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暢:川普2.0圍堵中國除了關稅戰之外還使用了哪些陰招?
在當前中美關係持續緊張、博弈加劇的背景下,美國政府除了延續高額關稅政策外,還在多個層面出招,試圖全面限制中國在高科技領域的發展。具體來說,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圍堵和限制中國獲取先進芯片製造能力
阻止ASML向中國出售光刻設備
自2025年1月川普再度上任以來,美國持續向荷蘭政府施壓,要求限制ASML對華出口先進的光刻設備,包括深紫外(DUV)和極紫外(EUV)光刻機。2025年初,荷蘭政府應美方要求,取消了部分出口許可證。美國還協調日本,共同敦促東京電子等企業限制對華設備維修和技術服務,以遏制中國自主製造先進芯片的能力。
說服台積電在美擴產,轉移先進產能
2025年3月,台積電宣布將對美國再投資1000億美元,新建五座先進芯片工廠,總投資達到1650億美元。此舉不僅是對美方長期遊說的回應,也將部分尖端製程從亞洲轉移至美國本土。
擴大芯片出口管制和制裁範圍
美國政府尋求進一步限制中國獲取如英偉達(NVIDIA)高性能芯片等技術產品,並討論對部分中國科技公司實施額外製裁,防止其繞過已有限制。
二、對中國的核心企業施壓:削弱中國科技企業的全球鏈條
在川普1.0時期,已經採取了許多措施削弱中國科技企業的發展。進入新的川普2.0時代,以下方面沒有改變,反而得到進一步加強:
限制台積電為華為代工
通過修改出口規則,凡使用美國技術的海外企業對華為供貨必須獲得美國許可,導致台積電等晶圓廠不得不暫停為華為提供先進製程芯片的代工服務。
要求蘋果降低對中國的依賴
美國政府多次呼籲蘋果將部分供應鏈遷回美國。儘管蘋果回應稱美國缺乏足夠的技術工人,但近年來已小規模將部分組裝線遷往印度和越南。
對特斯拉等汽車企業加征關稅
為限制中國產業鏈對美輸出,美國對中國產電動車及零部件加征關稅。特斯拉因此提出上訴,稱相關關稅“違反程序正義”。
三、資本與金融限制:從中概股到美元資產
7. 推動中概股退市
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Scott Bessent)在公開採訪中表示,不排除讓中國企業從美國交易所退市,以打擊中國企業的海外融資能力。
四、重塑全球供應鏈:打造“去中國化”體系
特朗普在1.0時期就提出了“去中國化”的戰略框架,特別是在半導體和稀土資源方面,但真正的實施開始於拜登政府時期,包括下面幾個方面. 而川普2.0必定會按照既定方針加強對中國的圍堵:
印太經濟框架(IPEF):與日韓、印度、東南亞國家合作,強化區域供應鏈聯動。
芯片聯盟(Chip 4):聯合日韓台構建半導體封閉圈,提升在美產能。
資源多元化:推動與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家合作,擺脫對中國稀土和關鍵礦產的依賴。
五、收緊科研與人才流動:限制技術擴散路徑
總的來看,川普對中國的打壓是全面性的、全方位的,包括關稅、科技、金融、供應鏈、人才等方面。從這些事實來看,川普並不是把中國當成自己的朋友,而是把中國當成讓美國再偉大的障礙和主要的對手。中美貿易戰只是剛剛開始,
誰笑到最後,誰才是真正的贏家。中國面臨巨大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