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郭文貴付得起餉就可以打一仗 zt
送交者: histor 2017年05月14日21:18:31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蔣介石給中共軍隊發了多少軍餉-共軍收錢很爽快-[5262
嘎嘎嘎,郭文貴付得起餉就可以打一仗,所有大老闆付得起錢,-都可以打一場-[0
有的時候,一場戰役就讓共匪滅亡。戰鬥總比蝴蝶效應要強得多-連鎖反應至共匪滅亡-[0
共匪可以藉口戰爭把所有中國老闆與百姓的存款全部徵用,貪更多-說敢說個不字-[0
共匪可以藉口戰爭把所有中國官僚存款全部徵用,名曰幹部帶頭-支持國家-[0
中共從來只提國家,不提個人私人。恐怖統治,輕而易舉-誰敢說不字?-[0

 

戰爭時期中共軍隊的津貼 -零用錢-[7249
抗戰準備時期,底層二等兵年收入,相當於擁地50畝之半自耕農-年淨收入為103元-[3972
上將月入800元 中將月入500元 少將月入320元 下士月入14元-國軍收入-[330
國軍當官的吃空餉,收入可以翻幾倍。但是,-比中共官員差太遠-[0
蔣介石 一級陸軍上將 工資800元-比當兵的多80倍-[0
1970年代中國大陸剛進廠的工人工資17元,毛澤東工資600元-相差只35倍-[0
國軍撫恤金 與 共軍撫恤金-大洋與法幣-[2565
現在中國大陸工人工資3000元,習近平工資11000元-相差3.6倍-[0
習近平不用買車買房,醫療不用花錢。女兒可以留學美國-彭麗媛工資是多少-[0
習近平可以靠老婆鼓麗媛來養活嘛-唱一支歌收幾十萬元-[0


二等兵可以討一個老婆的話,上將可以討80個老婆-民國時期小老婆成群-[0
老蔣後來停發八路軍的軍餉,其實是中國近現代軍餉制度的慣例-湘軍-[4254

 

上將月入800元 中將月入500元 少將月入320元 下士月入14元
發帖者:國軍收入 (


國軍收入


上將月入800元

中將月入500元

少將月入320元

上校月入240元

中校月入170元

少校月入135元

上尉月入80元

中尉月入60元

少尉月入42元

准尉月入32月

上士月入20元

中士月入16元

下士月入14元

上等兵月入12元

一等兵月入10.5元

二等兵月入10元


二等兵可以討一個老婆的話,中尉就可以有財力討六個老婆了。上將可以討80個老婆

 

 戰爭時期中共軍隊的津貼
發帖者:零用錢 (


有關這個問題,我原來一直是想當然——中共軍隊沒有軍餉,只有生活少量津貼;軍中大體實行供給制,也就是吃穿由部隊統一解決。至於武裝,則是靠繳獲。這幾天在網上查找有關資料,有點遺憾,沒有第一手可靠確切的。有一篇《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早期的軍人津貼》的文章,姑且看一看吧。下面是摘編。


1927年“八一”南昌起義後,中國工農革命軍曾實行薪餉制,主要靠繳獲敵軍的戰利品和打土豪得來的財物,來維持其各項最低的開支。1928年5月,中共中央指示全面取消薪餉制,改行軍事共產主義性質的供給制,即個人生活必需品由公家供應實物,另發零用錢。這個“零用錢”,就是我軍最初的軍人津貼。


中央這個指示下達後,各革命根據地紛紛貫徹執行。例如,在1930年3月25日公布的《閩西第一次工農兵代表大會宣言及決議案》的法案之七——《優待士兵條例》中規定:“改良士兵生活,每月每名發伙食費至少大洋四元五角,零用至少兩元,有錢多發,軍衣軍用品儘可能完備”。津貼費發放的多少則由各地根據當時的經濟狀況來自行決定。“零用至少兩元”應該就算津貼了(這裡的“元”到底是什麼錢?要是銀元也是很值錢的)。


1935年12月17日(一方面軍長徵結束),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毛澤東,副主席周恩來、彭德懷頒布了《關於技術人員技術津貼等級規定》的命令。命令中規定:應領津貼的技術人員為無線電技術、醫務人員、電話技術人員和紅軍學校軍事教育專家四類。津貼等級分為三等,一等每月12元,二等每月8元,三等每月4元。決定等級時,由各工作機關首長填造名單報告軍團首長,再由軍團首長匯報軍委批准後施行。不屬軍團的部隊,直接報告軍委。新規定之津貼,自本年12月開始支付。1936年12月4日,中國工農紅軍前敵總指揮部頒布的《關於建立嚴格的供給工作制度,統一各項費用標準的訓令》中再次規定:衛生人員的津貼費分為六等,一等15元,二等12元,三等8元,四等6元,五等4元,六等2元,等級鑑定由軍委衛生部決定通知。在未經總衛生部鑑定以前,暫由各軍團及各軍的首長依情形酌奪決定之。電務人員津貼分為五等,一等15元,二等12元,三等9元,四等5元,五等2元,由軍委三局鑑定通知。在未得三局通知前,由各軍團、軍的首長斟酌決定之。


1936年4月24日,中央財政部下發了《關於發給部隊、地方武裝及機關人員津貼的通知》。通知的主要內容為:原來只發鞋襪費、沒有津貼的人員,原有鞋襪費應取消,每人改發津貼1元;以前已有津貼,又發鞋襪費的幹部,應取消鞋襪費,加發津貼5角;以前已有津貼的學員、工人等,不另發鞋襪費(估計幹部津貼多一些,士兵是每月大洋1元)。


………………………………………………………………………………


紅軍軍費的主要來源是“打土豪”的錢,此外在蘇區內部也徵收一定份額的稅金。當時中央蘇區只有三百萬人口,稅源有限。廣東中山大學九十年代辦有《歷史大觀園》雜誌(現已停刊),其中一期雜誌介紹,紅軍用打土豪分來的銀器融化,仿造袁大頭。由於含銀量高,(北洋政府造銀元含銀量規定為85%)頗受白區商人歡迎。


如此說來,中共軍隊在1927年至1937年間,軍費來源於所謂繳獲(絕大多數是靠“打土豪”和“沒收”)。工農紅軍是沒有軍餉的。軍隊內部採用供給制,軍官和士兵的區別不大。紅軍內部定期會付給全體軍人一項補貼叫“伙食尾子”。顧名思義,就是用於伙食後尚剩餘的經費。此項金額無論時間、數量都很不固定。


在抗戰期間,國民政府按照4.6萬人的標準給八路軍發軍餉被服,一直發到1941年4月左右的皖南事變宣布徹底停止。這個時候,其實國民政府還拖欠了八路軍十幾個月的軍餉。


新四軍的標準編制更少,好像按照5個團(1.5萬人左右的標準)編製發軍餉。發放時期同八路軍一樣(其實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第十八集團軍)和新四軍的人數遠不止這些。部隊1941年之後的津貼從何而出呢?糧食和服裝的大部分只能從根據地老百姓供給)。


八路軍的軍響一部分是國民政府給的,愛國人士捐獻的,根據地老百姓徵集的;在一個是打仗繳獲的。而在解放戰爭時期全部要靠自己的了。總之,共產黨軍隊生活十分簡樸。周恩來在文件《紅軍給養與經濟問題》中提道“紅軍中廢除軍餉,只發零用錢與吃飯錢”。


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後,蔣介石應中共的要求開始向紅軍提供經費,他向紅軍提供的第一筆經費是50萬元的善後款。1937年1月31日,蔣介石指示顧祝同:“姑且每月支付二三十萬元軍費,由楊虎城間接領發。”這個數字大體相當於紅軍每人每月軍需5元(據各種資料介紹,後來八路軍、新四軍士兵的津貼大約每人每月五角,毛澤東、朱德為5元)。這大概包括食宿服裝等等。毛澤東當時寫信給周恩來:“此50萬元是善後費,還是2月份經費要弄清楚,國民黨五屆三中全會以前蔣介石既托楊虎城經手,我們應按數向楊要,不打土豪又不給錢是不能生活的。”


八路軍:1937年度月發經費30萬元(法幣),戰務費20萬元,補助費5萬元,醫藥補加費1萬元,米津及兵站補助費7萬元,合計月發63萬元。從1939年8月份起,每月加發兵站臨時補助費2.5萬元。從1940年元月份起每月增發米津4.5萬元,這樣算起來,直到1941年2月每月實發70萬元。


新四軍:1938年1月核定四個支隊每月各發經費1.5萬元,軍部6000元,共6.6萬元。自3月份起每月增發經費2萬元,共8.6萬元。6月份以後,每月增至11萬元。1939年全年度經費仍舊月發11萬元,另發臨戰費2.2萬元,共月發經費13.2萬元。1940年度經費核定每月為11.536萬元,加上臨戰費2.2萬元,共月發13.736萬元。


此外,八路軍和新四軍開赴抗日戰場時國民政府還分別撥發了20萬元和1萬元的開拔費。應該說,當時國民政府給八路軍和新四軍的待遇還是不錯的,按照當時的規定,中央軍一個甲等野戰師的軍費每月約20萬元。因此,八路軍和新四軍的待遇如果按照編制人數來算的話,與中央軍相當。


抗戰初期,國民政府給中共部隊發放的軍餉雖然緊張,但仍可勉強維持。不過,隨着八路軍和新四軍在抗戰中迅速擴大,人員不斷增加,再加上物價飛漲,這些費用越來越不夠用了。以八路軍為例,八路軍1937年改編時只有4.6萬人,到1940年已發展到40多萬人。在這期間,中共領導人曾多次向國民政府要求擴大編制,增加軍餉,但國民政府始終不予批准,軍餉一直是按照4.6萬人發放。


抗戰期間國共合作,國民政府負責第18集團軍(編制4.6萬人)和新四軍(編制1.5萬人)的軍餉。1941年以後,中共軍隊要靠自己解決軍費問題。這個津貼的錢由哪兒來不甚清楚。抗戰期間是不能“打土豪分田地”的。因此這筆錢再少,對於好幾十萬軍隊也是個大數。再說,敵後抗日根據地由於敵軍圍困,現金非常的缺乏。


在抗戰時期的1937年至1940年,陝甘寧邊區的財政來源主要是依靠外援。外援有兩部分,一部分是國民政府給八路軍的軍餉,一部分是海外華僑和後方進步人士的捐款。外援占邊區財政收入約50%到85%。


解放戰爭中,一般解放軍士兵一月有津貼3到5元,連排長是5元到8元,團長以上為10元到15元不等。各大野戰軍因為財力水平而不同。這些津貼一般是士兵買個人用品和衣物的花銷。因為軍隊中吃飯是公攤的,所以每月大概還有數目不等的伙食尾子,分出來大概在5元以內。


解放軍的軍費主要以實物形式由解放區共產黨地方政府籌集。資料顯示,僅三大戰役中,解放區出民工539萬,出動牲畜1036300頭,支援糧食95000萬斤。尤其是在淮海戰役期間,江蘇、山東、安徽、河南等地的人民用極大的物力、人力支援了戰爭。這四省共出動民工543萬人,其中隨軍常備民工22萬人,二線民工130萬人,後方臨時民工391萬人;擔架20.6萬副,大小車輛88萬輛,挑子30.5萬副,牲畜76.7萬頭,船隻8539艘;籌集糧食9.6億斤,運送到前線的糧食4.34億斤。


這樣看起來,除軍事裝備和民工外,軍糧和服裝以及各種物資等就得靠中共在各個根據地的各級政府籌措。解放軍官兵的津貼是以紙幣形式發的,不過這些貨幣是各個解放區自己製造的。我在資料中看到:


根據地貨幣是在戰爭時期各根據地被敵人分割封鎖的情況下產生的。抗日戰爭勝利後,各解放區中共政府就開展了統一貨幣的工作。如華中解放區發行統一的華中幣,收回和統一原來新四軍開闢的各個抗日根據地發行的多種名稱不同和市值不等的地方貨幣。其它解放區也採取了類似的統一貨幣的措施。但是,在各解放區統一貨幣工作尚未完成時內戰爆發,統一各解放區貨幣工作不得不暫時停止。1947年夏,華北、西北、華東解放區逐步連成一片,各解放區之間貿易聯繫、物資交流日益發展。但是各解放區貨幣不統一,貨市比價不固定,成為經濟發展和貿易往來的重大障礙,給野戰軍的機動作戰帶來很大困難。


為了統一解放區貨幣,經華北人民政府、山東人民政府、陝甘寧和晉綏兩邊區人民政府會商決定,合併華北解放區的華北銀行、山東解放區的北海銀行和西北解放區的西北農民銀行,於1948年12月1日在河北省石家莊市成立中國人民銀行,開始發行統一的人民幣,這是中國人民銀行成立後發行的第一套人民幣。


各個解放區里都有各自發行貨幣的銀行。

 

 
抗戰準備時期,底層二等兵年收入,相當於擁地50畝之半自耕農
發帖者:年淨收入為103元 (


1944年,美國專家抽調國軍1200名士兵進行體檢,發現57%的士兵營養不良。


抗戰14年,簡略言之,可區分為兩大階段。第一階段,自1931年至1937年,乃“抗戰準備時期”,期間雖有局部抗日戰事,但當局的主要精力仍集中於交通、金融、賦稅、軍制改革、秘密國防線構築等事務。第二階段,自1937年至1945年,是謂“全面抗戰時期”。


國軍官兵抗戰時的待遇,在這兩個階段,迥然不同。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時,國民政府蔣、汪、胡三派內鬥正酣;1932年初,中央政府恢復運轉,稍後即頒布“國難餉章”,薪餉較之平時,有所削減。具體數據如下(單位/元)①:

 

圖註:平時及國難時期國民政府陸軍薪餉比較表按:據學者陳志讓統計,1931-1935年間,四川農村,占地100畝以上的地主,其平均年淨收入為1068元;占地50畝以上的半自耕農,其平均年淨收入為103元。換言之,拿“國難薪餉”的中校及以上軍官,其年收入,相當於擁地百畝以上之地主;最底層的二等兵,其年收入,也相當於擁地50畝以上的半自耕農。②當局之所以制定如此優渥的官兵薪餉,乃是希望能夠吸引到儘可能多的有文化且體格健壯的優秀兵源,以應付“國難”。

 

不過,因軍閥割據及派系政治的影響,上述薪餉標準在不同背景的部隊中,執行程度各異。譬如:宋子文財政部所屬稅警總團資金豐裕,不發放“國難薪餉”,仍發放“平時薪餉”;四川軍閥劉湘窮兵黷武擴軍不休,一度坐擁五十二團人馬,但川中一隅稅賦有限,故其部二等兵薪餉僅四元而已,遠低於中央所定“國難薪餉”標準。③


圖註:1942年,緬甸Pynmana,Seagrave醫生急救醫院裡的中國遠征軍傷兵全面抗戰時期,軍餉受通脹衝擊最為嚴重,過半國軍士兵營養不良


及至1937年全面抗戰啟動,軍費消耗龐大,物價迅速上升,官兵薪餉標準也屢次變更。主要變化有二:1、實施糧、餉分離,伙食費由公家統一安排,不再包含於薪餉之中。2、薪餉隨通脹不斷上調,但始終趕不上物價上漲的速度——1937年,上將薪餉240元,1945年上升至5萬元,增漲208倍;1937年二等兵薪餉7元,1945年上升至900元,增長128倍。但同期物價已增漲了2100餘倍。④


據1944年6月《四川經濟季刊》的一份調查報告,自1937年至1943年,各行業“購買力指數”,大致變化情形如下(以1937年統一預設為100)⑤:


圖註:全面抗戰期間各行業人員購買力指數變化比較表毋庸諱言,以當時情形,該調查絕非完善,但亦已足以反映當時的通脹,對各行業所產生的衝擊的巨大差異。相比農民、工人乃至僱工,士兵、公務員、教授所受通脹衝擊為最大。具體而言,1943年重慶豬肉限價,定為每斤14元,同年,一位上校的月薪不過290元;至於底層士兵,狀況自然要慘得多,中央軍校17期畢業生譚繼禹回憶,1940-1942年間,其每月薪餉,僅夠買肥皂與草鞋。考慮到欠薪幾乎是所有部隊的通病,其生存狀況之惡劣,可想而知。⑥

 

薪金之外,伙食亦嚴重營養不足。據統計,二戰期間,美國陸軍戰地口糧,為每人每天6磅;日本陸軍為4磅,中國陸軍則不足1.6磅,且這1.6磅,還只是文件層面的數字,具體撥發、運輸過程中的貪污、損耗等,並未計入。伙食狀況惡劣的直接後果是:1944年,美國專家抽調國軍1200名士兵進行體檢,發現57%的士兵營養不良。⑦


即便國軍士兵困頓如此,軍費開支仍遠遠超出了國民政府財政收入所能承受的範圍。孔祥熙在一份1939年6月給蔣介石的“極密報告”里透露:全面抗戰僅一年半,財政支出已高達“三十三萬萬元”,而這一年半里,財政收入僅“七萬六千餘萬元”——“三十三萬萬元”財政支出中,軍餉、軍務、槍械購買經費,占到了70%。⑧

 

綜上,自不難理解,何以抗戰期間,國軍官兵普遍走私,即便是待遇最好的雲南遠征軍,據戴笠秘查,亦走私成災;各部隊普遍“吃空餉”,按陳誠估計,“實際上吃軍糧者達七百二十萬人……能有三百萬可戰部隊就很不錯”⑨——國府財政實際上陷入了一種致命的惡性循環:軍費開支的龐大使得當局不敢提高部隊官兵薪餉待遇,以免陷入更惡劣的通脹;官兵薪餉待遇惡劣,則刺激空餉、走私愈演愈烈,進一步加重財政負擔,再刺激通脹,官兵薪餉再縮水……及至抗戰勝利,無論當局如何嚴申,亦無法阻止公務員及軍隊變“接收”為“劫收”。

 

①何應欽《軍政十五年》,(台)史政編譯局1981,P139-140。轉引自張瑞德:《抗戰時期陸軍的人事管理》,(台)中研院近史所集刊第21期。②陳志讓:《軍紳政權》,(台)谷風出版社1986,P169。轉引自《抗戰時期陸軍的人事管理》。③(台)中研院:《劉航琛先生訪問記錄》,九州出版社2012,P25。④⑥⑦張瑞德:《抗戰時期陸軍的人事管理》。⑤汪蔭元《四川戰時物價與各級人民之購買力》,《四川經濟季刊》1944年6月,P262-265。轉引自張瑞德:《抗戰時期陸軍的人事管理》。⑧《孔祥熙關於1937-1939年財政實況的密報》(上、下),《民國檔案》1992年第06期、1993年第01期。⑨《陳誠回憶錄:建設台灣》,東方出版社2011年,P162。


 
蔣介石給中共軍隊發了多少軍餉
發帖者:共軍收錢很爽快 (

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後,蔣介石應中共的要求開始向紅軍提供經費,他向紅軍提供的第一筆經費是50萬元的善後款。他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安撫紅軍,放手解決張、楊的問題。1937年1月31日,蔣介石指示顧祝同:“姑且每月支付二三十萬元軍費,由楊虎城間接領發。”


根據蔣介石的指示,1937年2月1日,主持西安事變善後工作的顧祝同在西安向中共代表李克農表示:“第三者(中共)經費由楊虎城先發50萬元。”2月2日,顧祝同派人將善後款50萬送抵西安,2月4日再經楊虎城交送給周恩來,同時顧祝同還承諾以後每月給紅軍20萬元。2月5日,毛澤東復電周恩來:“此50萬元是善後費,還是2月份經費要弄清楚,國民黨五屆三中全會以前蔣介石既托楊虎城經手,我們應按數向楊要,不打土豪又不給錢是不能生活的。”


由此可知,紅軍從蔣介石那裡領取的第一筆經費時間是1937年2月。在這以後,直到1937年8月,國民政府每月都向紅軍撥款30萬元。6月,根據周恩來的要求,陝北缺糧,需從外地調運,國民政府又額外加發了5萬元運輸費。此外,這年夏天,國民政府還發給紅軍夏季服裝4.5萬套。


紅軍得到這些經費後,首先用於買糧購衣,以解決溫飽問題。也正是由於南京國民政府的接濟,才使紅軍得以休整,為全面抗戰爆發後能迅速出師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1937年8月,陝北紅軍主力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下轄3個師,人數共4.5萬人。而南方的紅軍游擊隊改編為新編第四軍,下轄四個游擊支隊共一萬多人。改編後的兩軍軍餉分別是:


八路軍:1937年度月發經費30萬元(法幣),戰務費20萬元,補助費5萬元,醫藥補加費1萬元,米津及兵站補助費7萬元,合計月發63萬元。從1939年8月份起,每月加發兵站臨時補助費2.5萬元。從1940年元月份起每月增發米津4.5萬元,這樣算起來,直到1941年2月每月實發70萬元。


新四軍:1938年1月核定四個支隊每月各發經費1.5萬元,軍部6000元,共6.6萬元。自3月份起每月增發經費2萬元,共8.6萬元。6月份以後,每月增至11萬元。1939年全年度經費仍舊月發11萬元,另發臨戰費2.2萬元,共月發經費13.2萬元。1940年度經費核定每月為11.536萬元,加上臨戰費2.2萬元,共月發13.736萬元。


此外,八路軍和新四軍開赴抗日戰場時國民政府還分別撥發了20萬元和1萬元的開拔費。應該說,當時國民政府給八路軍和新四軍的待遇還是不錯的,按照當時的規定,中央軍一個甲等野戰師的軍費每月約20萬元。因此,八路軍和新四軍的待遇如果按照編制人數來算的話,與中央軍相當。


據資料統計,國民政府從1937年2月開始,到1940年12月截止,共發給八路軍經費25616627元。新四軍從1938年1月開始到1941年1月為止,共領軍餉1718877元。兩軍合計共得軍餉27335504元。


抗戰初期,蔣介石基本還是能夠保證按時將軍費發放給中共部隊,即便是由於國共衝突國民政府扣發中共部隊的軍費,後來也都基本能夠補齊。例如1939年冬至1940年春,胡宗南部隊進攻陝甘寧邊區時,國民政府就找藉口停發了八路軍1939年10月至1940年3月的軍餉。但事件平息後,經中共要求,國民黨就又補發了所欠八路軍軍餉。


此外,除了軍餉,蔣介石還根據中共要求和戰爭需要給中共一些臨時性補助和獎勵,例如1939年4月30日葉挺要求蔣介石發放各種補助:“1,運輸困難,懇賜發行動費2萬元;2,請准予軍司令部經費發給每月5600元;3,乞准設立醫院一所每月經費1.3萬元。”蔣批示:“照准。”1939年7月8日,蕭勁光向國民政府電請增發河防經費10.5萬元,也得到蔣的批准。此外,1937年10月19日八路軍襲擊日軍陽明堡機場,擊毀擊傷作戰飛機24架,蔣介石就以軍事委員會的名義獎勵了八路軍大洋2萬元。


抗戰前期,蔣介石還給中共部隊發放了不少軍需物資。例如,1937年8月20日,葉劍英領取了七九彈30萬發、七九機彈20萬發、駁殼彈20萬發、迫炮彈620枚、手榴彈1.5萬顆,另有土工器具及爆火材料,衛生材料及被服通訊等材料。9月16日,閻錫山送八路軍50萬發七九子彈,中正子彈50萬發,衝鋒鎗、機關槍200支。9月19日,周恩來致電毛澤東、張聞天並轉葉劍英等:“南京原發子彈50萬發,後加20萬發,閻錫山發50萬發,黃紹竑發30萬發,共150萬發。一二0師帶不完,準備留一二九師東來補充。”1937年8月26日,蔣介石指示何應欽:“速發第八路代表葉劍英防毒面具六千顆。”1938年6月28日,新四軍葉挺向蔣介石要輕機槍100挺,重機槍20挺,蔣批示“交軍政部核辦並復”。1939年1月28日,朱德、彭德懷致電蔣介石請求撥發六五子彈600萬發,蔣批示:“交軍政部核發並復。”


此外,在抗戰初期中共部隊還領到不少服裝、麵粉等生活必需品。例如1937年9月11日,南京方面發給八路軍4.5萬人的冬衣。9月13日,國民政府又批給皮大衣、皮帽共3萬套,每套9.5元,折大洋28.5萬元,日內即領。抗戰開始後,國民政府按規定標準,每月供給陝甘寧邊區和八路軍的麵粉1萬袋,大米3000包(每包165斤),以及武器彈藥和其他軍需物品等等。


抗戰期間,國民黨中的一些地方部隊有時也會給中共部隊一些援助。例如,國民黨第十四集團軍總司令衛立煌1938年4月訪問延安時受到毛澤東的接見,以後衛立煌向八路軍批發子彈100萬發,手榴彈25萬枚,牛肉罐頭180箱,以及八路軍3個師的夏衣、大批醫藥用品和電話通訊器材。再如1937年11月太原失守前後,閻錫山、傅作義將一時難以轉移的大量軍需彈藥也送給了八路軍。在抗戰中,像這樣的例子很多。


抗戰初期,國民政府給中共部隊發放的軍餉雖然緊張,但仍可勉強維持生活。不過,隨着八路軍和新四軍在抗戰中迅速擴大,人員不斷增加,再加上物價飛漲,這些費用越來越不夠用了。以八路軍為例,八路軍1937年改編時只有4.5萬人,到1940年已發展到40多萬人。在這期間,中共領導人曾多次向國民政府要求擴大編制,增加軍餉,但國民政府始終不予批准,軍餉一直是按照4.5萬人發放。


自1939年12月國民黨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後,國共兩黨間的摩擦不斷加大。1940年12月,國防部長何應欽宣布停發延安方面的軍餉和物資。新四軍的軍費,是1941年1月以後停發的。因為這個月新四軍領完最後一筆軍餉和物資後,就爆發了皖南事變,國民政府宣布新四軍是“叛軍”,從此國民政府就不再給新四軍發軍餉了。此後,中共所有部隊的給養都靠自己解決。


從以上情況可以看出,在抗戰初期,蔣介石對中共的部隊還算是能包容的。這一方面是因為他想利用八路軍和新四軍抗日,另一方面他始終還存在收服中共部隊的意圖。但隨着共產黨武裝力量的日益壯大,他不得不採取種種措施來限制、打壓共產黨勢力的發展,停發中共部隊的軍餉是他限共的一個重要措施。

 

 


老蔣後來停發八路軍的軍餉,其實是中國近現代軍餉制度的慣例
發帖者:湘軍 (


關於老蔣停發八路軍餉的問題一直是我黨攻擊蔣的一個重要理由,在網上也吵得很多,但都沒有認真考慮一個現實: 1、從湘軍建立起來後, 中央與軍隊之間始終存一個默契,那就是,有地盤的自己直接去收稅養兵,沒地盤的軍餉才由中央發,或者說拿誰的錢聽誰的話。湘軍是這樣的,淮軍也是這樣,北洋軍建立之初是由中央發餉的,也正因為如此,老袁在1905年以後不得不將訓練好的四鎮交給了清廷中央,而只保持着影響力,而非直接控制力,以致於1908年後老袁回家養病,北洋軍人根本就沒鬧什麼事。而老袁成了臨時大總統後,由於長期不在 關於老蔣停發八路軍餉的問題一直是我黨攻擊蔣的一個重要理由,在網上也吵得很多,但都沒有認真考慮一個現實:


1、從湘軍建立起來後, 中央與軍隊之間始終存一個默契,那就是,有地盤的自己直接去收稅養兵,沒地盤的軍餉才由中央發,或者說拿誰的錢聽誰的話。湘軍是這樣的,淮軍也是這樣,北洋軍建立之初是由清廷中央與北洋大臣分擔發餉的,也正因為如此,老袁在1905年以後不得不將訓練好的四鎮交給了清廷中央,而只保持着影響力,而非直接控制力,以致於1908年後老袁回家養病,北洋大臣換成了別人,北洋軍人根本就沒鬧什麼事。而老袁成了臨時大總統後,由於長期不在北洋軍中,所以只好搞了一個善後大借款,其實就是借錢給北洋軍發軍餉,然後發動了對國民黨的戰爭。而此後是一個大轉折,在打敗國民黨的二次革命後,馮國璋曹琨等開始不僅有兵權了而且有了地方政權,所以此後北洋軍變成了部分中央直轄的軍隊由中央發餉,而占據地盤的軍隊由首領從地方稅收中發餉。這一過程中還出現了一件事,就是馮國璋到北京當總統後,帶了兩個師的軍隊,他要求由中央發餉,而段其瑞不答應,認為馮在江蘇的地盤,理應馮自己發餉。

 

2、在地方軍隊上,一般存在幾種情況:


一種情況是完全沒有地盤的,誰給發餉就給誰賣命,而老蔣也正憑藉江浙的財力輕鬆控制了許多小軍閥或將大軍閥的軍隊給分化瓦解了;


第二種情況是有地盤的,如山西閆錫山、四川劉湘、雲南龍雲,除了少數被老蔣收買的軍隊外根本沒用中央發軍餉,如果老蔣真給他們發餉,他們第一個反應,就是老蔣不懷好意;


第三種情況是雖然有地盤,但地盤經濟條件很不好,比如說某地稅收只夠養一個團,但真實兵力可能是一個師,這種情況下,一般是協餉,就是自己解決一部分,中央或大軍閥幫助解決一部分,比如雲南貴州長期要由四川解決一部分軍餉,西康劉文輝部軍餉先由劉湘給一部分,後來又由老蔣直接發,東北軍丟了東北後,老蔣也要給他們解決相當一部分軍餉,也正從那時候開始老蔣可以以打敗仗為理由裁掉東北軍的115、120等師。在西安事變前,同在陝西的軍隊楊虎城部的軍餉大部分是由自己籌集的,而東北軍的軍餉則主要由老蔣來發(由楊虎城控制的陝西省還要負擔一部分東北軍軍餉)。


3、紅軍改編成八路軍後,以當時陝甘寧邊區的情況,可以說是相當貧困的地區,貧困的程度就是從1840到1937年那裡除了地方保安團以及臨時駐紮的軍隊似乎就沒有設過一個團以上的正規軍,有地盤等於沒有地盤,所以八路軍幾萬人根本不存在協餉的問題,直接發餉就行了,而新四軍剛成立的時候連地盤都沒有,所以軍餉都由老蔣負責,老蔣也沒有拖欠過,甚至還有因為打了幾個勝仗,有大量的現金獎勵。


4、1938年以後的一年時間,八路軍與新四軍在敵後占領了大量地盤,建立了好幾塊包括幾十個縣的大根據地,但此時,中央軍正被日本人追着打的時候,蔣根本沒有心思去考慮這件事,所以蔣按4萬五千人發餉,中共也是不要白不要;

 

5、1939年後,中共的快迅擴大引起了蔣的注意,更重要的是中央已經建立從土地面積上講僅次於中央的大塊根據地,蔣也曾經想派自己人去那裡當官,但被趕了回來,而此時中共做了一件錯事,就是以軍隊擴大為理由要求增加軍餉,結果就是蔣不僅沒增加中共的軍餉,反而按對其他軍閥的辦法,直接停了八路軍的軍餉;


6、其實若蔣承認中共地盤的合法地位,就算停了八路軍與新四軍軍餉,中共也未必會與蔣爭執什麼,關鍵是蔣沒有公開承認中共根據地的地位,所以中共認為蔣既然沒承認我這些地盤的合法地位,那就應該給我的軍隊發軍餉,而蔣則認為,你的地盤都在自己手裡了,就算我不承認我也無可奈何,我為什麼要發軍餉給你。


所以蔣停了八路軍新四軍軍餉其實只是近代軍隊軍餉制度的慣例,只不過這其中老蔣由於對中共地盤這件事是承認不好不承認也不好,所以老蔣有苦難言,讓中共抓住了把柄,屢次作文章。


當然有一點要說明的是,當時對於出省抗戰的軍閥的軍隊的軍餉,是分幾種情況來發的,一種是部分軍閥自己負擔軍餉,但這種情況很少,而大多數情況是離省軍閥的軍餉由國民政府承擔的,如廣西軍隊在廣西的時候國民政府根本不用管他們的軍餉,而只是負責發放在安徽河南等地抗戰的軍隊軍餉,而當李品仙擔任了安徽省主席後,由於安徽在敵後,且大城市多被日軍占領,所以國民政府給他們發全部軍餉的,只是到了何應欽那裡,他認為只應該發一部分,所以要求對方簽字的時候簽收到了全部軍餉而實際上只收到了一部分軍餉,李宗仁還告了一回。中共認為應該發軍餉也有這個方面的理由,但是蔣認為中共占領的地盤足夠負責4萬5千人的軍餉,至於增加的軍隊,蔣不承認,所以拒絕發軍餉也是有他自己的理由的。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6: 浩然:把中共趕出WTO才是硬道理
2016: 真相大白:原來萬維里妖魔化毛和吹捧台
2015: 讓共產黨萬歲的完全民主
2015: 維娜頂級大台北外送小姐, LINE:dear_5
2014: 一沙鷗: 讓菲律賓和越南消停些
2014: 人性的無悔選擇:美國的黑社會。
2013: 今天上午一個越洋電話, 給人大的校辦
2013: 觸目驚心, 人大近一周已有三個學生跳
2012: 《產經新聞》爆內幕:中紀委查海伍德
2012: 朋友談,為薄熙來三次上書的“王錚”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