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纳川
万维读者网 > 天下论坛 > 帖子
11.24香港蓝黄生死大决战在即
送交者: 我叫小龙鱼 2019年11月23日04:07:05 于 [天下论坛] 发送悄悄话

【鱼论】11.24香港蓝黄生死大决战在即


严阵以待 蓄势待发

夜以继日 枕戈待旦

金戈铁马 志在必得 

鹿死谁手 明日揭晓



香港“最激烈”区议会选举周日举行:参与人数创纪录

京港台:2019-11-23 12:03| 来源:环球网 |  


  香港新一届区议会选举将于本周日举行,1090名候选人角逐全港18区总计452个民选议席。这场被港媒称为香港回归以来竞争最激烈的区选,在候选人和选民登记人数上都创下历届最多的纪录,它同时是首次无人自动当选的一届。 在“修例风波”持续5个多月的背景下,一场本来应该聚焦民生议题的选举被一些投机分子重重打上政治标签,他们不与冲击香港众多市民生计的暴力活动“割席”,光凭空喊口号就想成为区议员,丝毫不考虑应该在基层做哪些实质性工作。

  “我要用手中的选票告诉那些暴力者,香港市民不会允许他们为所欲为。” 居住在油麻地的刘先生对环球时报-环球网记者说。香港《亚洲周刊》刊文说,越来越多自发走上街头清理障碍物的市民让人们看到香港局势进入“希望的季节”的曙光。

  

香港新一届区议会选举将于本周日举行。图为22日,行人走过湾仔道边的选举标语牌。


  一名候选人告诉本报记者:竞选海报经常被暴徒撕毁

  香港本届区议会选举登记选民为413.3万,新增人数逾39万。候选人政治背景数据显示,建制派大约320名,泛民主派为390多人,声称是“独立”的无党派候选人和未提供政治背景情况的“其他”候选人总共逾370名。

  香港区议会在特首选战中有一定重要性,在由1200名来自不同界别的人士组成的选举委员会中,区议会界别占117席。另外,香港立法会中的6个议席也是预留给区议员的。

  

香港投票站(资料图)图源:港媒


  此次选举能否“公平、公正、安全、有序”备受关注。 据香港《明报》22日报道,警方准备从三个方面增派人手:按惯例在票站内派人,在站外增加应变人员,以及恢复街上的警车巡逻。驻守票站的警员会身穿防暴衣。安保力量还将包括民安队、外聘保安公司人员等。香港警队新任“一哥”邓炳强22日在旺角举行记者会时表示,警方会根据风险评估安排警力,在票站附近“高姿态巡逻”。

  最近一段时间,黑衣暴徒频频打砸部分议员的办公室。香港民建联主席李慧琼日前说,民建联有超过80个办事处遭遇了逾百次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有暴徒恐吓持不同政见的选民,意图营造“黑色威胁”气氛,让他们在投票日不敢出门。家住九龙一带的陈女士接受环球时报-环球网记者采访时就表达了这样的疑虑。她说,看到连日来发生的暴力事件,加上一些对市民发起恶性袭击的凶徒尚未被绳之以法,担心周日会发生类似事件。

  


  部分候选人的竞选活动受到不小影响。元朗瑞华区候选人黄子毅对环球时报-环球网记者说,尽管他是无党派候选人,但自己的竞选海报经常被暴徒撕毁,平时在街上派竞选传单时也会遭不明人士骚扰。 他告诉记者,区议员主要是做具体的社区服务性工作,原本没有太多政治属性,但此次选举却已被极度“政治化”,有些完全没有社区工作经验的人也出来竞选,他们完全没有“政纲”,唯一的口号居然是“反修例”,这对香港未来基层社区工作的推进十分不利。

  邓炳强22日呼吁,任何人若在24日进行暴力和不当行为,就是与700万香港市民对着干。 “那天不管怎样我都会去投的,实在太看不过眼了。”居住在油麻地的刘先生对环球时报-环球网记者说,他要用手中的选票告诉那些暴力者,香港市民不允许他们为所欲为。

  

邓炳强会见媒体 环球时报-环球网赴香港特派记者 杨升/摄


  选举在即,黎智英抛弃“手足”

  据香港“橙新闻”网站22日报道,香港岭南大学公共管治研究部主任李彭广接受电台采访时预计,此次区选投票率可能比历届高,接近六成。他认为,两边阵营的基本选票较稳定,关键是剩下的三四成中间选民。香港《晴报》22日援引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副教授马岳的话称,建制派区议员候选人争取连任的多,地区根基较稳,这次区选应该难以达到泛民宣称的“向政府表态”的效果。

  香港新民党主席叶刘淑仪近日接受环球时报-环球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她无法预测此次区议会选举的结果,但“倘若多选一百多个暴力分子进入区议会,对特区政府未来施政的影响简直不堪设想”。

  

叶刘淑仪 环球时报-环球网赴香港特派记者 赵雨/摄


  有港媒披露,近日至少有3名“泛暴派”议员候选人在香港理工大学示威事件中被拘捕。 讽刺的是,为了选票,“乱港分子”黎智英17日呼吁勇武“手足”将“抗争”缓和一下,但激进分子没有理会。于是他旗下的“黄媒”《苹果日报》21日刊登了在理大事件中被捕的242人名单,包括年龄和职业等信息。香港特区前行政长官梁振英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说,“《苹果日报》想暂时叫停暴力抗争,变成我们的盟友……从头到尾,一切都是假,苹果眼中只有选票。泛民支持者,你会在星期日含泪投票吗?”

  


  “对于主张‘港独’或曾经在‘自决’主张中接受‘港独’选项的候选人,我们既怀疑他们的参选诚意,更担忧他们一旦在制度内推动这些主张,不仅对香港毫无益处,只会继续制造政治混乱。”香港“01”网站22日刊登的一篇评论文章提醒道,在这股参选热潮中,有一些投机分子打着毫无内涵的口号要求别人支持,里面还包含一股强烈的政治报复情绪,市民投票前“实在应该深思”。

  香港《星岛日报》22日刊文说,使得区议会选举局面变得更加复杂的是,美国众议院迅速通过“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讽刺的是,美国国会让泛民派“如愿以偿”,但在港内却没有出现“预期中的欢呼”,原因可能是香港经济已经风雨飘摇,美国再压下一根稻草令港人担心吃不消。


  港媒期待迎来“希望的季节”

  在香港马鞍山被暴徒淋易燃液体点火烧伤的李伯昏迷了11天,昨天终于苏醒,这在内地引发高度关注,网民纷纷为李伯送上“早日康复”的祝福。

  


  在示威者与警方对峙的香港理工大学,22日的气氛相对平静。据香港“01”网站报道,估计目前在校内的人数为50人。警方曾在20日表示,有1000余人被拘捕或主动从理大走出来。

  另外,日前裁定《禁止蒙面规例》“违宪”的香港高等法院22日宣布,暂缓执行判决,“禁蒙面法”有效至本月29日,以等待特区政府上诉。

  22日,香港20家主要公司与5家商会在《星岛日报》等多个香港纸媒以“爱护香港,守护家园”为题向全港市民发出公开信表示,对广大市民的生计受到冲击、香港赖以成功的法治基石被严重摧残、“一国两制”受到挑战,感到伤心、忧心与担心。他们呼吁,“齐声向暴力大声说不”。20家公司包括长江实业集团、恒基兆业地产、太古地产、国泰航空等。

  香港《大公报》22日刊文说,要终结“黑暴噩梦”,没有救世主,港人只能靠手上的这一票。 只要让做实事的人在区议会中占多数,就可以向社会发出最明确的信号:“黑暴”在香港没有市场。

  “拒绝仇恨动员与暴力诱惑。”香港《亚洲周刊》12月1日(提前出版)的文章说,现代社会不需要汽油弹乱飞的反人类行径。反对派沦为“泛暴派”在于眷恋冷战思维的知识结构与价值结构,他们自欺欺人,陷入暴力崇拜的怪圈。“香港的政治动乱已穿越失控的阶段,进入一个希望的季节,期盼大约在冬季的突破。”文章说,新的曙光是越来越多的市民主动地、默默地移走街上的石头与障碍物,不惧黑衣人的威胁。“这是一场无声的较量,也是一场意志的对决。从人数和时间跨度来看,黑衣人永远是输家。”



区选前夜,暴徒蓄势待发!港警已做预案

京港台:2019-11-23 13:02| 来源:长安街知事 | 


  明天,香港将举行“11·24”区议会选举。区选前夜,为了争夺这次区议会选举的452个议席,反对派政党政团费尽了心思,算尽了机关。

  长安街知事注意到,毫无底线的纵暴派蓄势待发,意图使用多种手段破坏选举。

  另据央视新闻消息,香港警方目前已在投票站附近,查获了四箱74枚汽油弹。

  新上任的港警“一哥”邓炳强表示,对于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警方已做预案。他奉劝反对派不要有暴力行为,否则就是与全港700多万市民对着干。

  

5个月来暴徒大肆破坏香港,红隧至今仍未通车。图源:大公报


  《大公报》分析称,持续5个多月的“修例风波”,已将这次区选的政治气氛燃至极点。反对派在这次风波中卑躬屈膝勾连外部势力,颠倒黑白抹黑特区政府修例,甚至不惜与暴乱分子捆绑步步升级街头暴力,等的就是11月24日这一天。

  从黎智英、陈方安生、李柱铭、何俊仁“乱港四人帮”到林卓廷、朱凯廸等反对派立法会议员;

  从民主党、公民党等传统“泛民”政党到“热血公民”“香港民族阵线”等本土激进分离势力;

  从特区政府公务员队伍里一些吃里扒外的“内鬼”到工商界一些暗施手脚的大佬……

  他们或明火执仗直接上街鼓动街头暴力,或暗通款曲为暴乱分子提供金钱和物资支持。煽动纵容暴力、唯恐香港不乱的背后,为的是火中取栗,收割暴力带来的政治利益。

  

用选票踢走乱港分子。图源:@来点石锤


  如果说点燃社会不满情绪,鼓动、纵容和利用暴力是反对派早已绘就的选举争胜的剧本,那么比这更加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选举当天反对派们还会用上比街头暴力更加离奇的伎俩。

  长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注意到,在这次区选中,毫无底线的纵暴派还计划使用以下手段——

  让倾向投建制派的中老年人遗失身份证,没有身份证,即使临时补办“身份纸”去投票也会很麻烦;

  送长者到外地去“旅游”,直接剥夺长者投票权;

  如果某人投建制,暗中撕掉选票一角,让选票作废;

  当天堵路、堵票站,令建制选民不能投;

  以黑衣蒙面作威胁,令胆小怕事者不敢投。

  反对派还号召支持者12点甚至早上8点之前投完票,之后再去上演暴力“四处开花”,重点围堵建制派优势选区。

  

暴徒在旺角区洗衣街选区投票站附近暗藏大批汽油弹


  据央视新闻消息,香港警方目前已在投票站附近,查获了大批疑似汽油弹。

  昨天下午15时左右,有食环署人员在旺角区洗衣街选区投票站附近一条横巷发现大批汽油弹,慌忙报警求助。

  大批警员接报赶抵,围封现场调查,随后证实汽油弹用纸盒装载,纸盒外围包裹保鲜纸,共计四箱,每箱至少10枚,每枚汽油弹已塞入布条,另有多个空樽及仍未入樽的汽油。而该横巷对面就是界限街一号体育馆,将于周日作为区议会选举投票站。

  《大公报》称,早前有街坊看见有暴徒用私家车及客货车,分批将汽油弹载至上述地点暗藏起来。

  

邓炳强昨日接受采访


  24名坚决不与暴力割席的反对派立法会议员,一边煽动、纵容和支持街头暴力,一边又裹挟市民将暴乱难止的责任推卸给全力止暴制乱的政府和警队,用心何其歹毒!

  昨天,香港警务处处长邓炳强表示,警方将为选举安保做好准备,确保投票人士在不受影响情况下安全投票。对于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警方也已经做了预案。

  他表示,相信香港大多数市民都希望能有和平、安全的投票,并呼吁在投票日不要进行暴力或不适当行为,否则就是与全港700多万市民对着干。



补壹刀:乱港分子这一天相对平静,他们在等什么?

京港台:2019-11-23 10:27| 来源:补壹刀 |   


  周日(11月24日),香港将迎来一件大事——区议会选举。在这件事之前,香港今天(22日)罕见的相对平静。

  但之前乱港分子挑起的许多动荡,混乱,甚至头破血流,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冲着这次选举的。乱港分子用极端的方式干扰挟持绑架区议会选举,以期在乱中谋取政治目的。

  因为这个背景,今年的区议会选举更非同以往。坦率地说,形势严峻。

  


  今年竞争最激烈

  香港区议会,不是政权机关,而是一个没有法定机构,没有独立财权,以小区为服务对象的咨询组织。

  区议会议员,虽然和“立法会议员”都同属“议员”,听起来挺洋气,但其实就是类似于街道主任,也许还不如呢。

  区议会议员的职能相当有限。

  


  他们没有管理地区工作的实权,最多就是就公共设施、小区活动等向政府提提建议,或者政府拨款了,他们琢磨怎么用好这笔钱,搞好小区活动,服务好小区大众等。

  可就这么些街道主任,今年也被抢破头。

  一向鼓吹暴力的“乱港头目”黎智英不惜为了选举与“勇武派”割席,说什么“最理想的抗争模式是赢取今次区议会选举的大多数议席,利用议会和街头抗争与政府双线对抗”。

  撺掇曱甴搞事的是他,现在想要收割选票,忙不迭地自我“洗白”的也是他。怨不得他着急,实乃今年泛民主派有多人下场参选。

  


  今年的区议会选举,竞争空前激烈。

  区议会选举共有479个议员席位,除去27个由新界乡事派组织成员兼任,被称作“当然议员”,其余452个席位是在香港18个区中划分出来的452个选区里进行选举,每一个选区选举产生一名区议员。

  第一,1090名候选人竞逐452个议席,是香港自1997年回归以来第一次没有人自动当选,候选人和选民登记人数也都是历届之冠。

  上一届(2015年)区议会有68名参选人自动当选,也就是说,一个选区只有一名候选人,就无须经过投票,候选人自动成为区议会议员。

  今年的选举可谓区区有争。全部452个选区均有民主派与建制派的竞争,还有8个选区出现了5人混战。

  第二,1090位候选人中,有至少190人是在今年6月修例风波爆发后才宣布参选的,有很多人还是没有地区工作的“素人”。

  根据候选人填报的“政治联系”一栏,候选人被分为四大类别:

  


  第三,今年的区议会选举有超过413万合资格选民可以投票,其中有39万新登记选民,增加最多的是18岁到20岁的选民,增加了约5.8万人。


  这次选举为什么重要

  香港今年的区议会选举,博得相当多的关注,因为这是香港修例风波以来的首次选举,它已经成为观察香港社会的一个风向标。

  我们可以借此观察到香港人的真实心态是什么:暴乱分子已经搞得这么极端,如果泛民主派在区议会选举中仍然可以获得多数席位的话,那就说明香港这个地方即使出了这么恶劣的事情,老百姓还是向着泛民主派人士的;如果建制派大胜,那就说明香港人对极端暴力行为的厌恶。

  这场选举也可视作明年立法会选举的预演。现代民主政治都提倡走基层路线,如果在地区工作中有亮点,意味着未来就可能在立法会落下脚。

  而且,立法会的6个议席,特首选举委员会的117个席位,都是预留给区议员的。

  


  有一种说法,认为反对派是在夺取选举阵地,争取在区议会、立法会,乃至特首选举委员会等中拥有更大话语权,乃至彻底改变香港的政治格局。

  目前还不必有此担忧。

  特首选举委员会1200人,其中300人来自工商、金融界,300人来自专业界,300人来自劳工、社会服务、宗教等界,其余300人为立法会议员、区域性组织代表、香港地区全国人大代表、以及香港地区全国政协委员的代表。

  这么一罗列,大家就明白了,反对派能撼动的席位还是数得过来的。


  结果会如何

  这么多“空降”候选人、这么多新登记的年轻选民,很容易联想到将“对泛民主派有利”。只是区议会选举,民生才是最大的政治,许多街坊更重视区议员以往的嘘寒问暖。

  当“街坊票”遇到“反修例票”,谁占据上风,将对今年的选情产生重要影响。

  然而,区议员就是为小区百姓服务的,这是再清楚不过的事实。

  如果不谈民生,只谈政治。

  把政治议题搞成区议会的全部,政纲也只有“五大诉求”,严重贬低民生,忽视小区具体事务和选民的切身利益……泛民在之前三届区议会选举中的失利,就是教训。

  鉴往知今。

  2003年,受到《基本法》23条立法的冲击,香港爆发了“七一大游行”。同年底的区议会选举中,泛民取得压倒性的胜利。

  当时泛民派出226人参选,取得151席,当选率近67%;民主党派出120人参选,95人当选,当选率高达79%。相比之下,建制派龙头民建联派出206人参选,只有62人当选,当选率仅30%。

  泛民此后在2007年、2011年、2015年区选中却是接连失利。建制派反而重振声威,在2015年的区选中获取299个议席,占总席位的约70%。

  泛民主派先胜后败的一个重要教训,就是他们的眼里只有政治,把政治斗争搬进区议会,却丢掉了区议员对小区民生应有的关注。

  可见,社会政治气氛或许可以带动选民一时的投票情绪,但想靠喊着“五大诉求”蒙混过关的区议员参选人走不远。

  今年的修例风波是否会像16年前的“七一游行”一样,对当年的区议会选举造成冲击,目前尚未可知。

  但想要利用“民怨”,在修例风波上“躺赢”,不为服务小区,只为捞取政治资本,这样的人,只会辜负选民的信任。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8: 习近平将如何祸害中国?
2018: 说谎成性造谣保习的沪国安空投绿通特尾
2017: 必须全盘否定中国文化。
2017: 论资本主义的精髓
2016: 红色高棉兴亡史(19)社會狀况(2)轉载
2016: 中美关系将从过去的绅士对流氓转为流氓
2015: 香椿树:细说“把权力关进笼子”
2015: 香椿树:赶时髦纪念胡耀邦
2014: 潘一丁:请问:我们有权干涉它国内政吗
2014: 阎长贵:关于毛远新的几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