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市大街:我看成功 |
送交者: 羊市大街 2017年05月01日12:14:39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
如今,無論是國內還是海外華人圈子,不管是出版物還是網上論壇,最熱門的話題恐怕就是”成功”二字了。網上的文章書店的書,電視裡的演講,電線杆子上的廣告,全都在談成功。什麼是成功?說白了,就是升官發財。而且“英雄莫問出處”,也就是說,只要我爬上去,發了財,別問我是怎麼來的。看來,這成功的標準也挺符合中國的社會現狀的。
中國古代文化重農抑商,崇尚功名,所以無論是“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還是“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錢都不是成功的標誌,而是成功後的結果。今天的成功文化,可以說是已經擺脫了儒家文化的影響,只認錢權,不講手段,完成了從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原始積累階段的進化,前進了一大步.
其實,成功的標準在不同的歷史時代,不同的民族文化中,從來就不是單一的。而且對於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時段,成功的概念也不盡相同。估計沒有人對這個概念有什麼異議。所以說,不能簡單地把升官發財定義為成功的唯一標準.。某個貪官的認罪書裡說,他五歲從農村到城裡走親戚,看見馬路清潔工就羨慕的不得了,覺得這輩子能掃馬路就滿足了。然而等他爬上高官的位置後,成功的感覺就是對着一捆捆正在發霉的鈔票發呆。看來,成功的標準也是“與時共進”,形成了具有當代中國特色,與其他現代或傳統文化完全不同的成功的標準。
有的人發財了,升官了,要顯擺,要得意,儘管得意就是了。不過,你在那裡以為自己過了大江大海,可能在別人眼裡就是一小河溝。中國古代有幾部著名小說,三言二拍,我還記得其中一首詩:“海龜曾欺井內蛙,大鵬展翅繞天涯。強中更有強中手,莫向人前滿自誇”。自吹遇到高手,走底露餡,怎麼下台啊,除非你臉皮比城牆拐角還厚。
宋朝范鎮在《東齋記事補遺》中寫道:“歐陽永叔每夸政事,不夸文章。蔡君謨不夸書,呂濟叔不夸棋,何公南不夸飲酒,司馬君實不夸清節。大抵不足乃夸也”。歐陽永叔是歐陽修,蔡君謨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書法家蔡襄,司馬君實就是打破缸的司馬光。是啊,你說歐陽修犯得上夸自己的文章嗎?蔡襄要是再夸自己的字,那求字的人還不把他家門擠破了啊。呂溱,字濟叔,宋仁宗時的狀元,圍棋高手。何公南,龍圖大學士,與包拯同級,估計是當時的酒徒吧。
然而,“不足乃夸”實在是解釋人間世事最好的理論根據,只要看他夸什麼,就能知道其不足之處。如果有人夸自己的官運,那一定是祖輩沒出過做官的;夸財富的,則很有可能是窮光蛋當怕了;夸社會地位的,就恐怕是剛從社會最低層爬上來。那些大談什麼美國東西便宜的,就是在國內窮人當久了,看見別人過好日子就流口水。一朝到了美國,物價便宜也當成自己傲人的資本。在國內看見別人掙大錢就心理不平衡的人,到了美國就使勁炫耀自己騙取福利救濟的本事,一分不掙照樣過好日子。看見美國人的社會公德意識就一驚一咤的,就是因為自己在老家村里自私自利,坑崩拐騙成習慣了,從來都不知道還有社會公德一說。
大凡誇耀,總是揀自我感覺超級良好的那些事說,然而對於那些沒見過世面的暴發戶,他們引以為得意的事,或許早已經為文明社會所不齒的,這麼做正好暴露了自己孤陋寡聞,素質低下。喜歡自誇的人,往往是剛從最低層爬上來的,眼光短淺,知識貧乏,夸都不知道從哪裡下口,只好從自己最熟悉的日常生活里找,這些人所能想到的也就是“衣食住行”了。那咱們就看看,他們引以為得意的資本都是些什麼。
衣。暴發戶都以穿名牌顯示自己的身份,越闊越要名牌,而且牌子要露在外面,商標越大越醒目越好。殊不知,上層社會裡並非只注重牌子,什麼時候,什麼場合穿什麼衣服,什麼鞋,都是有講究的,再名牌的衣服和鞋,穿錯了場合只能成為笑柄。人家表面上不動聲色,但從心裡鄙視你。北京有個大公司老總,當年靠黨的階級路線和自己三輩貧農出身上了大學,畢業後靠“政治表現”進入國家機關,又下海經商。公司改制後,當了董事長。當吃喝嫖賭抽都膩了,就想玩點高雅的。花重金擠進奧地利宮廷舞會,看見別人都穿着燕尾服,他就偷偷向手下打聽,到哪裡去買這種“雞尾服”。
其實,穿的衣服再名牌,也無法改變一個人的氣質和風度。我看過一張照片,幾個中國遊客在巴黎購物,背着一尺多長鏡頭的照相機,蹲在豪華商場櫥窗外抽煙,身邊是一堆裝滿商品的購物袋。這些人蹲的姿勢那叫一個端正,沒有在路邊蹲着抽煙多年練出來的工夫,是絕對蹲不出那麼標準的姿勢,可讓巴黎人開了眼。這蹲姿不要說在巴黎,就是在北京,上海的馬路上也少見。但他們從小在村里養成這習慣了,沒覺得有什麼不好,坦然面對鏡頭。再說了,從小養成走路八字腳,一步三晃,挺着肚子駝着背,不管穿多好的衣服,也就是白糟蹋錢,可惜了那個牌子。
食。那肯定是越貴越好,什麼山珍海味,龍肝風髓,不在乎好吃不好吃,吃慣吃不慣。只為表現自己在別人進不去的會所,吃了別人吃不起的佳餚,要的是那份派頭。描寫到外面吃飯,不說什麼好吃,只說酒店環境如何豪華高貴,禮儀隆重,侍者成行。點菜不問價,花錢不眨眼。酒是路易十三,菜是宮廷經典,什麼好吃,一句沒說,因為他們覺得自己熟悉的那些食物上不得台面,說出來怕丟臉。明明是用錢堆出來的排場,還真以為自己成了宮廷貴族。魯迅就說過,有些人看了《紅樓夢》,就青樓找來一群婊子飲酒猜拳,尋找在大觀園裡當賈寶玉的感覺。 三十年前看過作家陸文夫的一篇小說《美食家》,那才是真正骨子裡的貴族。小說一開頭是這樣寫的:“最重要的是要吃“頭湯麵”。千碗面,一鍋湯。如果下到一千碗的話,那麵湯就糊了,下出來的面就不那麼清爽、滑溜,而且有一股麵湯氣。朱自治如果吃下一碗有麵湯氣的面,他會整天精神不振,總覺得有點什麼事兒不如意。所以他必須擦黑起身,匆匆盥洗,趕上朱鴻興的頭湯麵”。“在朱鴻興的店堂里一坐:“喂!來一碗××面。”跑堂的稍許一頓,跟着便大聲叫喊:“來哉,××面一碗。”那跑堂的為什麼要稍許一頓呢,他是在等待你吩咐吃法:硬面,爛面,寬湯,緊湯,拌麵;重青(多放蒜葉),免青(不要放蒜葉),重油(多放點油),清淡點(少放油),重面輕澆(面多些,澆頭少點),重澆輕面(澆頭多,面少點),過橋——澆頭不能蓋在面碗上,要放在另外的一隻盤子裡,吃的時候用筷子搛過來,好像是通過一頂石拱橋才跑到你嘴裡”。 小時候沒見過這個場面,就是長大發了財,也說不出這些行話了,只好拿錢說事,掩蓋自己的底氣不足。不過,暴發戶應付吃喝場面的本事是天生的,絕不會怯場。只不過打小養成吃飯吧唧嘴的習慣卻改不了,吃到得意之處,嘴裡的噪聲絕對能把全桌的賓客嚇跑,除非和自己圈子裡的人吃飯,一桌子全這毛病,誰也別嫌誰。 住。現在的名人闊佬住的房子叫豪宅,就一個字,貴。其實,他們忘了,中國古代可不是只看重住宅的豪華,“室雅何須大”,“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名人住宅要的是名氣,而不是闊氣,“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何陋之有”。你房子再豪華,比的了嗎。工部草堂名聞天下,千年不衰。清末富商建的喬家大院要不是拍了電影,不過百年就已經不為人知。當然,那些充風流的富兒,裝古雅的闊少,也會在豪宅里擺些名人字畫(臨摹),古玩玉器(贗品)文房四寶(擺設)附庸風雅。只不過把那些出土青銅器的綠繡都擦去,打磨的鋥亮,留着自個欣賞。
北京辦過兩個展覽,一個是國家博物館田家英收藏的清代學者法書展。田家英為研究清史,生前收購1500多幅清代名家翰墨,文革開始前他以死抗爭,全部藏品被中央辦公廳查抄。1980年平反後退回大部分。他的家人遵循他生前的囑咐:“這是人民的財富,將來還要歸還人民”。選出數百幅精品捐贈給國博,其中隨便拿出一幅,價值都在百萬左右。新國博開放後,專門開闢《小莽蒼蒼齋清代學者法書展》。另一個是中國美術館藏鄧拓捐贈的名畫展覽。鄧拓生前收藏了一百多張明清古畫,1964年全部捐贈給中國美術館,得以躲過文革劫難,如今成為鎮館之寶。其中有價值連城的蘇東坡《瀟湘竹石圖卷》,明人沈周《萱草葵花圖卷》、唐寅《湖山一覽圖》、呂紀《牡丹錦雞圖》、仇英《采芝圖》,清人惲壽平《桂花三兔圖》。革命前輩的高風亮節,無私磊落,澤惠後代,高山仰止,令人緬懷。而那些倒騰古玩字畫的奸商惡賈,為了自己享受吃喝嫖賭,榮華富貴,靠造假,走私,盜墓,矇騙,撈取不義之財,毫無羞恥之心,把中華民族幾千年留下來的文物瑰寶,糟蹋的乾乾淨淨。每當我看見本市藝術博物館增加了新的中國文物,心中就隱隱做疼。如果說田家英,鄧拓等革命前輩如巍巍青山,長存天地。這些盜賣文物的奸商就是田邊地頭的一坨糞土,遺臭後世。
現在的闊人又發明了一種表現身份的新手法,會所,只有社會名流,高官大款才有資格做會員,光有錢不行,還得有名,一年會費幾十萬,那叫身份。前些年我回北京,游北海公園,到那個修建於1955年的紅領巾水電站懷舊。那是個供少年兒童學科技的電站,利用湖水的一點落差發電。後來這裡被闊商改造成會所,小學生學科學,長知識的課堂,成了腦滿腸肥的奸商惡賈紙醉金迷的享樂所在。這幫暴發戶因為底氣不足,只能靠花錢搞個會所撐面子。不過,咱可用不着擺譜。就是沏壺末子,在馬路邊,坐小板凳,搖芭蕉扇,亮一嗓子“我本是臥龍崗散淡的人”,咱也是爺。這份自信,你暴發戶花多少線也買不來,誰讓當年我在紅牆黃瓦的皇家園林里學習遊戲的時候,你爹還在山溝里撒尿撮泥球玩,咱底氣足,你有脾氣嗎。就算你“吃了苦中苦,成了人上人”,撈來幾輩子花不完的財富,可你已經過了半輩子苦日子,錢又不能倒回去花。咱可是從地根生就過好日子,又沒脾氣了吧。
行。就是以車(JU)代步,比品牌,開跑車,什麼限量版,名人版,越稀罕越神氣。牛逼再大點的就買專機,要的就是我有你沒有,我舒服你辛苦的那種感覺。問題是,你那點可憐的自信,就是建立在名車的基礎上嗎。世界上也就中國把車當成財富的象徵,在汽車發源地美國,車是什麼?”a car is a machine with four wheels that can take you to wherever you want to go”,和財富地位一點關係沒有。到了美國再拿車說事,出門坐什麼車也要寫到文章里顯擺一番,你不是成心寒磣自己嗎。人到了美國,腦袋還留在中國,脖子抻的太平洋那麼長,也不覺得難受。
古人說:“有廣廈千間,睡不過一席之地。米糧萬擔,食不過一日三餐”。為了當名流,掙面子,加入高官大款行列,絞盡腦汁,辛苦受累,靠坑崩拐騙偷把錢撈進來,再搭上時間和健康,吃喝嫖賭抽把錢花出去,糟蹋了身體,減少了壽命,何苦來呢。《紅樓夢》裡的“好了歌”唱了多少代,越唱越覺得是真理。“世人都曉神仙好,唯有金銀忘不了,終身只恨聚無多,聚到多時眼閉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做着“金銀只恨聚無多”的成功夢,最後又一起走向“聚到多時眼閉了”的終點。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