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星空照片,很多人喜欢问 “颜色是不是真的?” 这原因大概是一般人以为所有星空摄影都是窄频摄影,都象鸥美太空机构那样对窄频的颜色重新分配。为何鸥美太空机构要重新分配颜色?很简单,是因为最常收集的三个窄频的颜色有重叠—Ha是红色,SII也是红色,OIII是绿色。而我们照片的颜色标准组合是RGB(红,绿,蓝)。所以为了将窄频摄影表达成一般照片一定要对颜色重新分配。美国(NASA)的颜色分配是SII—> R(红变红);Ha —> G(红变绿);OIII —> B (绿变蓝)。欧州的配色标准是SII —> R(红变红);OIII —> G (绿变绿)Ha —> B(红变蓝)。对科学家而言,这些照片从视觉上真实地表达了星体的化学成份和组合,仅此而以。“漂亮照片”从来不是科研的目的。
回到我们初级业余爱好者的领域,一般都是用单反相机或mirrorless,都是宽频摄影和一次成象(同时收集全部可见光频的信息)。一次成象拍摄星空记录下来的颜色和白天拍摄风景记录的颜色原理上是一样的,都是一次全频成象,没有必要配色,所以也就没有假颜色之说。
但是拍摄时的颜色,真实的颜色,不等于处理后的颜色。处理不当或故意改变会造成最后图片颜色的失真。星空摄影,因为是在黑夜,因为星体的遥远,光源都是特弱。就算曝光几小时,几十个小时,收集到的光子还是远远不及白天千分之一秒曝光能收集到的。所以星空照片一定要在后处理时作信号放大(stretch),几倍几十倍的放大。而怎样做信号放大而不改变原色就成了最大的挑战。最普通的放大方式是直方图放大(histogram stretch)或是曲线放大(curve stretch)。但这两种方法都会改变颜色。放大倍数越大颜色失真越大,和引进的燥音就越多。大部分业余星空照片颜色失真都是后处理的问题,特别是信号放大不当造成的。面对这个问题很多专门处理星空图片的转件公司和专家都开始提供赶进的处理方法。有的提供星空数据库直接链接,利用图中星星的颜色指数帮助较正图片色平衡。有的提供在指令窗运行的Scripts用数学模型直接对照片原始文件进行放大。这些新方法大都不容易使用。直到最近由PixInsight软件提供的”arc sin 信号放大”程序才改变了这个困境。该程序包括1)背景杂信号去除,2)背景中性化处理,3)黑点设定(有点象白平衡设定),4)相对于黑点的信号放大。下面的图片M31仙女星系是使用该程序处理的例子。该图片是直接放大的结果另外没有做颜色调整。为了方便对颜色效果的检验,我从星体数据库抄下M31附近12颗星星的颜色指数,色名,和光频代号。以这些星星为对照,我们可以看到该照片的颜色基本保持了原色,只是稍微徧蓝了一点。该徧差可以通过调节黑点重新放大来较正。
这张照片是去年九月份拍的。用了七个月时间反复处理才达到现在的郊果。末放大前的原图也附上作为对比。仙女星系比我们银河系大50%。距地球约二百五十万光年。是离我们最近最亮的大星系,所以也是最容易拍的一个星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