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從熵增定律看社會制度
送交者: 白草 2024年03月04日22:38:43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物理學中的熵增定律是指一個孤立系統內部自發地趨向於熵最大的狀態。熵最大,就是一個亂序的平衡態。半杯熱水和冷水倒在一起,會形成一杯溫水,而不會保持半邊冷半邊熱。活的生命都不是孤立系統,需要外界提供營養能量來維持負熵有序狀態。一旦停止熱量交換就意味着死亡腐爛。一個蘋果放置在廚房會自然腐敗。由活生生的人群組成的社會制度,其實也是負熵的標識和度量。

  人性為何天生愛自由?自由的一個具體的描述是一個人站在廣場上可以向四周360度任何方向自由行走。想象一下廣場上有一群自由的人,每個人都自由地選擇方向行走,這個自由的狀態就對應着整體上的熵最大的亂序狀態。個人對自由的追求嚮往實際上就是物理熵增定律在意識層面的體現。個體愛自由,就與水分子”喜歡“做布朗運動一個道理。

  回到廣場上自由行走的人群,顯然如果大家都閉着眼睛隨心所欲地行走,必然會發生碰觸。水分子的碰撞宏觀表現是冷水熱水混合成了溫水,而廣場上自由人的碰撞則有可能有嚴重的後果。於是就形成了制度。所謂制度,最基本的概念就是對自由的約束。當人意識到自己的自由與他人的自由是會碰撞有矛盾的時候,相互約束自由而達成合作就成了制度。所有的制度都是對自由的限制。但當我們賦予自身一個目的時,這個制度限制反而可能起到提高效率更快達到目的的作用。假如張三在廣場上希望走到最北端的目的地,如果其它人自由行走可能碰倒他,則可能延誤他到達目的地。假如大家都遵守交通規則避免碰撞,則他能更快地達到目的地。這也是制度存在的意義。所有的制度都是對人性自由的約束,但程度可以不同。

  奴隸制好不好?站在現代人的立場,做奴隸主(公主王子)還可以想象一下,沒人願意做奴隸。但奴隸制的存在,是人類部落,族群整體生存的一種制度,做奴隸當然不如做自由人,但脫離族群的自由人更難以生存,甚至被異族綁架成為待遇更差的奴隸,或者被猛獸吃掉。人類進化成現在的身體狀況,在野外個體生存的能力,遠不如老虎獅子,它註定了人是群居動物,而群居動物都是有內部結構的,通過分工合作來維持整體的生存,而不是人人平等。分工合作形成的結構,就是有序化,是負熵的狀態。螞蟻王國分工蟻和兵蟻,分別負責勞動和打仗,都不能繁殖。繁殖則由一個蟻后承擔。一個蟻后的安全比其它一群兵蟻都重要,是重點保護對象。這種有序的結構在現代人類社會中依然存在。一個總統的安全值得犧牲周圍五六個保安的生命,這個時候人人平等僅僅是個觀念而已。有序化的社會結構和制度才是整體生存更高的目的。

  民主制度,特別是選舉制度,給人亂鬨鬨的感覺。這個感覺的更準確的表達就是熵值較大,它更符合熵增定律的亂序狀態。換個說法就是自由度更高。更符合人性的天然趨向。而相反的統一制度,無論用獨裁,專制,帝國還是集權來形容,都是更遠離熵最大狀態的有序狀態。是更高階的存在。它對人性的束縛更多。對比石頭這種非生命狀態,一個兔子是更複雜有序的生命狀態。

  對比民主制度,統一專制就是更有序的高階狀態。拿交通規則來類比,民主制度就是一個粗糙鬆散的規則,更有機會製造交通事故,而獨裁制度就是一個更嚴格的制度,不能自由行走,自然就減少了事故的發生。兩者誰好誰壞呢?其實完全取決於度量的標準。當我們開車前往目的地時,我們希望路上的每個人都遵守交通規則,獨裁規則更好,這樣大家都方便。當我們在遊戲場裡玩碰碰車時,我們更喜歡這種漫無目的的碰撞感覺,那麼自由民主更好。

  為什麼世界上民主國家比較多?其實從熵增定律看,就是越接近熱寂狀態的國家自然比遠離熱寂狀態的統一帝國多。以前閱讀經濟學交易費用理論談企業的邊界時,有個簡單的論斷。即企業的盈利能力和企業規模並不是線性關係,隨着企業的規模變大,其內部的管理成本也增加,當這個成本大到抵消企業增長帶來的額外利潤時,這個企業就達到了其最大的邊界。一個私人企業,就是一個獨裁統治的集體,這個相同的原理,向下連接着熵增原理,企業內部越大越不好管理,成本(內耗)增多比外部盈利快;向上適用更大的集合,例如城市,省,直至國家,聯合國。

  英國從英倫小島出發占領了全球形成日不落帝國,然而內部的管理成本逐漸大到超過收益,於是殖民地紛紛獨立。目前象徵性地維持着英王是十幾個國家的元首。美國從英國殖民地獨立建國後,迅速由13州擴張到50州,並在全球建立數百個軍事基地,這個統一的帝國同樣面臨着高昂的軍費擠占了福利支出,曾經領先的基礎建設逐步落後於後來居上的中國。美國是否正在衰退,是個有意思的話題。如果除去中國,美國相對於其它國家仍然是毫無敗象,遙遙領先的存在。但中國的存在使得美帝國維持第一的成本急劇增加。因此相對衰落也就不可避免。美國創造的全球金融帝國,比英國的殖民帝國當然在制度上要先進一些,但同樣的問題是美國不會也不能平等地對待外國,這種對外不公正是美國維持國內負熵有序的關鍵,但卻不是外國願意一直接受的。中國的存在給了第三世界國家新的機會和希望,中國能否建立一個比美帝國更公平的但以中國為中心的國際關係,就是令人憧憬的未來。至少在現在,中國已經成為100多個國家的最大貿易國,卻沒有海外駐軍的龐大開銷,從經濟的角度已經實現了對美國的超越。

  一黨專政好不好?從熵增定律看,減少了競選的成本,增加了有序化的長遠社會規劃,當然就比民主制度下的朝三暮四的政策轉向好。新加坡的長期一黨執政造就了富裕的小社會,有什麼不好呢?

  科技進步,從熵增定律看,也是人類從自然界獲取能源負熵保持人類社會內部有序化的能力的進步。當中國的電力,鋼鐵和水泥,5G通訊等總量超過美國時,對應的結果就是中國的有序化程度比美國更高,更遠離崩潰造成亂序的熵最大的狀態。這是GDP指標中國只有美國6,7成所掩蓋的事實。

  熵增定律在社會層面上,可以說任何集體(公司,國家,聯合國)都自發地趨向消亡。當它們能從自然界獲得負熵時,則能維持,而一旦停止或者減少,就會呈現敗象。美國通過製造美元利率的潮汐周期收割全球,非常有效地從外國獲取了負熵。但這場美國強力加息周期中,中國反而降息,沒有被美國裹挾,是美國沒有達到收割目的的象徵。未來美元維持高利率會出現邊際效用遞減,即收割的成果減少,而成本增大。到達一定程度自然無法維持。所有的社會都無法逃脫基本的物理定律。

  即使在民主社會,人們也意識到要想在選票上獲勝,有組織的小團體比無組織的大眾更有效。當宗教團體聽命於牧師的指引投票時,就遠比候選人的政見提供遠期利益更有效。這種局部的有序化也能產生更大的能量。川普並不怎麼信教,但擁抱福音教派的選票不遺餘力。

  在中美社會制度的對比中,哪個制度更能構建內部的有序化,結構化,哪個制度就更有生命力。顯然兩黨競選是低效而且無序的制度。在美國能夠一致對外獲得利益時,尚且能夠掩蓋矛盾,而一旦收割不到外國,內部矛盾就會激化。現在川普被刑事起訴1月6日叛國,反過來川普一方又指責剝奪川普候選人的法庭判決才是政變企圖。這種無序化的制度性內耗,是熵增定律指向明確的衰敗過程。唯一未知的僅僅是衰敗速度。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3: 美國一劍封喉,世界無核戰之憂
2023: 好文分享:卡根:習的野心,將使衰落的
2022: 主媒體上的戰爭畫面
2022: 千古昏君習近平!
2021: 習近平講的中國男兒其實都是太監兒
2021: 九成美國人表示,中國不尊重個人自由
2020: 起底武漢無證 “神醫” 自稱已治癒15名
2020: 何大一:毫不懷疑病毒起源於中國
2019: 今世何世——價值觀還要講嗎?
2019: 紫陽神功(紫霞秘訣)是這樣的,如何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