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斯大林“躺平”與城管的“躺平” ——說說“打平”與“被打平”的區別
送交者: 信釋 2021年10月16日08:21:07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斯大林“躺平”與城管的“躺平”

——說說“打平”與“被打平”的區別


朝鮮戰爭的歷史紀元,從展開到結束,從侵略到停戰,現在看來,即使沒有中共的“解密”,全世界也基本完成了“揭秘”。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的一次局部的代理人戰爭——實際上理論上應該稱之為“半代理人戰爭”,即我們俗話所說的“發生於世界警察與世界城管之間”的一次不對等的,介於熱戰與熱戰之間的,遠離兩大陣營利益中心的,兩大陣營意志或者意識形態衝突的一次預演”——可以作為分析那個時代歷史特徵的顯微鏡。

按照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塞繆爾·P·亨廷頓《文明的衝突》的理論,世界不過就是衝突的平台,世界歷史就是衝突的記錄。誰和誰衝突不是主要的,就跟一個小學校長看問題一樣,誰和誰打架不是主要問題,反正是有人“該出手時就出手”。抓住就先問,“是誰先打的?”

利益的衝突是根本,可很多理由是“隱性利益”,是打着“文明”的旗號來展開的——這就是亨廷頓看問題的出發點。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的,必然要出現,也一定會出現的,是二十世紀的“世紀命題”,即“主義之爭”。從“柏林危機”開始,到“柏林牆倒塌”以至於蘇東波的“從內部塌陷”的“主義消逝”——一個完整的歷史時代,都在朝鮮戰爭中得到全息投射。

世界資本主義陣營知道不知道社會主義?當然知道,不過他們也曾經耐心地透過他們自己的水晶球來探視這個主義的發生與發展。在俄國十月革命之前的馬克思主義,就已經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歐洲有不小舉動。只是到了列寧的時代,它才開始初露頭角,全面展示它暴力革命加暴力專制的“成熟”。

世界資本主義陣營要不要與社會主義“衝突”?肯定是要的,因為後者的挑戰已經在即。世界資本主義陣營是不是要置社會主義於死地?yes and no。按照林彪的話“美國要打中共,哪還要等到韓戰”一樣,如果要看蘇聯的末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作壁上觀即可。可是,在納粹德國與共產蘇聯的“兩害相權”中,他們“選擇”了拯救蘇聯——就是說,他們情願與蘇聯“同謀”,建立“少衝突”的(不是無衝突的)戰後新秩序,目的是儘早結束與希特勒的“文明衝突”。

社會主義從來就有“恩將仇報”的優良傳統,斯大林也不例外——他才是真正的“不忘初心”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者,不但要把無產階級專政進行到底,而且要把無產階級革命,全球範圍的革命,進行到底——哪像耄那樣的半吊子,光處心積慮自己的小朝廷里的權力爭鬥,而與美帝國主義私通款曲,沆瀣一氣,為推倒柏林牆貢獻自己微薄的一點心意——那自然是後話。

斯大林是朝鮮戰爭的真正的也是唯一的“主心骨”,斯大林要打,金日成就跨過三八線;斯大林不認輸,耄就馬上跨過鴨綠江——可想而知,斯大林一躺平,中國人民志願軍就自願的,Free Will,熄火拔灶,回家去享受“老婆孩子熱炕頭”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成果了。

從城管的角度,自有NB哄哄之處——世界上還有誰敢跟美國人交手,我們不是也敢拍了老虎屁股,而且在三八線“打個平手”。可從整個朝鮮戰爭看,美國是守方,它把戰爭,把主義衝突止於三八線,就是它的原則,“不叫胡馬度陰山”——而作為斯大林意志的跟屁蟲,你沒有突破防線,你沒有擴大你的歷史使命賦予你的“衝突”能量,就已經“有辱使命”,你在繼續革命與偃旗息鼓中選擇了“不折騰”的下策,沒能完成“把美帝國主義趕出朝鮮半島”的革命任務,反倒與全世界革命人民的頭號敵人“苟合”媾和,那只能叫“被打平”。

說起來,就跟蒲松齡《聊齋》裡的“穿牆術”一樣,發了半天功,口中念念有詞,說是“看我穿牆而出”!但卻額頭上巨包隆起,一睜眼,卻還在牆這邊,就聲稱:“我和牆打平了”。

可你連“被打平”都不趁——牆真的向你“打”過來了嗎?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0: 華文媒體內容如何讓人信服呢?
2020: 儒家復興三階段
2019: 香港暴徒--汪精衛的翻版--必然覆沒
2019: 10.16 VTC已經放出所有關陳彥霖既CCTV!
2018: 七絕 題照(523)花旗狂瀉挫牛市
2018: 從明鏡326期對談所披露的我黨A預期說起
2017: 大躍進餓死3千萬就是謊言
2017: 安徽 曽希聖:1904-1968
2016: 贈麻辣戈壁的共匪:汪兆銘詩一首
2016: 大獎記錄片Fahrenheit911,溫習下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