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認請“台獨”再談統一
送交者: 陳 林 2002年03月21日15:03:36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中國大陸民眾對“台獨”的同仇敵愾,其心也真,其意也誠,總歸是不容抹煞的,只是情緒尚需理智的指引。“台獨”有其錯綜複雜的成長背景和土壤,當前又是一個極易誤導情緒的話題。首先不妨問個究竟,“台獨”是什麼?人們多半會不假思索的回答:“台獨”就是主張台灣獨立,就是走向分裂,這就失之於簡單化;殊不知,分裂恰恰是國共兩黨爭奪天下、爭相“統一”對方而相持不下的結果。分裂是既成的事實,“台獨”並非分裂的始作俑者。

早期“台獨”矛頭所向與其說是雄踞大陸的為國際所承認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當局,莫如說是敗退台灣的國民黨軍事政權;其反對的與其說是尚屬遙遙無期的“國家統一”,莫如說是國民黨假以統一旗號和中央政權名義在台灣地方所實行的極權權專制。當然“台獨”之流也不見得就是爭自由民主,但起碼總是要向當政者爭權爭地位的,更不會拒絕使用自由民主這樣的高尚的名義,這在客觀上確也有助於推動島內自由民主的進程。因而“台獨”之暗含的意圖,本來也非針對中國大陸,與其說是要自外於中國,莫如說是旨在挑戰國民黨政權的法理基礎,以擴展自身的政治空間。

國民黨政權之於台灣,本質上是一個外來政權,實際上其統治正是以“二二八”大屠殺開道的,則島內反國民黨的勢力,很自然地會訴諸於本土情緒,迎合底層普通群眾,特別是占人口多數的本省籍人的心理,以獲取儘可能多的政治資源。

維護政權 異己打作台獨

國民黨政權雖偏安於孤島,仍長期念念不忘地堅稱其全國政權的地位,儼然以“國家統一”為己任,這樣才能在“萬年國大”的遮羞布下粉飾其政權的合法性,以此壓制各種反對力量,迴避島內民主問題。故國民黨歷史上之鎮壓“台獨”,絕非為什麼民族大義,而是維護政權的本能使然。

因此也就不難理解,民進黨長期作為台灣是大的反對黨,為什麼一直被認為具有較強的“台獨”色彩,這是有其必然性的,既符合民進黨的某些政治需要,而國民黨方面也樂於奉送這樣的帽子。正由於民進黨訴諸本土情緒的成功,才得以迅速崛起。國民黨在台灣長期執政,有巨大的歷史包袱,積重難返。民進黨能上台執政,會促使民進黨走向成熟和理性;國民黨下台,亦有利於國民黨反省自新。

縱反台獨 亦無歸附之心

隨着國民黨早期遷台勢力的日益飄零,在經濟發展與政治轉型之下,島內政治本土化的趨勢不可逆轉,站在大陸的立場不妨視之為一種地方自治,亦可聊以自慰毋須庸人自擾。但是,兩岸長期分治,缺乏交流,更兼各種文攻武嚇之下,台灣民眾的“中國心”日趨淡薄,一些人即便明確反對“台獨”,更多出於戰爭恐懼,而非有歸附之心和嚮往之意,於是偏安孤島的思想日益盛行。這些雖然情理之中,從大陸的立場卻不可掉以輕心。

我以為台灣真正存在的問題,與其說是“台獨”泛濫,莫如說是這樣一種孤立主義的情緒在蔓延。正如美國歷史上幾度出現的那樣,有其客觀背景和土壤,大陸對此也負有一定的責任。既要認清“台獨”的歷史淵源和內在本質,做到冷靜對待,留有餘地,不可一觸即跳,自亂陣腳;也要有懷柔的胸襟、分而化之的計謀、招安的打算。

大陸領導 必須體察民情

對於大陸民間九十年代以來甚囂塵上的民族主義情緒,台灣問題屢有火上澆油之勢,或其本身就是一大誘因。民族主義固然可以暫時時填補意識形態的真空,有利於當局的政治需要,正中其下懷,或者壓根兒就是其長期刻意的結果;但訴諸情緒的權宜之計,所引發的浪潮可能如脫韁野馬,超出官方所一廂情願的控制界限。

台灣方面固然有時出言不遜,但大陸的某些批判文章也有斷章取義和誤導輿論之嫌;此外島內也有廣泛存在的理性的聲音,大陸卻注意得不夠,未學會如何同一個日趨多元化的台灣打交道。

把陳水扁混同於民進黨內的某些極端派別,把民進黨等同於“台獨”,無限地上綱上線,就算有一時的收效,亦終將置自己於難堪和被動的境地。“民族主義乃是一柄雙刃劍”,既能為你所用也能用之於你,這是需要警醒的。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