是埃及豔后克婁巴特拉同父異母的妹妹。  托勒密去世時遺命十歲的長子托勒密十三世和時年十八的艷后同掌國政,但托勒密十三世很快就把艷后姐姐趕走了。凱撒率軍追擊龐培,龐培逃來埃及避難,托勒密十三世年幼稚嫩,為向凱撒示好而暗殺龐培,卻引得凱撒大怒。史書稱凱撒之怒乃因龐培為堂堂羅馬執政,更系凱撒唯一婚生女兒的未亡人,雖為凱撒政敵,卻不容外人以鼠竊狗偷之手段加害。其實真相應該是因為凱撒早有吞併埃及的計劃,佯怒以為藉口,趁機占領埃及首都亞歷山大,自封為埃及王位糾紛的調和人。 艷后卻早已洞悉凱撒真意,以傾國傾城之貌,把自己脫個一乾二淨裹在地毯里,由人抬了,騙過托勒密十三世的衛兵,入宮覲見凱撒,一個有心投懷送抱,一個無意坐懷不亂,一場政治交換的偷情好戲開場。九個月後艷后為凱撒產下一子,暱稱小凱撒,凱撒則大敗托勒密十三世於尼羅河上,托勒密十三世溺水而死,艷后堂而皇之重登埃及王位。阿爾西諾逃出羅馬,投入反凱撒的陣營,兵敗被俘。 凱撒沒有依例將阿爾西諾在凱旋儀式上處死,而是把她放逐到以弗所,做阿爾忒彌斯神殿的祭司。史書對此的解釋是凱撒出於憐憫、或受到了壓力。其實凱撒不世梟雄,對艷后的野心洞若觀火,雖用她治理埃及,但為防其日後坐大,必是有意留下和艷后同為法老王血脈的阿爾西諾以為牽制。 同時凱撒又讓托勒密七世的次子和艷后同領埃及,而後來艷后請求立小凱撒為凱撒的繼承人,凱撒更拒絕其請,選中侄孫屋大維。凡此種種,無不顯示凱撒對艷后的重重戒備。再說阿爾西諾,那時神殿有庇護所的權利,被追殺的人可以在裡面避難,凱撒送她去那裡,躲的不是別人,正是艷后。 但是阿爾西諾深知艷后的刻薄寡恩,料定她不會放過自己。果然,凱撒被刺殺後,艷后始而鴆殺同領埃及的兄弟,繼而故技重施,再度以投懷送抱為手段投靠羅馬權傾一時的安東尼,並鼓動安東尼將自己視為眼中釘的妹妹阿爾西諾在神殿的台階上處死。短短十一年後,安東尼兵敗自殺,面臨成為屋大維凱旋盛典上犧牲品命運的艷后,則以引誘眼鏡蛇咬噬的方式自殺,不知她臨終前曾否有過惡有惡報的感嘆?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相煎何太急? 不急不行啊,不急,也許自己就由燒煮別人而變成任由別人燒煮了。

古今中外,為了王位,曾演出多少人倫慘劇,由艷后想到日前聽聞英國很可能找到了已湮沒數百年的國王理查三世的遺骨。就是這個理查,其兄愛德華四世治理英格期間,他表現得對愛德華忠貞不二。  愛德華臨終任命他為護國公,委託他保護十二歲的小王子加冕為王。 而愛德華一旦辭世,理查即刻羅織罪名,宣稱其兄嫂之婚姻不合法,將嫂子處死,進而據此剝奪小王子的王位繼承權,把王子及其九歲的幼弟下獄在倫敦塔,後來更加以殺害,自己登上王位。

其不讓人想起玄武門之變,想起燭影斧聲? 

理查三世在位兩年,就發生兩場針對他的大規模叛亂。  第二樁叛亂由里士滿伯爵亨利都鐸領頭。1485822日,理查與亨利都鐸麾下的叛軍於博斯沃思平原交鋒,兵力占優的理查躊躇滿志,正待將叛軍一鼓蕩平,不成想為自己監領後軍的將領陣前倒戈,致理查軍陣腳大亂,理查退無可退,被迫率軍向前衝入敵陣,雖連斬敵方大將,甚至已殺到亨利都鐸馬前,卻終於馬陷沼澤,寡不敵眾,成為英國最後一位戰死疆場的國王,臨死大呼:“ 叛國、叛國、叛國!” 此一呼實俱諷刺,早知今日何必當初,若無他背叛其兄的託孤在先,又何至於有日後將領背叛自己這一幕。  近日尋得的那副遺骨,顱骨後是給利器削砍過的,惡有惡報。 

如果當初理查絕地反擊成功,就沒有今天的伊莉莎白二世,當今女王正是亨利.都鐸的直系後代。

安東尼和艷后違背神殿避難權的行為在羅馬引起軒然大波,安東尼通過遺囑贈與艷后土地之舉更被斥為賣國,廣受譴責。 當然,羅馬是二人政敵的大本營,從那裡發出的譴責之聲難脫宣傳的嫌疑,但安東尼和艷后的行為確實有違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後來安東尼和艷后落敗自殺,未始與他們的種種違反民意無關。 由此想起電影“音樂之聲”,一家人為逃避納粹而躲入天主教堂。 讀過“巴黎聖母院”的人們當記得教堂和古羅馬時的神殿一樣享有避難權,然而奧地利天主教堂的大門終於擋不住納粹匪徒。有這個做參照,對當年安東尼和艷后處死阿爾西諾的不得民心當有深一層的體會。

位於以弗所庫里爾大街邊的曼努斯紀念碑由執政官蘇拉的兒子為紀念父親祖父而立。 蘇拉能征善戰,曾東征擊敗本都國王米特里達梯六世的軍隊,收復以弗所。也是這個蘇拉,在公元前82年逼迫元老院同意他成為終身獨裁官,大肆搜捕屠殺政敵,抄沒他們的家產收入私囊,同時極度限制老百姓的參政權。公元前79年蘇拉宣布辭職並隱退,他在為自己撰寫的墓志銘上說朋友相助無多,敵人相害非深,均已加倍奉還”, 以獨夫而自得。不知如何,蘇拉讓我想起毛先皇。

讀過哈利.波特的人必定記得魔法部長康尼留斯.夫子。  那是個因為戀棧權力而不惜無視事實的人。  小說作者凱瑟琳·羅琳塑造這個人物時必是想起了蘇拉,蘇拉的中間名正是康尼留斯。羅琳也沒有忘記蘇拉的父名盧修斯,哈利.波特在學校的死對頭德拉科.馬爾福的父親就叫盧修斯.馬爾福。 紅樓夢人物的名字皆富隱意,哈利.波特亦同。 

不知如今國內還有公共澡堂否?  在以弗所可以見到古羅馬時期的公共浴室。浴室由大理石建成,地下和牆內鋪設有提供冷、溫、熱水的陶管。 浴室內設有休息室,這個讓我想起以前國內的公共澡堂,買張澡票進去,不僅有存放衣物的小立櫃,立櫃前還設有床位。洗完澡,常會覺得睏乏不堪,在床上蓋上毛巾被小睡一覺,疲乏盡褪,神清氣爽。 不過羅馬人還要棋高一着,浴室里居然還設有會談室和閱覽室。  而浴室的設計者更沒忘了專門在裡面為自己和妻子留下專用的房間。從如今遺址處仍可看到的數十米長的馬賽克走廊,可以想見浴室當年的富麗堂皇。

一個地方的物質文明水平高低看什麼? 除了洗浴設施,更看廁所水平。 曾有一個時候,很多美國出生的中國孩子,去過一次中國後,就不願再回父母的故國訪問。為什麼?因為那時國內的廁所條件太差。  寫到這裡要讚揚一下筆者的兒子,上大學前一年利用暑假去山東農村中學教書,校舍的廁所仍是最原始簡易、沒有抽水清潔設施的那種,為了避開穢氣而建在遠離房舍的地方,極其不便。  兒子從未因此抱怨,挺過來了。  其實他是很在乎廁所的水平的。 數年前在國內,老同學請在北京某處的大宅門吃飯,兒子沒有對飯菜的評論,倒是對那裡的廁所讚賞有加。大學二年級夏天在華盛頓實習,公司安排實習生住進Riz Carlton,兒子在電話上專門提到說那個廁所如何如何好。去夏在香港實習,實習生們給拉到深圳去見關係戶,也給安置在Riz Carlton等待客人上門。  一位客戶來電說沒時間,來不了。 兒子在等待期間也沒忘了去一次廁所,他在裡面五分鐘,人家忽然又來了,在外面和別的實習生說了五分鐘的話就匆匆離去,於是兒子誤過了會面。  回公司匯報時同伴把這件事當成玩笑講了出來,差點兒給兒子惹出麻煩。

以弗所庫里爾大街上的古羅馬時期的公共廁所建於1世紀,頂上是精緻的木製天花板,地上鑲馬賽克,內設眾多大理石的座式便位。廁所隔壁一間露天屋中設水池接貯雨水,是為廁所排水系統的水源,存水還有助吸收夏季的暑氣。 隔壁浴室所用的熱水在冬季可以通過陶製管道通過廁所的地下,起到暖氣的作用。廁所內提供清潔用的棉棒,浸着醋類液體,用以保持衛生、去除異味。坐便位之間沒有隔板,方便古羅馬人一面如廁、一邊閒聊。



(上面這張是網上淘來的。)


看着古羅馬廁所的遺址,不禁想起當年上山下鄉在內蒙兵團用過的廁所,那只能以“可怕”形容,和古羅馬人的廁所有天壤之別。 筆者多年來如做惡夢,內容無外兩個,要麼是遇到考試沒做好準備,要麼就是不知如何又在使用兵團的廁所。行文至此忽然想到,如果上山下鄉真的是一個意義深遠的偉大的事業,那麼當年原始的廁所無非是創業艱難的一部分,終於會是日後光榮的資本,但是現實是……

被稱作“富人公寓”的豪宅位於以弗所哈德良神殿對面的小山上,是古羅馬時期達官顯貴的住宅,數套豪華公寓,面積1,0006,000平尺不等,分布在山腳斜坡之上。 年深日久,房屋已為傾瀉而下的山泥掩埋,其中兩套被發掘出來對公眾展示。兩層樓房的下層是飯廳和客廳,樓上是睡房,一如今天美國典型的“殖民式”房屋的設計。 院子裡面有帶天花板的柱廊式庭院,中間有水池,地下和牆內鋪設了陶管,提供冷熱水。奇怪的是房間沒有窗戶,光線晦暗。牆壁大都使用磚塊,屋頂是紅瓦。幾乎所有房間都有馬賽克和壁畫,是羅馬時代小亞細亞繪畫藝術的反映。保存下來的畫大約是公元前二世紀到公元三世紀中葉的作品。

說到哈德良神殿,哈德良是繼圖拉真成為羅馬皇帝的,因其政績位列羅馬五賢帝。 他更是能征善戰的軍人,公元121年至125年,哈德良致力開拓帝國北疆,直至現在中歐羅馬尼亞、匈牙利附近。122年,哈德良開始在英格蘭北面的邊界修築哈德良長城,並在日耳曼地區修築木質城牆工事。128年至132年期間,哈德良繼續向東擴張,直至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就是這樣一位叱咤風雲、擴土開疆的英雄,同時卻是個同性戀。  美國電影裡不乏同性戀人物,印象中男同性戀說話都有些女里女氣,無論如何同馳騁疆場的戰將對不上茬兒。哈德良和希臘青年安提諾烏斯的同性戀情是早期同性戀史中的一段著名的浪漫故事。後來安提諾烏斯在尼羅河裡淹死,哈德良大為悲痛,將其封為神,並在埃及境內安提諾烏斯之地建立安提諾波利斯市以資紀念。

原來的地位也是可以通過搞關係得到的。

興旺一時的古羅馬多神教之被基督教取代,其中的原委千頭萬緒。 不過細思起來,當人間的腐敗滲透到了神界,當神界也變得可以賣官鬻爵的時候,信仰的大廈若能長固久安那才是咄咄怪事。本來多神教的神們不過是人類自己添上了各種大本事的寫照,假如有人問你,如果你能有天大的本領,你想怎樣? 如果你回答說要在海里興風作浪,那麼你差不多就是海神尼普頓(波塞冬)了。  如果你選擇萬能弗界,你便是宙斯,當然別忘了要長生不老。  及至神的地位可以通過人世間的關係得來,甚至可以用金錢換取時,神話仍是美麗的神話,卻不再能取信於人,曾經的金蘋果已經爛透,離從信仰之樹上掉下來的日子不遠了。


 

取代多神教的基督教之能長久不衰,因其核心理念中慈悲向善的成分,更因為基督教核心理念的體現者耶穌基督是靈,而不是任何人或物。  一個人被捧成神,一旦他的惡行昭之於世,神便被打回人形。 耶穌基督早早成了靈,沒有這個問題。  然而留在塵世負責宣傳基督教核心理念的是一群凡人,凡人是會腐敗變質的,於是基督教的核心理念歷久常新,但是由可以腐敗變質的人組成的宣傳基督教的組織卻不斷改革、分裂、重組,形成今天派系林立的現實,當年凌駕皇權之上的教權不再,但是由於人的腐敗而滋生的離心離德的壓力也隨着組織的變化被宣泄出去。

說起來,古羅馬對同性戀的容忍最初是受了古希臘文化的影響,但是羅馬共和國中後期的同性戀文化的特徵則是由貴族為支配者,而由奴隸或僕人為受支配者。這樣一種關係讓人想起曹雪芹筆下貴族和戲子伶人之間的關係。  兩個“男風”盛行的時代之間的這種相似性是否也透露出大廈將傾的信息?

哈德良曾數次造訪以弗所,並於公元128年批准在以弗所為自己建造神殿。 神殿造型極富創意,玲瓏剔透,中間門楣上雕了個美杜莎,一個神話中誰觀之誰即刻化為石頭的邪惡女妖。然而女妖並非從來就是女妖,傳說她曾是美貌少女,因為海神波塞冬對她覬覦,橫遭雅典娜嫉恨,雅典娜撼不動波塞冬,於是拿美杜莎泄憤,將她變為女妖, 邪惡的是女妖,是雅典娜,甚或是波塞冬? 




其實很多事情是說不清的。  一個曾經的友人L,他和妻子都是我的同學,兩人有一個女孩兒,比我家兒子大一歲,兩家多有來往。一次我和夫人開車送岳父母去紐約後返回康大,途中車子壞在紐黑文和斯坦福德之間的95號公路邊,時間向晚,前不着村後不着店,萬般無奈中電話L求援。 車子出故障的地點距離康大尚有70英里之遙, L沒有絲毫猶豫地前來把我們接回學校,後來又再開車送我回去把汽車修好,如此往復,似乎都是天經地義,我心裡感激萬分。 再後來L和妻子關係惡化,我曾竭力居間緩頰,然力有未逮,L和妻子最終離異。  再後來大家先後畢業離校,天各一方,只斷斷續續聽說L回國娶了新妻,但仍惦念女兒,不時去前妻處探望,新妻來美前去某國學習期間,L和前妻不知如何舊情復燃,兩人竟又添了個非婚生的兒子。  新妻抵美,和LB城,其間一個周六,我送兒子去哈市一間大學參加數學競賽,竟在校園裡偶遇L,他是來送女兒參加同一競賽的, 其時女孩兒已進入一所學費不菲的著名私高,L前妻並非高薪,想來女兒的學費L有所支持。  記得那天我們相逢在校園林蔭道上,L穿了件棕色夾克,臉上風塵僕僕的樣子,眼中似乎有老友重逢的興奮,言談間卻又略有些心不在焉,雙方匆匆互致問候就各奔東西,那是我見他最後一面。再後來就是有一天,忽然接到L前妻的電話,告訴我L沒有了。  原來L和新妻的關係終至不可維持,新妻離他而去,搬到外州,在那裡有了男友,不想這一日,L持了雙槍尋上門去,一槍打傷那男友,再一槍打死女方,然後驅車來到數里外一個僻靜所在,打出一個電話,說自己做下了天大的壞事,馬上就要死了,自己的後事應該如何處理云云,然後即刻吞槍自盡。那個他生命最後時刻的電話,卻又不是打給承擔着撫養自己兩個孩子重任的前妻。 時光荏苒,這件讓我震驚莫名的事一晃又過去了多年,其間不時會想起,慨嘆於L的兇狠無情,困惑於人生的無常,心中更總忘不了很久以前的那一個深夜,看到L前來接自己時的感激之情。          

庫里爾大街上有座開有三個通道的城門,那是兩個獲得自由的奴隸為感謝給予他們自由的奧古斯都皇帝而建的。出了城門便是以弗所重要的商業廣場,廣場呈正方形,總面積上萬平米,廣場中央有日晷和供水池。廣場除了進行商品買賣,還進行奴隸交易,據考證它是世界上第二大的奴隸市場。一些研究聖經的學者認為聖徒保羅在公元53-56年期間很大可能在廣場的帳篷商店裡做過工,以維持他三年布道期間自食其力的生活。


然而這些還遠不是以弗所寶藏的全部,以弗所最令人傾倒的建築非克爾蘇斯圖書館莫屬。 圖書館由古羅馬小亞細亞總督克爾蘇斯及其子出資興建,公元117年始建,歷時十八年,至135年完工。圖書館完工時克爾蘇斯和兒子都已過世,古羅馬時代有規定,人死後遺體必須葬在城外,但後人還是如克爾蘇斯所請,將其移葬圖書館內。

圖書館占地約一千平米,建在一塊高地上,圖書館正面有高大的門廊,科林斯柱聳立其間,兩邊的立柱略短於中間的,利用光線造成空間宏大的錯覺。立柱中間四樽雕塑分別是智慧女神索菲亞、命運女神阿萊德、學問女神伊諾亞和美德女神伊匹斯特米。拾階而入,閱覽廳房頂高挑,陽光從面東的窗口傾瀉而入。圖書館內的書櫃可藏書一萬兩千卷。如今一萬兩千卷書大概連一個U盤都裝不滿,而古羅馬時的書寫在莎草紙或羊皮紙上,既占空間,又易遭蟲蛀霉損,為防極端氣溫和潮氣對書籍的侵蝕,圖書館採取雙層牆設計,兩層間距寬達一米。

公元262年的地震和地震引發的大火將圖書館的館藏和內部建築全部損毀,僅剩下門樓一座。 再後來的地震連僅存的門樓也沒有放過。  今天能見到的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修復的結果,據信非常貼近圖書館正面當年的原貌。以弗所圖書館是古代世界第三大圖書館,僅次於亞歷山大和帕加馬圖書館,它的意義在於它是三大圖書館中僅存的可以直觀地看到的遺址。

遺址處處提醒人們圖書館當年的輝煌,圖書館當年既是學界權威、上層賢達青睞之所,於是建築的輝煌似乎也折射出古羅馬上層的威嚴莊重。然而當年王宮貴胄一本正經的外表下也常常不免各種齷齪不堪。  那時婦女不能進入圖書館,據說當年伴隨丈夫來圖書館看書的妻子們就在圖書館旁的院落里等待丈夫,所以圖書館的院落成為上流女士們的社交場所。女士們又為什麼要全程陪丈夫來圖書館呢?卻原來圖書館附近有一家妓院,女士們擔心他們的男人不忠實,因此不得不全程陪同。不過她們不知道,這冠冕堂皇的圖書館地下竟有密道直通對面的妓院。一些以弗所上層男子,裝作進入圖書館,在裡面打個彎兒,就從秘道折返到大街對面的妓院,在那裡胡天胡帝,去和群眾打成一片,以最直截了當的方式實踐“書中自有顏如玉”的古訓。


 


妓院的遺址仍在,廊柱式的建築成於羅馬帝國皇帝圖拉真統治(公元98年-117年在位)時期,上下兩層的廳里都鋪有馬賽克,一層是四季景色,二層描繪僕人服侍貴婦人用餐,旁邊還有貓和老鼠爭吃碎屑。房中間一個水池,來客要洗淨手腳方才可進入。妓院兩扇大門分別通向大理石大道和庫里爾大街。當年來此尋花問柳的不僅僅是當地人,更有從世界各地隨船而來的訪客。外來客地理不熟,於是通往妓院的大理石路面上刻下了至今可見的最古老的妓院的路標兼廣告:大理石面上刻一隻朝向妓院的人腳印,腳印一邊是女人頭像,另一面是一顆心,心旁還刻有一個代表錢幣的圓形淺坑,言簡意賅地告訴那些在海上漂泊多日、寂寞難耐的水手船客們:帶上你的錢財,順着腳指的方向,就可找到溫柔鄉。



(上面這張是網上淘來的。)


說到妓院就要回到莎翁,不是說莎翁逛妓院,老人家逛沒逛過不知道,但是莎翁拿以弗所為背景的作品中妓院是主要場景。 莎翁對歷史、傳奇劇有着嚴格的要求,內容細節安排一絲不苟,他選擇以弗所的妓院作主要場景絕不是率性而為,而是鑑於以弗所本身的知名度和歷史價值。傳奇劇《泰爾親王配力克里斯》中的米提林總督就是以弗所妓院的客人,劇中的老鴇曾提到普里阿普斯這個名字。  以弗所那座建築被考據為妓院,一個證據就是在它靠近庫里爾大街的井中發現了有着巨大生殖器的普里阿普斯的雕塑。

位於大理石大道和海港大道交匯處的大劇場則是以弗所最宏偉的建築,劇場依帕納伊爾山勢而建,面對港口大道。古時從海上進入以弗所的商人、水手第一眼見到的就是它的偉岸身影。大劇場當年不僅供音樂會和演出使用,同時也是舉行宗教儀式的場所。早期是舉行城市保護者阿爾忒彌斯女神紀念遊行隊伍的集散地,每年四月,金色的神像被請到這裡,在大隊祭祀人群到來前,人們就開始載歌載舞。政治演說和哲學辯論也在這裡進行,還有人獸格鬥。悠忽兩千年,如今這個劇場仍在使用,每年五月的以弗所文化藝術節就在這裡舉行。

初見這座劇場的心情實在只能以“震撼”形容。 大劇場始建於希臘時期,在羅馬時期由五萬奴隸歷時七載經擴建成能容兩萬五千人的規模,劇場主樓三層結構,立柱加雕像裝飾,有十數層樓(三十八米)高,兩邊斜坡向下通向舞台。舞台上有三排立柱和五扇門,上有浮雕。 樂隊演奏的場地是開放式的,舞台中間部分較寬。劇場最寬處直徑一百五十多米,縱深六十六排,靠近舞台的大理石座位有靠背,供達官貴人使用,普通觀眾則從上面山頂方向進入。

大劇場和聖徒保羅的名字頗有聯繫。 一世紀基督教開始在小亞細亞傳播,為了宣教,聖徒保羅和聖徒路加都曾來到以弗所,保羅在這裡寫下“哥林多前書”,後來更在羅馬的監獄裡專向以弗所人發出長信宣教,是為“以弗所書”,而路加後來更終老於此。為了讓民眾拋棄希臘諸神,保羅宣稱人造的偶像不是神。於是有人開始丟棄家裡供奉的神像,這下激怒了靠鑄造神像為生的銀匠,他們鼓動市民反對保羅。據福音書記載,這大劇場正是當年銀匠們聚集騷亂的地方,騷亂的人群把保羅從馬其頓帶來的兩個夥伴抓住,其中一人被帶進劇場。保羅試圖進入劇場,但被他的信徒勸阻。劇場內混亂異常,不少人高喊“阿爾忒彌斯女神萬歲!” 恐怕還會有人喊“打到耶穌、打到保羅”一類,當時基督教仍被視為異教,保羅被視為壞人。 然而星移斗轉,又三個世紀過去,基督教終於取得勝利,成為東羅馬帝國的國教。公元431年,迪奧多西斯二世皇帝在大劇場主持了基督教第三次大公會,這是基督教史上一次重要的會議,從此確定了瑪麗亞為聖母的教義。

進入劇場拾階而上,遙想當年數萬人眾在這裡聆聽反對基督教的煽動,然後走出去遊行暴動。 忽然想到其時尚無擴音設備,不知當年戲院的音響效果如何。然而古羅馬人在這裡又一次給現代人上了一課,除了大戲院的形狀是精確地按照聲學設計,場內關鍵地點更埋設有傳音用的銅管或陶管,於是即便坐在戲院觀眾席的最頂層,仍能清晰地聽到遠方下面劇台上發出的聲音,而且不論遠近,音量高低均無不同。據說站在戲院頂層,可以聽到遠處劇台上人們為測試音響效果而向地面上拋出的大小不同的硬幣,由此心生感慨,中國人最先發明了火藥,外國人拿了火藥去實用;中國有天壇的回音壁,以弗所有不用擴音器的大劇場。 


 


(上面這張是網上淘來的。)


隨遊輪旅遊,永遠是蜻蜓點水,每到一地,少則半天,多則一天,可看的東西越多,越是時間緊迫,以致於在以弗所竟然沒能爬到大劇場的頂層俯瞰全景。  倒是剛剛進入景區時經過可容一千四百人的半圓型小劇場,雖無大劇場的雄渾,卻建造得精緻非常。爬到最高一排座位處向四周瞭望,藍天白雲下,精雕細琢的圓柱林立、飄逸靈動的雕塑處處,然而古風盎然的景物間卻擁塞着人手一部相機的現代人群,反差之突兀令人捧腹。

以弗所已發現的遺址還有作為羅馬執政官辦公處所的長一百六十米長的凱撒宮,有從赫克力士城門移來的著名的耐克女神像,等等。 距離以弗所約三公里半的地方還有聖約翰大教堂遺址,那裡有耶穌十二使徒之一的聖約翰的墓地。  這聖約翰據說也就是陪同瑪利亞來到以弗所的使徒約翰,他在以弗所辭世,門徒建教堂以紀念。  後教堂為地震損毀,羅馬查士丁尼大帝於公元六世紀在據說是埋葬約翰的地方建造了大教堂。  沿至七、八世紀,教堂周圍建起箭樓城牆,以防阿拉伯人的進攻,後來這裡被用作清真寺,大教堂最終毀於十四世紀的地震。


這裡可看的景觀真是不勝枚舉,走在那條十一米寬的連接赫克力士城門和克爾蘇斯圖書館的大理石大道上,遙想兩千年前,當以弗所的一切仍為原貌,街道兩側是華麗的柱廊和人聲鼎沸的商店,入夜後遍布四方的油燈燃亮,身著白袍的古羅馬人穿梭其間,那曾是一片何等的繁華興盛。

至此我們已經找到了莎翁何以鍾情以弗所的答案:阿爾忒彌斯神殿、女祭司、奴隸市場、大市集、妓院,還有富豪大宅,一切劇情所需的特定場景要素這裡應有盡有。莎翁寫劇本的時候,以弗所已經在歷史的長河中湮沒得僅剩其名,它的那些遺址寶藏都還深埋在黃土之下,要到200年後才發掘出來呢。但是具有淵博歷史知識的莎翁斷定作為古羅馬時期偉大都市的以弗所當年必定曾有他劇本中所需要的一切場景,而莎翁獨到的戲劇視野使得他把自己筆下的故事放到那個當年僅除亞歷山大之外的萬城之城。 

然而現實是殘酷的。 公元262年 哥特人入侵,大肆毀壞城舍廟宇,以弗所元氣大損,後雖經康斯坦丁大帝積極修復重建,公元614一場大地震卻再致以弗所重創。 更令人遺憾的是,由於附近的吉斯特河造成港口嚴重淤塞,海岸線西移,以至於城市逐漸遠離入海口,海洋貿易的便利不復,以弗所經濟日漸衰落。從公元5-6 世紀開始,以弗所人口劇減,漸漸讓出歷史舞台主角的地位。  好在當地氣候適於農耕,以弗所成了盛產柑橘橄欖之地,該地再一個為土耳其創匯的出口產品是大理石;當地人時而會自豪地強調,世界上出口大理石最多的不是意大利,不是希臘,而是土耳其。

如今進出以弗所參觀區的前後門外商鋪林立、遊人如織。  商鋪不出旅遊中心的俗套,多出售旅遊紀念品和當地土特產。 朋友便在那裡買到優質藏紅花,且殷殷地向我們介紹其妙用。聽着朋友的講述,回望園內的殘垣斷壁、滄海桑田,似乎幾千年就在眼前悠忽而過,竟微微地有着某種穿越後的暈眩。怎麼說呢,如果你去了以弗所而不激動,那你的心上真是長了老繭了。

到庫薩達斯去,到以弗所去吧,如果有機會的話。  以弗所及其周邊的景觀遠遠不止前面提到的這些。聖約翰的墓地周邊還有希臘教堂、聖母瑪麗亞教堂、還有古羅馬時期的健身房、運動場,以及聖經中七教徒避難的山洞等等。我們才到過意大利的龐貝古城,如果說龐貝讓我們感嘆,以弗所則讓我們震撼。 以弗所遺址的挖掘清理工作至今進行了約一百三十年,挖出的僅是城市的小部分,隨着時間的推移,未來呈現在世人面前的會是一個更為精彩的古城。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2: 2012 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 你的
2011: 聖誕隨遊輪墨西哥西岸採風
2011: 魁北克的少年
2010: 加勒比海日出
2010: 無錫景
2009: 鼓浪嶼之行
2009: 店裡的古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