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神奇的應許之地(5)——佩特拉:一度消失的玫瑰古城
送交者: 湮滅之城 2024年04月05日15:42:19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神奇的應許之地(4)——死海之光:參見2023年11月16日發文】


約旦首都安曼西南255公里的摩西谷地,在一條狹窄的峽谷內隱藏着一座古城。這古城,便是被譽為“人類最珍貴的文化遺產”與“世界新七大奇觀”之一的古城佩特拉(Petra)。這裡,曾是阿拉伯游牧民族納巴泰王國的首都。

之前,或許沒有多少人會注意到它,更多的人甚至從未聽說過它的名字。那麼,它何以獲得如此美譽?卻又幾乎不為常人所知?這的確是個值得弄清的問題。

倫勃朗《摩西》.jpg

倫勃朗《手舉“十誡”的摩西》(1659年)

 

佩特拉,源於希臘文“磐石”(petrus)之意,據說與聖經《舊約》中的“西拉”(Sela,亦為“岩石”)和約帖同指一地。傳統認為,此處是先知摩西出埃及後“點石出水”之地。《聖經》記載,大約公元前1200年前後,摩西在上帝的引領之下,率領以色列人脫離埃及人的統治,前往“應許之地”——迦南,所謂“出埃及”。這一走便走了40年,其間經歷了千辛萬苦。當行至此處時,因眾多的以色列人口渴難捱,摩西一怒之下用他的神杖擊打岩石引出水源。然而原本上帝吩咐摩西的是,用語言命岩石出水,而非用神杖擊打。

正因如此,摩西受到上帝的嚴厲責罰:無法隨同以色列人進入迦南地,而僅能站立於尼波山上遠遠地眺望一眼,便悲壯地死去。

再向前追溯,此處早在公元前9000年便已有人定居。

x佩特拉.jpg

1839年英國畫家大衛·羅伯茲繪製的《佩特拉》

 

佩特拉城到底建於何時?迄今依然是一個謎。倘若根據城中建築所具有的半埃及、半希臘風格估計,佩特拉城應始建於公元前6世紀後。隨着埃及托勒密王朝和塞琉古帝國的衰落,納巴泰王國開始興盛。而佩特拉(當時並非叫此名字),便是納巴泰王國的首都。

納巴泰人(Nabateans)的起源是現今的又一個迷,但當時應屬游牧的阿拉伯人。公元前586年,新巴比倫國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征服猶太國,耶路撒冷聖殿被毀,大批猶太人被囚禁於巴比倫,猶太國陷入權力真空,大量以東人移居猶地亞,即今天的以色列、巴勒斯坦、約旦,而納巴泰人趁機占領了以東,佩特拉由此成為古以東的首都。

阿拉伯人素以腦筋靈活、善於經商著稱。而納巴泰人正是通過香料貿易而日漸強盛。當時的納巴泰人將這裡打造成重要的區域貿易中心和商路中心,並由此控制了“阿拉伯半島至地中海”的商道。當年的佩特拉,北連敘利亞、西接以色列、南下阿拉伯半島、東通兩河流域,既是古代歐亞非三大洲的交通要衝,也是以東納巴泰王國的國都。曾經,大量的乳香、沒藥等名貴香料在這裡進行中轉,從阿拉伯半島,經過炎熱的沙漠,直達加沙海港,繼而轉口到地中海世界,甚至轉運到印度或中國。

公元前2世紀—公元後1世紀間,納巴泰王國領土曾一度擴大到北至大馬士革、西至西奈半島、南至阿拉伯半島的眾多地區,雄霸今日的約旦和以色列南地。而鼎盛時期的佩特拉,城內居民高達3萬人。

x佩特拉-殘留的羅馬城門.jpg

1839年英國畫家大衛·羅伯茲繪製的《殘留的羅馬城門》

 

然而,欲回答“佩特拉何以獲得如此美譽”這一問題,僅有上述說法還不夠充分。

佩特拉最牛的、也是最令今人驚嘆的地方在於:如此規模宏大的整座佩特拉古城居然是在沙漠岩石上雕鑿出來的!

要知道,這可是一片方圓20多公里的區域,而且僅僅是迄今為止人們所挖掘出的。自1929年就開始進駐的英國考古團隊,直到今天依然繼續着挖掘工程。而我們目前所見,也僅為整個古城的15%!剩下的85%依然淹埋在砂土石塊之下。隨着持續的挖掘與研究,幾乎每隔幾十年,佩特拉便會有重大發現,從而帶給人們不斷的震撼,例如1992年挖掘出的基督教Mosaic教堂,2003年在藏寶庫下方發現的古墓,重新定義藏寶庫為國王亞拉達三世(Areta III)的墳墓等等,人們相信,隨着考古工作的進展,消失的文明將更加清晰地呈現出它的原貌。

除了從山岩中鑿出令人震撼的美麗建築外,納巴泰人還留有龐大的考古遺蹟和傑出的水利工程。在那遙遠的年代,他們將城外的山泉通過一系列的水道引入城內,還設計出具有防水功能的地下蓄水池,使居民一年四季都有充足的水源,他們甚至將水源賣給來到此地進行交易的駱駝商隊,從中獲利。由於這裡常常會因為下雨爆發山洪,形成水災,他們又設計出水壩,將洪水巧妙地引向出水道,設計出有着良好灌溉系統的梯田,從而完成了一系列在曠野沙漠地帶有效生存的壯舉!

x佩特拉-殘留的凱旋門.jpg

1839年英國畫家大衛·羅伯茲繪製的《殘留的凱旋門》

 

隨着財富和貿易掌控權的增長,納巴泰王國數次成為鄰國侵略的目標。相較於其他國家選擇軍事對抗,納巴泰的統治者更傾向金錢外交與鄰國維持友好關係,得以維持王朝的獨立。直到後來羅馬帝國興起,納巴泰王國最後一任國王Rabbel II與羅馬協議,只要在他生前羅馬不用武力侵略,在他死後納巴泰王國將併入羅馬。

公元106年,納巴泰王國為羅馬帝國吞併,淪為羅馬帝國的一個行省,同時將其改名為佩特拉。城內部分建築依羅馬設計元素改建,擴大了羅馬劇場的規模,增建了許多建築與雕像,故而佩特拉城內可看到羅馬建築的遺蹟。

在羅馬的統治下,佩特拉又持續繁榮了一百多年。公元3世紀,大概是由於薩珊波斯帝國的崛起和紅海海上貿易的興盛,作為陸路交通要塞的佩特拉步入衰落。

公元330年,君士坦丁大帝在拜占庭建立新都君士坦丁堡,各城市向信仰基督教的帝王宣示忠誠的最好方式就是興建基督教會。佩特拉雖然大部分都是異教徒,但也開始建造教堂。直到第四世紀時,納巴泰國王的墳墓(Urn Tomb & Al-Deir)還被當作教堂使用。

公元363年,一場大地震摧毀佩特拉一半的建物,人們逐漸遷出此地。公元551年,又一次大地震令佩特拉的建築和供水系統毀壞殆盡,原本進駐在佩特拉的教主,也率領着眾教徒離開,城市持續衰落。公元7世紀,當阿拉伯軍隊征服佩特拉時,這裡已然是一座廢棄的空城。11世紀十字軍東征,此地又為耶路撒冷王國統治,長達一個多世紀。

從此以後,佩特拉最終消失於人們的視野,隱匿於荒涼的沙漠之中,不再為世人所知。

有人說,幾百年來,只有居住在此地的貝都因人,才知道這個“失落的城市”依然存在,只是他們刻意保守秘密,不想為外人所知罷了。

直到1812年,瑞士探險家約翰·路德維希·伯克哈特(Johann Ludwig Burckhardt)喬裝成穆斯林朝聖者進入這裡,佩特拉才被重新發現。自此,不斷湧入的考古學家、旅遊家、詩人和藝術家使佩特拉成為西方的焦點。其中,英國知名畫家大衛·羅伯茲(David Roberts)在佩特拉手繪了許多圖畫,向人們展現了古城還未被修復前的景象。

x佩特拉-向佩特拉的旅行.jpg

1839年英國畫家大衛·羅伯茲繪製的《向佩特拉的旅行》

 

2016112日,我們有幸光顧佩特拉,親身經歷了這一“奇觀”。

Map of Petra (2).jpg

佩特拉簡圖(引自網絡)

 

我們前往佩特拉的行程是從前一天下榻的死海酒店(Dead Sea Spa Hotel)開始的,隨着向佩特拉的不斷臨近,景色愈加荒涼,滿目戈壁沙漠,綠色植被十分稀少,最終,汽車進入了一個小鎮,按計劃將在這裡午餐。進入餐廳的觀景台放眼望去,前方的摩西峽谷已清晰可見,想必這裡距佩特拉已經不遠了。

Map of Petra.jpg

餐廳為阿拉伯裝飾風格,整潔明亮,觀景台上可遠望摩西峽谷


xDSC_8926-27兩拼.jpg

xDSC_8935.jpg

 與峽谷相鄰的民房似為新建不久,整齊劃一,想必是為將古城內的貝都因人遷出所規劃建設的


xDSC_8932.jpg

餐館收銀台

 

據統計,佩特拉現有居民大約300多人,為貝都因人(Bedouin)。他們中的少數依然居住於洞窟之中,更多的人現已遷移到佩特拉城外,但白天被允許進入景區做生意。所謂貝都因人,係指以氏族部落為基本單位在沙漠曠野過游牧生活的阿拉伯人,“貝都因”的阿拉伯語便是此意。他們常常逐水草而居,住帳篷,方便隨時遷移。

xDSC_8950.jpg

佩特拉古城入口,商業味十足


xDSC_9310.jpg

古城入口眺望,美麗的夕陽令一切都籠罩於金黃色之下

 

通過入口,便進入了古城景區。從這裡需通過約1公里的碎石路方可到達蛇道。兩千多年前,還沒有這條路,進入古城的唯一通道只是一個隱秘的洞口,十分狹小,這使得古城不易被發現和攻占。據說在2004年,一家倫敦的建築公司造價200萬英鎊方設計了這個遊客通道。

xDSC_8978.jpg

看似沒有盡頭的砂石路,一側為人行,一側為馬車,路邊可見遺留的引水渠


xDSC_8991.jpg

講解中

 

貝都因人視駱駝為生命,自稱駝民。而駱駝,是游牧人營養、運輸、貿易的依賴,甚至新娘的彩禮、兇手的贖金、賭徒的賭注、酋長的財富也均以駱駝為計算單位。

xDSC_9270.jpg

往返於蛇道上的駱駝與馬


xDSC_9263.jpg

古城市中心的駝隊


xDSC_8986.jpg

古城內的貝都因人


xDSC_8981.jpg

個性放蕩不羈、吃苦耐勞、無拘無束、熱情好客的貝都因人


x佩特拉-酋長的會議.jpg

1839年英國畫家大衛·羅伯茲繪製的《酋長的會議》

 

據說,為享受自由,貝都因人寧願過艱苦的游牧生活也不肯過定居的城市生活。他們不承認部落傳統之外的任何法律,除酋長外,不服從任何政權。他們沒有紀律秩序和權威概念,也沒有定居社會所具有的政治組織。一切遵循前人之習慣,一切僅受部落慣例節制。血緣關係的氏族為其社會基礎,憑着血緣關係,他們把家庭結合成氏族,把氏族結合成部落,繼而又把部落聯合起來成為部落聯盟。

xDSC_8955.jpg

在貝都因社會裡,女子負責砍柴、打水、擠奶等家庭勞動

 

據說,豪俠行為是游牧部落衡量每個人道德的最高標準。阿拉伯語“姆魯族”的意思便是勇敢、好義,為氏族利益勇於衝鋒陷陣,不惜犧牲性命。

xDSC_8969.jpg

古城內招攬生意的少年

 

個人以為,任何物質文化遺產之傳承,除去古蹟、文物之外,更重要的是人所構成的生態!當你進入一個充滿原生態的地域時,最容易打動你的,恰恰是土生土長在那裡的人,以及由人所營造出的自然生活狀態,這才是文化傳承的靈魂。現在看來,佩特拉古城已然沒有了自然的生活狀態,不知這些貝都因人還保留有多少原有的習俗與個性?

xDSC_8992.jpg

頗具造型的山體岩石

 

這裡的山岩巨大,呈褐紅色,在扭曲岩層的變化與陽光照耀下色彩斑斕,或金黃,或褐紅,或橘紅、或紫色甚至藍綠色,形成美麗的螺旋與波浪形彩色曲線,故而素有“玫瑰之城”(Rose Red City)之美譽。

古城內的建築,包括眾多的宮殿、墓群和廟宇,融合了希臘、羅馬和亞述的藝術風格,規模宏大壯觀,再加上納巴泰人及阿拉伯游牧民族本身的文化特色,最終形成一種別具一格的建築模式,從而受到全世界的關注和保護。

佩特拉,作為故事《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的發生地早已深入人心;1985年底,佩特拉進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名錄;1989年,佩特拉開始成為著名的電影外景地;2007年,佩特拉入選世界“新七大奇觀”。

xDSC_9300.jpg

日落前的方尖墓碑一片金黃

 

方尖碑墓(Obelisk Tomb & Bab As Siq Triclinium,公元2575年)是一座精美的墓群,其內有四座金字塔形的方尖碑,代表着公元前1世紀由納巴泰人創造的葬禮符號。四個方尖碑,加上中心被侵蝕的人形,大概表明這裡埋葬着5個人。該墓為多層,上層為舉行年度盛宴的地方。這種將慶典盛宴與懷念死者的墓群合二為一的做法並不多見,大概算是佩特拉建築的特色之一吧。

xDSC_9063.jpg

路邊間或出現的是一座座形狀各異的建築遺蹟


xDSC_9065.jpg

烈日下的1公里似乎太過漫長


xDSC_9071.jpg

路旁一瞥

 

在岩石上雕鑿而成的古城曾經被沙漠掩埋。古城四周為懸崖絕壁環繞,成為一座天然堡壘。入口僅有一個,那便是叫作蛇道的狹窄峽谷通道。

蛇道(Siq),又稱西克峽谷,為進入古城的唯一通道,長約1.5公里,最寬處約7米,最窄處僅2米,兩旁斷崖峭壁高270米,崖壁雕有洞窟和岩墓。古羅馬時期的蛇道曾是石鋪路面,現今依然可見部分殘留。在蛇道一線天兩側的崖壁旁有多條水槽。

xDSC_9084.jpg

神秘而幽靜的蛇道


xDSC_9124.jpg

萬仞高山猶如利斧劈下,裂開一道口子,天空僅存一線


xDSC_9127.jpg

據說最美的時段是每年10月的上午,陽光會令光影投射到特定位置,使蛇道變得更加美麗神奇


xDSC_9087.jpg

蛇道上叫賣紀念品的孩童


xDSC_9104.jpg

路旁紀念品店,店外小伙子正在介紹商品,快而不停的語速讓人喘不過氣來


xDSC_9088.jpg

當地人燒水的器具


xDSC_9155.jpg

導遊與當地貝都因人


xDSC_9158.jpg

“薩比諾斯的亞歷山大”鯨魚造型

 

“薩比諾斯的亞歷山大”(Sabinos Alexendros Station)為一位名叫薩比諾斯的人所作,其雕刻有教龕和鯨魚的造型是為紀念Adraa古城(今敘利亞的Dar'a)的杜沙拉。

xDSC_9167.jpg

山重水複,層巒疊嶂

 

據介紹,佩特拉城在雨季時引發洪水的問題時常出現,當地政府採用了許多現代方法都無法杜絕水淹,直到1964年在原有被地震破壞的舊水壩上加蓋了新水壩,困擾多年的問題才得以解決。要知道,那舊水壩可是納巴泰人公元50年的成果!

xDSC_9278.jpg

蛇道內時而見到來往的馬車,算是一種旅遊服務吧


xDSC_9177.jpg

被湮滅的痕跡清晰可見

 

當你正在憂慮蛇道之路何時才有盡頭的時候,瞬間,眼前豁然開朗,一線天外一縷金色射入峽谷。片刻,一座廣場赫然出現在眼前,廣場正面雕鑿於陡岩上的,便是宏偉的、大名鼎鼎的藏寶庫。


xDSC_9276.jpg

蛇道盡頭的藏寶庫


藏寶庫(Al Khazneh or the Treasury),素有玫瑰神殿之稱,入口有羅馬柱,殿內有聖母像和壁畫。其12個哥林多(Corinth)式門柱,形成高約60米、寬約40米的龐然大物。這座宏偉建築系公元前1世紀所成,後考古發現這座建築也是納巴泰國王的陵墓。整座宮殿完全是在峭壁上雕鑿而成,高聳的柱石、逼真的雕像、細緻的紋刻,以及在陽光下四射的金光,閃爍生輝,神奇無比。

電影《奪寶奇兵》(Indiana Jones and the Last Crusade)的其中一幕便以此處為外景,作為耶穌最後晚餐聖杯的收藏地點。然而電影畢竟是電影,實際上藏寶庫與聖杯毫無關係。

比較一下1839年的藏寶庫吧。

x佩特拉-藏寶庫.jpg

大衛·羅伯茲繪製的《藏寶庫》


x佩特拉-藏寶庫下層.jpg

大衛·羅伯茲繪製的《藏寶庫下層》

 

據說,藏寶庫的夜晚別具一格。每逢周一、三、四晚八點半,舉辦有燭光晚會,全程約兩小時。屆時國王陵墓及路兩旁會點燃無數蠟燭。在昏暗的燭光中玫瑰古城盡顯另一種風情。晚會上由貝都因人演奏傳統音樂,還包括簡單的祈福儀式,等等。

Petra Night-4.jpg

藏寶庫燭光晚會(引自網絡)


Petra Night-5.jpg

佩特拉之夜(引自網絡)

 

從藏寶庫沿路前往羅馬露天劇場途中,到處可見納巴泰人的墓群,開鑿於山崖的上上下下,在路的左側便到了所謂的門面街區(Street of Facade)。

xDSC_9247.jpg

門面街區(Street of Facade

 

門面街區為有着亞述風格的建築,大大小小加起來供有超過40幾個洞穴屋,其中大部分是墓穴。辨識墓穴的方法很簡單,只要上方有階梯狀的裝飾就是墓穴。據說是因為納巴泰人相信死後會到天堂,而墓穴門面上雕刻的階梯可以幫助亡者抵達天堂。與大部分民族的傳統類似,墓穴的豪華程度與主人的官級和財富成正比。

羅馬露天劇場(Petra Roman Theatre)建於公元前1世紀,帶有典型的希臘風格,依北山而鑿,面向南方。最初完成時可容納3000人。公元106年佩特拉併入羅馬帝國後,羅馬人擴大了劇場的規模,最高時可容納8500人。當時的劇場裡還有柱子,雕像,拱門,木製舞台,VIP 包廂等建物。舞台一側為希臘柱式陣列,大氣恢弘,站在劇場中心無需音響設備便可四座皆聞。那羅馬建築特有的氣勢,。

公元363年的大地震致使劇場嚴重損毀。劇場震落下來的建材被挪去修復其他建築,如今只能從現存的廢墟遙想當年的盛況,其城市之喧鬧、劇場之壯觀可見一斑,令人聯想到曾經閃耀了數百年光芒的古羅馬……

xDSC_9228.jpg

建於公元前1世紀的羅馬露天劇場

 

城中還有許多寺院、住宅、浴室、墓窟等,大多鑿山而建。

xDSC_9249.jpg

夕陽輝映佩特拉


xDSC_9288.jpg

路邊小憩的貝都因婦女


xDSC_9308.jpg

夕陽下返回之路

 

據導遊介紹,到了藏寶庫,充其量不過是古城大門口而已。深入其中還有着太多的景點,既需要足夠的時間,也會消耗足夠多的體力。

19世紀的英國詩人柏根曾用詩句讚美古城佩特拉:“一座玫瑰紅的城市,其歷史有人類歷史的一半。”又據說,此後詩人慕名親臨佩特拉,卻發現佩特拉古城並非玫瑰色,甚至都不能稱其為城市,不禁啞然失笑。

或許,面對蒼涼的佩特拉,你也會充滿失望?

然而,消失的玫瑰古城依然不脛而走,其背後,講述着一段人類曾經消失的文明。

有時,當我們從中華文明的悠久歷史中收回目光,將視點重新投射到更大的範圍,你會發現,從中東到西歐,從美洲到澳洲,我們體驗到的,是人類文明更加廣博的歷史演進,從中必然會有所感悟,有所幫助,而且這種感悟與幫助常常是前所未有的。


(文中全部照片除註明外,均為作者2016112日所攝)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3: 馬克龍和敗蹬演雙簧,白臉紅臉要用空城
2023: 人民幣能變成一飛沖天的金鳳凰嗎?
2022: 俄烏戰爭打到今天,不管結局如何,烏克
2022: 黨中央做出了英明的決定!
2021: 天津南開大學教授朱魯子稱宣昶瑋是中國
2021: 東方安瀾:讀《流民生活掠影》的餘緒
2020: 中國第一位公布個人財產的領導人
2020: 這裡就是中國,越挫越勇的中國!
2019: 假如課本是錯的,你們還考一百分,只能
2019: 列寧全集的翻譯家王實味為何被砍了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