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瑞典“中國商城”氣泡破滅
送交者: 瑞典茉莉 2017年08月07日02:38:30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瑞典“中國商城”氣泡破滅

  

        茉莉

 

  上個世紀初,經歷“戊戌變法”失敗的康有為曾經來到瑞典,在斯德哥爾摩的東南方買了一座小島,在島上建起了一座名叫“北海草堂”的中國式園林,過了幾年幽靜的日子。一個世紀過去,物換星移,一位叫做駱金星的中國人大張旗鼓地,前來瑞典南方買地建房,揚言要建立一個集旅遊、貿易、文化於一體的中國商貿城。

 

  一直羨慕中國古代文化的瑞典人,這次驚喜地期待,財大氣粗的中國人帶着大筆資金前來瑞典投資。然而,一兩年過去,這個美麗而巨大的計劃像氣泡一樣破滅了。傻乎乎的瑞典人終於明白過來:原來腐敗成性的中國人,是以瑞典的永久居留權、國籍和社會福利為誘餌,吸引投資者,使用的是空手套白狼的謀利手段。

  

       ◎ 寧靜小城颳起了紅色中國風

 

  卡爾瑪(Kalmar)是瑞典南部海邊的一個寧靜優美的小城,歷史悠久,只有6萬多居民和一個國內機場,並不是一個方便國際商貿的地方。自2006年浙江義烏商人駱金星第一次訪問瑞典,並策劃在這裡建立一座中國商貿城之後,這裡就颳起一股強勁的中國風。瑞典報紙形容說:“沒有一把梳子能把這股中國風梳平。”

 

  去年2月,在漫天的雪花中,凡爾頓股份有限公司名下的“中國商貿城”,在卡爾瑪舉行奠基儀式。按照中國傳統放花炮、舞獅……,紅彤彤地熱鬧了一番。瑞典政府官員、中國駐瑞典大使,以及中國浙江凡爾頓集團總裁駱金星,為這一項目鏟下第一鍬土,大家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

 


  在凡爾頓公司的高調宣傳中,充滿了醒目的“最”字,例如:“這是迄今為止中國企業在瑞典的最大投資項目,未來兩至三年內將投入10億克朗,占地90萬平方米,設計展位1100個,建成後將成為瑞典最大的商業建築群,也將是北歐地區最大的中國商品批發和集散中心之一。”
  
  
       ◎ 移民是這個項目中的最大賣點

 


  此時,凡爾頓集團在杭州的總部,一個叫做“1+3+3”的投資模式出爐,開始在全球華人中銷售。所謂的“1+3+3”的投資模式是:一家瑞典國際公司,三套房產(瑞典商鋪、住宅各一套、中國杭州住宅一套),三個瑞典居留證(PUT)、三個家庭去歐洲居住的機會。
    
  按照凡爾頓公司的價格表,上述吸引人的條件,只需要每個投資者付出360萬元人民幣,簡直是再便宜也不過了。凡是懂得歐洲移民的黑市行情的人都知道,且不論三套房產的價值如何,且不論卡爾瑪是否有無限商機,光是三家移居歐洲的機會,這筆錢就值了一大半。

 

    該公司董事長駱金星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坦率承認:“在這個投資項目中,最具誘惑力的恐怕是瑞典的永久居住權。”為了更好地兜銷移民這個最大賣點,該公司還大肆宣傳瑞典的高福利制度,例如瑞典社會如何穩定安全,對中國人如何友好,擁有世界上最完備的社會福利和醫療保障,子女就學全部免費等等。

 

  據說,在這種“天上掉餡餅”式的誘惑性號召下,有9000名中國商人表示了對該項目的興趣,不少人已經出資360萬與凡爾頓簽約。很多中國人有錢卻沒有安全感,盼望移民到西方民主法制國家去獲得保障。

 

  做汽車配件出身的浙江商人駱金星先生,對此信心滿滿,目光灼灼:“我就是要打造一艘航空母艦,讓中國的投資者在這艘戰艦上安心、踏實,沒有後顧之憂,可以全力以赴地投身商戰。”

    

    ◎ 浙商相信“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

    

  在移民瑞典的賣點被大力推銷之時,一個令人生疑的問題擺在人們面前:瑞典並不是一個移民國家,它為什麼要給這樣的優惠條件給中國商人?凡爾頓公司承諾投資者將獲得瑞典的永久居留權,是否徵得過瑞典政府的同意?

 

  瑞典駐上海領事Lars Anderson向前來諮詢的記者表示:瑞典政府不能作這樣的承諾,沒有人可以保證拿到瑞典的永久居留權。卡爾瑪市政府也對此感到吃驚,他們早就對凡爾頓公司清楚地說明,甚至給予有關文件,說明了投資者要獲得居留許可種種程序。

 

  

據筆者所知,到瑞典經商的外國人,最初只能向移民局申請一年的居留許可,而後繼續申請,直到該商人在瑞典成功經營兩年以後,通過多方審查合格,才有希望獲得永久居留權。


  那麼,為什麼在瑞典政府並未承諾的情況下,凡爾頓公司敢於把該國的永久居留權作為賣點推銷謀利呢?

 

  這令筆者想起國內一部披露浙商灰色發家史的小說《不得往生》,作家阿耐說,“平時接觸的也是一些浙商,這些人大多起點很低,他們的經歷很符合那句話——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不懂法的人反而很敢闖。”

 

  要說凡爾頓公司不懂法,也不盡然,他們在瑞典聘請了律師,不會不知道瑞典的永久居留權究竟是怎麼回事。但在中國成功的發家史,令他們相信,只要有利可圖,沒有搞不掂的事情。在中國那陰暗的商業叢林,在政府官員那裡拿到什麼證件都不難,浙商們的灰色手段往往很有效。

 

  於是他們把這一套搬到瑞典來了。駱金星看準了瑞典人的弱點,說:“卡爾瑪曾經是瑞典著名的工業城市,現在隨着幾個大企業把生產基地移走,開始慢慢衰落。市長很想重振雄風,願意為了吸收我們的投資,儘可能給我們需要的優惠條件。”

 

  鑑於卡爾瑪市政府急於招商引資,改變目前經濟不景氣的狀況,駱金星便相信,由於他的宏偉規劃將給卡爾瑪市帶來稅收、增加就業等種種好處,瑞典人便會在利益的誘惑之下,給中國投資商解決身份問題。於是他的銷售人員敢於公開撒謊:“凡爾頓的這個項目有瑞典議會的特許,保證頒發永久居留證。”

  

     ◎ 卡爾瑪政府收到“最後通牒”

 

  儘管駱金星擁有一個浙商的全部精明和膽量,但他畢竟只是在中國———一個以專制腐敗著名的國家成功了的商人。他看準了卡爾瑪市有重振經濟的需要,但他看不到,這個國家有着嚴肅而又健全的民主法制制度。瑞典政府雖然對該項目表示支持,但他們不可能為此破壞本國的移民法規。

 

  於是麻煩來了。2007年12月,卡爾瑪市政府收到來自凡爾頓公司的一封信,信中說:請瑞典方面給予中國投資商工作許可和國籍,否則這個項目就不能繼續下去。這是一封帶有要挾意味的“最後通牒”,凡爾頓公司的理由是,如果瑞典方面不能給予中國商人工作許可和國籍,他們就不能獲得中國政府的許可把資金帶到瑞典來。

 

  對卡爾瑪市政府來說,這樣的要求是無法滿足的。雖然希望有中國人前來投資,但他們不能做違法亂紀做有關身份的黑市買賣,不能為凡爾頓公司虛假的諾言背書。即使這個小城的官員想要這麼幹,他們也無法讓國家移民局和他們共同作弊。

 

  於是,那曾經五星紅旗招展的凡爾頓建築工地一片荒涼。按照瑞典人的說法,這個項目被迫放置在冰上。 其實,這個現已擱淺的中國商城項目,一直就在給瑞典人惹麻煩。

 


  早在2007年3月,瑞典電視台揭露。商貿城內中國工人的工資遠低於當地用工市場行情。瑞典的建築工人工會看到報道後,曾一度打算封鎖卡爾瑪工地。此外,該工地還接到瑞典生產安全管理部門的警告,說他們工地存在不安全因素,將罰款懲罰。

 

  《南瑞典報》曾有一篇文章揭露批評凡爾頓公司的虛假承諾,被凡爾頓公司起訴。後來瑞典人向這些中國人解釋說,這是瑞典的言論自由,凡爾頓這才不得不收回起訴。

 

      ◎ 美麗的大氣泡是怎樣吹出來的?

 

  在這個美麗的氣泡被吹大的過程中,中國各大媒體都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當今中國發酵的民族主義思潮,也在這個事件中插上一腳。例如,在凡爾頓公司的廣告中,就有這樣令民族主義者熱血沸騰的口號:

 

  “讓我們共同創造中國人的世界化!/我們要讓老外看到我們中國人並不是等着他們進來投資,我們要讓他們知道我們中國人在國外的投資更加龐大。/讓世界人都知道我們中國人是好樣的!”

 

  駱金星豪邁地揚言,要以中國的文化和資本,去西方先進國家實踐“另一條全球化的道路”。但在實際上,他和他的公司向西方傳播的是中國的痼疾——腐敗之癌症。如果是瑞典公司在中國投資,中國人或許還有可能把一些洋商人拉下水,進行“本土化”污染。但要在法制嚴明的瑞典本土搞假冒偽劣那一套,他們的本事實在還很不夠。

 

  在胡錦濤於去年六月訪問瑞典時,瑞典國王卡爾十六世古斯塔夫曾在王宮舉辦宴會,招待這位中國國家首腦。當時駱金星也應瑞典國王之邀出席了這個宴會,因此大肆宣揚:胡錦濤主席訪問瑞典,促進卡爾瑪項目的成長。但現在,胡錦濤主席也幫不上這個項目了。

 

-----------------
2008年2月18日 原載《北歐華人通訊》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6: 夏禱:活摘──歷史巨變前的黑暗 (完整
2016: 川普成洪秀柱 換柱後輪到換普?
2015: 驚爆圖片,證實孫中山,勾結日本皇軍(
2015: 孫中山是靠日本黑龍會起家的
2014: 紅色高棉被判刑,中共罪行何時判?
2014: 也嘆朱婉琪詩一首
2013: 雷霆怒吼:打倒習近平!
2013: 真人經歷:江澤民家族的腐敗故事
2012: 咱也賭一把:周4會有全國80%以上的毛左
2012: 140人查了四個多月,只查到薄家五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