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高盛投行如何幫助希臘進行債務造假: How Goldman Sachs Helped Greece to Mask its True Debt
By Beat Balzli http://www.spiegel.de/international/europe/0,1518,676634,00.html
2
眾所周知,歐元出現的目的是歐盟為了擺脫或者說減少貿易過程中對美元的依賴,至少來說在檯面上這是無法被掩蓋因素。顯然直接受到衝擊的是美元,美國 作為當時和現在的超級大國,世界獨大,無論如何都不應該坦然接受這個事實,而事實是美國“平靜”地接受了這個事實,美國並沒有因歐元的出現而與歐洲出現任 何對立紛爭,哪怕是外交上的口水戰也沒有,這是什麼原因?現在的事實告訴我們,歐元從一開始就被美國玩於鼓掌。
歐盟《穩定與增長公約》規定:加入歐元區的各國政府的財政赤字不得超過當年GDP的3%;公共債務不得超過GDP的60%;中期預算應實現平衡或盈 余。回看歷史,1999年首批申請加入歐元區的12個國家有一個未獲批准,這個國家就是希臘。未獲批準的原因就是政府財政赤字遠超GDP的3%,公共債務 更是超 GDP的100%。
2001年,美國的高盛投資銀行主動找上希臘,注意是主動找上門。做什麼呢?通過金融手段幫助希臘政府掩蓋了一筆高達10億歐元的公共債務,使希臘政府賬面上符合加入歐元區的標準,成功把希臘送進了"歐元區"。
高盛是如何操作的呢?由希臘政府發行分批發行一筆約合100億美元,10-15年期的國債,與高盛沒有任何關係,正常的政府融資行為。高盛在這個融 資過程中做二道販子,什麼意思呢?就是高盛把希臘政府發行國債換到手的美元兌換成歐元,在匯率上人為操作。比方說當時的100億美元按照市值匯率1美 元=1.35 歐元可以兌換到74億歐元,高盛用更優惠的匯率兌換給希臘政府84億歐元,也就是說實際上高盛借貸給了希臘政府10億歐元,通過狸貓換太子般的金融操作, 幾次倒騰,使這10億歐元變成不是直接借貸而來的不計入希臘政府的公共債務統計數據里,希臘政府利用這10億歐元的“盈利”使得財政赤字僅為GDP的 1.5%,高盛還幫助希臘政府設計了許多斂財卻不會使負債率上升的方法,比如將國家彩票業和航空稅等未來的收入作為抵押,來換取現金。這種抵押換現方式在 統計中不是負債,卻變成了出售,即銀行債權證券化。順利加入了歐元區。
那麼說高盛不是白白送給希臘10億歐元嗎?非也,要是這樣高盛早就關門大吉了,首先,高盛的這些“服務”得到了3億美元的佣金。其次,高盛深知希臘 國債運作多給的10億歐元希臘政府根本還不起,為什麼高盛要在希臘長期國債上運作而不是短期國債,高盛防止這10億歐元打水漂,向德國一家銀行購買了10 億歐元的信用違約互換保險,這樣希臘政府償還不起的時候由保險公司支付。
至此有心人還是要說,起碼高盛還是要損失保險費,10億歐元的保險其保費也不低了,如果這樣想就太小瞧高盛了,保費算什麼?信用違約互換保險本身就 是金融衍生產品,是可以交易的,業內叫CDS,當時高盛幫助希臘把政府賬面做得漂漂亮亮的,表面債務違約的風險很低,所以希臘債務CDS也很低,高盛不但 不擔心手上的希臘債務CDS,還大量吃進其它債務CDS,在希臘主權債務要到期的時候唱衰希臘,利用各種手段使人們對希臘政府的償還能力,這樣迫使希臘債 務CDS 上漲了三倍,持有大量希臘CDS的高盛在高位拋出,賺的體滿缽滿的同時深深套牢整個歐元區。
歐元區里還有很多國家掉進了高盛的圈套,西班牙,意大利,甚至包括德國,都得到過高盛的“指點與協助”,目前全球CDS金額已經是天文數字,並且有 至少60%的交易是不透明的,金融衍生產品多到很多業內人士也看不懂,讀不透,連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也直截了當說不知道如何應對歐債危機,搞笑之極!其實 是真不知道嗎?肯定不是啦,是不能說而已~
為什麼高盛這些手段在中國玩不通?就是因為政治經濟全掌握在政府手中,政府不用借錢維持運轉。資本家最喜歡三權分立,現在明白為什麼了吧,三權分立 資本家才有機會運用他們的齷齪手段賺錢。希臘的政客當年就是出賣國家,人民的利益換取了自己的換取選票,把希臘帶進歐元區表面看是多大的能耐啊,那政治效 應好多好有多好。
再來看看英國當年為什麼不加入歐元區?表面理由是達不到加入歐元區的標準,其實真是這樣嗎?英國再差能差過希臘???通過希臘現在的下場還不明白 嗎?美英本來就穿一條褲子,英國達不到加入歐元區的標準,擺明也是英美聯手私下運作造成的假象罷了,歐元區的經濟美國玩於鼓掌,瓦解歐元區是遲早的,怎麼 可能把英國師傅也搭進去?
薩科齊最近公開說當年不該讓希臘加入歐元區,他為什麼敢這樣直截了當說,希臘還沒有任何不滿?希臘總理帕潘德里歐還公開承認希臘的問題是希臘自己造 成的?其實到這時大家都心知肚明了,被高盛狠狠玩了一把,致命的一把,歐元永無翻身之日。
郎咸平:可怕的高盛!
從 9月17日開始,由美國人民掀起的這場“占領華爾街”運動已經持續了一個多月。華爾街的欺騙與貪婪終於惹惱了美國人,以至於這場運動愈演愈烈,大有星星之 火可以燎原之勢。民眾的憤怒不難理解,作為07年金融危機的罪魁禍首之一的華爾街金融巨頭們,因接受了美國政府的巨額援助才免於倒閉,事後非但沒有受到相 應懲戒,華爾街金融高管們反而繼續拿着驚人高薪,收入有增無減,分紅動輒上億;與之相對應的是,美國的失業率已經到了危險的9%,大量民眾生活在貧困線以 下。其實,我們對華爾街金融幽靈應該並不陌生,它們不僅在美國興風作浪,更是早就把觸手伸到了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國家,大肆攫取財富。我在《新帝國主義在 中國2》一書中,就以高盛為例為大家做了分析。
成立於1869年的高盛集團是全世界歷史最悠久、最有權勢的投資銀行。從當年的馬夫門麵店到今天的華爾街大佬,從一間地下室一個雇員到如今上萬億美 元資產的影子操控者,高盛經歷了無數次風雨沉浮,走過一個多世紀灑滿鮮血的征途,終於登上全球金融的巔峰。從1929年起,世界上任何一次大蕭條和對美國 之外的國家進行的狙擊,高盛都在其中扮演着舉足輕重的角色。從高科技股到高油價,高盛主導了大蕭條後的每一次市場操作。
高盛號稱是泡沫製造專家,沒有誰比它更會製造泡沫,也沒有誰比它更會引爆金融核彈,包括迪拜危機。迪拜危機的背後,隱性的權力和關聯很值得探究。高 盛這種銀行,它的主要策略是什麼?就是事先布好局,過一陣子才開始狙擊你,從中獲利。它怎麼做呢?它事先賣空,包括滙豐銀行、迪拜世界。什麼叫賣空?就是 我今天向證券公司借出一張股票,用今天的價格100塊賣掉,等明天的股價跌到70塊,我再買回來還給證券公司。我是 100塊賣的,70塊買的,我就賺差價。所以高盛賣空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賭股價跌。它一定會事先賣空一大堆股票,然後突然發布壞消息,導致股價大跌,它就 大賺一筆,這就是它幹的事情。
但是,面對這一次迪拜引起的歐元區的問題,比如說希臘的債務危機,高盛沒有直接跳出來,它是讓南非標準銀行出面。這個銀行我們之前很少聽到,但是這 一次它跳出來了,說希臘跟愛爾蘭等國可能會因為它的債務問題退出歐元區。為什麼我說高盛是在操縱?因為高盛是中國工商銀行戰略投資的最大股東,現在依然持 有中國工商銀行133億股股票,而中國工商銀行同時又持有南非標準銀行20%以上的股份。當初工商銀行收購南非標準銀行就是高盛做的首席財務顧問。這一次 南非標準銀行站出來一說,歐洲人馬上就受不了了。然後他們循線一追,發現中國工商銀行是南非標準銀行的大股東,開始懷疑中國,然後又開始制裁中國。這就是 我們中國人愚蠢,幫高盛做替罪羔羊。
你看,我們聊到高盛的兩個手法:一個手法就是所謂的信息披露或者製造概念,還有一個手法就是所謂的影子操縱,它經常會扶植一些傀儡幫它來做事情,它 在幕後“垂簾聽政”。
高盛最喜歡創造一些針對新興市場的概念。它 2001年的時候就創造了“金磚四國”,最近又創造了一個叫什麼“新鑽十一國”,它就是這樣經常給這些國家鑲鑽貼金。這些國家就得意得不得了,包括“金磚 四國”,也包括什麼“新鑽十一國”,被高盛一評,這些國家感覺到好像真的在國際上揚眉吐氣了,哪裡知道這是它的策略之一。尤其是那個越南,越南剛成為“新 鑽十一國”,結果呢,美國馬上狙擊越南。它給出這樣一個概念的時候,就是要人們把泡沫給炒起來。比如說越南就是很典型的例子,越南一貼上標籤,經濟馬上就 崩潰了。當高盛走的時候,整個越南的通貨膨脹率高達25%。
高盛這家公司太可怕了,將來它會造成多大的危險都很難預料,而且話說回來,你以為它只是搞金融的嗎?高盛什麼都搞。中華民族是一個喜歡吃的民族,豬 肉就很重要,豬肉就占了中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的10%。我現在發現,高盛也開始在中國養豬了,它竟然控制了中國的豬,這絕對是不可想象的。它在 2004年首先收購了豬肉的下游加工廠雨潤集團,2006年又以20億元人民幣的價格收購了河南雙匯下游加工廠。搞定下游之後搞上游,高盛在湖南、福建花 了3億美元收購了幾十個養豬場。2009年又開始搞中游的渠道。所以高盛幾乎是中國唯一的一家掌控着這麼一個龐大產業的上中下三游的公司。你要知道,只要 掌控這一條產業鏈,成本就是最低的。一個產品的價格是怎麼決定的呢?通常都是由最低成本者所決定的。所以它不需要控制全中國的豬,只要控制這一條從福建到 湖南到江蘇到河南的豬肉產業鏈,通過高效整合,變得非常有效率之後,它就能夠掌控全中國的豬肉。也就是說,高盛哪天想讓豬肉漲價,中國的老百姓就得買高價 豬肉。
很多人評論高盛說,就像在整個經濟版圖上的一隻餓鷹,它的視角特別敏銳,不放過任何一個捕捉利潤的機會。整個世界版圖哪裡有機會,它馬上就飛奔向哪 里,去狙擊這個國家或者這個行業。這次金融危機,誰搞死了雷曼兄弟? 高盛嘛,還用懷疑嗎?當時韓國的產業銀行要來重組,本來雷曼是很有機會重生的,因為那個銀行的行長是原來雷曼首爾的首席代表。當時雷曼的老總,還跑到韓國 去求救。但雷曼最後還是被高盛搞死了。高盛搞死雷曼是很隱秘的,它沒有直接乾死雷曼,怎麼幹?它讓韓國的國民銀行站出來,說這個雷曼太爛了,我們不可能重 組。事實上,雷曼的總裁根本就沒有去找他談。而當時韓國的金融服務委員會(相當於中國的銀監會)說,你看韓國的國民銀行都說雷曼很爛,韓國的銀行不能去干 這事。韓國的產業銀行要去買雷曼,議會的議員就跳出來說,你看監管機構還有其他銀行都說雷曼這麼爛了,你為什麼還要去買?哦,原來你持有雷曼的股票。這實 際上就是高盛的一種策略。而這個議員之所以跳出來,實際上是由於高盛拿了大量的資金給李明博集團,讓他們去參加競選。
在中國不是一樣嗎? 我舉個例子。我們銀行業的改革是誰在推動的?高盛。高盛過分到什麼地步?全世界都沒有這樣子的交易。高盛說,你們中國建設銀行要把壞賬全部撇清,撇給四大 資產管理公司,然後拿一個乾淨的殼給我,我用低價買你的殼,比如說用一塊錢買建行的一股股票。最後的結果是高盛的好朋友美國銀行當了大股東,讀者如果對這 個關聯有興趣的話,請參閱拙著《郎咸平說:金融超限戰》。因此你看,在2007年年底的時候,美國銀行發表聲明說,由於次貸危機的影響,它們受到巨大的損 失。但是建行的上市呢,讓它們賺了1300億。你知道這是什麼概念嗎?那就是說我們每一個老百姓都為美國銀行付出100塊。這就是我們政府所做的金融改 革,最後圖利了高盛集團。實在不知道從事金融改革的這批官員是怎麼盤算的,為何會被高盛牽着鼻子走,裡面的秘密大概只有當事人知道吧。
從 9月17日開始,由美國人民掀起的這場“占領華爾街”運動已經持續了一個多月。華爾街的欺騙與貪婪終於惹惱了美國人,以至於這場運動愈演愈烈,大有星星之 火可以燎原之勢。民眾的憤怒不難理解,作為07年金融危機的罪魁禍首之一的華爾街金融巨頭們,因接受了美國政府的巨額援助才免於倒閉,事後非但沒有受到相 應懲戒,華爾街金融高管們反而繼續拿着驚人高薪,收入有增無減,分紅動輒上億;與之相對應的是,美國的失業率已經到了危險的9%,大量民眾生活在貧困線以 下。其實,我們對華爾街金融幽靈應該並不陌生,它們不僅在美國興風作浪,更是早就把觸手伸到了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國家,大肆攫取財富。我在《新帝國主義在 中國2》一書中,就以高盛為例為大家做了分析。
成立於1869年的高盛集團是全世界歷史最悠久、最有權勢的投資銀行。從當年的馬夫門麵店到今天的華爾街大佬,從一間地下室一個雇員到如今上萬億美 元資產的影子操控者,高盛經歷了無數次風雨沉浮,走過一個多世紀灑滿鮮血的征途,終於登上全球金融的巔峰。從1929年起,世界上任何一次大蕭條和對美國 之外的國家進行的狙擊,高盛都在其中扮演着舉足輕重的角色。從高科技股到高油價,高盛主導了大蕭條後的每一次市場操作。
高盛號稱是泡沫製造專家,沒有誰比它更會製造泡沫,也沒有誰比它更會引爆金融核彈,包括迪拜危機。迪拜危機的背後,隱性的權力和關聯很值得探究。高 盛這種銀行,它的主要策略是什麼?就是事先布好局,過一陣子才開始狙擊你,從中獲利。它怎麼做呢?它事先賣空,包括滙豐銀行、迪拜世界。什麼叫賣空?就是 我今天向證券公司借出一張股票,用今天的價格100塊賣掉,等明天的股價跌到70塊,我再買回來還給證券公司。我是 100塊賣的,70塊買的,我就賺差價。所以高盛賣空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賭股價跌。它一定會事先賣空一大堆股票,然後突然發布壞消息,導致股價大跌,它就 大賺一筆,這就是它幹的事情。
但是,面對這一次迪拜引起的歐元區的問題,比如說希臘的債務危機,高盛沒有直接跳出來,它是讓南非標準銀行出面。這個銀行我們之前很少聽到,但是這 一次它跳出來了,說希臘跟愛爾蘭等國可能會因為它的債務問題退出歐元區。為什麼我說高盛是在操縱?因為高盛是中國工商銀行戰略投資的最大股東,現在依然持 有中國工商銀行133億股股票,而中國工商銀行同時又持有南非標準銀行20%以上的股份。當初工商銀行收購南非標準銀行就是高盛做的首席財務顧問。這一次 南非標準銀行站出來一說,歐洲人馬上就受不了了。然後他們循線一追,發現中國工商銀行是南非標準銀行的大股東,開始懷疑中國,然後又開始制裁中國。這就是 我們中國人愚蠢,幫高盛做替罪羔羊。
你看,我們聊到高盛的兩個手法:一個手法就是所謂的信息披露或者製造概念,還有一個手法就是所謂的影子操縱,它經常會扶植一些傀儡幫它來做事情,它 在幕後“垂簾聽政”。高盛最喜歡創造一些針對新興市場的概念。它 2001年的時候就創造了“金磚四國”,最近又創造了一個叫什麼“新鑽十一國”,它就是這樣經常給這些國家鑲鑽貼金。這些國家就得意得不得了,包括“金磚 四國”,也包括什麼“新鑽十一國”,被高盛一評,這些國家感覺到好像真的在國際上揚眉吐氣了,哪裡知道這是它的策略之一。尤其是那個越南,越南剛成為“新 鑽十一國”,結果呢,美國馬上狙擊越南。它給出這樣一個概念的時候,就是要人們把泡沫給炒起來。比如說越南就是很典型的例子,越南一貼上標籤,經濟馬上就 崩潰了。當高盛走的時候,整個越南的通貨膨脹率高達25%。
高盛這家公司太可怕了,將來它會造成多大的危險都很難預料,而且話說回來,你以為它只是搞金融的嗎?
高盛什麼都搞。中華民族是一個喜歡吃的民族,豬肉就很重要,豬肉就占了中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的10%。我現在發現,高盛也開始在中國養豬了,它竟 然控制了中國的豬,這絕對是不可想象的。它在2004年首先收購了豬肉的下游加工廠雨潤集團,2006年又以20億元人民幣的價格收購了河南雙匯下游加工 廠。搞定下游之後搞上游,高盛在湖南、福建花 了3億美元收購了幾十個養豬場。2009年又開始搞中游的渠道。所以高盛幾乎是中國唯一的一家掌控着這麼一個龐大產業的上中下三游的公司。你要知道,只要 掌控這一條產業鏈,成本就是最低的。一個產品的價格是怎麼決定的呢? 通常都是由最低成本者所決定的。所以它不需要控制全中國的豬,只要控制這一條從福建到 湖南到江蘇到河南的豬肉產業鏈,通過高效整合,變得非常有效率之後,它就能夠掌控全中國的豬肉。也就是說,高盛想讓豬肉漲價,中國的老百姓就得買高價 豬肉。
很多人評論高盛說,就像在整個經濟版圖上的一隻餓鷹,它的視角特別敏銳,不放過任何一個捕捉利潤的機會。整個世界版圖哪裡有機會,它馬上就飛奔向哪 里,去狙擊這個國家或者這個行業。這次金融危機,誰搞死了雷曼兄弟? 高盛嘛,還用懷疑嗎?當時韓國的產業銀行要來重組,本來雷曼是很有機會重生的,因為那個銀行的行長是原來雷曼首爾的首席代表。當時雷曼的老總,還跑到韓國 去求救。但雷曼最後還是被高盛搞死了。高盛搞死雷曼是很隱秘的,它沒有直接乾死雷曼,怎麼幹? 它讓韓國的國民銀行站出來,說這個雷曼太爛了,我們不可能重 組。事實上,雷曼的總裁根本就沒有去找他談。而當時韓國的金融服務委員會(相當於中國的銀監會)說,你看韓國的國民銀行都說雷曼很爛,韓國的銀行不能去干 這事。韓國的產業銀行要去買雷曼,議會的議員就跳出來說,你看監管機構還有其他銀行都說雷曼這麼爛了,你為什麼還要去買?哦,原來你持有雷曼的股票。這實 際上就是高盛的一種策略。而這 個議員之所以跳出來,實際上是由於高盛拿了大量的資金給李明博集團,讓他們去參加競選。
在中國不是一樣嗎? 我舉個例子。我們銀行業的改革是誰在推動的?高盛。高盛過分到什麼地步?全世界都沒有這樣子的交易。高盛說,你們中國建設銀行要把壞賬全部撇清,撇給四大 資產管理公司,然後拿一個乾淨的殼給我,我用低價買你的殼,比如說用一塊錢買建行的一股股票。最後的結果是高盛的好朋友美國銀行當了大股東,讀者如果對這 個關聯有興趣的話,請參閱拙著《郎咸平說:金融超限戰》。因此你看,在2007年年底的時候,美國銀行發表聲明說,由於次貸危機的影響,它們受到巨大的損 失。但是建行的上市呢,讓它們賺了1300億。你知道這是什麼概念嗎?那就是說我們每一個老百姓都為美國銀行付出100塊。這就是我們政府所做的金融改 革,最後圖利了高盛集團。實在不知道從事金融改革的這批官員是怎麼盤算的,為何會被高盛牽着鼻子走,裡面的秘密大概只有當事人知道吧。
高盛的宗旨叫什麼呢?叫 “長遠的貪婪”。它們說短期交易的損失是可以容忍的,但是它們最終追求的是長遠的貪婪。它們要幹掉一切對手,贏下整個世界。 高盛布局中國房地產也是由來已久,1994年高盛就叩關進入中國。西安的長安城堡大酒店,上海的虹橋公寓、高騰大廈,都是高盛的產權。而且高盛做房地產是 標準的美國式房地產,就是它不直接做房地產,它是通過日本財團進入中國房地產的。當然中國人有仇日情緒,我們就說小日本又來搞我們的房地產了。但是,事實上你把日本人的衣服扒開,裡面藏着的 就是高盛。
後來我們明白了一個道理,高盛一開始說房地產價格很高,其實前幾年並不高,那個時候它是在為進來尋找一個很好的機會,實際上跟操縱華爾街的股票是一 個道理。等它低位進來了,你再也不會聽到高盛說任何話了。當然等到它要套現的時候,那它又會出來發言,把中國房地產拉高。也就是說,它偷偷摸摸地進貨,要 套現的時候開始拉抬,拉抬之後我們中國人跑去買。等賣給你們了,它就全部撤資。它當初對付越南人就是這麼幹的。一旦高盛撤資,死的可能就是我們現在的什麼 任志強、潘石屹這些人。
當高盛退的時候,我們會發現我們自己是裸泳者。這些人現在說沒有泡沫,實際上就跟中國的“股票黑嘴”一樣,是在跟人抬轎子,跟高盛在高高地抬轎子。 他們自己感覺好得不得了,還不知道他們是在抬轎子,甚至不知道被高盛利用了。高盛實際上它最終操縱的就是經濟和民生這兩條線,把你給卡死了, 你就得聽我的。
所以,請珍愛生命,遠離高盛吧!
相關文章:
3
共濟會與近代資本主義以及未來的“世界新秩序”藍圖
何新 轉載地址: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20/201105/235015.html###
2011-5-19
共濟會優先於你的一切,優先於你的祖國、父母和家庭。
----摘錄於18世紀共濟會會員加盟手冊
我在去年綜合當時所找到的一批資料編寫了《統治世界:神秘共濟會與新戰爭揭秘》一書,分別在香港和大陸出版。 此後一年來,我收集到關於國際共濟會更多的資料和信息。不僅確證神秘共濟會的歷史存在,而且了解到,這個以猶太銀行家為核心的歷史悠久的神秘組織,通過主 導貨幣和金融體系,對世界的政治和經濟控制已經很久很久。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近代歐美資本主義的歷史,其實就是共濟會猶太銀行家的歷史。
共濟會早在中世紀就是歐洲猶太銀行家的秘密結盟組織。在中世紀,基督教禁止基督教徒從事高利貸,鄙視商人。因此從事商業和高利貸活動成為猶太人的專利事 業。馬克思是猶太人,他在青年時代寫過《論猶太人問題》的著名論文,指出猶太精神就是唯利是圖的資本主義精神,因此人類的解放就是人類從猶太精神中的解 放。對這一論斷的深刻意義,如果不了解猶太銀行體系與歐美資本主義的關係,不研究共濟會的歷史,是無法理解的。 猶太共濟會銀行家在14-15世紀建立了佛羅倫薩和威尼斯共和國,使意大利的這兩個城市成為最早的在猶太共濟會銀行家控制下的金融國家。正是這兩個城市的 文學家、藝術家得到美地奇家族等銀行家的資助,而發起了解構封建政治文化和天主教體系的文藝復興運動。
16世紀猶太銀行家控制了葡萄牙和西班牙,先後建立了西班牙——阿拉貢王國,與神聖羅馬帝國和天主教教皇制度爭奪權力。猶太銀行家資助一批冒險家們(麥哲 倫、哥倫布都是猶太人)發起了探索新大陸的地理大發現運動,找尋黃金和開闢世界市場。這是近代資本主義全球化的先聲。 在17世紀,猶太銀行家先後控制了法蘭西和荷蘭,建立了著名的荷蘭——尼德蘭(低地)金融國家。猶太銀行家組建了國際化的東印度公司和西印度公司——這些 公司是跨國公司的原型,其中早期最著名的是荷蘭和瑞典的東印度公司,在亞洲、非洲和美洲建立了一系列殖民地和海外領地。
共濟會的觸角在明代後期伸展到東方的中國和日本,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武裝船隊一度占有了“福爾摩薩”——台灣。日本近代早期的資本主義也是在荷蘭殖民者的帶 動下萌發,所以18—19世紀日本稱西方學術為“蘭學(荷蘭學)”。明末侵掠朝鮮和中國沿海的日本海盜身後,有一批金錢支持者就是荷蘭共濟會的猶太銀行 家。 猶太共濟會商人的觸角至少在明末清初伸展到中國。但實際上也許進入更早,歐洲有人認為馬可波羅是猶太人。[1759年末,瑞典東印度公司“卡爾王子號 Prince Carl”到達中國廣東。船上的猶太商人是國際共濟會成員,他們登陸後舉行了慶賀的集會,這是共濟會在中國活動的最早可信記錄。
根據英國共濟總會Premier Grand Lodge of England的記錄,1768年編號407的共濟會會所(the Lodge of Amity No. 407)在廣東舉行了秘儀集會,當時共濟會尚未在中國建立正式的會所。 鴉片戰爭勝利後,英國獲取了香港半島的租借權,英國共濟總會於 1844年9月18日 授權在此建立皇家蘇塞克斯會所Royal Sussex Lodge No. 501 EC,這個設立在香港殖民地的會所,以時任英國共濟會總會大師Grand Master的蘇塞克斯公爵Duke of Sussex命名。共濟會實際是當時控制殖民地和商業的隱身指揮部。 1845年4月3日 共濟會香港會所舉行第一次開館集會,之後一系列分會所在廣州、 上海、青島、廈門紛紛建立。]
17世紀以後,西方在亞非拉侵略和控制了大片的海外殖民地和海外領地。必須修正的一個重要歷史誤解是,這些殖民地表面上看起來所屬宗主國是葡萄牙、西班 牙、荷蘭、英國等主權國家,但實際上這些殖民地的在商業和金融上的真正管理者並非這些國家的政府,而只是掛在這些國家的名下。海外殖民地的真正主人是東印 度公司和西印度公司的老闆——這些公司擁有武裝艦隊,有權自行任命殖民地總督。這些跨國公司的主權歸屬非常隱秘——公司真正的主人們是國際猶太共濟會內的 銀行家團體(股東)。
猶太銀行家早在17世紀即逐步從金融和財政上控制了英國,在英國發動了一系列宗教革命和政治革命,從而把英國的王權予以虛化、象徵化。18世紀後,英國共 濟會建立了王權與金權的聯姻。在既不光榮也非革命的所謂“光榮革命”之後,猶太銀行家把荷蘭—尼德蘭的金融財富轉移到英格蘭,通過英國的東印度公司開始經 營對中國的鴉片貿易。 18世紀末猶太共濟會銀行家資助和推動了美國獨立運動。美國革命的首領華盛頓雖然不是猶太人,但本身是擁有黑奴的奴隸主,也是馬里蘭州共濟會的教主。
了解近代的上述歷史,才會理解,統治全世界是近代共濟會銀行家始終不渝的一貫目標。在19世紀末被透露的猶太共濟會——錫安長老會的24篇秘密紀要中,談 論最多的是世界經濟。錫安會的猶太長老們聲稱,猶太人“要達到統治世界的目的,無法靠發動侵占領土的戰爭,但可以發動經濟上的全面戰爭”。 紀要說:“我們必須使全世界的經濟學家們環繞在我們的周圍,為我們的需要講話。經濟學應當成為猶太人教育的主要目標。在我們周圍的將薈萃所有銀行家、企業 家和資本家──最主要的是百萬富翁。因為從本質上說,世上所有事情最終都是由金錢的數量說了算。” 紀要說:“我們必須迅速着手建立龐大的壟斷機構,儲蓄巨大的財富,甚至使非猶太人的巨額財富也依賴我們的機構。” “只要在我們手中有了當今最有力量的東西──金錢,所有國家都將置於完全由我們之手掌控的金錢專政之下。”
那麼,如何才能完成這個讓金權統治全世界的計劃呢?該紀要說:“必須將那些非猶太人的注意力引向工業和貿易……劇烈競爭以及散布在經濟生活中的恐慌將會創 造一個冷漠又殘酷無情的族群。這樣的族群將孕育一種對政治和宗教強烈的厭惡情緒。他們唯一的目標是利潤,也就是黃金。因為黃金為他們帶來物質上的愉悅。另 一方面,我們控制的國際大資本鼓勵非猶太人政府大把借款。這會使我們的錢翻兩倍、三倍,甚至更多。”而“這些貸款以及高額利息沉重地壓在政府財政頭上,使 政府成為大資本的奴隸”。
2008年以來的“金融海嘯”是國際猶太共濟會實施控制世界計劃的重要步驟。目前美國政府負債纍纍,許多中國人以為美國將會破產。其實,美國政府的困境未 必是國際共濟會金融家的困境。這次金融危機使得許多國家經濟陷入困境,但恰恰也使得這些陷入財政和金融困境的政府不得不接受國際共濟會金融家的全面控制。 目前,美國共濟會已經通過國會操控奧巴馬政府於股掌之上。
美國共濟會控制下的金融體系是一個跨國體系。共濟會的猶太金融家們(包括中國人耳熟能詳的摩根、洛克菲勒、高盛、巴菲特、索羅斯等壟斷金融集團)在這場危 機中實際上賺得缽滿盆盈。而共濟會的最終目標是,等到各國政府無法償還巨額債務時,就都不得不聽命於一個猶太共濟會控制下的“超級主權”。這個超級主權的 要義是:建立世界新秩序、建立世界中央銀行,以及建立超主權、超國家的世界政府。 共濟會信仰起源於古老的猶太密教,因此共濟會有三大圖騰:(1)金字塔(通天塔)、(2)象徵魔神無所不在的的獨眼(荷魯斯之眼),以及(3)六角魔星 (大衛星,以色列國旗的標記)。
這三種標記在共濟會系統下的跨國公司和傳媒的圖徽中幾乎無所不在。 共濟會目前在中國通過所僱傭或收買的一些精英鸚鵡們鼓吹以“自由民主”為要義的“普世價值”、“全球化主義”。但是在共濟會統治下的美國,則通過近年制訂 的《愛國者法案》等強力法律,擰緊對社會實施暴力控制的螺絲釘。在共濟會的統治下,並不需要什麼多元化、異質化、言論自由化。共濟會要的是一元化的意識形 態控制! 共濟會通過世界銀行與國際基金組織(IMF)控制世界金融體系;通過聯合國國際衛生組織控制人類健康;通過轉基因作物控制農業和糧食種子。 瑞士的銀行體系,表面上是一個中立的國際銀行體系,其實早在18世紀就已經受控於共濟會銀行家。任何國際領導人如果不聽共濟會的話,他們會像對待IMF總 裁卡恩那樣無情地摧毀他。耐人尋味地是,在IMF的總裁繼任人選中,引人注目地出現了猶太銀行家——以色列央行行長的大名。
[IMF的 “後卡恩時代”似乎很快就會到來。美國CNN指出,按照傳統,IMF總裁是一名歐洲人。但新興經濟體也有意借這一機會派出一名“代言人”,增加在全球經濟 格局中的發言權。CNN列出了5名可能成為下一任總裁的人選。
1.埃爾·埃利安,現任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首席執行官和首席 投資官。擁有埃及和法國國籍,因此他能同時滿足“歐洲人擔任總裁”和“來自非歐元區國家的人擔任總裁”兩種呼聲。
2.德爾維什,土耳其前 財政部長,曾擔任世界銀行高管,以及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署長,有着豐富的跨國工作經歷。
3.卡斯滕斯,墨西哥央行行長,曾任墨西哥財長和 IMF副總裁。
4.阿盧瓦利亞,印度政府最高智庫計劃委員會副主席,曾在世界銀行、IMF和G20擔任過高級職務。
5. 費舍爾,以色列央行行長。曾任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IMF副總裁。]
新加坡是亞洲的一塊金融飛地,其建國和獨立都與英國共濟會有密切聯 系。李光耀退出政壇後,新加坡將更密切地被國際共濟會控制,其近期目標是在此建立人民幣離岸市場從而掌控人民幣的定價權。 共濟會將逐步控制、征服各國主權政府,使各國政府變成統一於“一個理念”、“一種制度”、“一個世界政府”之下的地方政府。
通過金融危機,日本實體經濟已被摧毀奄奄一息,摧毀歐元和德國金融經濟的步驟已經在進行時中。俄羅斯金融體系也在國際共濟會金融體系的掌控中。中國目前是 國際共濟會金融家着力要解決的主要問題。事實上,中國的外匯和黃金儲備的主要部分已經在共濟會的掌控之下。現在要解決的是使中國的整個貨幣體系 被解構和全面開放,從而徹底受控於共濟會的國際金融體系。世界銀行與IMF將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貨幣制度和工具。因此,選換一個完全聽命於共濟會的總裁 是絕對必要的。 由於龐大的人口基數,中國經濟和政治的解體將是一個頗為漫長而無比痛苦的過程。
共濟會準備了兩種方式,首選是讓這個制度體系從內部自我崩潰解體,自由主義 普世價值的鼓吹是重要的催化劑。如果不能達到這一和平解體的目標,那麼就準備在未來挑起對抗而從軍事上摧毀中國。顯然,從近年的黃海陳兵,到頻繁的戰爭軍 演,這兩手準備,共濟會都已經成竹在胸。 在未來控制了世界的共濟會新秩序下,將用多種殘酷和冷殘酷的手段消滅地球上無用的過剩人口,只保留少數必要人口成為服役於精英的奴工。
這就是本世紀內,國際共濟會正在推動實現的“世界新秩序”藍圖。
附:何新新聞評論
美國國會表決授予總統發動戰爭權力歷史快 速向第三次世界大戰及全球新秩序邁進
美國國會近日投票表決立法授予總統發動對外戰爭的特別授權。此項立法通過後,第三次世界大戰進程將正 式啟動。 這項立法授權美國總統可以在未來對所有國家、國內和國外的組織和人士採取單方面的軍事行動,對象為那些據稱是在目前或過去支持或從事對美國或其盟國採取任 何敵對行為的國家、組織和人士。該立法取消了必須經過國會批准才能使用武力的要求,而是賦予總統極權獨裁的權力,可以在任何一個不確定的時間內採取任何軍 事行動。它甚至賦予總統權力,可以不顧國會的監督,對美國國內的公民進行打擊。
無休止的戰爭:戰爭將繼續下去,直到一切敵對行動被終止,永遠不會發生。 無國界:總統將有充分的權力發動對任何國家,組織或個人,包括對美國本土的美國公民的軍事打擊。 單方面的軍事行動:充分的權力在任何時間,沒有國會批準的情況下侵略任何國家。 沒有明確界定的敵人:美國可以聲明或宣稱任何人為恐怖分子,或聲稱他們正在或曾經支持對美國的“敵對行動”和攻擊意向。
授權入侵幾個國家:總統將有充 分權力入侵伊朗,敘利亞,朝鮮,還有其他幾個非洲和中東的國家,甚至包括俄羅斯和China,根據法例,所有這些國家都是“被知道”有支持和資助對美國的 敵對行動。
何新評論: 10年之內,中國與世界必有非常之變!無內變則必臨外戰。 根本不是什麼“自由”不“自由”的問題,而是亡國滅種之危殆不遠矣!——中華民族已再次迫近最危險的時候!可嘆多數國人及政客還在做着世界第二、和平崛 起、太平盛世的春夢。 上征其利,下務其功,悠悠蒼天,曷其濟哉? 悲夫!
_______________
操縱二十世紀歷史的黑手-錫安長老會絕密紀要
www.forum.fengshui-168.com 百 年 奇 書
一 場 席 捲 全 球 的 「 金 融 海 嘯 」 鋪 天 蓋 地 而 來 。 這 究 竟 是 金 融 投 機 導 致 的 偶 發 事 件 , 還 是 經 濟 行 出 軌 的 必 然 結 果 ? 言 者 莫 衷 一 是 。 看 厭 了 , 聽 煩 了 , 也 就 懶 得 再 去 理 那 些 號 稱 「 經 濟 學 家 」 的 事 後 諸 葛 亮 們 胡 扯 瞎 掰 。 不 久 前 , 聽 說 在 北 京 的 「 海 歸 」 圈 里 神 秘 地 流 傳 著 一 本 「 奇 書 」 , 叫 《 The Protocols of The Learned Elders of Zion 》 。
還 聽 說 此 書 披 露 了 一 個 驚 心 動 魄 的 大 陰 , 原 來 這 場 「 金 融 海 嘯 」 的 源 頭 一 直 可 以 追 溯 到 100 年 前 10 個 錫 安 會 長 老 的 精 心 策 劃 。 起 初 , 我 總 覺 得 無 非 是 天 方 夜 譚 。 後 來 此 類 傳 說 越 來 越 多 , 還 說 這 本 書 已 經 進 入 了 北 京 最 高 決 策 層 的 視 野 。
我 就 想 找 來 看 看 , 上 網 一 檢 索 , 不 得 了 ! 雖 然 沒 有 電 子 版 , 但 卻 有 外 國 博 物 館 藏 的 希 伯 來 文 、 俄 文 、 英 文 和 日 文 等 各 種 版 本 的 圖 片 。 最 早 的 版 本 是 由 飛 利 浦 . 斯 捷 潘 諾 夫 於 1897 年 第 一 次 印 刷 出 版 , 當 時 只 是 在 他 的 朋 友 圈 中 私 下 流 傳 。 尼 路 斯 在 1901 年 以 《 渺 小 的 偉 大 》 為 書 名 將 此 公 開 出 版 , 並 在 1906 年 重 印 。 目 前 大 英 博 物 館 收 藏 有 這 個 最 古 老 的 版 本 。 後 來 有 了 俄 文 版 , 但 前 蘇 聯 時 期 一 直 是 禁 書 。 最 初 幾 年 , 在 蘇 聯 版 圖 內 的 任 何 地 方 擁 有 此 書 即 被 視 為 重 罪 , 一 旦 發 現 就 地 槍 決 。 上 世 紀 二 十 年 代 , 英 國 《 晨 郵 報 》 駐 俄 記 者 維 克 多 . 馬 斯 登 在 大 英 博 物 館 里 俄 文 版 將 此 書 譯 成 英 文 版 。 翻 譯 工 作 完 成 後 沒 幾 天 , 他 就 突 然 病 倒 , 匆 匆 離 世 。
全 書 篇 幅 不 長 , 包 括 24 篇 錫 安 長 老 會 的 秘 密 會 議 紀 要 。 儘 管 此 書 剛 問 世 , 猶 太 人 就 一 直 申 明 說 它 們 是 偽 作 。 但 100 多 年 過 去 的 人 類 歷 史 發 生 的 一 切 都 在 在 證 明 : 此 書 披 露 的 錫 安 長 老 會 征 服 世 界 的 密 絕 非 空 穴 來 風 。 長 老 們 在 這 些 紀 要 中 密 「 用 金 錢 控 制 媒 體 」 、 「 實 用 主 義 替 代 宗 教 、 「 支 持 共 產 主 義 者 建 立 政 權 」 、 「 挑 動 世 界 大 戰 」 等 一 一 變 成 現 實 , 這 難 道 只 是 一 種 巧 合 嗎 ? 24 篇 秘 密 紀 要 里 涉 及 最 多 的 是 經 濟 。 錫 安 長 老 們 聲 稱 , 猶 太 人 「 要 達 到 統 治 世 界 的 目 的 , 無 法 靠 發 動 侵 佔 領 土 的 戰 爭 , 但 可 以 發 動 經 濟 上 的 全 面 戰 爭 。 」 「 我 們 必 須 使 全 世 界 的 經 濟 學 家 們 環 繞 在 我 們 的 周 圍 。 這 也 是 為 什 麼 經 濟 學 成 為 猶 太 人 教 育 的 主 要 目 標 。 在 我 們 周 圍 的 將 是 所 有 銀 行 家 、 企 業 家 和 資 本 家 的 薈 萃 ─ ─ 最 主 要 的 是 百 萬 富 翁 。 因 為 從 本 質 上 說 , 所 有 事 情 都 是 由 金 錢 的 數 額 說 了 算 的 。 」 「 我 們 必 須 迅 速 著 手 建 立 龐 大 的 壟 斷 機 構 , 儲 蓄 巨 大 的 財 富 , 甚 至 使 非 猶 太 人 的 巨 額 財 富 也 依 賴 我 們 的 機 構 。 」 一 旦 「 在 我 們 手 中 有 了 當 今 最 有 力 量 的 東 西 ─ ─ 金 錢 」 , 所 有 國 家 「 都 將 置 於 完 全 由 我 們 之 手 掌 控 的 金 錢 專 政 之 下 。 」 那 麼 如 何 才 能 完 成 這 個 以 金 錢 統 治 世 界 的 略 呢 ? 一 方 面 ,「 必 須 將 非 猶 太 人 的 注 意 力 引 向 工 業 和 貿 易 … … 劇 烈 競 爭 以 及 散 佈 在 經 濟 生 活 中 的 恐 慌 將 會 創 造 一 個 冷 漠 又 殘 酷 無 情 的 族 群 。 這 樣 的 族 群 將 孕 育 一 種 對 政 治 和 宗 教 強 烈 的 厭 惡 情 緒 。 他 們 唯 一 的 目 標 是 利 潤 , 也 就 是 黃 金 。 因 為 黃 金 為 他 們 帶 來 物 質 上 的 愉 悅 。 」 另 一 方 面 , 「 我 們 控 制 的 國 際 大 資 本 鼓 勵 非 猶 太 人 政 府 大 把 借 款 」 , 「 這 使 我 們 的 錢 翻 了 兩 倍 、 三 倍 , 甚 至 更 多 。 」 而 「 這 些 貸 款 以 及 高 額 利 息 沉 重 地 壓 在 政 府 財 政 頭 上 , 使 政 府 成 為 大 資 本 的 奴 隸 」 。 「 貨 幣 的 存 在 就 是 為 了 流 通 。 貨 幣 的 任 何 停 滯 狀 態 , 對 於 國 家 的 正 常 轉 都 是 毀 滅 性 的 。 」
也 許 今 天 的 「 金 融 海 嘯 」 只 是 整 個 陰 的 第 一 步 。 等 到 各 國 政 府 無 法 償 還 巨 額 債 務 時 , 就 不 得 不 聽 命 於 一 個 「 猶 太 超 級 政 權 」 。 有 人 說 , 人 類 歷 史 正 一 步 步 按 照 當 年 錫 安 會 長 老 們 精 心 策 劃 的 路 線 圖 在 沉 淪 。 看 到 這 些 100 多 年 前 的 文 字 , 你 能 不 感 到 觸 目 驚 心 嗎 ? 最 近 , 這 本 百 年 奇 書 的 中 文 版 《 操 縱 20 世 紀 歷 史 的 黑 手 》 已 悄 然 在 香 港 出 版 。 解 開 黑 手 之 謎 後 能 否 找 到 出 路 , 天 曉 得 。
內 容簡介
《錫安長老會紀要》這本書是100多年前作者用第一人稱書寫,以一個錫安長老的身份在長老會議上向新成員介紹如何掌控世界的具體 計劃。全書並無嚴整結構,章節內容並不統一,前後章節也不存在嚴格順序,似乎是以時間作劃分,每一章內容來自一次會議的記錄。
全書共分24章,包括的具體話題有:
1、用自由主義消滅非集權制政府
2、用經濟集權取代政治集權。
3、傳播達爾文主義、馬克思主義、尼采主義、社會主義、共?主義、無政府主義以製造社會矛 盾,國家對立。
4、建立世界政府,迫使各國讓權。
5、引發世界大戰,消滅敵對集團。
6、推 廣普選權,培養愚民群體,以對抗各國精英階層。
7、通過共濟會招桓鮓ⅲ蔀櫬砣恕
8、安插民主政府領導 人。
9、控制媒體,加大對言論自由、出版自由、人權和民主的宣傳,使其破壞原有社會秩序,同時使其成?新統治方式的迷霧。
10、控制教育。
11、用娛樂、色情等分散人們注意。
12、消滅基督教、伊斯蘭教以及其他一切宗教,宣傳唯物 主義,以無神論作為過渡,最後代之以猶太教。
13、通過政府徵稅削弱各國資本家實力。
14、通過貸款控制各國財 政。
15、消滅金本位,通過控制貨幣發行量製造經濟危機。
16、長老會通過能力推選國王,在全面統治世界之前, 國王不會露面,只是在暗中操縱世界。
4
摩根家族與鴉片戰爭有一定的聯繫,他們來自Rothschild家族,其中出了著名的猶太鴉片商人Sassoon, Sassoon家族來自伊拉克,他們在印度孟買開始經營鴉片,並且通過把鴉片販賣給中國人而發跡,不過,最終能使他們富可敵國和統治世界金融的資本卻是來 自中國,他們借着鴉片戰爭的侵略迫使大清"賠償"了清朝300年積累的國庫金銀的一多半。迎來了Rothschild家族控制世界的輝煌時期。
The Sassoon family was heavily involved in the shipping and opium trade in China and India. Elias David (1820 - 1880), his son by his first wife, had been the first of the sons to go to China, in 1844.
羅斯柴爾德家族編年史 (前言)
作者:Andrew Carrington Hitchcock
前言
Rothschild家族控制這個世界已經很長時間了,他們所觸及的事物涉及到我們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下面的內容足可以做證明。不管怎 麼樣,在你讀下面的活動時間記事表前,可以看一下下 面這些毫無價值的關於Rothschild家族的簡單介紹,他們可不是他們向對外宣布的那麼簡單。
Rothschild家族稱 自己是猶太人,其實他們是Khazars人。他們來自於一個叫做Khazaria的國家,這個國家位於黑海和裏海之間,也就是現在的格魯吉亞。
Rothschild 家族聲稱自己是猶太人,是因為公元740年,Khazars人在國王的統治之下,不得不改變自己的信仰,而信奉猶太教。但是,當然,這裡不包括將他們血脈 里的亞洲蒙古血統改變為猶太血統。
你會發現,今天的世界上,大概有90%的Khazars人都會告訴你,他們其實是猶太人,或者他們會 說,自己是德系猶太人(Ashkenazi Jews)。這些人知道他們在欺騙這個世界,甚至說,以色列是他們的出生地,其實他們生在離以色列大概800 英里的格魯吉亞。
那麼好吧,下次你聽到以色列總理低聲說到所謂的猶太人迫害,想想,每個以色列總理其實都是德系猶太人 (Ashkenazi Jews)。所以,當所有這些總理們拍西方國家的馬屁,要重建猶太人的家園,他們明顯是在欺騙大家。他們從來就不屬於那片地區,但 是因為這個原因,他們才稱自己為德系猶太人(Ashkenazi Jews)。
《揭露》(Book of Revelation)這本書 中,第2章,第9節,陳述了這些德系猶太人(Ashkenazi Jews):
“我知道你們的勞動、苦難和貧困,(儘管你們現在很富有),而且我 還知道,你們褻瀆自己祖先,那些聲稱自己是猶太人的人,其實不是猶太人,你們是撒旦一會(synagogue of Satan)的人。”
世 界上最富有的血脈,毫無例外,都是德系猶太人(Ashkenazi Jews),而且都來自於Rothschild家族。讀完下面的記事表,你會發 現,Rothschild家族通過欺騙、篡改和謀殺,才得到自己今天的位置。他們的血脈同時還通過歐洲的皇室家族延續,包括下列家族:
Astor(美國豪富家族);Bundy(美國銀行家和政治家族,比較近的一位McGeorge Bundy曾經是肯尼迪總統和約翰遜總統的國家安全顧 問);Collins;du Pont(法裔美籍家族,以經營炸藥和紡織品起家,進而擴展到其它各種製造業); Freeman;K
ennedy(肯尼迪家族);
Morgan(摩根家族);Oppenheimer(美國著名投資機 構);Rockefeller(洛克菲勒);
Sassoon(沙遜家 族, 猶太鴉片大商人,鴉片戰爭);Schiff;Taft;Van Duyn。
儘管如此,這些並不是我們要擔心的。你也許會很清醒的認識到,幾百年來,很多德系猶太人(Ashkenazi Jews)一次又一次改名換姓, 是為了讓自己更好的延續在生活的國家的優勢地位,他們可以獲得在那個國家中足夠的重要地位,這樣可以讓他們滿足各地真正的主人的需求。這裡有足夠的證據證 明,Rothschild家族今天仍然延續他們的欺騙傳統。
不僅如此,Rothschild家族還有很多私生子,必要的時候,悄悄地在他們的要求下被放入統治者的位置。這由Rothschild家族的第 一代開始的先 例,他其實有一個私生子,實際上是他第六個兒子。最後,考慮到這個世界如此複雜多變,如果我也可以姓Rothschild或者以上任何一個姓,這也不能讓 我成為這個家庭的一個分子,就像是在公元740年強迫這些德系猶太人(Ashkenazi Jews)信奉猶太教一樣,不能改變他們的血脈。
無論如何,都不要機械的判定一個你見過,而且姓Rothschild或任何一個以上姓氏的人跟Rothschild家族有任何關係。因為最重要的是, 大多數德系猶太人(Ashkenazi Jews)是清白的,這片文章只是要告訴人們,真正的敵人是誰,不只是一個簡單的種族或只一個有相同姓氏的人,他 們也許跟這些事無關。
5
老錢:美國往事——華爾街大亨:JP.摩根
(John Pierpont Morgan)
華爾街大亨:JP·摩根(John Pierpont Morgan)
“商業信貸的基礎不是金錢也不是財產,商業信貸的基礎是人格。金錢和其他任何東西都在其次,人格是金錢買不到的。我不信賴的人即使以基督教 世界的所有債券作擔保,也不能從我這裡拿走一分錢。”
——JP·摩根
JP·摩根(John Pierpont Morgan)和大多數美國早期的富豪不一樣,他是含着金鑰匙出生的。摩根家族的祖先是最早來到馬薩諸塞 (Massachusetts)的英國移民。JP·摩根的祖父約瑟夫·摩根(Joseph Morgan),賣掉了馬薩諸塞州的農場,來到康乃狄格 (Connecticut)的哈特福德(Hartford)定居。約瑟夫最初經營一家小咖啡店,兼賣籃子。一番苦心經營後,他用積攢的錢,蓋起了一座旅 館。
一八三五年,約瑟夫投資了一家保險公司。哈特福德是美國保險業的發樣地,但當時的保險公司也只有可數的幾家。投資就是在股東名冊上簽名。然後,收取 投保者的保險費。沒有災禍時,這是無本生意。但是,不久紐約(New York City)發生了特大火災。投資者慌張地來到約瑟夫的旅館,他們中的大多 數人從未有過這樣的經歷,他們自願放棄自己的股份。約瑟夫和一位合伙人買下了他們的股份,同時派人帶上十萬美元,去紐約處理賠償事項。賠償給公司帶來了信 譽,約瑟夫把新的投保者的保險費漲了一倍,大賺了一筆。約瑟夫淨賺十五萬美元,同時保險公司在紐約名聲大振。
最早到哈特福德定居的是來自紐約的荷蘭後裔。一六三三年,馬薩諸塞的英國人,遷移到哈特福德,建立了第一座基督教堂。這些人的政教分離思想在馬薩諸 塞州受到抵制,他們一到康乃狄格後就草擬了“憲法”。一六三八年,在一棵橡樹下,托馬斯·霍克(Thomas Hook)牧師完成了“康乃狄格基本法”, 康乃狄格州被稱為“憲法之州”。一六四零年,康乃狄格成立了第一座公立小學。獨立戰爭時期,哈特福德成了“兵工廠”。一八三零年代,哈特福德的山繆爾·柯 特(Samuel Colt)發明了手槍。一八四六年,美墨戰爭期間,哈特福德接受了聯邦政府一千支手槍的訂單。從此哈特福德以製造槍炮而聞名。
約瑟夫退休後,出資五萬元買下了哈特福德的乾菜批發店,開張那一年,JP·摩根二十三歲的父親吉諾斯·斯賓塞(JS)·摩根(Junius Spencer Morgan),娶了皮爾龐特家的女兒。吉諾斯的岳父是波士頓的牧師,一位熱情的詩人,主張廢除農奴制和實行社會改革。一八三七年四月十 七日,在JS·摩根的住宅里,約翰·皮爾龐特·(JP)摩根呱呱墜地。不久,JS蓋起了一幢豪宅,在那裡JP有了三個妹妹和一個弟弟。
一八五四年,吉諾斯成了喬治·皮鮑狄(George Peabody)在倫敦一家銀行的合伙人,專營美國國債、州債、股票及國外匯兌等項買賣。
安德魯·傑克遜(Andrew Jackson)總統執政時,廢除了聯邦銀行制度,僅保留州際銀行。由於西部擴張和加州金礦的發現,掀起了大規模的 西部移民潮。各州際銀行不顧金融秩序,發放大量銀行債券,最終導致了經濟危機。一八五七年八月,俄亥俄州一家保險公司宣告破產,成了這次經濟恐慌的導火 線。到了年底,九百多家銀行和投資公司相繼倒閉,是為“一八五七年經濟大恐慌”。
在倫敦金融界有着“美國金融大使”之稱的皮鮑狄,得到了羅斯柴爾德(Nathan Mayer Rothschild)的鼎力相助,在英國政府中上 下周旋,策動修改了銀行法。英國銀行貸給了皮鮑狄一百萬英鎊。錢匯到美國後,壓住了華爾街的經濟恐慌。
一八五四年,十七歲的JP,身體很差,因為擔心倫敦的霧有礙健康,去了瑞士讀高中,畢業後進入德國的哥廷根大學(University of Gottingen)深造。哥廷根大學當時是德國及全歐洲最好的大學,德國未來的首相俾斯麥(Otto Von Bismarck)、奧地利首相梅特涅 (Klemens Wenzel von Metternich)、偉大的地質學家洪堡(William Humboldt)等都出自哥廷根大學。JP在 哥廷根學數學,歷史上最偉大的數學家高斯(Johann Karl Friedrich Gauss)曾是哥廷根的教授,哥廷根是當時的數學聖地。JP很 有數學天賦,他的教授,想讓他留下深造。但被JP一口回絕:“我學數學是為了銀行,將來我的銀行將控制數學。”
一八五七年,JP從哥廷根畢業後回到美國。夏天,JP在康乃狄格州的鄧肯·謝爾曼(Duncan Sherman)家度假時,邂逅了一心想成為歌唱 家的咪咪——亞美莉亞·斯塔傑(Amelia Sturges)。咪咪溫文爾雅,端莊嫵媚,她和鄧肯夫婦聊起音樂、美術時,神采飛揚,楚楚動人。JP一見 傾心。一次,JP的母親從倫敦來紐約,鄧肯讓她帶咪咪去歐洲觀光。在倫敦,JP的父親見到了咪咪,也知道了他們的戀情,JP父母答應了這門親事。
一八五七年下半年,JP加入了華爾街的鄧肯·謝爾曼公司,美國豌豆業代理商。JP的父親JS是合伙人之一。在工作崗位上,摩根展示出了良好的理解 力,和實踐自身想法的巨大勇氣。
在一次前往新奧爾良(New Orleans)購買棉花的貿易中,JP遇到了一船咖啡正在尋求買主,船來自巴西,因為美國買主破產,船長只好自己推 銷。要是有人出現金,他願半價出售。JP考慮了一下,買下了這船咖啡,他帶着咖啡樣品到新奧爾良與鄧肯公司有聯繫的客戶那兒推銷,同時發電報給紐約總部: “已買下一船廉價咖啡。”總部回電:“立即撤回交易!”JP馬上發電給倫敦的父親。在父親的默許下,JP用父親倫敦公司的戶頭,償還了挪用鄧肯公司的金 額。JP還買下了其它船上的咖啡,JP買下這批貨不久,巴西咖啡因受寒而減產,價格漲了三倍。JP大賺了一筆,鄧肯對他讚不絕口,倫敦的JS對兒子也贊不 絕口。
一八六一年十月七日,JP和咪咪舉行了婚禮。這是與眾不同的婚禮。每個人都從心底里祝福這對新婚夫婦,但現場仍然寂靜、哀傷,婚禮猶如葬禮。新娘的 父母參加了婚禮,但新郎的雙親卻遠在倫敦。婚禮先由牧師禱告,隨後新郎新娘宣誓永遠相愛,交換戒指、擁抱、接吻個過程不到十分鐘,但頭戴面紗,身穿白色禮 服的新娘就因貧血而支持不住了。儀式一結束,新娘就倒在床上。兩個女僕連忙替她換下禮服,餵她吃藥。新娘面如紙色,如同斷了氣一般。新郎則在的客廳里,接 受親朋好友的祝賀。這時侯,新娘的母親,哭着懇求新郎:“無論如何,您也要救救可憐的咪咪!”新郎信誓旦旦:“您放心,我會竭盡全力醫好咪咪的病!”婚禮 結束,JP換上外套,抱起咪咪,在參加婚禮的親友們護送下來到布魯克林碼頭,搭乘由紐約前往英國的汽船。JP要到阿爾及爾,那個溫暖的地方讓咪咪療養一 下。儘管咪咪已進入肺結核三期。但甲板上的新婚夫婦,對未來充滿撞憬。
當時,內戰已經爆發,聯邦在布爾戰役中失利後,紐約和倫敦的金價和物價都不穩定。鄧肯公司變得格外忙碌,但JP毫不關心。在他們前往阿爾及爾度蜜月 之前,北軍的情形依然十分不利。戰局的變化導致了華爾街金融市場的劇烈變化。一心想治好咪咪的JP,顧不上金融市場了,他在阿爾及爾港,為咪咪租下了一家 從窗口可以俯瞰地中海的公寓,他們享受着溫柔的海風和暖和的陽光。然而,這一切還是無濟於事,咪咪的病情每況愈下。他們來到法國尼斯求治。不久又到巴黎。 咪咪年輕的生命在巴黎的醫院裡結束了。葬禮在倫敦舉行,距婚禮不到三個月。JP完全變了,他穿一身黑色衣褲,目光冷淡,沉默寡言,喜怒不形於色。
咪咪死後,JP帶着一顆破碎的心,由倫墩回紐約。父親JS從倫敦電告鄧肯,希望他能繼續和JP合作。但被鄧肯拒絕了。JS得知後電告兒子:“不必再 和鄧肯共事!自己辦一家公司!無論多少資本有我撐着。”父親給了JP最大的支持。在華爾街證券交易所對面的一幢舊房子的二層樓上,JP掛上了一塊招牌—— 摩根公司。從此,JP開始了自己的華爾街生涯。
一七七三年,倫敦證券交易所(London Stock Exchange)成立,這是金融史上最重要事件之一。一七九二年,紐約在華爾街 (Wall Street)四十號,成立了紐約證券交易所(New York Stock Exchange),當時只有二十四位經紀人。交易所採取會員 制,會員費每年二十美元。新會員入會要負擔一筆贊助金。交易所一天開盤一次,只要做成了一筆買賣,就不再開盤了。內戰(Civil War)爆發後,戰爭 債券倍受青睞,交易十分紅火,交易所身價百倍,很多經紀人想成為會員。為了限制會員席位,交易所將一些新經紀人排斥在會員之外。在皮鮑狄公司紐約分行的推 薦下,JP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擁有了一個席位。
對JP來說,這一切都不重要,他只要賺錢。因為內戰,金價波動很厲害。戰事有利北軍,金價就跌;反之,金價就漲;北軍戰敗,金價就暴漲。JP準備秘 密買下四、五百萬美元的黃金,將其一半匯往倫敦,一半留在紐約。一旦黃金匯往倫墩的消息傳出去,查爾斯敦(Charleston)的北軍又戰敗的話,金價 定漲,到時候,再把留下的一半拋出去。一切都在意料之中,買金之事走漏風聲後,金價飛漲。JP大賺了一筆。JP的行為遭到了《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的嚴厲指責:“這次金價的暴漲,是把美國人的生命視同兒戲。這些該死的非法者,竟然以林肯總統的武器輸入計劃為代價去換取非法利 益。議會應該趕快建造斷頭台,將這些傢伙斬首示眾。”
當時,華盛頓陸軍總部的槍械倉庫里,有五千支老式的霍爾步槍(Halls Carbines)。這些槍年代久遠已無法使用。內戰爆發後,槍支奇缺, 一位叫亞瑟·伊士曼(Arthur Estman)的商人,與陸軍部簽定了合同,買下了這批槍。九十天后付款,價格是每支三點五美元。伊士曼到處兜售這種 槍。提貨的日子快到了,伊士曼還沒有足夠的顧客,便將合同轉給了賽門·史蒂文生(Simon Stevenson)。史蒂文生是JP合伙人克查姆的朋友, 他姐姐曾是JP的數學老師。史蒂文生把支票給了伊士曼,得到了提貨單。付給陸軍部的支票是JP·摩根的。史蒂文生將這批槍運送到了北軍弗萊蒙特(John C Fremont)少將手裡。開箱一看,發現少了一半。隨即一封催款電報就到來了:“若想要剩下的一半,請先支付已收貨物款項,每支槍二十二點五元。 弗萊蒙特少將稱這批槍是“比南軍更可怕的武器”。不算這批槍的安全問題給聯邦造成的損失,僅在這筆交易上,就讓聯邦政府損失了近十萬美元,而JP再次成為 媒體抨擊的對象。
史蒂文生向法庭起訴,要求償還他已交付弗萊蒙特少將槍支的貨款,合計五萬八千零七十五美元。這場官司把JP和克查姆都牽連了進去。JP中途退出,史 蒂文生和克查姆一直到內戰結束後的一八六六年才勝訴。
內戰期間,JP用了一千美元免去了兵役。
皮鮑狄在金融界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退休時,英國維多利亞女王有意授予他英國貴族爵位和封號,但是,他以自己是美國人為由,婉拒了女王的好意。皮鮑狄 沒有兒女,退休後,公司按他的繼承人吉諾斯·摩根的名字,改為JS·摩根公司。
一八六六年,JP再婚,新娘是律師法蘭西絲·崔西(Frances Louisa Tracy)。同年有了長女露易莎(Louisa Pierpont Morgan)。一年後,又有了小JP·摩根(John Pierpont Morgan Jr)。小摩根是JP唯一的兒子。一八七零 年,摩根的二女朱麗葉(Juliet Pierpont Morgan)出世。三年後,三女兒安(Anne Morgan)誕生。小摩根後來繼承了父業, 掌管了摩根公司,並將父親的基業進一步擴充發展。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從事聯邦債券的銷售;不久,因哈洛德·斯坦利(Harald Stanley)的 加入,公司再度易名,成為聞名至今的摩根·斯坦利公司(Morgan Stanley)。
內戰後不久,作為華爾街銀行家的JP,把目光投向了鐵路,這一時期的鐵路營建是美國最熱門的事業。當時的美國鐵路事業,分東西兩大塊。東部是三分天 下,由范德比爾特(Cornelius Vanderbilt)的紐約中央鐵路公司(New York Central Railroad)控制新英格蘭 (New England)的鐵路系統、傑伊·古爾德(Jay Gould)的伊利鐵路公司(Erie Railroad)控制中西部的鐵路系統、其餘的 由賓夕法尼亞鐵路公司(Pennsylvania Railroad)控制。西部的鐵路系統則由斯坦福(Leland Stanford)等人的聯邦太平 洋鐵路公司(Federal Pacific Railroad)控制。
JP·摩根要在華爾街的鐵路市場占一席之地,最大的對手是古爾德。古爾德是華爾街老手,儘管他年紀輕輕,但他在股票市場上有着殺遍華爾街無敵手的記 錄。三十三歲就因和范德比爾特爭奪伊利鐵路公司的控制權而名聲大噪。此人長相奇特,短頭,留着又硬又密的絡腮鬍子。古爾德的祖先於一六四七年由英格蘭移民 至康涅狄格州,而他是一個道地的紐約人。少年古爾德,因迫於生計曾在一家雜貨店當學徒,他省吃儉用積攢了五千美元後,來到了紐約。剛到紐約時,古爾德在一 家皮草行干,他竟然瞞着老闆,用皮草行的錢去買國債及股票。後來,古爾德因投資華盛頓鐵路公司及伊利鐵路公司,成為華爾街巨富之一。古爾德曾聯合華爾街另 一大亨費斯克(James Fisk),合擊鐵路大王范德比爾特。最後迫使范德比爾特放棄了掌控伊利鐵路公司大權的企圖,造成了美國東部鐵路的三分天下。 古爾德是一位堅韌、冷靜、不達目的永不放棄的人。
古爾德在擊敗了范德比爾特後,合伙人費斯克又被情殺,伊利鐵路就完全控制在古爾德手裡了。這時侯,古爾德着手收買阿爾巴尼——平漢頓鐵路 (Albany——Binhanton Railroad)的股票,想以此來威脅已被JP控制的紐約中央鐵路。JP得到消息後,立即插手進來,很快他就擁 有了阿爾巴尼——平漢頓鐵路二分之一強的股票。但古爾德仍然不放棄對公司的控制權。衝突不斷升級,最後演變成了一場美國商業史上有名的武鬥。
JP組織人馬,占領了鐵路起點阿爾巴尼,古爾德聞訊占領了終點平漢頓。JP稱自己是鐵路的合法主人,全路必須聽他的。為了行使權力,JP從阿爾巴尼 開出了一列裝有五百人的火車,他親自在車上壓陣。古爾德也不示弱,也從平漢頓開出了一列裝有五百人的火車,同時命令全線放行。古爾德患有肺結核,無法親自 上陣。
兩列火車行至哈里斯(Harris)橋附近,聽到了對方的汽笛。這時,JP車上的列車長請求把他們坐的車箱卸下來,JP說不必。列車長膽小,私自卸 了下車箱。十秒鐘內,兩列火車相撞。古爾德的五百人,非死即傷,無人倖免。而JP車上的人,傷亡不到二百人。原來,JP事先算好,選了一輛馬力最大的機 車,他還算出了最後一節車箱所受的衝擊力最小,車箱裡設置了沙發,大大減小了衝擊力。戰勝古爾德後,JP去了法國度假。這期間,華爾街又殺出了一位名叫愛 德華·哈里曼(Edward H Harriman)的人,險些動搖了JP的根基。
哈里曼也是靠鐵路發的家,他曾到中國勸說清王朝,由他在中國建一條從廣州到中俄邊境的鐵路。中俄兩國政府都被說動了。要動工時,英法兩國得到消息, 向中國政府抗義,哈里曼的計劃告吹。
哈里曼回美國後,很快就取得了聯邦太平洋鐵路的控制權。然後,哈里曼又想把手伸向白林頓鐵路(Burlington Railroad),這是一條 有戰略意義的小鐵路。但是,這條鐵路屬於JP的北太平洋鐵路公司(Northern Pacific Railroad System)。要控制白林頓鐵 路,就必須控制北太平洋鐵路。哈里曼趁JP不在國內,發起閃電戰,大量收購北太股票。幾天內,哈里曼購進了三十七萬普通股和四十二萬優先股。哈里曼在優先 股中占有絕對多數,但美國的公司法規定,普通股起決定作用,他還差四萬股。
北太的主管是前法官葛雷(Elbert “Judge” Gary)。葛雷注意到北太股票從一百元猛增至一百八十六元。他深感不安,立即向JP請 示。JP復電葛雷,不惜一切代價購進十五萬股北太股票,同時讓葛雷調查對手是誰。葛雷很快查出了是哈里曼和庫恩羅比銀行在作怪,庫恩羅比銀行和摩根公司有 業務往來,葛雷以此為要挾要庫恩羅比銀行停止收購北太股票。
庫恩羅比銀行只是聽從哈里曼的指揮在賣進北太股票,在葛雷求下,庫恩羅比銀行停止了收購北太股票。在這關鍵時刻,哈里曼得了闌尾炎,進了醫院,醫生 正要開刀,但哈里曼堅持要給庫恩羅比銀行打個電話,否則寧死不上麻藥。醫生只得把他抬到電話室,哈里曼在電話里要求庫恩羅比銀行補足四萬股。等手術一完, 哈里曼就吵着要去庫恩羅比銀行,醫生沒辦法,只得在第二天把他抬到庫恩羅比銀行。但此時,庫恩羅比銀行已得到葛雷的警告,停止賣進北太股票了。哈里曼大 怒,要求立即補進,行長說行情已致每股一千元,如合補進?哈里曼說。再貴也要補進。行長拒絕以銀行去押寶。哈里曼見此局面,只得罷手認輸。
現代投資銀行業是在JP手中最後成熟的。內戰中,林肯政府為了募集軍費發行了大量國債,傑伊·科克(Jay Cooke)是獨家承攬債券的業主,他 聯合了倫敦的兩家銀行,消化了這些債券。內戰時期,科克稱職地扮演了一個投資銀行家的角色。投資銀行的鼻祖非科克莫屬。無論是發行國債,或是為鐵路、運河 事業等發行公司債券,對科克來說,跟他自己發行沒有兩樣。他利用這些債券,在承購人和發行者之間協調、交涉,並賺取手續費。當時的手續費為百分之一或更 高。在美國金融史上,商業銀行是以自己的資本或客戶的存款作本投資;而投資銀行則是接受國債、公司債券、股票購買者的委託,代購債券。開始時,因為沒有買 主,他們只得以身試“債”,自己承擔風險,先行購入債券。雖然,科克有過公司,但正式成立國際性聯盟組織的則是JS和JP父子兩人。這種國際性聯盟組織經 營國債、公司債及股票。為了分攤風險,將各投資銀行承購的國債、公司債券或股份,統一核算。至此,商業銀行及投資銀行正式“分道揚鑣”,它們沿着兩條不同 的業務方向發展。商業銀行拿客戶存款和自有資本購買國債、公司債或企業股票;投資銀行則代理顧客承購各種債券,同時自己承擔一定的風險。投資銀行無論是風 險性還是投機性都大於商業銀行。
在聯繫投資者和鐵路建設的關繫上,沒人比JP更能滿足雙方及自身利益了。他的名字在大西洋兩岸無人不知。一八七九年,JP為威廉·范德比爾特 (William Vanderbilt)的紐約中心鐵路公司籌集了一百八十萬美元,該業務為JP獲得了可觀的收入。JP不滿足於只賺現金,他保留了在紐 約中央鐵路公司董事會的席位。它使JP能保持他對鐵路的影響力。JP虛心學習業務知識。一八八零年,JP成了美國的鐵路專家,憑藉他的專業技能和金融力 量,他被公認為是美國主要鐵路幹線的仲裁者。和同時代的其他大資本家一樣,JP覺察到過度競爭的危害性。他認為,過度競爭會降低效率,削弱規模經濟的發展 並浪費資源。鐵路業尤為如此。JP決心終止這種無謂而又有破壞性的競爭。他促成了各大鐵路公司停止了這種惡性競爭。
章魚摩根
一八八九年二月,JP在紐約麥迪遜大街二百十九號,召開了一個由美、英、法等投資銀行代表,和全國主要鐵路所有人參加的圓桌會議。古爾德也接受了 JP的邀請。美國歷史學家將JP的這次會議稱為“歷史性的摩根會議”。此後,美國的鐵路及金融的經營都“摩根化”了。此前,有人有過“鐵路大聯盟”的構 想,石油大王洛克菲勒(John D Rockefeller)最想這麼幹,但都沒有成功。當時美國最重要的運輸體系是鐵路。要形成企業聯合,必須投入巨 資,使鐵路現代化。因此,鐵路公司也越來越依賴於投資銀行。而摩根化體制的投資銀行正好順應潮流,因此,投資銀行家們愈來愈受青睞。這種摩根化體制的投資 銀行,脫離了海盜式經營方式,他們參與企業經營,是美國現代資本主義的開端。用JP的話來說就是“政府和法律做不到的事,讓錢來做!”《紐約時報》對會議 做了如下報道:“據稱,這次秘密會議是因應去年的《州際通商法》召開的。但事實卻不然,其實這是投資銀行家商議促成鐵路企業聯合的陰謀會議。紐約的投資銀 行家在會議中贏得了勝利,四大鐵路及芝加哥(Chicago)、聖路易斯(Saint Louis)以西新興鐵路的所有公司則慘遭失敗。此後,自我毀滅式 的減價競爭將全面停止,投資銀行家將成為那些面臨倒閉關門卻仍然互不相讓的鐵路公司的主人。”
自林肯(Abraham Lincoln)政府以後,歷經格蘭特(US Grant)、海斯(Rutherford B Hayes)、加菲爾德 (James A Garfield)、亞瑟(Chester A Arthur)四位總統,歷時二十年的共和黨政權。他們的政策以小聯邦政府、州權中 心、尊重自由等為原則,同時保護大企業,使美國的產業基礎穩如泰山。然而,一八八四年當選的民主黨總統格魯夫·克利夫蘭(Grover Cleveland),訂立了《州際通商法》(The Interstate Commerce Act of 1887),它禁止在鐵路運輸中用“回 扣”來招攬大客戶,迫使鐵路公司公平對待大小客戶。這也是民主黨人試圖改變二十多年來共和黨人以州政治為中心的政治原則,竭力從州政府手中追回聯邦政府的 權限的一個舉動。
《州際通商法》實施後,各州鐵路公司叫苦連天,他們如今必須接受直屬於聯邦政府的州際通商委員會的監察,並由聯邦法院揭發其不法行為。該項法令是一 項民主黨式的政策,考慮的是工人和農民的利益。當這項法律提到議會時,遭到一片反對聲,首先發難的就是JP,他說“沒人會遵守這項法律!”一八八七年,國 會通過了這一法案。JP在麥迪遜大街的圓桌會議及銀行聯盟“圓桌會議集團”,就是針對《州際通商法》的。
一八九零年,國會又通過了共和黨參議員謝爾曼(John Sherman)提出的《謝爾曼法》(The Sherman Anti-Trust Act of 1890)。根據憲法授予國會的管制州際商務的權力,該法規定任何限制州際商務和對外貿易的壟斷和陰謀壟斷的契約、行為和聯盟都是違法的。 謝爾曼擔心,如果不控制壟斷,美國最終會出現“一個控制一切生產的托拉斯和一個決定一切生活必需品價格的主人”。這一法律宗旨是:維護市場的公平競爭。
儘管在一八九零年代,JP在美國大多數地區惡名昭著,但他在美國金融界老大的地位也越來越穩固了。
一八九三年,格魯夫·克利夫蘭宣誓第二次就任總統的前幾天,美國一家主要鐵路公司倒閉,接着又一家大型公司破產,這些事件引發了股票市場上的瘋狂拋 售。短短幾個月內,八千家企業倒閉,四百家銀行關門,一百多萬工人失業。農產品價格跌至歷史最低點,數以百萬計的農民因無力還債而出讓農田。
專家們對美國這次經濟衰退提出了不同的理由。有人說,經濟衰退是因為股票市場的股東們掠奪農民和他們的土地造成的;有人說,經濟衰退是因為工業嚴重 生產過剩引起的;還有人認為,經濟衰退是政府的貨幣政策造成的。長期以來,美國採用金銀作為貨幣,紙幣只是代表國家金銀的擁有量。銀價直接與金價掛鈎,十 九世紀初,美國的金銀比價為十五比一,這一比價直到一八六零年都沒改變。但此後,由於在美國西部發現了大型銀礦,大量的白銀開採引起了銀價下跌。一八七一 年,德國不再使用銀幣,只用金幣。其他歐洲國家也效仿德國,放棄了銀幣。美國也採取了這種做法,一八七三年,國會通過了停止將白銀作為貨幣的法律。
西部白銀生產者表示反對,他們向國會議員們施加巨大壓力,以求改變該法。五年後,國會通過了一項妥協法案。妥協法案規定,政府可以發行少量銀幣,政 府每月採購二百萬美元的白銀。十二年後,本傑明·哈里森(Benjamin Harrison)的總統任期內,國會通過了新的白銀採購法。該法規定,政府 每月必須採購四百五十萬盎司白銀,財政部用新發行的,可以直接兌換白銀和黃金的紙幣購買白銀。
新的白銀採購法大大地增加了銀幣使用量。於是,在貨幣問題上形成了兩派。工商業和銀行業主們希望採用金本位,他們認為,金本位能夠確保美元與其他國 家的貨幣相比處於高位。使用銀幣,會使美元貶值。農民、工人和其他行業的人士則希望用銀本位,他們還希望不要限製發行銀幣。他們認為,要是沒有銀幣,美國 的貨幣供應就太少了,金價將進一步提高,於是,借錢的人會受到損害。克利夫蘭總統贊成金本位,他認為,美國應該和其他國家一樣使用金幣。克利夫蘭總統確 信,一八九零年的白銀採購法是引起經濟衰退的原因,他認為這部法案引起了工商界和投資者對政府貨幣政策的不信任,他們擔心由於大量銀幣的投入,會使他們手 中的貨幣貶值。投資者開始拋售手中的貨幣,銀行家要求債務人還債。但他們只要黃金。他們用手中的美元和銀幣去兌換政府的黃金。一八九零年,通過白銀採購法 時,美國政府擁有二億九千萬美元的黃金,兩年後,由於人們大量兌換,政府只剩下一半的黃金了。這時,英國投資商也開始從美國市場抽走資金,這一切,引起了 華爾街的恐慌。股價暴跌,銀行破產。克利夫蘭政府最擔心的是動搖美元的金本位。在古爾德時代,美國黃金儲備充足,投資商對美元充滿信心。當時公認的最低黃 金儲備不得低於一億美元。黃金儲備在此之上,政府就是可信的;低於它,大多數的美元就會兌換成硬通貨。
克利夫蘭認為,唯一的辦法就是撤銷白銀採購法,然後,政府停止採購白銀,回到金本位上來。但此時國會正在休會,幾個月後才能復會。克利夫蘭沒時間等 了,他認為目前的問題非常嚴重,他呼籲召開國會特別會議。國會特別會議上,眾議院通過了克利夫蘭總統的建議,取消了白銀採購法。參議院也通過了總統的建 議。美國開始完全實行金本位制。這之後,所有人都在等待美國經濟的改善。但結果卻並非如此。更多的企業倒閉,更多的工人失業,數以百萬計的人離家外出找工 作。
一八九五年一月,美國黃金儲備縮減至一億美元。一月份的第三個星期,總統和他的顧問認為最困難的時期已經過去。但到了月底,恐慌的投機者使美元儲備 從一億美元直線下降。到了一月二十八日早晨,美國的黃金儲備跌到了五千八百萬美元。星期一,四百萬美元的黃金儲備消失;星期二,三百萬美元的黃金儲備消 失;星期三,四百萬美元的黃金儲備消失。克利夫蘭總統坐不住了。如果沒人幫助制止黃金儲備的減少,美元的信用將蕩然無存。要是政府不能使黃金儲備回到安全 線上,國家經濟將發生無法預料的變化,恐慌可能會導致革命。克利夫蘭總統只得向JP求助,要其幫助聯邦政府擺脫內戰以來最嚴重的財政危機。
在社會輿論的抨擊下,克利夫蘭總統派副財長威廉·科蒂斯(William Curtis)向JP請教。JP說,政府應同他的銀行聯盟訂一份合同,銀 行聯盟負責銷售五千萬美元的國債;要是效果好的話,再加五千萬美元。合同必須嚴格保密,售完後才能公開。總統對JP的提議沒有立即答覆。期間,科蒂斯會晤 摩根的消息泄露了出去,數小時之內華爾街就掀起了JP將插手黃金儲備的傳言。債券和股票市場積極響應,黃金儲備狂瀉的勢頭有所減緩。
克利夫蘭總統一度想自己來解決問題:根據JP將要插手的傳言。JP看出了克利夫蘭總統心中的想法,斷定總統在利用他。在形勢可能因為自己的原因而變 好的情況下,卻不能從中獲利,對JP來說實在不是一件好事。JP決定主動採取措施。他親自來到華盛頓,要求會見總統,遭到拒絕。總統讓前來接車的財長約 翰·卡利斯(John G Carlisle)告訴JP:總統不會見他。JP說:“我會在阿靈頓旅館,等總統來請我。”
當天夜裡,JP在房間裡一個人玩牌。一個電話從白宮打來,克利夫蘭總統要在第二天見他。
第二天早飯後,JP緩步走進白宮,來到二樓的總統起居室,氣氛很緊張,助手們一直在報道紐約和歐洲市場的情況。總統仍寄希望於形勢好轉,他告訴JP 他反對和銀行聯盟合作。美國財政部將公開發行債券以解決目前的問題。JP對總統表示公開發行的方案將會失敗,黃金儲備的流失會重新抬頭。JP認為公開發行 公債的時間太長,政府在得到輸入資本之前就已破產了。此外,JP還認為,對於歐洲投資者來說,公債不足以維繫他們的信心。而歐洲信任摩根公司及其銀行聯 盟。JP提醒總統注意先前關於JP拯救美元傳言的巨大影響。總統向JP提出了一大堆問題。總統不僅要JP完成政府未能做到的事,還要JP保證成功並達到預 期結果。JP毫不猶豫地說:“是的,總統閣下。只要銀行聯盟存在,我保證能成功。”JP的決斷改變了總統的看法。“我打消了疑慮。”總統後來說,“我發 現,我在同一個有大型商務經驗並且極具洞察力的人合作。”克利夫蘭總統還說,JP的“清晰視角和具有遠見的愛國主義”極大地感染了他。接下來幾天的事件鞏 固了總統對JP能力的評價,即使很多觀察家對這位金融家的愛國主義提出了質疑。但當JP與總統談判的消息公布後,美元壓力減小了,黃金開始回流。
政界中沒有人感謝JP,因為他從發行公債中得到了巨大收益,政府將債券以一百零四元/百元的價格賣給了摩根公司,這些債券迅速升至一百二十四元/百 元。代表大眾的議員威廉·布萊恩(William Jennings Bryan)對此提出質疑,進行了調查。密西西比的喬治·維斯特(George Webster)議員要求JP回答這個問題:“你在這宗公平交易中得到了多少利潤?”JP拒絕表態,他說:“債券已成了我的私人財產,與他人無關。我對私 人財產的處置拒絕表態。”JP不顧議會的努力,對在拯救國家經濟的過程中的盈利保持沉默。人們推測JP賺進了一千二百萬元左右。無論回報多少,JP都認 為,這是自己為捍衛政府信用得到的公平報酬。JP相信沒人能取得他的成就,毫無疑問他是對的。不久,總統問JP:“你怎麼知道你能同歐洲達成協議?”“我 只是通知他們而已。”JP說,“我告訴他們,援救對維持公共信用和產業穩定是必要的,他們就做了。”
JP的聲望與權勢在財政危機後上升到了頂點,他已不用去尋找商機了;商機會來找他。JP曾訪問羅馬教皇,傳說教皇曾對人說:“真遺憾,我沒有就我們 的財務向摩根先生諮詢!”
經過一段時間的休整,JP決定向安德魯·卡耐基(Andrew Carnegie)進攻。當卡耐基作出了針對對手的計劃後,JP決定停止進攻。JP 不想再挑起象鐵路戰爭那樣的大戰了。在路易斯·卡耐基(Louise Whitfield Carnegie)和查利·舒瓦伯(Charles M Schwab)的幫助下,他將卡耐基買斷。一個巨型企業——美國鋼鐵(United States Steel Corporation)誕生了,它擁有 十四億美元,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聯合企業。
鋼鐵交易為JP贏得了更大的聲譽。這種聲譽對JP很重要。布萊恩的報紙,《普通人》(Commoner)就JP的一句話“美國對我太好了”,評論 道:“什麼時候摩根先生不喜歡美國了,他就會把它還給我們。”JP為了聲名也付出過慘重的代價。
一九零一年,JP成立了北方證券公司(Northern Securities Corporation),效仿鋼鐵債券對鋼鐵工業的作用,用於維 護美國北部地區鐵路事業的利益,使競爭驅於穩定和利潤。正因為JP是北方證券公司的幕後操縱者,西奧多·羅斯福總統(Theodore Roosevelt)一開始才沒有對它開刀。JP的名聲是如此之大,以至於新總統和任何一個政治家對他都無法忽視。
北方證券的出現,標誌着美國的企業壟斷達到了顛峰。物極必反,鐵路公司通過北方證券在華爾街的作為引起了政府的不安。羅斯福總統意識到,北方證券可 能會控制全美的鐵路,最後成為美國經濟的桎梏。要是這一切成真的話,社會財富將加速集中到大資本家手中。這將摧毀美國人最珍視的機會均等、公平競爭的價值 觀。
一九零二年二月十九日,聯邦司法部長諾克斯(Philander Knox)宣布:北方證券違反了《謝爾曼法》,美國政府將調查並控告北方證券。此 言一出,華爾街頓時譁然,股市應聲而下。
像對付克利夫蘭總統一樣,JP決定通過訪問羅斯福總統來解決與政府的衝突。JP對羅斯福直奔主題:“如果我們做錯了,就派你的人來監督我們,讓他們 聯合起來。”“我不想與你們聯合,”羅斯福反駁道,“我們只想制止它。”JP不悅於總統的口氣,“你決定拿我的利益——鋼鐵聯合體和其他壟斷組織開刀 嗎?”“當然不是,”羅斯福答道,“除非我們發現他們做出了與我們標準相悖的事。”
對北方證券的訴訟最後達到了最高法院。最高法院指出反壟斷法適用於任何企業聯合或聯合企圖,因為企業聯合會消除競爭,導致對貿易和商務的限制。針對 反壟斷法損害契約自由的論點,最高法院指出,憲法對契約自由的保證,並不禁止國會為那些從事州際貿易和國際貿易的公司制訂自由競爭的規則。……國會有權通 過反壟斷法。最高法院還指出,契約自由並不意味着一個公司擁有蔑視國家意願的自由,正常情況下,國會法律的實施不會傷害到個人爭取和保有財產的自然權利, 這一權利的運用必須有法律的管制。最高法院宣布,新澤西州給予北方證券的營業特許妨礙了國會行使其管制州際商務的憲法權力,因此無效,北方證券公司必須解 散。
最高法院的判決維護了自由、公平的競爭原則,壟斷企業的黃金時光從此結束。儘管,壟斷問題不可能一勞永逸地解決,但聯邦政府終於建立了對大公司的監 管。後來,國會通過了新的反壟斷法,建立了反壟斷機構,聯邦貿易委員會和司法部的反壟斷局。這一切確立了一個新的信念:像政府的權力會導致政治腐敗一樣, 工商界的權力也會導致經濟腐敗——壟斷。政府有責任維護自由競爭的市場秩序。
北方證券案的結果令羅斯福很高興,他決定繼續反對“罪惡的富人”和“無所不能的財閥”。JP對羅斯福的目標心存不快,這意味着總統要重新確立政治對 商業的優勢地位。對JP來說,這即使不是災難,也是未來發展的絆腳石。
一九零七年的一段時間內,形勢一度很嚴峻。一場金融恐慌襲擊了華爾街,出現了類似十年前的局面。但最終得到救治——羅斯福仿效克利夫蘭在一八九零年 代的做法,向JP求助。一個JP領導的壟斷組織組織了一批流動資金注入市場,市場重趨穩定。和上次一樣,JP得到了回報,美元的信譽同克利夫蘭財政恐慌後 一樣得到了恢復。事件並未引起太大反應,卻促使七十歲的JP不再關心商業活動了,他更多地關注娛樂活動和藝術收藏。
JP在抑制經濟恐慌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同時取得了非凡的成功。合伙人喬治·W·帕金斯(George W Perkins)說“在我所了解的歷 史中,沒有一個人比摩根先生更機智勇敢了。”曾經嚴厲地批判那些“擁有巨大財富的犯罪分子”的羅斯福總統,也毫不吝嗇地讚美他“這些具有傳統美德的商人, 在這場危機中的表現,充滿了智慧和公眾精神。”
一九零七年的經濟恐慌剛開始就被抑制住了,沒像以前的恐慌那樣導致經濟衰退。經濟很快就繁榮起來了。這次恐慌帶來了一個正面結果:國家在緊急情況下 只能求助於私人銀行這樣的一個嚴酷的事實,讓那些中央銀行最堅定的反對者也認識到,現代經濟體系的運轉再也離不開中央銀行了。這個國家從托馬斯·傑弗遜 (Thomas Jefferson)那裡繼承的最不幸的遺產,在給這個國家百年來不時帶來深重災難之後,終於被拋棄了。六年後,被稱作聯邦儲備銀行 (Federal Reserve Bank)的中央銀行建立了起來。全國共建立了十二家分行,分布在全美的主要城市裡。儘管,新成立的聯邦儲備銀行覆蓋 的範圍和能做的事在當時很有限,但是,聯邦儲備銀行對美國經濟的指導,意義非凡。
一九一三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國會立法批准成立聯邦儲備銀行,這一年,成了美國金融史的分水嶺。
一九一二年,在國會特邀JP就近期華爾街金融市場波動進行評論時。JP發誓:“如果我再討論超出我私人事務範圍以外的事,我寧可進監獄。”兩天的會 晤中,JP拒絕回答任何在他看來超出公共、私人事務界限的事務。這一經歷讓JP有了離開美國的想法,於是他赴歐洲度長假。一九一三年三月三十一日,JP病 逝於羅馬,享年七十六歲。此時的摩根集團擁有七百四十億美元的總資本,相當於美國所有企業資本的四分之一。
JP去世的消息公布後的十二個小時內,三千六百九十八份電報從世界各地湧來,這些電報來自國王、教皇、藝術商人、銀行家和實業家。只有皇室主要成員 的去世才能同時獲的社會名流和平民百姓的共同關注和哀悼。當人們發現他所有的財產只有六千八百三十萬美元時,所有的人都震驚了。約翰·D·洛克菲勒公開 說,這點財產連富人都稱不上。
JP出生於豪富之家,他的摩根公司是美國最大的銀行,也曾充當了多年的美國中央銀行。但就JP而言,讓美國的經濟合理化更為重要,JP在致力於讓美 國的經濟合理化的過程中積累起來的影響力遠超過金錢所能帶來的影響力。JP去世後,再也沒有一個普通美國公民能有JP那樣大的權力和影響力了。
對JP最尖銳的批評者也承認,JP是貨幣遊戲之王。從美國建國到JP生活的時代。美國資本主義已經進入了第三階段。殖民主義和早期獨立的重商主義早 已讓步於內戰後的工業資本主義;工業資本主義在JP手裡已讓步於金融資本主義。美國企業發展得如此巨大,以至於自此以後很少有企業能迅速成長,剩下的企業 不得不從金融市場上尋求資本。從鐵路開始,到二十世紀初,幾乎所有的行業都是如此。JP在求學期間,就顯露出了對經濟理解的天賦,這給他在哥廷根的數學教 授留下深刻印象。JP將這一能力用於分析不同行業的生產要素。JP對鐵路業的理解同范德比爾特一樣出色,對鋼鐵業的理解同卡耐基一樣好,而對政府財政的了 解遠勝于格魯夫·克利夫蘭。JP認為通向成功的必要因素是他判斷人性格的能力。在一個經濟聯繫日益超越個人化的時代,JP堅持洞悉有商務往來的人的性格。 通過仔細、認真的觀察,JP掌握了這些人具備什麼技巧;通過更認真、更仔細的分析,JP能了解他們的性格。JP這樣闡釋自己的商業哲學:在尋找商業合作伙 伴的時候,他“首先考慮的是合夥者的性格”。一位對此感到吃驚的聽眾曾問道,這一原則對所有人都適用嗎?JP答道:“一個我不信任的人,不可能從我這裡拿 到一分錢。”相反,成功的大門永遠為品格正直的人敞開。“據我所知,我曾經給一個步入我辦公室的人簽署過一百萬美元的支票,而他其實身無分文。”
對那些堅信像JP這樣有錢有勢的人是世界上最壞的一類的人來說,這些話是值得懷疑的。但JP是真誠的,而且他有證據證明他的思想觀點。JP沒有虛偽 地假裝是人道主義驅使他支付出這些毫無利益的貸款,他希望在自己所有的商業活動中盈利,他的確做到了這一點。
JP所信任的人為他帶來了他人難以獲取的收益:JP為任何有價值的目標提供充足的資金,而摩根集團印章的作用,是美國乃至世界金融機構中無人能及 的。尤其是在一個非個人化的時代,這對於獲取成功是至關重要的。摩根公司的服務向來以昂貴著稱,但那些獲得服務的人,得到了與費用相稱的收益。
在世界歷史上,很少有地方能像內戰後的美國那樣為那些天才們提供如此開闊的空間。在美國,沒有哪個領域能像商業那樣為他們提供無窮的機遇。美國有與 眾不同的製造業文化,有對創新企業家的尊崇,有對“進步”的迷戀,以及對新事物的熱情渴望,這一切都是獨一無二的。
世紀之交,眾多大公司的崛起使得這一時期被冠以“摩根時代”,因為在美國的長期強勁增長正在耗盡能量的時候,是他對其進行了控制,他也幫助放慢了經 濟增長的速度。古爾德去世後,JP通過併購組建了美國鋼鐵公司,從而讓卡內基退出鋼鐵行業。藉此,JP創造出了一個有序的市場和“限制價格”。美國鋼鐵公 司是大規模公司合併的典型範例,美國的很多公司都逐步被JP控制。
七十五年後,在經歷了來自日本和其他國家的攻擊後,美國公司才認識到他們對這些十九世紀的大亨們、美國這個工業超級強國的奠基者們所遺留下來的資本 的依賴程度有多深
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