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盛友:教堂尖塔與工廠煙囪 |
送交者: 謝盛友文集 2017年01月06日06:12:43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
謝盛友背後是工廠煙囪, 仰望河對岸的教堂塔尖 教堂尖塔與工廠煙囪 ── 寫在2017 路德年元旦 作者:謝盛友 馬克斯·韋伯(Max Weber, 1864-1920)對自己城市中教堂塔尖和工廠煙囪細心觀察,使他體會到基督教與工業化之間的某種聯繫。一個城市中只有煙囪而沒有教堂,總覺得是像缺了一面,煙囪是工業化的象徵,教堂的塔尖是精神文明的象徵,兩者都高聳入雲,代表着同一種向上的精神。 韋伯在《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這本書中指出,資本主義精神指的是一種帶有功利主義色彩,以增加資本本身為目的,累積個人資本的責任。並且將積累的資本用於社會再生產而不是個人消費。資本主義精神同時帶有資產階級文化的色彩,描述個人只要能夠在經濟制度下以合法管道賺錢,就是擅長於某種天職的表現。韋伯認為,所謂“天職”(德文原字為Beruf)指的是新教教派中的核心倫理,從宗教改革家馬丁·路德而來。“天職”描述人們不是要以苦修、超越世俗道德的禁欲主義方式來追求上帝的應許,反而應該在俗世中,完成個人在其所處職業位置上的工作責任和義務。韋伯描述的資本主義精神具有理性計算的特徵,以嚴格、小心謹慎且有遠見的計算為基礎,進以謀求經濟上的成功。 韋伯談的兩個重要概念便是“新教倫理”和“資本主義精神”,其實是一種新教經濟倫理,他以從喀爾文教派發端的英國清教徒的禁慾宗教職業觀為代表,他選用了巴克斯特(R. Baxter)的證道詞和著述做為證據,一方面強調消費的節制,二方面則強調自願勞動的重要性,鼓勵人們不可以虛度光陰,否則會浪費掉上帝賜與人們的寶貴時間。而衡量一份職業是否有用,依據的判斷標準有兩種,其一是能榮耀上帝的道德標準,其二則是個人獲利的程度。 正是因為節制消費,以及強調勞動的觀念,使得資產階級的資本逐漸積累,由此,漸漸發展成一種屬於資產階級的經濟倫理。資產階級累積自己的財富,在合理的範圍自由使用金錢,這些行為都是受到上帝所祝福的。這些資產階級也不需要擔心世俗中的財富分配不平均問題,因為他們認為財富的分配不均是來自於上帝意志的安排。 韋伯認為“教派”是由一群宗教和道德合格者所自願組成的聯合體,存在着志同道合的倫理觀,具備有正直和禁欲主義等的倫理觀念。因而,成為教派成員,就證明了個人在道德上,特別是商業道德上的合格性。教派是一種聯合體,提供了教派成員進入資產階級的媒介,有助於擴散和保持資產階級中的資本主義精神。教派成員是透過證明成員身份和品行的“證書”制度,經由“投票”而加入該教派。加入教派不只能證明自己是被上帝拯救的一員;同時也能被所屬教派成員所認可,獲得一定的社會地位。當教派成員在經濟表現上取得成功時,既證明了個人的價值和獲得來自上帝的恩寵,同時也能夠彰顯所屬教派的成功,提高該教派的聲望。
賀麟(1902-1992)根據他對基督教精神的認識,反觀近代以來中國人對於西方文化認識的主要弊端,他認為,中國人一直沒有真正清楚地認識西方文化。五四以來,啟蒙思想家提倡科學和民主,相較於此前認識西方文化的努力,是一個進步,但仍然是從用的層面去認識西方文化,沒有進入體的層面。西方文化之體的層面指什麼? 主要是基督教。 賀麟說,中世紀的基督教,是中古文化的中心,近代基督教是整個近代西方文化的縮影與反映,可以說西方近代精神的一切特點,基督教中皆應有盡有。沒有把握基督教精神,就無法把握西方文化的精髓。由此,賀麟論證西方近代的科學民主工業化和基督教精神並不完全牴觸,相反,它們之間是可以相容和相成的。第一,基督教對科學有保護促進之功,雖然教會有迫害科學家的舉動,但是正因為科學家受到外部的壓迫,促使他們更加認識到科學探索的價值和守護真理的珍貴。第二,基督教本身充滿民主精神,例如,在上帝面前人人一律平等,又如,一些教會把基督教的服務延伸到民間,為平民辦學校開醫院。第三,基督教改革後的倫理觀念也適宜於資本主義工業化社會。 如果認識沒有進入基督教精神層面,只局限於科學民主和工業化,那麼人們對西方文化的認識始終是片面的和局部的。不僅科學民主和工業化紮根於基督教精神,而且近代新式功利主義也以基督教精神為基礎。新式功利主義關注社會福利,承載着耶穌的己之所欲,則施於人的宗教精神。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