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或有馬化經學,沒有西化經學-----孟曉路兩段話批判
送交者: 余東海 2021年08月27日00:00:02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或有馬化經學,沒有西化經學-----孟曉路兩段話批判

余東海

 

有廳友轉發了孟曉路兩段話,不無見識,不少問題,分別予以批判。第一段話說:

 

“清朝之後民國到現在,經學就演變到一個新階段即現代經學。現代經學就是用西方的理論去理解去詮釋經學,這就是反向格義以西解中的西化經學。在這個階段就有一個新的問題出現,就是中化經學跟西化經學的對立。中化經學就包括前三個階段,漢唐外王經學、宋明內聖化經學以及清朝小學化經學,這都是中化經學。中化經學跟西化經學對立,經學就更加分裂了,經學的本來面目就更加地被掩蓋了。這種西化經學,已經徹底喪失了中學的宗旨,走向了經學之反面。我們說古文學以陳跡代立法、宋學以內聖代外王、小學化經學以文字代實踐,皆愈來愈偏離經學之真;然無論如何,這都是在中學自身內的邏輯展開,其世界觀立場毋庸置疑仍是儒教的中國的世界觀。那麼西化經學,已經脫出了中學之軌道,其世界觀立場完全皈依了科學教西方的世界觀。西化經學用異己的反華夏立場的解釋系統去解釋經文,已經徹底把經學消滅掉了。所以到現代經學這一階段,經學就消亡了。”

 

這段話有兩個問題。

 

其一、如果說,以西解中的西化經學,是指以人本主義和自由主義立場觀點方法詮釋經學,至今不存在西化經學。真正的西化經學或難免膚淺化,但絕不會徹底喪失中學宗旨而走向經學反面。

 

五四以來盛行的是以民粹主義和集體主義立場觀點批判、反對經學。注意,平等主義民主主義科學主義反儒主義都屬於民粹主義,民族主義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國家主義國際主義都屬於集體主義,馬列主義是民粹主義和集體主義的統一。

 

它們與經學的文化政治立場和基本觀念相悖相反,對於經學都持反對批判乃至誣衊之態度,焉能謂之西化經學?西學與北學(馬學)之別,是人本與物本之別,正邪之別,不可不辨。

 

唯從習時代開始,馬家對儒學有一定認同,勉強可稱馬化經學。

 

其二、說“漢唐外王經學、宋明內聖化經學以及清朝小學化經學,這都是中化經學”雲,這個論斷未免簡單化。漢唐經學側重於外王,明經學側重於內聖,清經學側重於小學,側重程度較高,稱之為外王經學、內聖化經學和小學化經學,勉強尚可,稱宋經學為內聖經學,則期期以為不可。孔子之後,以程朱為代表的宋經學最得孔學之正。雖於內聖有所側重,那是時代的要求,佛道過旺的時代環境使然,並非程朱於外王有所不明或輕視也。

 

孟曉路第二段話說:

 

“宋朝經學復興,然為與長於形上學明心見性之佛老爭能,亦將經學偏向個體形上心性發揮,從而偏離漢唐經學以外王為框架之大路,走入個體化心性化內聖化之小徑。所以到了宋朝,經學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在經本的組織、解經方式以及內聖外王的關繫上,漢宋都有很大不同。宋學經本系統發生了極大變化。為了將儒學內聖化,先將心性儒學要典大學中庸從禮記中提出與同屬心性派之論語孟子並稱四書,專向個人心性修養發揮,構建心性化四書學體系,並以四書學詮釋五經,將五經四書化,從而整個經學都心性化內聖化了。在宋人這個四書五經之經本系統裡,四書表面上是五經的緒論和預科,但在實際上四書的地位已在五經之上,宋學重心實在四書,五經反為可有可無之陪襯。”

 

上述話語問題很多,概言有三。

 

其一、宋儒高張內聖學,並非為了與佛老爭能,或者說,與佛老爭能並非根本目的。在佛道兩家的衝擊之下,儒門淡泊,收拾不住,無數英才,皆歸兩家。宋儒“將經學偏向個體形上心性發揮”,是為了努力抵消兩家消極影響,儘快培養儒家人才,以更好地保衛大宋保家衛國。

 

注意,程朱心性學雖是外受佛道刺激,並未吸收兩家理義。程朱的心性學是純正的內聖學,是返回孔孟之本而開出來的,是將孔孟內聖學進一步精細化系統化。

 

其二、以外王為大路、內聖為小徑之說嚴重錯誤。外王固然是大路,內聖更大,更加根本。外王紮根內聖,內聖開出外王。內聖外王並非並列關係,更加不能顛倒,大外王而小內聖。

 

其三、稱四書為“專向個人心性修養發揮”心性儒學要典,偏見也。五經各有側重,書禮春秋側重外王,詩易樂側重內聖。但這種側重並不大,四書之側重更加輕微化,內外兩學幾乎已經平分秋色,既是心性要典,也是政治要典。

 

另外,去年8月,也有微友轉發孟曉路一段話,我也有過簡單批判,一併錄此共賞。孟曉路說:

 

“天下諸教實可分為經教、子教與器教,儒教是經教,佛、道、耶、回是子教,科學教是器教。經教是一統,子器是多元。故唯經教可統攝諸教,諸子器不可當此也。經教政教一體,為在朝之王官學,負有全面建構文明之責任,子教唯是教,為在野之百家學,生存於經教文明之養育中,不參與政治經濟制度之建設與運轉,唯在教的方面作為經教之補充。”

 

東海曰:分類不錯,唯子學有正邪之別,宗教有中西之分。在王道禮制之下,邪學邪教和西方宗教可以享有言論信仰自由,但不配為“經教之補充”。對於它們,儒家有引經據典進行驅迷辟邪的責任。

2021-8-22余東海集於邕城青秀山下獨樂齋

首發於民主中國https://minzhuzhongguo.org/default.php?id=90993轉載請註明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0: 文革禍果—從魯九兒介殼文學水平談起
2020: 荒誕的政教分離藉口
2019: 香港和平遊行,要求真普選,不與皇帝鎮
2019: 何頻 陳小平: 中英聯合聲明到底有沒有
2018: 中共建政之前需要“兩桿子”,建政後只
2018: 滴滴“逆風車”往哪開
2017: 資產階級的革命對象是封建制度,而不是
2017: FW, 尹勝 : 一個愚蠢麻木懦弱而又虛偽
2016: 史前最大謎團:美洲發現地下超級隧道(
2016: 食品券?中國發明滴,美國剽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