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滬寧、陳吉寧什麼角色?狠人從來都低調 |
送交者: 胡亥 2024年12月10日17:56:32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
二十屆三中全會以後,中共黨首習近平權力地位似乎出現動搖跡象,隨之集體領導逐漸回潮,黨媒上每天都在報道各常委的動向。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就是中共常委、政協主席王滬寧日漸活躍。11月20日至22日,王滬寧前往海南,高調出席三亞舉行的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開幕式,王滬寧到場並宣布開幕,還會見了運動會組委會全體成員、各代表團代表和運動員代表,呈現出一種類似總書記接見的大場面。隨後,王滬寧分別去浙江新疆調研。 進入12月以來,王滬寧代表中共會見越南共產黨代表團, 提出落實兩黨最高領導人重要共識,共同持續強化社會主義理論武裝和交流互鑒。12月9日,正值2024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召開,王滬寧致信祝賀,希望兩岸同胞、兩岸企業家順應時代潮流,把握兩岸關係發展正確方向,共同書寫祖國統一、民族復興的華彩篇章。其姿態之高,動作之頻密。大有風頭無倆,與領袖爭鋒的苗頭。鑑於王滬寧的異常活躍,似乎做了許多了以前習近平親自包攬的事務,海外輿論相當一部分人預測王滬寧將在未來的四中全會上,接替習近平的總書記職務,作為21大之前的過渡性安排。 與此同時, 根據新加坡媒體,11月底新加坡前總理李顯龍總結訪華心得時表示,通過這種方式來訪,我能夠實地感受情況,並且與之前認識的人重新聯繫,我也希望與中國下一代領導人們建立新的聯繫。報道畫面這時帶到李顯龍會見陳吉寧的場面,從而使現年60歲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陳吉寧身價倍增;李顯龍看來已提前得知中共接班人的布局消息,外界紛紛猜測上海市委書記陳吉寧有望躋身中共下一代領導人。 上述消息似乎都是官媒有意識放到信息和動向。似在引導輿論,把人們的目光引導王滬寧、陳吉寧這兩個人身上。而海外輿論向來黨媒說什麼就是什麼,從來不會動動腦筋,多問幾個為什麼,嘗試分析一下,中共是否真的開恩放水,讓外界這麼容易就摸到了未來接班人的真實底牌?中共是不是又在演一出瞞天過海,聲東擊西的大戲? 縱觀中共歷史,每一次重要人選的選定,總是伴隨着撲朔迷離的煙霧彈與黑洞般的政治布局。重要領導人對選拔往往很難通過表面觀察便能精準預測。此次王滬寧、陳吉寧的動向,再次勾起外界對中共權力更替的猜測。然而,正如以往的情況,這樣的高調和外界解讀,往往並非真相,而更像是一場精心安排的“表演”。 王滬寧:理論家的政治角色 王滬寧的頻繁亮相無疑引人關注。這位長期以來以理論策劃聞名的“中共智囊”,在二十大晉升為政協主席後,其政治角色似乎發生了某種轉變。從幕後理論家到高調調研、會見外賓的政治人物,王滬寧的形象在悄然塑造。但王滬寧的角色定位,或許更接近於一種對外展示的“軟實力”象徵。他的理論背景和國際話語能力,使其適合承擔對外宣傳與內部理論創新的任務。 更重要的是,王滬寧的高調活動是否意味着權力的實質性轉移?這一點值得商榷。中共的權力體系歷來強調“集體領導”表象與核心決策權的區分。王滬寧的活躍,很可能是為了掩護習近平在某些領域的暫時退居幕後,或是轉移外界視線。對於一位理論家而言,他的政治天花板或許已經觸頂,未來更大可能是成為一面理論旗幟,而非權力中心。 陳吉寧:技術官僚的躍升 另一邊,陳吉寧的曝光同樣耐人尋味。這位從環境科學家起家的技術官僚,近年來一路平步青雲,從環保部長到北京市長,再到上海市委書記,他的履歷堪稱“技術官僚進入核心權力層”的經典案例。特別是在當前中共強調科技自主與現代化建設的背景下,陳吉寧的專業背景使其成為“新型官員”的典範。 然而,陳吉寧的高調亮相,是否就意味着他是“接班人”?不妨回顧一下以往那些被提前“預定”的接班人。從薄熙來到孫政才,早早被推上風口浪尖的人,往往都未能笑到最後。上海市委書記的職位固然重要,但也歷來是觀察與考驗的重要舞台。陳吉寧是否能走得更遠,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是否能順利進入習近平的核心圈,而非僅憑外界的熱議和推測。 “聲東擊西”的可能性 中共善於利用輿論戰術,通過製造看似明確的權力格局來迷惑外界。例如,王滬寧和陳吉寧的頻繁露面,可能正是為了轉移注意力,讓真正的權力布局得以在暗中進行。習慣觀察中共政治的人都知道,“咬人的狗不叫”,真正的核心人物往往會在關鍵時刻才突然現身,而不會在早期便被廣泛討論。 此次王滬寧與陳吉寧的高調,可能更像是一場政治“話劇”。在黨內,這樣的動作既能顯示“集體領導”的表象,也可以在某種程度上緩解外界對習近平個人集權的批評。而在黨外,投放這些信息則可能意在測試輿論反應,為未來的布局做鋪墊。 真正的接班人何在? 回到問題的核心,中共是否會主動暴露真正的接班人?答案可能並不在接班人本身,而在習近平是否有交班的意願與時間表。這一切的前提是習近平自身的狀態。如果他的身體狀況無法支撐到任期結束,或者他對當前政治形勢感到心灰意冷,選擇提前交班或不得已讓位,這樣的安排才可能成為現實。另一種可能則是外力干預——被黨內外力量顛覆,從而身不由己地交出權力。與此相連的問題,四中全會肯定要開,但會議是不是關於中共換馬的議程,目前看來可能性不大,一切都要等到三年後的21大,一切方能水落石出。總之中共高層到底發生了什麼,目前尚無法從目前黑箱現象中找到清晰的證據。 除此之外,習近平似乎沒有理由在當前形勢下中途退場。從各種跡象來看,如果他決定完成任期到2027年退休,政治上基本沒有太大阻力。他已經通過高效的權力集中控制了黨政的核心權力,即便偶爾傳出不利傳聞,也並未對他的地位形成實質性威脅。在這種情況下,無論是王滬寧還是陳吉寧,充其量不過是現階段為體系運行服務的角色,而不應是即將接班的核心人選。 值得注意的是,王滬寧和陳吉寧的身份背景,在中共高層中有着某種“特殊”的特點。他們兩人都是黨政幹部中帶有學者色彩的專業型人物,並非政治上摸爬滾打多年、勢力盤根錯節的資深老吏。正因如此,他們的公眾形象並不突出,也沒有形成足以挑戰現任領袖的政治根基。這種特質反倒讓他們在新老交替的關鍵時期擁有了更多的自由度,而不像那些真正卯足勁爭奪領袖地位的強權派勢力那樣收斂鋒芒。 例如,王滬寧雖然頻頻出頭,似並不具備競爭黨首的野心。正因如此,習近平反而允許他更多地發揮作用,甚至在黨內外有意為其營造一種活躍的形象,來分散外界的注意力。而那些真正對權力有強烈訴求的重臣——如李強、蔡奇等人,卻因擔心引發猜忌而顯得畏首畏尾,不敢過多露面。這種局面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為什麼當前最活躍的人物,往往是與帝位無關的人。 陳吉寧的情況也類似。作為上海市委書記,他的政治前景或許有希望更上一層樓,比如未來躋身常委,但要說成為最高領導人,顯然缺乏足夠的條件。至於新加坡前總理李顯龍在提到訪華時,形容陳吉寧為“下一代領導人”,更多是外交場合的恭維之辭,也是在傳遞中共借他人之口相傳地點信息。這樣的措辭既不會冒犯習近平,也符合常規的政治禮儀。而陳吉寧是否真能被選定為未來接班人,恐怕連習近平自己都未必已有定論。即使真的有明確人選,也絕不可能通過如此直接的方式對外國人透露。 總之,外界對中共接班人問題的種種猜測,更多是基於表象的推演,缺乏足夠的事實支撐。從中共的政治邏輯來看,那些看似活躍、頻頻露面的人物,反而往往與真正的帝位無關。真正的接班人,或許仍在暗中窺伺,在極力躲避媒體輿論的關注。 |
|
|
|
作者:楓居散人 回帖時間:2024-12-10 19:41:09 作者:2ni膩_- 回帖時間:2024-12-10 19:14:26 The book "The History and Sove The book "The History and Sovereignty of the South China Sea" mentions that when France annexed the Spratly Islands in 1933, it did not carry out effective occupation as required by international law. "The History and Sovereignty of the South China Sea" points out that the UK has never recognized France's claims to the Spratly Islands.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