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學偉:東方崛起之大數據探密之七 |
送交者: 法國劉學偉博士 2017年08月25日00:59:30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
劉學偉:東方世界當代崛起之大數據探密(之七)點擊這裡,可看本書稿(一至六) 劉學偉:東方世界當代崛起之大數據探秘(之二)劉學偉:東方世界當代崛起之大數據探秘(之三)劉學偉:東方世界當代崛起之大數據探秘(之四)東方世界當代崛起之大數據探密(學力指數部分稿 ) 【作者導語】以下數章是《東方世界當代崛起之大數據探秘》的一個稱之為PISA版的新版核心內容。是在大家已經看過的原稿被拒後的“救亡圖存”版。新版刪去了全部的IQ數據,而用PISA考試的分數頂替之。然後搞出一個真正經過綜合的“國民綜合素質指數”。在這兩項改革的基礎上重新進行了一次核心分析。可惜這個新版依然被拒絕。 這裡公布的僅是新版的更新部分的核心內容。重複的和非核心的內容已經刪去。基本觀點與老版當然是“換湯不換藥”,但自然還是有許多改善和補充。 第二章 文明與世界概論第二節 關於國家貧富的五個流行理論如果宇宙間真有外星人,他駕着飛船繞地球一周后,肯定也會立即發現,這個地球上不同地方的居民,生活的水平有着極大的差異。我們就住在地球上,還經常到處旅行,對這個差異就更是太過熟悉。這個大問題,“為什麼世界上不同的國家有那麼大的貧富差異?”自然永遠都在叩問着地球人尤其是學者們的心扉。自古以來,這方面的理論汗牛充棟。這裡僅就當代最流行的幾種理論做一番簡介。 第一小節 中心邊緣理論這個理論又叫帝國主義國際剝削論。大概列寧是該理論早期的一位大師了。該理論的中心意思是:西方發達國家自居世界的中心,通過各種不公平的貿易等方式,從世界的各個邊緣(第三世界不發達國家)地帶掠奪了大量的財富,才造成了中心地帶(西歐北美澳洲日本)的富裕和第三世界地區的貧窮。 這個理論當然描述了很大一部分事實,尤其是二戰以前殖民時代的歷史。但是本人必須指出它不能解釋全部歷史,也不能解釋很多的現實。 比如在歷史上,華夏民族在東亞創造了一個繁盛的農耕文明,它是完全地自給自足的,極不依賴對外貿易,也不向外大規模殖民。周邊民族/國家的相對落後絕不是受到處於中心地帶的中國的剝削掠奪所致。相反地,凡是離中國近,向中國學習得多的民族,都能取得較大的進步。 比如在現代,第三世界與工業化的第一世界的最主要貿易內容就是以能源礦產和其它初級(比如農)產品,交換各種工業製成品。這種貿易是否公平先且不論,讓我們假設工業化世界(現在包括中國了)不來“剝削掠奪”這些初級產品(假設中斷國際貿易),那這些第三世界國家是不是會更富裕呢?事實上,工業國家會無法維持他們的工業,但落後國家也不可能因此而變富。長長的產業鏈的絕大部分都在工業化國家內部,如果財富主要靠勞動來創造,那價值大部分留在工業化國家又未嘗不合理。 比如現在風行世界的電子科技,其用到的基本但關鍵的原料硅,根本就是無所不在而一文不值(不就是砂礫嗎?)。其用到的其它初級礦物原料數量都非常有限。(那些東西的分量都很有限呀。一件產品的重量通常也就幾百克,至多幾公斤。)就是說,一件電子產品,其成本的構成,絕大部分都是物化的科技、智慧。第三世界的礦產甚至能源對其貢獻極為有限,但是全世界都在共享着比如互聯網、智能手機提供的一切樂利。那麼世界的不同部分應當如何分享這些新興電子產業產生的經濟利益才算公平合理呢? 能源和礦產值多少錢?不妨看看阿拉伯半島上六個富裕的石油君主國的例子,它們是富得流油,全體國民都可以不用勞作而盡情享受人生。但那是誰在剝削誰呢?如果西方人不來“掠奪”,它們把這些石油留着能做什麼?2013原油的價格還在每桶110$的高位。2015年初已經降到低於30$。而在1970年代,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引起的第一次石油危機之前,原油的價格長期低於1$。到底哪個才是合理的價格呢? 當然還有太多的國家沒有這樣的好運。通常總是礦產不夠多而國民太多,自己還沒有能力把它們開採出來,更沒有能力把它們加工製成工業品,於是就只好翹首期待“剝削”的到來。當然我知道西方跨國企業的野蠻掠奪也大量存在,也贊同資源擁有國捍衛自己的權益。但把這個解釋成後進國家之所以後進的全部或主要原因就不符合事實了。 比如,大家都知道,非西方國家,現在只有東亞有幾個國家和地區學習西方,成功地發展了現代工商業。二戰以前(除了日本),這幾個國家也是一窮二白,為什麼現在它們能夠加入前述的繁榮富裕的世界中心,而其它的大量地區依然是貧窮落後的邊緣呢? 這個理論很符合落後國家的胃口,因此它主要在第三世界流行。 第二小節 制度決定論。這個理論就正相反,它特別適合工業化國家的胃口,因此在第一世界廣泛流行,而且廣泛地被推銷到其它世界。 這個理論的基本意思是,發達國家之所以發達,是因為它們有優越的政治和經濟制度,概況起來就是有名的華盛頓共識:政治民主+自由市場經濟。西方國家慷慨許諾,只要把這兩項學好了,任何國家都可以變得像西方國家一樣自由民主繁榮富裕。 比如這個理論的擁躉常這樣舉例:當年被英國流放到蠻荒之地的澳洲去的都是流氓罪犯。但他們擁有英國的最優秀的制度,一樣創立了一個現代的繁榮的文明國家。 這個理論可以很好地解釋西方的繁榮,但是無法放諸四海而皆準,無法成為普世真理。而且它也不能解釋比如中國的崛起。畢竟它只是一部分地學了西方的市場經濟,而並沒有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 更大的問題是,除了在東亞(尤其是東北亞),這兩樣法寶在其它非西方世界的推行,或其它非西方國家要學習這兩樣法寶,都發現困難重重。遠的比如加勒比海的海地和西非的利比里亞,都是照抄的美國憲法,共和國搞了200年,其中利比里亞的國民基本都是從美國回去的解放了的黑奴的後裔。但是那兩個國家並沒有自由民主富裕。比如舊大陸中部的數十個阿拉伯穆斯林國家,是有好些發了橫財。但如果沒有石油,它們再怎麼學西方的制度(比如茉莉花革命。況且它們從來沒有搞過全盤公有制/計劃經濟),似乎也富不起來。 除了東北亞以外的其它亞非國家實在也是鮮有學習成功的範例。找一找,比如撒南非洲的首富南非,原來那裡曾經有過相當多的歐洲移民,但現在為什麼在那麼快地坐滑梯下行呀?還有土耳其,它努力西化已經超過100年,還算是有成就,可是為什麼還是只能與最後進的東南歐國家相比呢? 倒是拉丁美洲的工業化和西式民主化都有相當的成就,雖然他們的學習成績(LQ,後面有解釋)只有第三世界的水平。當然本人判定拉美也屬於西方文明的一部分,可是為什麼比起西歐北美澳洲,他們的發展水平,總是還有那麼大一段差距呢? 非洲有五十多個國家,在西方殖民者離開之時,都給它們留下了類似西方的制度,可是這些制度又有幾個運作良好呢?有人說,那是因為它們這裡那裡還沒有學好。假如都和西方國家一樣公平競爭,那這些國家一樣可以好。但是,為什麼在非洲幾乎每一個國家都不能公平競爭呢?這是偶然的嗎?至於講到工業化,為什麼除了南非,除了礦業,迄今就看不到一個成功的範例呢? 第三小節 文化決定論這個理論也是由來已久。單論近代以來,當以馬克斯·韋伯的新教倫理優於天主教倫理最為出名。他說在北歐的新教徒(protestant)嚴肅認真,追求卓越,認為發財才是你是上帝的選民的標誌等等文化因素,是他們在17-18世紀取得比歐洲中部和南部的天主教歐洲人更好成就的基本原因。 這個成功文化導致成功的說法還針對猶太人的成功和東亞人的成功廣泛傳播。針對東亞人,那就是被歸納為儒家文化的優秀了。被學者們稱道最多的是儒家對勞動、學習和成就的價值的推崇。還有道家對節省的價值的推崇也總被提及。 這個理論也是講中了一部分事實,但是它沒有解釋,為什麼一些民族/國家能夠創立並長期保有優秀的能夠保證一直成功的文化,而另一些民族/國家卻沒有這樣的成功文化,反而長期地無法擺脫另一些失敗的文化。【關於文化,正文和附錄中都有擴展。】 第四小節 環境決定論這個理論也是源遠流長,近代最著名的起點是法國大哲學家伏爾泰在《論法的精神》一書中提出。大意是說地球上北溫帶氣候溫潤,適合文明發展。而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氣候濕熱,瘴癘流行,不適合文明發展。 這個理論當然有很多歷史事實可以支持,但也有很多漏洞。比如同樣的北美大陸,以前印第安人建立的文明是何等地簡陋,而西方人(那些人大都是在歐洲混不下去才去的美洲)進去以後的文明則那樣輝煌。比如中美洲的瑪雅、阿蒂卡文明都在濕熱之地建立,比如古代西亞的四大古代文明和希臘甚至羅馬文明,都是在濕熱或乾熱的亞熱帶地區建立。 而且到了現代,由於醫學、人口和經濟的發展,熱帶亞熱帶地區早已不是瘴癘之地,而是人們趨之若鶩的度假、養老,或者發展農業(只要有水源,一年可以三熟呢!)的好地方。那些地區(比如中美洲、加勒比海、中非草原地區)的國家依然落後,就不是氣候理論可以解釋的了。【環境決定論在書末的附錄中還有大大的擴展。】 第五小節 國民素質決定論這最後一個理論,如果綜合前面那些理論中的合理部分,似乎可以建立一個擁有最廣泛解釋力的新理論。 我們用制度決定論和環境決定論兩節中舉過的幾個例子來發揮。最差勁的歐洲人到了一片蠻荒的美洲和澳洲,可以創建現代文明,而海地人和利比里亞人空有最先進的制度卻並不能有哪怕多少仿佛的成就,其原因在哪裡?不是傻瓜,不是瞎子都看得見,區別在於人,在於不同的移民者的不同素質和他們稟賦的不同的文明傳統。 這個素質簡單地說,包括很可能是主要通過遺傳就可以繼承的智力和各種肯定是靠後天學習傳承的文化。它們是在每一個族群漫長的歷史中逐步積累起來,並會穩固地傳承下去。 在下一章,本人將對這個國民綜合素質決定論做一番在展示數據之前的初步描述。更完整的說法,將在總結論和附錄中進行,而且當然都還只是假說。 第三節 三個世界的進一步定義宏觀超簡文明史引述和五個發展理論介紹和簡單評點完畢。現在開始詳細地解釋本人在整本書中將要用到的的三個世界九個子世界的具體概念。 第一世界即西方世界,包括三個子世界:西歐北美澳洲稱傳統西方/發達西方、東歐集團即前公產主義集團的歐洲部分、拉丁美洲。第二世界稱東方世界/東方文明,分高素質東亞/東北亞+、前公東亞和其餘東亞三個子區。第三世界稱南方文明,包括南亞、中部穆斯林和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簡稱撒南非洲三個子世界。 為了增加論述的邏輯性,本書模仿一些科技書中的命名法,給這些二級分類用數字編號。第一世界的三個子世界分別編號為:西方1、西方2和西方3。第二世界的三個子世界編號為:東方1、東方2和東方3。南方世界的三個子世界編號為南方1、南方2和南方3. 這裡是三個世界的一些最基本的數據: 在本書論及的156個政體中,屬於西方世界的共有70個。其中西方1共25國,西方2共23國,西方3共22國。餘下非西方世界88個中,再分兩邊。東方世界共15國。其中1/2/3各5國。南方共71國。其中南亞6國,中部穆斯林世界共22國,撒南非洲共43國。 在2011年,全世界總人口68億3186萬。其時西方世界的人口共有17億1971萬,東方世界的人口有21億1275萬,南方世界有人口29億9940萬。西方世界人口占全球總數的25.18%,東方文明占30.92%,南方世界則占43.90%。 在同樣的年頭,西方人擁有452 272億$的GDP,即全球總產值694 905億中的65.08%。而東方人則僅擁有171260億$,即全球產值的24.65%。南方人僅擁有71 373億$,即全球產值的10.27%。西方人的人均收入是26 299$,東方人的人均是8106$。南方人的人均收入是2380$。東方人與西方人的差距是3.24倍,南方人與西方人的差距是11.05倍,南方人與東方人的差距是3.41倍。發達西方的(西歐北美澳洲)單獨的人均是45 150,是南方人的18.97倍,東方人的5.57倍。 第一小節 西方世界(文明)下屬的三個子世界(子文明)我在分析中廣義使用的第一世界/西方世界/西方文明包括整個歐洲(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都在內)、澳洲加上整個美洲。 這個西方文明,不是如一般人理解的,就是等同於現在人們說的西方世界,(筆者把這個包含西歐、北美、澳洲的傳統/發達西方世界稱作西方1。)這裡還必須加上東歐和拉美。 但在統計中,一般還是把拉丁美洲單列,因為作為西方世界的一個部分,它還沒有完全成熟。(有七分熟吧。東歐似有八分熟。) 要加上東歐不難理解,那些東歐國家事實上也在被那個已經消化不良的貪吃巨物歐盟不斷地吞下去。剩下多少有點分量,又沒有加入歐盟的歐洲國家好像就剩下俄羅斯、白俄羅斯和烏克蘭三國。現在烏克蘭也與歐盟簽署了聯繫國協議,早晚也是它的囊中物。 如此俄國就陷入了無所適從的困境。這個國家因為體型太大,又有太多的不見容於西方的集權傳統,不得歐洲的門而入。它若要獨立門戶,又已經沒有了兄弟。要讓它加入東方,又太過難為情,因為自己畢竟長着一副與其他歐洲人完全一樣的面孔。而這個面孔,與東方人則是大不相同。 這個東歐前公產主義集團,僅是曾經暫時存在。從1990年前蘇集團解體至今,已經25年,那些國家已經陸續大多和將會繼續進一步融入了傳統西方。剩下的俄羅斯+白俄羅斯已經不足以構成一個獨立的文明區。前蘇亞洲僅有2個信仰歐洲宗教的國家(格魯吉亞和亞美尼亞)劃屬東歐的飛地。本書把東歐單獨劃出,是為了研究這25年間的轉型過程。一旦轉型基本完成,這個劃分就可以取消。筆者把這些有過公產/計劃經濟的東歐國家合在一起稱為西方2。 現在要講講為什麼拉美也應當劃入西方文明。 其實不難解釋。拉丁美洲,顧名思義,是講拉丁語的美洲。拉丁語來自哪裡?歐洲南部。拉丁美洲國家都是發現美洲的哥倫布的後裔—西班牙、葡萄牙殖民者所創立。社會傳統有一點與北美、澳洲不同,那裡沒有種族隔離,歐洲殖民者與他們自己從非洲販來的奴隸和當地印第安人大量長期混血。到如今,絕大部分人口都是膚色深淺略有不同的混血兒,根本無法建立種族歧視或種族隔離,於是只得一個統稱美洲人(Ameirican )。為了與北美的其它歐洲人後裔區別,他們有一個專有的名稱Hispanic(講拉丁族語的人)。他們信同樣的宗教,講歐洲語言,人種來自歐洲,除了因混血而膚色稍深,憑什麼你能說他們不屬於歐洲文明-西方文明呢?[1] [1]其實,在拉美的大部分國家內部,也有膚色區別問題。上層社會人口的平均膚色較淺,而底層社會人口的平均膚色較深。比較南方的國家如烏拉圭、阿根廷和智利,人口的平均膚色也較淺可參見本書第七章第五節已經大量引述的蔡愛眉的《起火的世界》一書中有關章節。本書沒有進一步涉及這個問題。 有人說因他們的落後或不發達,所以不能稱之為屬於西方文明。但是現在拉美的幾個人口大國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的人均收入,均已經超過1萬$,整個拉美的人均也達9644$。按聯合國的標準,他們就是整體而論也都很快屬於高收入(人均1.2萬$以上)的地球人。那些已經加入了歐盟的東歐國家,有兩個(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的收入水平還不及8000$呢。憑此也不能把他們從西方人的行列中排除了。 的確還有一個小小的海地在拖後腿。但歐洲也有那樣拖後腿的小國呀(摩爾多瓦)。哪一個文明的發展都不可能完全平衡,國家一多,必會有先進與落後,有時還會出現奇葩般的超級先進與超級落後。關鍵要看大同之處,小異只能保存。又不能把它們單獨劃為一個文明。為了勻質性,筆者只好把海地稱作撒南非洲在拉美的飛地。 要把拉美劃入西方文明,也是為了讓他們已經有相當成就的西式民主制度有所歸類。拉美國家包括加勒比海國家合在一起,稱西方3。 把這三個西方子世界分別命名為西方1/2/3,是想標明它們之間的邏輯關係和發展水平。傳統/發達西方國家合稱西方1是因為它們的確是這個文明類型的發源地,現在的發展程度也最高。東歐國家合稱西方2是因為它們一起走過一段彎路,目前的發展水平也遜於西方1。拉丁美洲稱西方3自然是因為那些國家離西歐的淵源更遠,發展程度也更低。 第二小節 為什麼東方文明要單獨劃分?不像西方世界有70個國家,南方世界有72個國家,東方世界僅有17個國家/政體。其中一國(朝鮮)還沒有數據。文萊因其太小也被本人忽略。進入本書統計分析的只有15國/政體。所以我把這個世界的下一級劃分僅稱作子區,而不是子世界。它們各有5個單位。所幸這裡生齒繁庶,論人口,則並不輸於其它兩個世界。 要把東方世界從傳統的第三世界中劃分出來,應是本書的一大獨創。這個理由和依據也是在歷史的演進中慢慢出現的。 早在毛澤東時代,他就想讓中國做第三世界的領袖。那個時代,我們和第三世界的大多數國家是一般的窮,就是體量大。因此這些窮國之間有很多的共同語言。中國也靠着第三世界國家的支持,贏回了在聯合國中的席位。 東方日漸地不像第三世界,其實要分好幾個階段的演變。 第一個階段是日本的脫亞入歐。這個從1860年代的明治維新時期就開始了。到得1894年甲午戰爭、1900年八國聯軍之役以後,日本已經成了世界列強之一,第一個不認它屬於落後民族了。當然當時還沒有三個世界的說法。 第二個階段是在1960-1970年代的東亞四小龍的飛速崛起。到得今日,四小龍的人均收入,都已經超過兩萬$,新加坡的富裕更是超過了美國和絕大部分的西方發達國家,在富裕發達國家中都能名列前茅了。 第三個決定性的,但是還沒有完成的階段是中國的崛起。論人均,中國的崛起的確還遠未結束,還需大約20-30年中國才能成為一個中等發達的國家。但是中國的崛起與四小龍,甚至與日本也不同的根本之點是,中國的體量太大。人口數量是日本的10倍,是日本+四小龍的7倍。是以,僅僅崛起到半途,就對全世界產生了威壓,讓西方已經開始有惶惶不可終日的感覺。這個時候,我們來談論把東方世界從以前的第三世界中劃分出來,是不是就有一些資格了呢? 第四,還有補充。那就是東南亞在中國之後的第四波崛起。其中領先的馬來西亞的人均收入已經超過一萬$,人口2.4億印尼也進入了一個穩定而相當高速的發展階段。人口近億的越南也在高速發展。這些就算是錦上添花了。 到得今天,整個東亞的GDP已經足以力壓美國或歐盟一方,而且一直擁有遠比西方為高的增長速度。無論怎樣計算,20-30年後,東亞的GDP總量,都會超過西方的總和。那麼東亞又為什麼稱不起一個與西方世界平起平坐的東方世界呢? 當然東方世界還沒有西方世界那樣的發展水平、意識形態等方面的勻質性(homo-geneousness)。但有一個關鍵之處則一樣,就是東方的人種和文化傳統有着與西方類似的原生的根深蒂固的一致性。 東方還有優於西方的地方呢。就是東方的文化一以貫之,一直以華夏為核心,華夏從古到今都是東方的核心,其分量之重,只有羅馬時代的羅馬在西方的地位可比。但那已經在至少1500年以前。西方的領袖國家,從希臘傳到羅馬、再到文藝復興時代的意大利、再到英國、再到現在的美國,至少轉過五次手。 就人口分量而言,中國一直是東亞的主體,現在占人口總量的三分之二左右。而西方的唯一大國美國的人口,僅占現在西方總人口的三分之一左右。分量輕一半。 東亞的人種,十分單純而一致,就是蒙古/馬來人種。這兩支亞人種,正以南部中國為界面順利地融合。外來種族非常有限。東亞的將來,不會出現嚴重的種族問題。但民族問題還是會有。不過這可是比種族問題容易處理。因為民族比起種族,可是容易融合得多。 而西方世界則有極其複雜的多元種族共存,而且歐洲人種生育率太低,非歐洲種族的人口正以遠高於歐洲種族人口的速度增長,在數十年內,其份額大有超過歐洲人種的趨勢。這種深刻而內在的社會結構性變化,會產生什麼樣的經濟、文化和政治後果,有待觀察。 就GDP而言,中國一國現在就占到東亞總GDP的三分之一,再過30年,應當可以占到整個東亞的60%,全世界的30%左右。在二戰以後的初期,美國的經濟分量絕對比這個比例還高,但這已經是歷史。現在美國的GDP占西方總量的37%,世界的21%。再過30年,由於美國可能比整體的西方衰退得更慢,它在西方經濟中的比重可能還會增加。但它在全球經濟中的分量,肯定會降到明顯低於中國的地步。 當然東方世界在政治上的整合程度,經濟發展程度上的一致性,比起有一個大西洋同盟並且已經基本共同富裕的西方世界尤其是發達西方還差很遠。不過筆者認為,這個整合的前程相當可期。本書附錄的最後一篇文章,會仔細地討論這個問題。 前面用過的數字分類這裡繼續。高素質且富裕的日本加四小龍合稱東方1,有過公產/計劃經濟歷史的中國、越南、老撾、柬埔寨和朝鮮5國合稱東方2。(我其實好想稱它們為東方1,只是捫心自問,今天還不夠格。再過些年應當就夠格了。)其餘的5國合稱東方3。 第三小節 複合的南方世界為什麼可以劃在一起?前言中已經說過,南方世界由中部穆斯林世界、南亞地區和撒南非洲地區組成。常有人把這三個地區稱作三個文明,其實這三個文明解釋起來都有一些困難。 比如南亞文明。這裡有至少三個不同的主導宗教,捏合到一起主要是明確的地理因素。的確它們共居印度次大陸,還是有很多共同的發展特點。這些都等後面細說。 比如中部穆斯林文明。這個地區的國家都信仰伊斯蘭教,但信仰這個宗教的國家還有幾個不在這個地理區域之內。由於宗教這個議題很敏感,本書中只會最低限度地提及宗教。 比如撒南非洲文明。這裡是不是一個獨立的文明,一直有爭議。英國的大歷史學家湯因比就認為它先後從屬於古埃及文明、中世紀阿拉伯文明和現代西方文明。亨廷頓則猶豫要不要給它一個獨立文明的名分。我把它稱作第三世界的一個子區,也是像南亞一樣,依從明顯的地理和人種劃分。這裡的國家當然有許多共同的特徵。這些也以後細說。 把這三個地區劃在一起,稱第三世界的做法,倒是繼承了以前已被普遍接受的第三世界的定義,就是發展中世界/國家,加上不夠發達甚至不發達世界/國家之意。但是已不是以往通行的亞洲非洲拉丁美洲。 把東亞劃出去單立一個東方世界的山頭,理由當然會很充分。本書會徐徐道來。最根本的依據自然是,東方世界的一部分已經很發達(日本+四小龍),一部分顯然很快就會發達起來(中國),剩下部分(首先是馬來西亞)也有很大發達起來的希望。 把拉丁美洲劃出去,首先是因為在血統上、文化上,那裡的人民的確大半是歐洲人的後裔。同時也是因為它已經半發達,和上述南方世界三個子區的基本情形實在相當地不同。當然細節都有待後敘。 再明確一下,本書所稱的第三世界-南方世界,在地理上僅限於除東亞以外的亞洲和非洲。按照現今的發展水平,本人把南方世界的三個部分也排一下序:西亞北非的穆斯林世界稱作南方1,南亞的6個國家合稱南方2,撒南非洲稱南方3。 其實,即使把拉丁美洲留在第三世界-南方世界的範圍內,我的那個問題的提法和結論都不會改變。在那個完全符合傳統的非西方世界-亞非拉第三世界裡,依然是東北亞(東方1)一枝獨秀,依然是除東北亞之外,不靠石油,沒有一個國家發展到發達(人均2萬$以上)。不過西方人認為合格的西式民主國家呢,則會多兩個,(雖然人均收入上還有欠缺,國家也都只有幾百萬人口。依我的說法,則是次級西式民主。)在拉美。這些後面當然還會細說。 前言中已經說過,這三個子世界有三大共性。第一、經濟發展不足:第二、西式民主運轉不暢;第三、國民綜合素質偏低。這三個特點當然後面都會有詳細分析。 第三章 近現代人類智力研究概論有一個流傳已久的說法,叫做人是萬物之靈。這個靈的意思當然是指聰明、智慧。在這個地球上,體力比人更強的動物可以數出很多,但人類最終成了這個世界的主宰,毫無爭議,靠的是智力。智力是人區別於其它一切動物的根本要素。其餘的一切區別,可以說都是在這個智力的區別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那麼在人類的內部,不同的個體、不同群體之間,智力有沒有差別,這個問題,人類自然也是發現與研討過很長的時間。這個問題本來很簡單,憑起碼的常識都可以判定,和每一種生命一樣,它們之區別於其它生命的各項特徵都是有共性有個性,每一個個體的每一個方面的特性都不會完全相同,但每一個群體的某一個共同特徵,都有共性。否則,它們或者就會無法互相區別,或者就無法構成一個共同體。 人類生物學最偉大的學者達爾文的最偉大的貢獻就是生物進化論。這個理論詳細地描述了所有的生物無論植物還是動物的共同發展路徑。簡單說來,就是不同的物種同時在時間中向一切它可能適應的空間擴散。在適應各種不同的環境的過程中,各自發展出不同的各方面的特性。這些群體如果在地理上被隔絕,而失去通過有性生殖交換血液的機會之後,就會各自分道揚鑣向不同的物種發展。 人類的不同種族之間毫無生殖隔離,自然是同一物種。但公認的在最後10萬年間的分頭發展,也形成了各個種族/族群(Races/Ethnics)之間的眾多差異。一切特徵,可以說每個個體、每個群體之間都會有一些差異。單單說人類的智力在10萬年前就被鎖定在一個水平不再發展,或無論處於何種環境,都像士兵齊步走那樣同步發展,都是不符合邏輯、不符合經驗事實也不符合常識的。 第一節 心理統計學發展簡史近現代以來,為了度量人類的智力和其它腦力,有一門學問叫做心理統計學(psychometrics)逐步發展起來。下面對之進行一些基本的介紹。 先給大家介紹一下現在美國通行的關於智力的完整定義:不同的人所各自擁有的不同於他人的理解複雜概念,有效地適應環境,通過經驗學習,進行不同類型的推理,通過思考去克服困難的能力。(Individuals differ from one another in their ability to understand complex ideas, to adapt effectively to the environment, to learn from experience, to engage in various forms of reasoning, to overcome obstacles by taking thought.) [2] [2]Intelligence: Knowns and Unknowns. American Psychologist. February 1996. 這裡最要注意區別的是不要把智力(intelligence)和知識(knowledge)相混淆。描寫智力的更簡單的定義是:理解複雜概念的能力(ability to understand complex ideas)。用一個儘可能短的短語來表達,應當是認知能力 (cognitive competence; ability of cognizance)。 有兩個概念能幫助大家區別兩種智力。一種叫做液態智力(Fluid Intelligence ),或叫做解決新奇的抽象問題的能力。另一種叫晶態智力(Crystallized Intelligence),就是解決各種具體問題的能力,其中一定是包括了很多的知識。 還有兩個術語也非常常用,基因型智力(genotype intelligence)和表(現)型智力(phenotype intelligence)。前者是指通過基因表達的真正的智力。後者是前者通過某種測試的表現(比如分數)。[3] 心理統計學在西方早已是一個龐大的學派。出過許多的大師。 首先倡導心理測量活動的是優生學創始人、英國生物學家和心理學家高爾頓爵士(Francis Galton 1822-1911)。他在研究遺傳問題的過程中,認識到有必要測量那些有親緣關係和沒有親緣關係的人們的特性,以確定其相似程度。他設計了許多簡單的測驗,如判斷線條長短與物體輕重等,企圖由各種感覺辨別力的測量結果來推估個人智力的高低。高爾頓還是應用等級評定量表、問卷法以及自由聯想法的先驅。 在心理測驗的發展史上,美國心理學家卡特爾(J. M. Cattell)占據了一個特別突出的位置。1888年,在英國劍橋大學任教期間,他與高爾頓過從甚密,深受其影響。回美後,編制測驗幾十個,包括測量肌肉力量、運動速度、痛感受性、視聽敏度、重量辨別力、反應時、記憶力以及類似的一些項目。他於1890年發表的《心理測驗與測量》一文,首創了“心理測驗”這個術語。 法國心理學家阿爾福瑞德·比奈,(Alfred Binet,1857-1911)是這門學科的第三位奠基人。1904年,法國教育部組織一個委員會,專門研究公立學校中低能班的管理方法,比奈亦是委員之一。他極力主張用測驗法去辨別有心理缺陷的兒童,經過細心研究,次年與其助手西蒙(T. Simon)發表一篇論文,題為《診斷異常兒童智力的新方法》,在這篇文章中介紹的就是世界上第一個智力測驗──比奈—西蒙量表。 目前世界上的智力測驗為數眾多,其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都是由比奈奠定的,在心理測量的發展史上,比奈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4] [3]當年學辯證法時就知道:兩者之間的關係就是本質和現象之間的關係。本質隱藏在現象後面,人們只能通過現象去認識本質。但現象與本質總有誤差。必須通過大量的看似有矛盾的現象,才能找到本質。但現象一定會表現本質,不可能離本質很遠。有時會遇到假象。但假象一定有漏洞,一定可以揭穿。 在1904年第一個提出General Intelligence,簡稱g的學者是英國學者Charles Spearman(查理·斯皮爾曼1863-1945)。他觀察到,測試智商的方法很多。有通過紙筆、通過語言的,有僅靠歸納推理邏輯,無需語言,只是識別圖形的(比如著名的哈文矩陣),還有其它種種測量的更具體的智力比如反應速度等。這些不同測試的不同結果,其實都有很高的相關性。他認為這些成績分數都是一個在人腦深處的抽象的智力的不同表現形式。他把這個抽象的智力稱之為General Intelligence,簡稱Factor g。這個g的概念得到廣泛的接受。後來有人把它發展成包括數個等級,最多達70多個類別的階梯式智力結構,其最高層就是g。 一戰以後是基因智商學說的黃金時代。當時的很多政府都根據這些學說制定社會政策。比如法國徵兵都要經過智力測驗。不僅分數太差的不能入伍,分數太高的也會被打回票,因為不忍這類民族精英到前線去做炮灰。 第二節 心理統計學現狀這個學說由於二戰期間德國法西斯希特勒的惡行而被嚴重玷污。二戰以後初期,這派學說成了不能言談的禁忌。 1965年,半導體的發明者,諾貝爾獎金獲得者,著名物理學家威廉·肖克來(Wiliam Shockley)在他的諾貝爾獎金獲獎演說上,以“基因和人的未來”為題,跨界大談“由於劣生學導致人類退化”。此後他盡其餘生努力宣傳這個立場,是這個學派擺脫污名的重要起始。 1966年,美國加州大學伯克來分校教育心理學教授,Arthur Jensen 發表了一篇論文《我們可以把智商和學業成績提高多少?》(How Mach Can We Boost IQ and Scholastic Achivement),通過專業數據,質疑當時美國總統約翰遜發動的“向貧窮宣戰”(War on Poverty)效果有限。在當時平權運動(Positive Action)正盛的大背景下,一時引起軒然大波。須知美國和單一種族的中國不一樣,是一個多種族混居的社會,有着無計其數在中國看不到的觸目驚心的種族差異。即使僅僅在初級學校里,想“不讓一個人掉隊”,那比起中國可是難度大太多。 下一波爭議由美國學者Herrnstein和Murray在1994年寫了《鐘形曲線》(The Bell Courve)這本長達845頁的震驚一時的書引起。該書深入地討論了極為敏感的美國的種族差異問題。中心思想是:智力的差異是美國多個種族之間的各種差異的決定性因素。在這本書中,作者只認真地考察了歐裔、西裔和非裔這三個種族的長期數據。考察的內容除智商外,還有受教育成就、收入水平、社會地位(用專業人士的比例來表達)、失業率、貧窮率、犯罪率、女性的未婚生育率等等。 這本書的出版在美國立時激起一場波及更廣的軒然大波。由於該書在學術上十分的規範,[5]批評基本還都保留在學術的範圍,但已經顯然過於激烈。就在該書出版的1994年底,美國的心理學家學會的年會上,就不得不成立了一個專門委員會(Task Force),來試圖平息爭議。歷史14個月,在1996年2月的《美國心理學》雜誌上,發表了該委員會的工作報告,《關於智力—我們知道的與不知道的》(Intelligence-Knowns and unknowns),羅列了所有的共識和歧見。[6] 該報告最後的結論是:“在這個領域,還有太多的問題沒有解答。用過於肯定的口氣說話不適當,下政治判斷更不適當。同樣,認為這些問題無解也是不恰當的。我們應當下大力氣去尋找這些未解問題的答案,而不是過於意氣用事地爭吵不休。”[7] 再然後,關於族群IQ爭議的戰火燃出美國,燃到世界的範圍。 林恩[8]/萬哈林[9]2002年出版了關於國際智商比較的第一本書《智商和國民財富》(IQ and the Wealth of Nations)。該書是這個領域的開山之著。 [5]這本書算得上是最嚴謹那一類的學術著作。正文前的插圖目錄就有5頁。表格的目錄有兩頁。正文有665頁。其後的註解竟有112頁之多,參考書目有58頁之多,連索引都有12頁。書中的數據表格既多且長,到讓筆者覺得難以卒讀的地步。這大概是為了讓討論如此敏感題目的該書有足夠的說服力。 [6]這些共識和歧見很多都太過具體,太過技術或太過尋根究底,與本書的目的並不相關。其中我們這裡用得到的一些共識是【本註解之內方括弧中是本人點評。】:1.不同的個體和不同的群體之間,智力的確存在明顯差距。但造成這些差距的真正原因我們並不清楚。【那我們就先討論事實,暫時把原因放到一邊。】2.基因和環境顯然都對智力的發展有影響,但各自的比重很難釐清。【那我們就不妨儘量綜合,不必釐清。】3.智力顯然對許多經濟社會指標(比如學習成績、職業前途 、收入水平、失業率、結婚率、墮胎率、犯罪率……)有重大影響,但其它文化因素也會有重大影響。【那我們就儘可能把文化因素綜合進去一併討論。】4.雖然當代基因研究有巨大進展,但有關智力的基因研究,並無決定性成就,還有太多的問題沒有答案。【那我們當然不必在這個方面深入太多。】5.環境和基因顯然在互相發生影響,它們都在發展變化。【那當然我們不要固守一個方面的決定論,也不要認定它們不再演化。】6.進入現代以來,人類的IQ在加速改善(弗林效應)。但我們不清楚其原因和意義。【對此本人有一些想法,容後詳述。】7.種族/族群之間的智力差異確實存在(雖然這個差異在縮小),這不是誤解曲解。【這個有共識就好。】8.在美國的東亞人的IQ是可能略高於白人,但他們在學業和職業上的優異表現主要來源於努力文化。【這個本人完全同意。】9.西語裔和非裔的IQ分數的確差一些,但原因不明。說是基因所致,證據不足。【這裡先討論事實和後果,原因盡可暫時擱置。】9.用經濟社會狀況(Social-Economic States,簡稱SES)並不能完全解釋IQ差異。還有一部分差異的來源現在解釋不清,或沒有公認的解釋。【擱置、擱置。】 [8]Richard Lynn,愛爾蘭Ulster大學心理學教授。1930年生,現年已85歲。 林恩單獨在2008年出了一本名叫《全球鐘形曲線》(The Global Bell Curve)的書,來擴展《鐘形曲線》一書的結論到全世界的範圍。 關於智商和國民/種族差異的關係,林/萬一道或單獨,在10年間一共寫了六本書。主題觀點都一樣,內容則各有側重。由於林恩和萬哈林不是美國人,書也不在美國出版,這些書引起的爭議似不及上兩次激烈。但支持和反對陣營也都有許多著作和難以計數的文章在各種專業雜誌和大型公眾媒體上發表。當然是有人支持有人反對。據林恩自己統計大約是一半對一半。有人扣出的是各種政治帽子,當然更多的是從學術上去找他們的理論尤其是論據的各種漏洞。 關於IQ分數不可靠的爭論在PISA測試分數公布以來,平息了很多。關於這些理論與政治正確有衝突的論辯則一直未有停息。 這些辯論主要在美國發生。美國人的確經常認為他們就是整個世界,全世界的事情都歸他們討論評判,他們有了基本一致的意見就算問題解決。可惜的是,在智力的國家/種族差異這個問題上,美國人也遠沒有達成一致。(具體到這個問題上,還要加上英國人,甚至是講英語的人。) 這些分歧,大體還可分為兩個層級:第一層,有人根本否認在智力上存在族群/國家差異,認為那些有差異的數據都是無意或有意的曲解。(個體之間存在智力差異,好像無人能夠否認。)我把這樣的人稱作族群智力絕對平等派。這樣認為的人在美國和全世界的相關學界(心理學/生理學/人類學)肯定是極少數。第二層,認為即使存在智力差異,也與基因毫不或極少相干,僅僅或基本上是社會/經濟環境的不同/不公平所造成,是完全可以通過改造環境(使之公平)至少基本消除的。我把這樣的人稱作族群智力差異環境決定派。持這種意見的學者,也是少數。大多數學者認為族群間的智力差異和個體之間的智力差異一樣,是客觀存在的。造成這種差異一定有基因和文化/社會/經濟環境兩個方面的原因。但哪一個方面是主導或平分秋色,又有許多不同意見。我把他們稱作智力差異基因/環境雙重原因派。這一派顯然是多數。本人屬於這一派。關於哪方主導,本人完全可以接受環境主導(具體見解見附錄)。最後一派認為,造成智力差異的主要甚至決定性因素是基因。我把他們稱作族群智力差異基因決定派。這一派也是少數,不過比絕對平等派還人多,但比單純環境決定派的人少。 慨而言之,關於智商的心理統計學至少至今並未取得普世公認的官學地位,但是至少在英語世界,已經長期在進行公開的學術討論。僅是在網上,你就可以輕易地查詢到大量的這方面的資料、圖表和文章、書籍。官方也有很多按種族分類的統計資料公布。 至少在歐洲,關於種族差異的公開討論在禁忌之列。比如在法國,連各個種族各有多少人口這樣最基本的資料都禁止統計,不僅官方不統計,民間也不許統計。一些說法都是憑印象估摸的。但是大家都知道,在言論自由的招牌下,依然有《查理周刊》那樣的極左派雜誌拿宗教種族大做文章。也無法禁絕在各種出版物中議及種族宗教。[10] 更遺憾的是,這些禁忌並沒有阻止一連串的與種族相關的嚴重衝突的發生。歐洲人口結構的深層變化也在引起歐洲人越來越顯化的深層焦慮。各國極右勢力的明顯增長就是鐵證。本人推測,歐洲大陸關於種族差異的學術、言論甚至政治禁區將在現實的壓力下逐步鬆綁。舉個例子,艾滋病還沒有泛濫時,不許討論艾滋病,也許可行。當艾滋病大肆泛濫,嚴重危及公眾健康安全時,能不許討論嗎?當然討論有多種方式。本人這裡想要進行的,可是離現實相當遠的,關於智商IQ深遠背景的學術討論。 其實,本書討論的主題只是不同國家之間的發展差異。族群只是作為背景和原因被間接涉及。當然我也知道,涉及得相當深,因此也並沒有想完全迴避。 本人想把這個學派的觀點介紹到中國,並不是自己已經確定那就是真理,而是想開闊國人的眼界,提供思考的新路徑,看能不能有更多的機會離真理更近一步。[11] 在本書最後的附錄中,有一篇文章,稍詳介紹西方學者關於族群差異的觀點,並闡發本人對出現這種差異的緣由的一些很認真的推測。 [10]比如一本暢銷的小說名叫《屈服》(Soumission)。說的是法國2022年選出一位穆斯林總統。小說主人公,一位大學文學教授的第一反應是到出版社取回他的書稿,仔細刪除其中可能冒犯穆斯林的字句。 第三節 智商的測度基因科學現在的發展已經蔚為大觀,人類正在全面解析基因圖譜。生物學家們已經發現了很多的遺傳因子,和許多這些因子運作的機理。DNA這個短語縮寫已經是無人不曉,人們通過基因分析甚至已經可以僅根據唾液毛髮可靠地區分進行刑事身份鑑定和確認親子關係等。但管智慧的基因還是沒有發現,只是知道這絕不是由單個基因決定的。這個題目對今天的基因研究還是太難。但是人類對智慧基因的運作機理,也已經有了很多的在基因黑箱以外進行的研究成果。 首先是學界認定人類智商呈正態分布,畫為圖形就是著名的鐘形曲線。如像下表所列,美國相關學界普遍認為,不同的智力水平,不僅對受教育水平、職業生涯、個人收入有決定性的影響,對失業率、離婚率、非婚生育率、貧窮率、犯罪率、福利依賴、輟學率都有重大影響。 圖3.1:個體IQ分布與各種社會生存狀態關係之概要 類似的測試在很多國家內都有官方運用。比如前頁提到的中國衛生部組織的兒童智力測試。在美國還要多得多。 但是國際間的智力比較就是一個十分敏感的問題。比如聯合國教科文機構並不據之組織國際性的國家智商測試。那個有類似意義的15歲少年學力測試也令人遺憾地避開了所有撒南非國家和一些其它落後地區(比如南亞)的測試,讓心理學界用手工作坊方式取得的大量智商數據得不到一個全面而又權威的認證。 心理測試的標的其實就已經有許多的種類。如各種能力(思維、想象、記憶、推理、分析、數學、空間關係判斷、語言……能力、反應速度)的測試。還有人格、興趣、情商測試。還有為其它項目的研究附帶進行的智力測試。(比如前述中國衛生部為研究缺碘對兒童智力成長的影響而進行的智力測試。) 發展最為深廣的能力尤其是智力的測試的方法又有許多的種類。最基本的分類有語言的和非語言的兩大類。更多的是兩類交織的。有僅用紙筆的,有完全不用紙筆的。有需要考察很多文化/知識的,有竭力避開一切文化/知識,力爭把純粹的g智力剝離出來的測試。西方的心理統計學家為測出這個g真是絞盡了腦汁。 比如瑞文標準漸進矩陣(Raven's Standard Progressive Matrices簡稱SPM)就是一種十分流行的,不依靠語言、不限時間,主要通過圖形來考察邏輯推理能力的智力測試方法。它的考察標的就是純粹的g。 還有人用現代的高精度計時設備,測量人們的簡單的反應時間。受試者在看見一個燈亮起後,按下一個鈕,統計這個亮燈和鈕被按下之間的百分之幾秒的時差。再複雜化一點:每次在8個燈中,有3個亮起,其中兩個靠近,一個較遠。你必須去按那個較遠的燈。按錯當然不算。然後統計正確反應的時間。 類似的排除知識的智力測試還有倒背隨機數鏈。比如你告訴他1867459372,他應當能背出2739547681。當然能背得越長智力就越高。不同的人倒背隨機數鏈的能力差別較大,因為它大概還需要用到一些思考。而順背差別就小得多,那需要的是純粹記憶力。 為了方便用統計學的方法來分析數據,人們在編制IQ測試的成套書面試題的時候,會讓試題的難度與受試者的平均智商相適應。並把試題難度的分布調整到符合正態分布。比如,如果你把一項普遍參與的考試的平均分數定為100,只要案例足夠多,其不同分數的分布要符合正態分布,畫為曲線,叫做鐘形曲線。其中68%的分數囊括到±15分之內,98%分數囊括到±30分之內即可。 最簡易可行又可靠的大規模智力測試就是由政府或其它官方機構組織的某種形式的大規模統考。比如中國的高考,如果全國用一張統一試卷,就是一種極好的全國性智力測驗方法。比如法國的業士統考,美國的SAT(Scholastic Aptitude Test),都是這種性質的統一大規模智力測試。。 如果這個考試成績還附帶有若干指標,那就更好。比如具體的地區類型(城市、農村)、家庭出身(企業主、幹部、知識分子、職員、工人、農民)、民族、學校類型(普通學校、重點學校),那就可以用之做很多的社會學分析了。 當然不同的國家之間做比較,就得有一個標準化的跨國的測試了。 現在我們缺的就是全世界性質的統考。這件事應該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工作,可惜它不搞。是什麼原因我不清楚。也許它是受到左派政治正確的限制,不敢讓世人看清其實世界各國人民真的有不同的素質/智力水平。 現在我們能夠找到的最接近這個世界性的統考就是PISA測試。我在本書中使用這個測試的分數當然絕不僅僅是把他看成15歲少年的學力測試,而是把它視作該國國民整體智力水平的目前可以找到的,最少爭議的替代物。 當然這個測試又有另一面其它的缺陷。比如樣本只是15歲的入學少年,沒有成年人,沒有輟學的人。這裡測試的是一定程度的晶化智力(包括很多的知識),而不是純粹的液體智力。但這已經是最好了。因為,在舉行PISA測試的那些中上等的國家中,15歲的兒童輟學率是很低的。15歲少年與整個國家的IQ水平顯然會有極好的相關性。而測到的那些知識都很初級,又很全面而分散(數學科學語文),應當可以很好地代表反映前面說到的那個general intelligence g。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