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必須解開的死結:不痛擊普京,他不會就範。美應儘快調整對俄戰略,以戰止戰 |
送交者: 雷歌747 2025年03月29日23:54:10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
川普必須解開的死結:不痛擊普京,他不會就範 美國應儘快調整對俄戰略,以毒攻毒、以戰止戰 雷歌 2025年3月29日 儘快實現俄烏停火和烏克蘭的永久和平,是川普外交政策的戰略重點。 在處理俄烏停火問題上,川普可能陷入了一個死結:一方面川普堅持俄烏必須儘快停火,以便讓美國從這場戰爭中脫身,返回亞太重點全力對付首要之敵中共。另一方面,迫使俄烏儘快停火的方法就是“實力外交”,誰不聽話就給誰“一點顏色看看”。但當普京不聽話,甚至連經濟制裁也無關痛癢或無法馬上奏效時,川普願不願意加大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在戰場上痛打普京,迫使俄羅斯走上談判桌? 加大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就意味着加大烏克蘭戰爭的烈度。把普京打到疼,也可能會冒普京狗急跳牆的風險。這看上去與川普儘快實現停火的初衷相違背,是川普最不願作出的選擇。這就很可能讓川普的俄烏停火陷入死結。 按川普最初的設想,他利用美國的“實力”迫使俄烏兩國坐到談判桌上,儘快實現停火。不願停火的,美國將向他們顯示自己的“實力”。 輿論普遍認為,不會輕易就範的應該是普京。但令人意外的是,最先明確表達不願停火的居然是烏克蘭的澤連斯基。川普因此迅速暫停了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和情報共享,很快就迫使烏克蘭“改邪歸正”,願意與川普政府全方位合作,走上談判桌。應該說川普在烏克蘭問題上的“實力外交”算是首戰告捷。 但在啃普京這塊難啃的骨頭時,川普遇到了明顯挫折。 川普一開始的策略,是對烏克蘭和澤連斯基高壓,卻對普京軟語溫存,好言相加,並許之以恢復美俄關係,讓俄羅斯重回正常國際社會,解除制裁,乃至加大美國及西方世界與俄羅斯的經濟合作等等,一大堆的胡蘿蔔,主要誘之以利。川普只是偶爾說一兩句如果普京不聽話將加大制裁等威脅。按川普的設想,普京是個聰明人。他的所有大棒包括經濟制裁和軍事高壓,最好只是打打口炮就管用,不戰而屈人之兵,這才顯示他高超的“談判藝術”,才是談判的上策。 儘管川普在對普京懷柔對澤連斯基高壓的許多做法都太過分,我此前也批評過多次,但為了讓普京儘快走上談判桌,作為總體上“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嘗試,我對此表示理解。 但最近幾個星期的美俄談判進展顯示,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普京已經看清楚川普整個對俄策略的bug,就是川普不願真正對俄羅斯下狠手。因此,普京的策略就是表面對與川普打哈哈,說一些“停火很好,我們完全同意”之類的片湯話,實際上則提一大堆無法實現的要求,讓停火變成純粹的扯淡。 目前美俄停火談判取得了哪些成果呢?能擺上桌面的,也就是普京勉強同意了30天暫停對雙方能源和基礎設施的攻擊,而這實際上也沒得到很好的遵守,聊勝於無。在上周舉行的最新一輪談判中,俄方又提出了實施能源基礎設施停火的目標清單,進一步縮小了對“能源和基礎設施”界定範圍。俄方表示,停火的目標範圍僅限於煉油廠、石油和天然氣管道及儲存設施、發電和輸電基礎設施、核電站、水力發電大壩等能源基礎設施。這意味着美烏雙方希望的鐵路、公路、隧道、港口等交通基礎設施和通信設施都不在停火範圍內。俄方的“停火”再次縮水。 本周一和周二,美俄雙方又在沙特深入談判兩整天,成果就是最新提出的“黑海停火”協議。 要知道,自烏克蘭於2022年4月中旬擊沉黑海艦隊旗艦莫斯科號巡洋艦、於當年6月收復蛇島,並於2023年10月迫使整個俄軍黑海艦隊殘餘把基地從克里米亞的塞瓦斯托波爾撤離前後,最近兩年多內黑海一直風平浪靜,基本沒有戰鬥,烏克蘭糧食出口的海上航線也基本未受干擾。但就是這麼個形式大於實質的“黑海停火”協議,俄方又附加了一堆條件,包括恢復俄羅斯農業銀行的SWIFT接入,並取消對俄糧食、化肥貿易的諸多制裁和限制等等。 在美俄雙方發表“黑海停火”聲明後數小時,川普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俄方提出一系列附加條件的做法是在“故意拖延”,意在從西方國家得到更多讓步。川普對普京的故意刁難有所覺悟了嗎? 3月27日,普京又發表談話,聲稱“願與美國、歐洲國家”對話,商討由聯合國與部分國家主導,在烏克蘭成立臨時政府,以便舉行大選組成新政府,讓新政府參與後續停火談判與關鍵協議。普京強調了他的一貫立場,聲稱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的任期已超過憲法規定,不具有正當性。他不會與“非法”的烏克蘭總統簽署任何重要協議。 對普京的這一最新表態,無論是川普政府還是聯合國都予以斷然拒絕。 事情到了這一步,川普是不是應該反思一下自己的對俄戰略了?能“不戰而屈人之兵”當然最好。但如果行不通,遇到像普京這樣的“滾刀肉”,是不是該動點真格,給普京“一點顏色看看”了?否則,怎麼實現俄烏停火的戰略目標?繼續原來的做法,只會事與願違。 川普政府已經做了從經濟上加大對俄制裁的預案,包括把俄羅斯全部銀行踢出swift系統,從金融渠道上完全截斷歐洲與俄羅斯的能源交易許可,以及更廣泛的制裁。還可以利用金融手段“長臂管轄”,制裁所有與俄羅斯有能源交易的國家,讓作為俄羅斯經濟支柱的能源出口迅速下降到難以維持生計的程度。然後與沙特等中東盟友一起增加產量打壓油價,讓俄羅斯沒錢賺。所有這些,都是釜底抽薪,讓普京的錢袋子迅速縮水,無力支撐長久的戰爭支出。 那軍事高壓的預案呢?除了川普上台後馬上解除了拜登時代對烏克蘭使用美制武器的所有限制,至今沒看到川普政府有任何表態。也許從未提上議事日程,川普政府壓根就沒做這方面的預案?這完全可能。 但現在是做軍事高壓預案的時候了。 川普上台後,原希望數周內或三兩月內解決俄烏停火問題,事實證明他把事情想簡單了。既然無法在短時間實現停火,我覺得川普應該馬上調整自己的調停戰略,把“實力外交”、以實力促和平的戰略真正落到實處:不僅要對烏克蘭顯示自己的實力,更要對俄羅斯顯示自己的實力。 戰略的調整應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作為中間調停人,應保持中立。因此川普必須改變此前對烏克蘭高壓,卻對俄羅斯懷柔的總體姿態。對挑起這場戰爭、又在停火談判中蠻不講理的普京有什麼必要好言相加呢?所有的懷柔,應該在普京真想談判並實現停火和烏克蘭永久和平之后再表現不遲。普京現在越是態度不端正,就越應該對普京橫眉冷對,收起所有的胡蘿蔔,只對普京展示大棒。按照實力外交的戰略,現在必須給普京“一點顏色看看”。 2)對俄羅斯非武力的全面經濟制裁可以作為大棒的首選。由於經濟制裁的效果形成需要半年以上的過程,因此,也必須改變短期內結束俄烏戰爭的心理預期,把落實停火的最早期待放寬到2005年內實現。這樣就能從長計議,不要急於求成。 3)必須儘快做出對俄羅斯軍事高壓的預案,並從輿論上直接明確宣示。在對俄問題上,我一直堅持必須保持軍事高壓,甚至不必懼怕普京的“核戰爭”威脅。對普京的核訛詐,川普政府應該有肯尼迪總統當年在古巴導彈危機中硬剛赫魯曉夫的勇氣。美國與西方盟友無論在常規力量還是在核力量上都有對俄羅斯降維打擊的能力,包括對普京的精確斬首能力。而獨裁者因為貪戀權力又往往最怕死,所以沒必要在核威脅問題上退縮。 如果不怕核訛詐,那在常規軍事較量上美國就應該完全放開,利用自己的高科技武器武裝烏克蘭,對俄軍進行碾壓式打擊。只有在戰場把普京真正打疼打怕,他才會老老實實走上談判桌。“以實力促和平”才能真正實現。 普京是那種不見棺材不掉淚的貨色,因此,川普政府應該改變策略,儘快開始武裝烏克蘭。不動軍事上的真格,普京不會乖乖就範。 因此,現在的關鍵就是川普必須儘快調整自己的對俄戰略,走出不願從軍事上武裝烏克蘭的死結。這看上去違背停火初衷,但在必須以毒攻毒、以戰止戰的時候,空談停火就沒有意義。 更多精彩內容請看: 1)油管頻道“雷歌視角”: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lfm_D5GrSVn59znfs8JD1g 2)萬維博客“雷歌視角”: https://blog.creaders.net/uindex.php 歡迎關注“雷歌視角”,幫你挖掘新聞背後的新聞。 歡迎訂閱、轉發和點讚。謝謝! |
|
|
![]() |
![]() |
實用資訊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一周回復熱帖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24: | 北約會玩/攻克基輔 | |
2024: | 一號真相台:完了:撞斷美國大橋的船老 | |
2023: | 神經 政論書65、上帝他老人家在哪裡 | |
2023: | 他們又回來了 | |
2022: | 為什麼大國的獨裁者都喜歡發動戰爭和大 | |
2022: | 獨裁最大的特點和不同 | |
2021: | 宗教信仰能在現實中救誰救啥? | |
2021: | BBC:緬甸114人死亡當日,軍方舉行盛大 | |
2020: | 騙人造謠不止,郭.文.貴的眾叛親離已然 | |
2020: | 新冠疫症正在改變全球的格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