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壽命為何會成為GDP後的熱門指標 |
送交者: 安博 2019年12月15日19:48:54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
攀比是人的通性,國家政府也不免俗,特別是追趕型國家更熱衷於此。由於社會的複雜性和人群地理氣候環境等的不可比,一些綜合性的綱領性的社會經濟指標常會被拿來作為比較的依據。中國早年的年鋼產量,糧食產量,發電量;後來的國民生產總值(GNP),國內生產總值(GDP)等,都是這樣的指標。選用哪些指標是有考量的,一般是國際上接受的,且能較好展示國家發展/政府成就的指標。比如中國在改革開放一段時間後就不再使用GNP而GDP,因為要將迅速成長中的外資企業的貢獻計算在內。在中國這樣政府強大的計劃經濟體裡,指標的選取更具有指導作用,會產生巨大的社會效果,比如催生了大煉鋼鐵和GDP熱潮等。下一個被中國採用的指標很可能是人口預期壽命。 人口平均預期壽命也叫平均壽命,但它並不是人口的實際平均壽命,而是指一個新生兒的最可能的壽命,所以也叫新生兒預期壽命(Life Expectancy at Birth)。現在常見的人口預期壽命有兩種,算法稍有差別,結果也不盡相同。 預期壽命的計算方法十七世紀就開始研究了。現在通用的方法是,先通過人口普查或抽查得出人口在各年齡段的特定死亡率,制定出人口的的壽命表也叫生命表(Life Table)。然後通過壽命表來計算預期壽命。要建立生命表需要至少連續三年詳盡的人口普查和抽樣數據,中國在1982年人口普查前沒有這樣完整的數據,所以1982年前沒有自己人口的生命表。人口壽命只能套用其他國家的生命表來估算,這樣,1982年前中國的人口預期壽命的估算肯定是不準確的。即使1982年以後,人口的動態發展仍需要多年的數據積累,所以真正可靠的人口壽命預測中國2000年以後才逐漸建立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