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秩序輸出者的防火牆
“美國同各國之間基本沒有秘密協約, 美國同日本間於1905 年、1908 年和1917 年三次協商, 不僅沒有第三國針對, 且都是公開發表的。”儘管日俄協約同樣涉及滿洲問題,雙方卻無意公開交涉結果。英法、英俄協約和俾斯麥【19世紀的普魯士王國和德意志帝國首相——樂山水】的德俄協定也是這樣,甚至沙皇和許多大臣都不了解本國的全部義務。
威爾遜主義【一戰中美國總統威爾遜提出的理想主義的戰後國際安全體系原則——樂山水】早在威爾遜當選以前就存在了,而且是超越黨派和左右的特徵,不僅產生了唯我光明正大的美國特殊論,事實上也避免了內外部門的衝突和相互矛盾的承諾。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關鍵就在於德俄大臣無法同時履行公開和秘密的協定。軍部綁架政府,是因為軍方不知道外交家的秘密承諾。文武雙方只有在圖窮匕見的時刻才能理解本國的全部義務,而這時已經不可能重新制訂動員計劃了。
英印帝國和殖民部不了解威斯敏斯特【英國外交部所在地——樂山水】的秘密協約,導致了伊拉克、敘利亞的分割。阿拉法特、霍梅尼和八個大大【伊斯蘭國,哈里發易卜拉欣用過的養父之姓巴格達德的諧音——樂山水】,都是從秘密協議劃破的傷口脫穎而出的。秘密協議最大的危險是憲法性的,勢必推動英印帝國的滿洲國化。殖民主義的後退,避免了這場憲法危機。魯登道夫【一戰之前和之中的德國將領——樂山水】的體制外大權和霍亨索倫王室【統治普魯士王國和德意志帝國到一戰結束為止的王室——樂山水】的退位,是秘密協議破壞大臣集體責任的國內後遺症。昭和軍部的跋扈,只是德俄同類憲法危機的極端化,之所以沒有在發源地表現出來,是因為兩大帝國已經不復存在了。
威爾遜主義對公開外交的執着,本質上是憲法精神的外部投射。國際政治的法律化有助於預防國內法律的政治化,否則美國不可能安全地放棄孤立主義。
6-8 medium.com/@LiuZhongj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