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電量超過美國2倍,為何GDP低於美國。 (轉貼) |
送交者: jincao 2024年12月10日23:45:45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
據《世界能源統計年鑒2024》報告公開的信息顯示:全球各國、地區在2023年的總發電量為299,24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5%。增勢與前幾年的平均水平保持一致,平穩提升。 ・中國發電量超過美國2倍,但GDP卻低於美國 按國別來看,中國依然領跑全球,2023年的發電量高達94,564億千瓦時,同比上漲6.9%,全球占比擴大至31.6%,超過美國、印度、俄羅斯、日本、巴西,這五大發電量強國之和。 中國發電量為94,564億千瓦時,與中國國家統計局公開的數據不一致,國家統計局給出的是接近8.91萬億千瓦時,增幅為5.2%。 數據為什麼不一致,《世界能源統計年鑒2024》報告並未給出具體解釋,中國國家統計局給出的發電量統計范圍是“規模以上工業法人單位”。即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工業企業,換言之:我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發電量數據實質上是偏低了。 另外,中國在2023年可再生能源發電能力首次突破1,500千兆瓦, 首次占總發電量中超過50%,達到52%。2024年第2季度可再生能源發電能力占總發電量中達到54%。 美國排第二名,2023年發電量為44,940億千瓦時,同比萎縮1%,全球占比下滑至15.02%。不到中國一半的發電量,但美國的GDP卻遠超中國,這樣的結構性差異,被一些經濟學家詬病了。 表面上看,美國經濟實力依然傲視群雄,但他的核心卻是以金融、醫療保險、房地產、文旅、科技服務等為主的服務業。若剔除這些虛擬類商品,僅觀察實物類商品的創造能力,中國早已超過美國了。 這不是說,服務業不重要。服務業當然也很重要,不僅能提供大量的就業崗位,還能給農業、製造業、建築業等提供廣闊的消費與投資市場。服務業的現代化,是衡量一個國家、地區經濟達到較高程度的標志之一。 尤其是服務業中的科技服務、信息與軟件服務、商業服務都屬於“新質生產力”,正是我國要加強發展的。但中美兩國的着眼點不同,我國強調服務業的本質是“為實體經濟服務”。 而美國的經濟結構卻過於“脫實入虛”。以當前火熱的AI為例,美國展現出來的是AI能像人一樣畫畫、做視頻、聊天,而中國卻是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推動製造業的轉型和升級,提升生產效率。 剛剛,2024世界智能產業博覽會在天津成功閉幕,期間發布了AI產業報告,裡面提到:中國人工智能已廣泛應用於物聯網、5G與6G、智能機器人、智能芯片、自動駕駛、虛擬和增強現實、計算機視覺。 以及光電技術、空間技術、生物識別、網絡安全、自然語言處理、知識圖譜等在內的眾多領域。雖然在部分尖端技術領域仍落後美國,但人工智能技術幫助中國產出的實物類商品已遠超美國了。 這就是中國發展模式的優越性體現,科技服務、信息服務等新興技術可以在全產業鏈中得到檢驗、試錯、升級和迭代,解放人類雙手,促進勞動生產力的提升。 美國政客,早已發現美國經濟結構的弊端,但無能為力 無論是之前的奧巴馬、特朗普,還是如今執政的拜登都在積極推動“製造業回歸美國”政策,出台多項戰略規劃想要大力發展美國的先進製造業,包括且不限於半導體、新能源、智能機器人…… 但他們都忽視了“發展慣性、路徑依賴”的巨大阻礙。美國經濟結構的“脫實入虛”不是某個或某幾個領導人刻意推動的,而是美國資本家的全體意志產物——利用霸權就可在全球瘋狂獲取利益。 那還辛苦發展製造業幹什麼呢?僅需保留少部分高利潤的製造業,滿足資本家的獲利胃口即可,其他的都走吧,美國資本家看不上了。 除非美國霸權崩塌,無法在全球收割韭菜,美國資本家才會走回頭路。否則,美國製造業僅局限於少部分高端產業,虛擬產業占比過於龐大的“不歸路”,將成為一條不可阻擋的慣性的力量。 並使這一選擇不斷自我強化,讓美國輕易走不出這一循環。最終結果只能是:美國人眼睜睜的看着他們的夢想在中國一一實現,推動人類發展的核心貢獻者將由美國逐步轉向中國。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