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神性·人性·獸性》第六章 失重歲月續十四
送交者: 瑾遒衍 2021年10月03日07:58:16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奚秋瀟對美國的神往首先是受到了恩格斯寫於1988年9月底的《美國旅行印象》的影響,100多年前,馬克思主義創始人對資本主義帝國主義國家美國的評價讓奚秋瀟耳目一新茅塞頓開;京劇演員旅居美國時將京劇《奇襲白虎團》中的一個唱段‘打敗美帝野心狼’從東部唱到西部卻沒遇到任何麻煩和干擾;美國的南北戰爭是美國歷史上空前的內戰,也是消滅奴隸制實行南北統一的歷史節點,美國人結束南北戰爭的方式、戰後對戰爭責任的清算、對失敗軍人的禮遇等都大大超越了傳統歷史觀價值觀,使喜歡歷史的奚秋瀟深感震撼。南方聯軍司令羅伯特·李將軍更是讓他充滿興趣。在南北戰爭後期,戰爭已經使美國生靈塗炭,南軍敗局已定,有重量級的人物向李將軍提議:堅決不投降,將南方的婦女青少年組織起來進行游擊戰爭,將南方變成人民戰爭的遼闊戰場,李將軍堅決地拒絕了,他認為戰爭是軍人的事情,戰爭有戰爭的規則。如果婦女兒童拿槍參戰,那是對人民的生命不負責任,那是軍人的恥辱,破壞了戰爭的規則和目的。婦女兒童參戰他們就成了軍人,就會招致瘋狂的報復,作為捍衛軍人的職業聲譽和人民生命的軍人來說,那是絕對不可以的。從歷史的角度,李將軍當之無愧地成為避免美國南北戰爭平民化長期化游擊戰化的重要歷史人物。在同北方聯軍司令尤利西斯·格蘭特的談判中,李將軍絲毫不談及自己將來的命運,而是表示敗軍將士不受辱,要求格蘭特將軍簽署證明書,證明他的部下是已經放下了武器而受聯邦軍隊保護的平民了。北軍連夜開印,格蘭特將軍和他的助手總共簽署了28231份證明書,以後的事實證明格蘭特將軍的承諾是君子之言,一紙印刷粗糙的證明確實保障了每一名降軍的安全和尊嚴,使他們在戰後立即開始擁有了普通平民的全部尊嚴和權利。李將軍還向格蘭特將軍表示,南軍士兵的馬匹應屬私人擁有,他們在卸甲歸田後馬匹可以耕作。格蘭特將軍欣然同意並表示將給南軍士兵認領馬匹提供方便。當李將軍傷感而不失尊嚴地上馬離去時,格蘭特將軍舉帽致意,在場的北軍官兵全體肅立送行。美國南北戰爭發生的這些令人無限感慨的場面同古今中外某些戰爭的結束方式和長期後果形成了鮮明的對照。奚秋瀟不得不向自己提出一個問題:自己到底了解不了解美國?怎樣才能了解美國?

奚秋瀟拖着尚未消腫的傷腿,懷着對美國的某種神往,對美國進行了一次走馬觀花地旅行,從東到西從北到南,歷時21天。美國之行的最後一站是著名的夏威夷,奚秋瀟怎麼看夏威夷的海灘,都覺得其自然風光不如中國海南的三亞更使人陶醉,他站在海灘前想起了中國一位著名電影導演站在美國加拿大邊境的尼亞加拉瀑布前說過的一句話:“激動而不感動。”奚秋瀟理解的這句話的意思是:激動是在受到外界強烈刺激時都會產生的生理反應,而感動則是外界和內心撞擊之後產生的情感反應。但奚秋瀟似乎還沒有被大自然美景深深感動的親身體驗,幾年之後,奚秋瀟才有了這種體驗。

奚秋瀟對夏威夷最深的印象是拜謁亞利桑那紀念館。1941年12月7日早晨日本偷襲了珍珠港,炸沉了亞利桑那號戰列艦,1177名美軍官兵喪生,占珍珠港死亡總人數的一半,其中945人仍在艦體內,1962年5月,時任美國總統約翰·肯尼迪指定亞利桑那號沉沒處為國家陵園,並在沉沒處的水上建立了一座亞利桑那紀念館,設計者匠心獨具,從空中俯瞰紀念館建築與沉沒的亞利桑那號艦體,正好是一個巨大的十字。奚秋瀟過去只在書本上影視里見到過珍珠港事件和亞利桑那號,當他走進紀念館時心情很是激動。林蓁蓁有時也經常提醒奚秋瀟,你一個小人物想那麼遠那麼深幹嘛呢?不覺得累嗎?他的同事和朋友很可能也會有相似的想法,覺得他有點書生氣,典型的“杞人無事憂天傾”。奚秋瀟不是一個能輕易被人改變的人,他深受梁啓超先生的影響——篇中十九從軍樂,亙古男兒一放翁。他很喜愛陸游,經常吟誦他的七律詩《病起書懷》——病骨支離紗帽寬,孤臣萬里客江干。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天地神靈扶廟社,京華父老望和鑾。出師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燈更細看。對“位卑未敢忘憂國”尤為感慨不已。同時他受到李澤厚先生的大作《批判哲學的批判》的影響,對德國大哲學家康德也很崇拜,康德在《實踐理性批判》中的一句話一直激勵着奚秋瀟——這個世界惟有兩樣東西讓我們的心靈感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們頭頂上燦爛的星空,一是我們內心崇高的道德法則。關注頭頂上的星空,奚秋瀟將之理解為胸懷天下普渡眾生;內心的道德法則奚秋瀟將之理解為是個人的良知情義。這與中國古代哲學的一些思想息息相通,孟子就說過:“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相傳西漢禮學家戴聖所編的《禮記》中一段名言對奚秋瀟也有很大影響“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致,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英國倫敦威斯敏斯特大教堂里有一段碑文曾經讓無數有識之士醍醐灌頂:“當我年輕時,我的想象力從沒有受到過限制,我夢想改變這個世界。當我成熟以後,我發現我不能改變這個世界,我將目光縮短了些,決定只改變我的國家。當我進入暮年後,我發現我不能改變我的國家,我的最後願望僅僅是改變一下我的家庭。但是,這也不可能。當我躺在床上,行將就木時,我突然意識到:如果一開始我僅僅去改變我自己,然後作為一個榜樣,我可能改變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幫助鼓勵下,我可能為國家做一些事情。然後誰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變這個世界。”

在奚秋瀟看來,康德孟子的話也好;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也好,威斯敏斯特教堂那段碑文也好,其實都有異曲同工之妙,都在闡釋人類與自然社會的矛盾關係、人類自身的矛盾關係、人類的終極關懷。奚秋瀟認為自己雖然是個小人物,但精神世界是同任何大人物一樣平等的,差距只在於學識地深淺。就像諶靜雨曾對他吟誦過的簡愛對羅徹斯特說的那段話的精髓一樣——人的精神是完全平等的,人的靈魂在穿越墳墓之後可以和任何人直接對話。所以奚秋瀟從沒有顧忌旁人可能的嘲諷,繼續執着地沉浸在自己的精神世界裡。

站在亞利桑那紀念館裡望着浩瀚的太平洋,奚秋瀟想到了五十多年前的那場慘絕人寰的戰爭,電影《虎!虎!虎!》日本指揮偷襲珍珠港的海軍大將山本五十六在評價珍珠港事件時有一句台詞:“我恐怕已喚醒了一個沉睡的巨人,他正怒不可遏。”曾留學美國哈佛大學的山本五十六,對美國的國力不可能一無所知。假如狂妄的日本軍人不去驚醒美國這個巨人,美國不在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正式參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走向很可能會不一樣,可歷史畢竟不能假設。奚秋瀟想到了二戰後丘吉爾的鐵幕演說;朝鮮戰爭和台灣問題;馬歇爾計劃的實施;布雷頓森林體系和關貿總協定的簽署、關貿組織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建立;柏林危機和柏林牆的建立;北大西洋組織和華沙條約組織;古巴導彈危機;中蘇兩黨兩國關係的破裂和中蘇邊界武裝衝突;蘇聯對中國的核威懾;中美關係的解凍;美蘇軍備競賽和核競賽;柏林牆轟然倒塌民主德國加入聯邦德國;戈爾巴喬夫宣布解散蘇共和蘇聯解體、獨立國家聯合體的誕生;鄧小平視察南方談話,強調堅持改革開放100年不動搖,中共宣布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樣的歷史沿革和歷史走向究竟說明了什麼呢?小人物由於學識淺薄眼界狹隘、由於離事實真相較遠知人論世都難免偏頗,但無論如何都不該放棄思考,生命尚存、良知尚存就應該不斷思索,否則就大大浪費了人類大腦的功能,就像陳寅恪先生題寫在《清華大學王觀堂先生紀念碑銘》中的十個字一樣——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奚秋瀟自認為他的第一次美國之行是滿載而歸的。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0: 毛家的頂級絕學和儒家的鮮明態度
2020: 快訊:川普總統入院第一天醫生發布進展
2019: 中國人民沒有是非觀,誰在台上誰就是真
2019: 皮尤民調:中國形象全球惡化 日本人對
2018: 提上耒:我在樓下對皖北當年餓死人的證
2018: 大躍進周劉鄧河南餓死人的前因後果
2017: 中秋佳節的沉思:中華民族何時團圓?
2017: 周末去自己的小農莊度過,藍天下綠野中
2016: 祖孫七代談民主,百年曠世悲慘人生!
2016: 東北前世【大滿洲國紀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