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常常是戲劇的編劇,而人類往往是那個被按在台詞上的演員。就在短短數天內,巴沙爾政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或許還有些自帶音效的——全面崩塌。這場政權的“閃崩”,不僅讓敘利亞的劇本迎來了新章節,也再度讓人們唏噓於那傳說中的“力挺魔咒”。
一、“力挺魔咒”的神秘力量
要說這“魔咒”,真有點像一部跌宕起伏的肥皂劇。畢竟,每次某些磚家開始義正辭嚴地“力挺”某魔性大Boss,這些被“加持”的對象就仿佛買了一張“失意船票”,快速駛向歷史的滑鐵盧。薩達姆、卡扎菲、米洛舍維奇……如今輪到了巴沙爾,這隊伍排得越來越長。
不過,正如馬克·吐溫所說:“歷史不會簡單地重複,但總是押着韻。”這些被力挺者的失敗,與其歸因於魔咒,倒不如說是他們自備的劇本太過“狗血”。畢竟,手上沾滿鮮血、治國無方,又總愛捂着耳朵不聽民眾呼聲的政權,倒下才是劇情的合理走向。
二、敘利亞:從閃電戰到“閃崩”
巴沙爾政權的崩潰幾乎是以一種教科書式的速度完成的。這場“快閃”政治劇里,反政府武裝像一支開掛的遊戲隊伍,橫掃千軍,最終兵臨總統府。巴沙爾或許還來不及從窗簾後偷偷瞄兩眼,就迎來了歷史的宣判。
如果說薩達姆時代的美軍是開着坦克直推,卡扎菲時代的反叛軍是靠空襲助力,那巴沙爾的倒台則是內部腐朽與外部冷漠共同導演的一場“多方聯動的爆米花電影”。
一是內憂:敘利亞經濟崩潰,物價飛漲,民眾早已怨聲載道。 二是外患:俄羅斯忙着自己過日子,伊朗被制裁搞得焦頭爛額,沒空理會。 三是風箏效應:當內部腐敗遇上外部壓力,一切早已如風箏斷線,墜地只是時間問題。
三、從歷史的彈幕中尋找答案
回看歷史,我們不禁感慨:那些被力挺的政權,總是在崩盤的邊緣試探,最終一腳踏空。張將軍解讀伊拉克戰爭時曾言之鑿鑿地分析“口袋陣”,結果伊拉克軍隊在地道里——或者哪兒——蒸發了;那力挺巴沙爾的金將軍,如今再次重蹈覆轍,沒想到才剛喊完“穩住”,就眼睜睜看着巴沙爾“坍了”。
這讓我想起法國作家波伏娃的一句話:“人不是因為他的過去被定罪,而是因為他的選擇。”每一個被力挺的政權,從選擇壓迫民眾開始,就已經在掘自己的墳墓了。
四、去杭州靈隱寺抽籤的玄妙插曲
坊間熱傳的照片和視頻,是去年巴沙爾一家前往杭州靈隱寺的抽籤求籤。這段看似無關緊要的小插曲,如今卻像電影的伏筆般令人唏噓:有人戲謔地調侃這簽是不是抽到了“下籤”,有人則將其解讀為一場“自知無望的命運演練”。
正如《加拉太書》6:7所言:“人種的是什麼,收的也是什麼。”抽籤、拜佛,這些外在的儀式,暴露的是“心虛的安慰劑”,而真正決定命運的是政權自身的作為與道德根基。上帝的公義如同太陽,無論人如何遮擋,它依然會如期照臨。
五、魔咒背後的啟示
經歷這麼多,我們或許可以從中得到一些啟示,總結出一些教訓:
一是歷史的宿命不可違:任何專制政權,不論外部如何加持,最終的審判權都握在民眾手中。 二是輿論並非萬能藥:力挺者往往被意識形態綁架,試圖逆歷史潮流而行,但事實一次次證明,潮水退去時,誰在裸泳一目了然。 三是價值觀才是王道:那些試圖通過“站隊”刷存在感的人,不如捫心自問:站在正義一邊真的那麼難嗎?
六、信仰與保守主義的智慧
在這場歷史的風暴中,基督信仰提供了另一種反思的視角。我曾經精研聖經,想從中找到大國崛起的奧秘,結果是兩個字:公義。聖經中說“唯公義使邦國高舉”(箴言14:34),又道:“凡仗義治國的,必堅立;以罪孽治國的,必速敗。”(箴言29:4)一個政權的合法性,一個國家的繁榮,不在其他,不是權力的蠻橫或武力的強盛,而源於其是否踐行公義、憐憫和真理。
保守主義的智慧則提醒我們,真正穩固的社會基礎建立在制度的穩健與道德的約束之上,而非短視的政治算計。正如埃德蒙·伯克所言:“人民和政府的關係應建立在信任上,而非恐懼上。”
七、未來的中東:希望與挑戰
隨着巴沙爾政權的倒台,伊朗的“抵抗之弧”出現了斷裂,俄羅斯在中東的影響力也大幅縮水。這似乎為中東的和平帶來了希望,但新秩序的建立從來不易。我們可以期待的是,更多民眾的聲音被聽到,更多的自由與尊嚴被賦予。
八、問蒼茫大地:歷史站在誰的身後?
當我們看着巴沙爾政權的“閃崩”,不禁想到,那些力挺者究竟是在愛他們的偶像,還是愛他們自己?與其把魔咒當作解讀歷史的工具,不如把目光投向那燦爛的星空,去思考誰在歷史中掌權,歷史最終將站在誰的身後?畢竟,正如丘吉爾所說:“真理是無可戰勝的,無論你相不相信,它總會獲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