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要有老大的樣子
馮勝平
提示語:理想的中美關係,是經濟上競爭,軍事上合作,政治上妥協。爭霸是叢林規則,核時代兩個核大國爭霸,是死亡遊戲。這個遊戲有個英文名字MAD(瘋狂),它的中文意思是,大家一起去地獄(雙方確保摧毀)。
1)美國不再偉大
“美國優先”,“讓美國再次偉大”,這兩個川普在競選中交替使用的口號,不僅帶有貿易保護主義色彩,也體現了川普對世界經濟形勢的清醒認識:美國不再偉大,中國經濟總量(GDP)已經超過了美國!
儘管中國官方數字顯示美國GDP高於中國,國際權威金融機構並不這樣看,它們衡量GDP的標準不是匯率,而是購買力平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統計,2014年美國經濟規模是17.4萬億美元,而中國經濟規模為17.6萬億美元,首次超過美國。
匯率可以操縱,購買力平價不能。匯率對旅遊者和外貿企業有意義,購買力平價則反映各國真實的經濟水平。與平價GDP相比,匯率GDP太過隨意:只要人民幣對美元升值一倍,中國什麼事不用做,GDP便可翻翻。顯然,匯率GDP可以是一個數字遊戲。
作為衡量一國經濟總量的標準,匯率GDP比平價GDP有更大的失真率。對貨幣不能自由兌換的中國而言,情形恐怕更是如此。
2)購買力平價
所謂購買力平價(Purchasing Power Parity,簡稱PPP),是一種根據各國不同的價格水平計算出來的貨幣之間的等值係數,以對各國的國內生產總值進行合理比較。購買力平價理論是20世紀初由瑞典經濟學家古斯塔夫·卡塞爾提出的,迄今已有一百年的歷史。
簡單地說,購買力平價是國家間綜合價格之比,即兩種或多種貨幣在不同國家購買相同數量和質量的商品和服務時的價格比率,用來衡量對比國之間價格水平的差異。例如,購買相同數量和質量的一籃子商品,在中國用了80元人民幣,在美國用了20美元,對於這籃子商品來說,人民幣對美元的購買力平價是4比1,也就是說,在這些商品上,4元人民幣購買力相當於1美元。
各國統計GDP所用的方式,不是購買力平價法,就是匯率法。之所以目前世界銀行、IMF等國際權威機構都採用購買力平價法來統計並比較各國GDP,是因為匯率受太多非經濟因素影響,不能準確反映各國真實的GDP變化。
例如,兩年前石油價格暴跌,美元對盧布匯率擊穿1比80。而之前8個月,美元對盧布匯率基本維持在1比35左右。以匯率計算,俄國GDP瞬間消失了一半,但俄國人的生活水平和俄國的經濟實力並沒有下降一半。
3)川普很像鄧小平
在許多方面,川普很像鄧小平。對此,資深電視人程鶴麟做了一個形象的比較。
鄧小平說:中國不要輸出革命;川普說:美國不再輸出價值觀。
鄧小平說:中國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川普說:美國第一要務是發展經濟。
鄧小平說: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川普說:美國制度不一定適合所有國家。
鄧小平說:中國要韜光養晦;川普說:美國不要強出頭。
鄧小平說: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川普說:讓美國再次偉大。
第一次,美國開始學習中國。學得那麼像、那麼逼真、那麼一絲不苟;在我的記憶中,好為人師的美國還從來沒有這樣謙虛過。
曾幾何時,毛澤東在延安與謝偉思談話,盛讚羅斯福總統的四大自由;不久之前,江澤民還在用英語背誦林肯葛底斯堡演講: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將永世長存!
4)中國起飛
1994年5月26日,政治鬆綁,克林頓總統宣布繼續給予中國最惠國待遇,並將人權與最惠國待遇永遠脫鈎。2001年12月11日,經濟鬆綁,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
在政治、經濟雙重寬鬆的前提下,中國經濟開始騰飛。2005年,中國GDP超意大利,2006年超英法,2007年超德國,2010年超日本,僅次於美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2014年,中國GDP已是日本兩倍,按購買力平價計算,超過美國,位居世界第一。
對中國,WTO是福音,也是詛咒;它開啟了人性的潘多拉魔盒。長期以來,人們總以為中國經濟起飛靠的是低人權優勢,其實它更大的優勢是低道德優勢;它透支的不僅是環境和未來,更是靈魂和良知。樹若無皮,必死無疑;人不要臉,天下無敵。伴隨中國崛起的奇蹟,是肆無忌憚的盜版,舉國風行的造假,創意迭出的騙術,不擇手段的手段。別人花費巨資研發的產品,我們隨意笑納;別人不敢做、不敢接的生意,我們照單全收···
5)中國病毒
從負面解讀中國成功經驗,何頻提出了“中國病毒”的概念。他認為,中國不是紅色帝國,它無意武力擴張,更不會回到文革。“中國病毒”的核心是靈魂的缺位和人心的潰爛,它迎合併把人性之惡發展到極致,對世界形成了一種另類威脅。
鄧小平實行改革開放,初衷也許是挽救社會主義,但是隨之而來的腐敗和兩級分化已使其背離初衷。眾所周知,定期召開的北京兩會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富人俱樂部,其代表平均身家遠遠超過美國參眾兩院議員。從中共政治局常委成為億萬富翁的那一刻起,中國已不再信仰共產主義。
中共沒有創造“中國病毒”,它只是利用了它的巨大能量。在觀念上,“中國病毒”與共產主義理想格格不入,它是中國共產主義墓地上長出的一束罌粟。
在許多方面,“中國病毒”有些像癌細胞。癌細胞沒有主義,沒有信仰,也沒有價值觀。如果有什麼,那就是瘋狂的繁殖和無度的貪婪。
成吉思汗用騎兵征服世界;英國用炮艦征服世界;美國用普世價值征服世界;中國正在用病毒征服世界。如薩斯,人類還沒有找到防禦它的疫苗。
6)中國蜂蜜
美國是全球第一大蜂蜜消費國,中國是第一大蜂蜜生產國。為保護本土養蜂業,美國對中國進口蜂蜜進口實行配額限制。自知理虧,美國做好了中國去WTO告狀的準備。但是中國沒有反應。
兩年後,美國蜂農發現,原來根本就不產蜂蜜的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和香港出口到美國的蜂蜜總額直線上升。產品分析顯示,這些國家蜂蜜內含的花粉顆粒均來自中國大陸的植物。
這就是傳說中的貼標銷售。於是,美國商務部的黑名單裡又多了四個倒霉蛋。
又過了兩年,美國蜂農發現,本土蜂蜜的銷售不但仍舊沒有起色,反而份額更小,現在銷往美國蜂蜜的最大生產國,居然變成了印度。
於是美國蜂蜜行會故技重施,取樣分析印度產品,結果大吃一驚!居然真的是印度的植物花粉,而且還是南亞次大陸特有的植物花粉。
美國蜂農不信邪,派出了調查團前往印度調查印度養蜂情況。印度商務部信誓旦旦:印度近年來致力於高附加值農副產品的技術保護和技術推廣,已經具備取代中國成為最大蜂蜜供應國的實力,歡迎美國代表團前來考察交流,傳播先進經驗。
在印度,美國蜂農們見到了世界第一流的蜂蜜加工廠和生產線,但走遍了印度城鄉,卻沒見到一個養蜂人。如果印度是世界最大的蜂蜜生產國,那它的蜂農都在哪呢?
印度商務部的解釋是,印度地廣人多,蜂農要隨四季行走,所以很難看到。
最後美國動用了情報系統,發現蜂蜜原來還是中國的。不同的只是在初加工時用納米技術過濾掉中國痕跡,添加了印度植物花粉。
正當憤怒的美國蜂農準備嚴懲印度之際,歐盟三國銷往美國的蜂蜜份額急劇增加。它們是,德英法···
時至今日,中美蜂農雙方博弈的結果是,美國本土蜂蜜對市場的占有已經可以忽略不計了。
從表面上看,中國大獲全勝,美國完敗;但從長遠看,中國並非唯一的贏家,因為它至少手把手地教會了8個國家和地區如何利用WTO的漏洞坑爹。這些國家並非愚蠢,只不過以前沒有好老師。啟蒙之後舉一反三,發揚光大,推陳出新,它們一定會青出於藍勝於藍,把國際貿易推向一個嶄新的時代。再往下的事,就不是中國老師所能控制的了。
7)中國腰圍
正當美國忙於輸出價值觀,做世界警察之際,中國不把自己當人,也不把別人當人,含辛茹苦,不擇手段,創造了一個世界奇蹟。勤奮無人可比,智商無人可比,中國註定要對人類有較大的貢獻:造福全球還是禍害世界,全在中國一念之間。
美國人熱衷立規矩,也守規矩;中國人擅長破規矩,視守規矩者為宋襄公式的蠢人。用李光耀老先生的話說:中國人聰明,再好的規矩也經不住中國人琢磨。
自加入WTO以來,中國屢屢違規操作,美國並非不知情,卻並不認真。原因很簡單:它有更大的目標,不屑於在小事上與中國斤斤計較。
美國如此厚待中國,背後的邏輯是:經濟發展最終必將導致政治民主:既然你遲早會上我的船,到時候再收拾你也不遲。人腰圍28 寸時,生存是第一需要,顧不上民主;腰圍過了32,不給民主都會去搶。然而,現在眼看中國腰圍過了38,超過美國,它不僅不要民主,反而進軍好萊塢,挑戰西方普世價值,在全世界開辦起孔子學院來了。
川普當選,標誌着一個時代的結束。美國不可能一直綏靖中國,在中國經濟總量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卻仍不按西方套路出牌的今天,美國修正對華政策只是個時間問題。
8)趨利避害是人性
趨利避害,見異思遷,是人性(Nature);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教養(Nurture)。人性與生俱來,不可改變;教養源於文化,來自後天。
俗話說,衣食足而知榮辱;但又說,飽暖思淫慾。哪種說法更正確,取決於自身修養和外部環境。人有向善的傾向,也有作惡的本能。缺乏外力約束,今天還高風亮節的君子,明天可能就是卑鄙齷齪的小人。
自身修養,講的是心靈的淨化。毋庸諱言,剛剛告別貧窮的中國,最缺的就是修養。如果說過去中國在九地之下,為生存不擇手段還有些道理;今天中國已在九天之上,坑蒙拐騙再無理由。其實,上世紀日本經濟起飛之初,也曾有過一段坑蒙拐騙的骯髒經歷。經濟起飛後,日本注重信譽,建立品牌,很快告別了那一段不光彩的歷史。
外部環境,是重塑文明性格的重要因素。羅素說:我之所以有道德,只是還沒有受到足夠大的誘惑。人幹壞事,不僅要有幹壞事的動機,也要有幹壞事的條件。“中國病毒”泛濫,很大程度上是由於西方的縱容。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健康發展需要川普式的人物出現。強調貿易規則,威脅發起貿易戰,川普強迫中國改變經濟行為,以適應新的競爭環境。
2016年12月11日中國WTO15年保護期結束,美國、日本拒絕自動授予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相對於美日的直截了當,歐盟態度曖昧:或不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
對此中國必須調整心態,做好準備。好日子過完了,過去那種坐順風車,在美軍後面開闢市場,大簽其單的時代已經結束了。今後美國會對中國針鋒相對,錙銖必較。
9)川普與台灣
伊拉克戰爭,美國耗資上萬億美元,帶回來幾千具屍體,卻沒有一滴石油。國際能源總署資料顯示,中國是伊拉克龐大的石油市場的最大受益者。2009年10月,中石油和英國石油公司聯合拿下伊拉克最大油田魯邁拉。據國際能源總署預測,2020年前,80%伊拉克石油將流向亞洲。
與熱衷輸出價值觀的希拉里不同,川普對顏色革命沒有興趣。作為一個商人,川普在政治、外交方面也許是門外漢,但他看得懂資產負債表,不想再替他人做嫁衣裳。
上帝關上一扇門,也必將開啟另一扇門。只講利益,不談主義,是川普的風格。中美貿易全面開戰,對正在下滑的中國經濟無疑是雪上加霜,但也為中國統一創造了契機。打貿易戰,川普手上的牌並不多,所以他一開始就打出了台灣牌。如果說台灣地位過去在中美之間是一個政治問題,徹底解決只能靠政治、甚至軍事手段,現在恐怕它已降格為一筆經濟交易。只要中國有足夠的籌碼,就不難做成這筆交易。
川普上台後的中美關係,將是去意識形態化的資本競爭關係。中國早已告別共產主義,美國也不再堅持政治正確。對習近平,凡是能用人民幣解決的矛盾都是人民內部矛盾;對川普,凡是能使美國強大的交易都是好交易。
川普不會把台灣還給中國,但他會把台灣賣給中國。
10)中國成為替罪羊
川普上台後,美國一反初衷,從“自由貿易”退到“公平貿易”,從“全球化”變為“美國優先”,皆是劍指中國。面對從塵埃里崛起的中國,美國聯合日本、歐盟、俄羅斯,全面展開對華經濟貿易戰,幾乎是個定數。
視中國為美國主要競爭對手,川普特意選招了一批對華強硬分子作幕僚和行政長官。Peter Navarro(彼得‧納瓦羅),曾出書《致命中國(Death by China)》,被川普任命掌管國家貿易委員會;白邦瑞(Michael Pillsbury),《百年馬拉松—中國取代美國稱霸全球的秘密戰略(The Hundred-Year Marathon: China’s Secret Strategy to Replace America as the Global Superpower)》的作者,是川普的外交顧問。《致命中國》被拍成紀錄片,在美國廣為流傳。一時間,抹黑中國成為時髦,美國為自己的衰落找到了一隻替罪羊。
人們不會去搖撼那些貧瘠的樹木;只有那些上面結滿金果的,人們才會用石頭去打它。從這個意義上說,沒人黑你,說明你還不夠努力;有人黑你,一定是你又做對了什麼;很多人黑你,說不定你做對了什麼大事。
今天的世界形勢,有些像春秋戰國秦始皇掃六合一統天下前的局面:連橫合縱。中國的戰略是連橫,美國的布局是合縱。連橫的核心是遠交近攻,避免全面樹敵;合縱的目的是防止一家獨大,保持均衡之勢。
11)經濟競爭,軍事合作,政治妥協
中國的崛起不可避免地改變了世界格局,但中美、中日必有一戰的說法卻是不負責任的危言聳聽。
避免大國崛起的修昔底德陷阱,首先必須避免自我實現的預言。在人類歷史上,由於誤判和衝動引起的戰爭不勝枚舉,其數量遠遠超過蓄意策劃的戰爭。從這個意義原因上說,愚蠢比邪惡更可怕。
理想的中美關係,是經濟上競爭,軍事上合作,政治上妥協。爭霸是叢林規則,核時代兩個核大國爭霸,是死亡遊戲。這個遊戲有個英文名字MAD(瘋狂),它的中文意思是,大家一起去地獄(雙方確保摧毀)。
經濟競爭,美國的優勢是高科技和企業效率,中國的優勢是勞動力和政府效率。假設雙方都按規矩出牌,即使中國在匯率和關稅問題上讓步,它也完全可能擊敗美國。畢竟,勞動力成本高昂是美國的死穴,養尊處優的美國工人與中國農民工不生活在一個世界上。
軍事合作,指的是中國不再輸出革命,美國不再圍堵中國,雙方共同維護世界、尤其是東亞地區的和平與安全。具體地說,中國發揮影響,解決朝核問題;美國審時度勢,放棄保衛台灣。
政治妥協,講的是停止輸出價值觀,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人。中國實踐特色社會主義,美國堅持自由資本主義。
在未來中美博弈的棋局中,政治因素將逐步消退,經濟競爭會空前激烈,至於軍事衝突,可能性幾近於零:沒有人喜歡用核武器自殺。
中國要想在這場博弈中勝出,必須證明自己比美國更優秀。優秀的標準是:反對霸權,以德服人;拒絕“落後挨打,崛起打人”的叢林邏輯;在人之下,把自己當人,在人之上,把別人當人。
天命無常,有德者居之。
結束語
多年前,朋友蘆笛在政治預言小說《當中國取代美國成了龍頭老大》中寫道:“貧窮的中國讓人心痛,而強大的中國讓人心悸。世上最可怕的事,是痞子爆發,小人得志。或許,咱們還是別發的好。至少,在大多數中國人知道人道主義是高於一切的原則之前,中國千萬別變成強國,否則只是高效自殺。”
蘆笛從來悲觀,卻不乏洞見。在成為世界工廠後,中國迅速變為世界第一貿易大國,隨後又在經濟總量上超過美國。與此同時,國內民族主義情緒空前高漲,除了核戰爭的最後結局,蘆笛書中的預言已一一實現:中國正在取代美國,成為龍頭老大。
做老大要有老大的樣子。中國有沒有老大的樣子,是一個必須由中國人自己回答的問題。
(2017年1月7日於普林斯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