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香椿樹:細說“把權力關進籠子”
送交者: 香椿樹1 2015年11月23日06:20:54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標題就是誤導, 細說倆字純屬騙人, 我第一沒耐心細說, 第二也能力細說, 受騙者請原諒, 不過我猜想您等看到這裡也是鬆口氣, 愛我者嘆不用浪費太多時間, 恨我者誹, 話雖然難聽,還好不會太多。

把權力關進籠子是時髦語言, 推廣普適價值的一部分, 大意就是說給當權者設定一個框框, 這個框框就是籠子了。

其實這個口號沒有錯, 不光是美國喊, 台灣喊, 大陸也喊, 不但今天喊,明天喊, 其實昨天也有很多人在喊。  不光是中產喊, 底層喊, 高層富豪也在喊。  都說普適價值嗎, 你看看, 古今中外, 上下左右都在喊的口號能說不對嗎?

諸位如果不信, 回憶一下北京順口溜“不到北京不知道官小, 不到台灣不知道文化大革命還在搞” 搞啥子咧, 還不是提着籠子滿街抓官僚。

可是啊可是, 美國也有一個籠子, 中國也有一個籠子, 沙特王國也有一個籠子, 窮人也有一個籠子, 富人也有一個籠子, 你到底讓權力關進哪一家的籠子?

《讓子彈飛》裡邊黃四郎是有一個籠子的, 縣長跪者辦公, 是不是在籠子裡頭? 不想在籠子裡老老實實服務,“繳獲四把萬民傘”的麻子。。佩服姜文, 咋把官商學黑的故事講的這麼具有娛樂性。

話到此處不需要再囉嗦了, 現在馬屁犬儒鼓吹的籠子是資本的籠子, 不是百姓的籠子。 不過, 百姓整天忙於吃飯填肚子打麻將, 也沒人編織籠子, 所以, 關進籠子拿, 十有十十是關進資本的籠子了。

——————

權是什麼:是支配他人勞動和分配他人勞動成果的臨時權力

錢是什麼: 占有他人勞動成果的”通用“信用卷

資本是什麼:支配他人勞動的通用可世襲不受監督的權力

官為啥貪污:因為權是臨時的,受百姓監督的, 不能世襲

——————

我反覆嘮叨官商學黑利益輸送聯合體, 其實很多時候官商學黑體系裡可以一人兼職的, 比如被老薄幹掉的文強, 也可能是家庭分工, 比如二十七姨媽影帝寶寶。這裡轉一篇老李的文章。 現在的作家也不收版費, 從秦漢一直些到明末清初, 就讓我白看, 還時不時的挑點刺。 如今文人地位不如當年了。


從黃河文明到一帶一路(第二卷)【10】明朝的政治制度設計及其失敗


十、漢唐歸來:明朝的政治制度設計及其失敗

朱 元璋建立明朝以後,吸取宋朝滅亡的教訓,從新調整了國家的權力格局。軍事勛貴再次成為了皇帝權力的重要支柱,科舉文官集團的地位比宋朝就大大的降低了。 “不殺士大夫”成為了文官們遙遠而美好的回憶。貪污腐敗的會被剝皮實草,拉幫結派不負責任的亂講話,則可能被抓起來打板子——也就是“廷杖”制度。

柏楊在《中國人史綱》裡面說,廷杖是嚴重侵犯人權、侵犯人格尊嚴的野蠻制度,是中國政治體制落後的表現。這樣說當然也有一定道理,但考慮到宋朝的文官們被嬌慣的太厲害,最後把兩千多年的華夏文明差點給搞沒了的歷史教訓,偶爾打幾次板子似乎也並不怎麼過分。

打板子並不是朱元璋的發明,它是中國古代審訊犯人的常規手段。宋朝的時候也有,只不過專門用來打老百姓的屁股,官老爺們自己不用擔心被打。現在朱元璋竟然用它來對付士大夫,大家才覺得這個東西非常侵犯人權,大大的震驚了,在歷史書上鄭重的記錄下來,以供批判。

朱元璋為明朝設計的政治體制,充分吸收了歷朝歷代成敗得失的經驗教訓。文官統兵的制度被取消了,丞相這個文官首領的職位也被取消了;皇親國戚重新掌握統兵之權——主要就是朱元璋的幾十個兒子們來掌權;練兵調兵之權則掌握在純武職的將領手裡。中央設立完全由武將管理的五軍督護府來管理軍事,直接向皇帝負責;五軍督護府下設都指揮司,相當於省軍區;再下面是各個衛所,相當於軍分區,完全的軍事條線垂直管理,文官無權干預。

軍事條線有自己獨立的經濟來源,也就是軍屯的土地,不需要依靠文官系統的稅收。軍屯的土地數量非常大,大概占了全國耕地面積的一半。

洪武二十八年的丈量數據是全國有耕地850萬 頃,但是又很多文獻(包括最權威的《明實錄》)中都說徵稅土地是四百多萬頃,直接少了一半。後世有一些學者搞不清楚,就說朱元璋是測量錯誤,明朝的實際耕 地只有四百多萬頃。包括著名歷史學家黃仁宇在他的名著《十六世紀明朝的財政與稅收》裡面也犯了這個錯誤。後來清朝初年統計出來耕地有五百多萬頃,有人就根 據這個來說清朝開國才幾十年,就把土地恢復得比明朝鼎盛時期還要多。這是錯誤的。

明 朝經濟最發達的萬曆時期,耕地是一千一百多萬頃,是清朝初年的兩倍還多。核心誤解是什麼?就是有很多土地是軍事系統掌握的,由各個衛所直轄,裡面有軍人屯 墾,也有普通的老百姓耕種但是糧食直接上交給軍隊。像明朝著名的清官海瑞的戶籍就是海南衛,他們家就是生活在衛所管轄的土地範圍內的普通居民,不歸行政系 統管。

軍 隊掌握的土地情況由五軍督護府直接向皇帝匯報,文官系統不掌握具體情況,只能知道一個總數。所以才有了總面積是八百多萬頃,而徵稅土地只有四百多萬頃的區 別。軍屯土地上交的糧食叫子粒糧;普通田地上交的才叫稅糧。比如遼東、海南、貴州這些邊境地區,在文官系統統計的四百多萬頃土地帳裡面,耕地面積就是零, 這顯然不可能[1]

這樣,明朝皇帝的權力就有了兩根巨大的支柱:一根是五軍督護府下面的軍事系統,高層是跟朱元璋打天下的勛貴集團,中下層是職業武將;一根是中央六部控制的文官系統。這兩個系統互相制約。然後朱元璋再搞了一個錦衣衛來充當獨立的監察力量。

這 個制度體現了漢、唐、宋各自的政治體制的優點,有漢朝的皇親國戚統兵制度,有唐朝的武將勛貴集團練兵帶兵制度,有宋朝的完全利用科舉來建立職業文官體系的 制度,再加上朱元璋新增的錦衣衛監察制度,是帝國制度的集大成之作,是相當完善的。所以朱元璋才信心滿滿的說,我制定的是一套萬世不易的制度,後世子孫千 萬不要變動,就可以保證大明江山永固了。

朱棣在靖難之役以後,實際上剝奪了皇親國戚統兵的權力,把這個權力交給了武將勛貴集團,設立內閣來適度加強文官的權力,同時加設東廠來增加監察系統的權力,算是作了微調,大的格局沒有變。

歷 史上唐朝的壽命最長,核心原因就是因為它各方面勢力互相制衡,不像西漢東漢那樣軍事貴族太強,也不像北宋南宋那樣文官集團太強。明朝的政治設計比唐朝更均 衡,皇帝位置很穩當,從來沒有將領、太監或權臣的權力大到可以威脅皇權;內政的治理,幾乎完全由科舉文官系統來執行,經濟社會管理的理性化程度勝過漢唐; 同時,明朝軍隊的戰鬥力又遠勝宋朝,疆域之廣,可與漢唐媲美。所以它成了一個疆域廣闊、政局穩定、經濟社會持續繁榮的偉大朝代,核心就是它頂層設計做得 好,是中國古代帝製發展的頂峰。

按照這個規律,明王朝的壽命原本是可以比唐朝更長的,可以成為中國歷史上壽命最長的大一統王朝。但實際上明朝的壽命跟唐朝基本差不多,還少了那麼十幾年。這是為什麼呢?

最主要的原因,是帝國所處的外部環境發生了變化。古代世界已經進入了尾聲,世界開始進入近代。歐洲開始發展起來,大航海時代來臨,明孝宗弘治十年(1497年),葡萄牙人達伽馬繞過好望角,開通了從歐洲前往印度的航線;明武宗正德六年(1511年),葡萄牙人控制了馬六甲海峽,並與五年後到達中國。也差不多在同一時期,西班牙人占領了南美洲,並在那裡發現存量巨大的銀礦;1526年,日本石見銀礦開始大規模開採,產量與南美洲不相上下。全球航線的打通和充足的貴金屬貨幣供應兩件事情,使得全球貿易迅速興旺發達起來。

這 個變化最直接的體現,就是日本這個一直非常落後的島國,因為海上貿易和銀礦開採而迅速強大,對中國造成威脅。倭寇問題在明朝中期變得非常突出,國家軍事重 心從北方向東南沿海轉移,北邊的蒙古和女真部落就趁機發展壯大起來,蒙古的俺答汗趁北方空虛的機會,再次深入到北京周邊地區劫掠,給中國北方的經濟造成了 巨大的傷害。

到了萬曆年間,日本第一次侵略朝鮮,中國被迫出兵應戰。中國北方的精銳部隊全部拉過去打日本了,這時期又正好跟李成梁第一次被東林黨搞下台重合。這就為努爾哈赤的建州女真發展壯大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戰略機遇。

中國在歷史上第一次遇到了來自海洋和陸地的雙重威脅,應顧不暇。

更 重要的是:海洋貿易的繁榮,在東南沿海催生了一個龐大的工商業富豪集團。這個集團通過城鎮手工業和對外貿易,把西班牙人在南美洲搞到的白銀一半多給賺了過 來。中華帝國的制度設計是基於農耕文明和小農經濟的,面對新興的工商業資產階級,這個制度就不夠用了。朱元璋朱棣再怎麼精心設計制度,也想不到兩百年後會 遇到這樣的對手。這個新興的利益集團用新的生產方式和巨大的財富來對抗帝國體制,與文官集團聯手,共同對抗皇權,核心訴求就是拒絕繳納商業稅。

當時中國的財富基本都集中到了東南沿海,朝廷中的官員也有很多都是來自於富商家庭,或者跟他們有姻親關係。這就促成了東林黨的第二個綱領:國家要少收稅,對經濟活動特別是商業活動要儘可能的減少干預和控制。

為 了少交商業稅,官商合流的權貴集團與皇帝進行了激烈的抗爭。這成為了晚明朝廷政治鬥爭的主旋律。凡是主張少收稅的一概被文官們稱讚為藏富於民、愛惜民力的 千古聖賢,而想要多收稅的則是橫徵暴斂、貪得無厭之徒。最後鬥爭的結果,是皇帝失敗了,官僚集團勝利了。帝國稅負絕大部分被壓到底層農民身上,軍隊連工資 都發不出,頻繁出現軍事譁變,在對後金(清)的作戰中不斷失敗,對內鎮壓農民起義也無能為力。

當有着上千年古老傳統的官僚利益集團與這個新興的工商業資本集團聯合起來之後,朱元璋精心設計的帝國體制便再也無法與之抗衡。宋朝滅亡景象再次出現:官僚集團的腐敗不可遏制,嚴重黨爭使政府運轉限於停頓,戚繼光、李成梁、毛文龍等真正能夠統兵抵禦外辱職業武將遭到清洗甚至殺害,政府稅收體制僵化,權貴集團掌握巨大財富卻很少納稅,農民稅負和勞役沉重得無法生存——政府極窮、軍隊極弱、人民極苦、權貴極富。大明王朝隨之轟然崩塌。

----------------------------------------------------

[1]關於軍屯土地與衛所制度的詳細考證,參見著名明史學家顧誠先生寫的《隱匿的疆土:衛所制度與明帝國》,光明日報出版社。

===================

作者:李曉鵬 中國人民大學博士。著有《從黃河文明到一帶一路(第一卷)》,中國發展出版社出版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4: 潘一丁:請問:我們有權干涉它國內政嗎
2014: 閻長貴:關於毛遠新的幾件事情
2013: 美國的“政治正確”,到底在哪裡?
2013: 他們原來是一群“帶路黨”
2012: 海外一華人評溫家寶
2012: 習近平與情婦夢雪的故事,與彭麗媛的恩
2011: 流向:如果中國崛起了,那麼美國必然衰
2011: 當今中國的寫照:不知該大笑幾聲 還是
2010: 獨立學人: 諾貝爾和平獎的得主 --- 堂
2010: 外媒稱多國猶豫是否出席頒獎典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