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朱學淵:評冼岩的恐怖主義“政治錯誤”
送交者: 朱學淵 2005年07月15日11:25:39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朱學淵:評冼岩的恐怖主義“政治錯誤”

幾天前在旅途上讀到《多維網》發表的冼岩文章《我為什麼不譴責襲
擊倫敦的恐怖分子?》為之震驚。震驚的是一個在美國註冊的中文媒
體,居然會發表這樣的仇美合理,和宣導恐怖主義的文章。當然,該
文很快招來國內外讀者的批評或“批判”;乃至一些具有官方色彩(至
少是“自律”)的網站,也都不得不把這篇文章撤了下來。


今天,又從《萬維網》上讀到冼岩的後續文章《我的文章是怎麼成為
“政治問題”的?》,它說前文“招人忌恨者無非是對恐怖主義提出
了與主流不同的看法,指出倫敦襲擊有其特殊性,不同於此前的恐怖
活動。”我想這是正確的說法,因為冼岩的思想是恐怖主義的,是反
人類的,因此不可能是當今世界的主流。

冼岩先生(或小姐)自嘲出了“政治問題”,我想也是恰當的。他(她)
的這些言論也傷害了專制主義的利益。眾所周知,中國的專制主義者
對恐怖主義是幸災樂禍的,而冼岩把這種陰暗的心理暴露無遺了,因
此他的確犯了不可挽回的“政治錯誤”;或者,中國共產黨內的許多
人,是反對這種正在抬頭的“左傾冒險主義”錯誤路線的。

冼先生(或小姐)並不以此為足,竟指責《新世紀》網對他(她)進
行了非理性的“連篇累牘”的批判,而沒有刊登原文。實際上,冼先
生(或小姐)的內心可能是真想把事態儘快地平息下來,而不想讓更
多的人見識他(她)的恐怖立場;因此,話就不必這樣說了。事實上,
《多維網》也同樣受害,因為很多讀者會認為它具有與冼岩同樣的錯
誤觀點。


顯然,冼岩的恐怖主義觀點,也引起了中國政府高層的注意;否則,
他(她)的文章是不會被撤除,而且《多維網》也拒登了他(她)的
後一篇難堪的自我辯解。歷史將證明冼岩的許多文章都將成為笑柄,
而他(她)又常說,沒有人批評他(她),就等於擁護他(她),想必
他(她)自以為已經成為世界思想的主流,無敵於天下,他(她)的
感覺總是很特異。


我不妨告訴說他(她)一件往事。幾十年前,西方世界開始發展女子
足球,前蘇聯批評這種“無恥的帝國主義”的體育運動,而中國也跟
在後面批判……幾十年後,中國成為了這種“無恥的的體育”強國。
而這樣的往事,已經在中國重演了許多次了。幾十年後,當自由主義
的旗幟高高飄揚在華夏大地上的時候,冼岩的思想一定已經入土為安了。


最後我想告訴冼岩先生(小姐),一些明顯錯誤的反人類的思想,如
法西斯主義、專制主義、恐怖主義,是不應該發表的。譬如,你說倫
敦的恐怖有理,那抹烏魯木齊的爆炸有理嗎?我們是否可以說冼岩已
經從一個專制主義者,蛻變成一個分裂祖國的恐怖主義者了嗎?


二零零二年七月十五日

附冼岩:我的文章是怎麼成為“政治問題”的?


萬維讀者冼岩來稿:近幾天,頗有一些自由派人士歡欣鼓舞。因為在
他們反覆、強烈的呼籲、舉報下,冼岩的幾篇文章終於同時被國內著
名網站凱迪網絡與天涯社區刪除,批評冼岩的文字卻仍然高高掛起。


不難發現,這些藉口冼岩是凱迪網絡中間地帶論壇“嘉賓主持”而將
冼岩的言論渲染為“政治問題”、要求予以制裁的人,正是平常大喊
言論自由、主張不能以言論定罪的“自由派”。雖然凱迪網絡管理方
已經公開澄清,申明冼岩文責自負,其觀點不代表凱迪,但追究“政
治問題”責任的人仍然不依不饒,咬住不放。


反觀冼岩的言論,招人忌恨者無非是對恐怖主義提出了與主流不同的
看法,指出倫敦襲擊有其特殊性,不同於此前的恐怖活動。在此之前,
由於美英兩國民眾廣泛支持發動造成了大量平民傷亡的伊拉克戰爭、
由於在民主制度下他們擁有左右政府決策的能力,因此他們對戰爭中
的罪過負有無可推卸的責任。這種民主國家國民必須為自己支持的國
家對外行動承擔責任的觀點,當然與主流有異,它意在探討民主制度
在國際事務中的界外效應,防止具有重大決策影響力的民主國家國民
成為國際事務中的濫權者、不負責任者。自始至終,冼岩都只是在坐
而論道,行使自己的言論權,但這種權利卻在主張“言論自由”的人
士的鼓譟聲中被限制、剝奪。


由此不難看出,一些主張言論自由的人要的只是他們自己的言論自
由,並不打算讓與其“持不同政見者”也享受言論自由。一些人自以
為自己認同言論自由,其實只是自以為已經真理在手,天下莫之能御;
當發現事實並非如此,不同意見仍然不屈不撓、難以說服時,他們就
會尋找更直接、更方便壓服對方的手段,包括他們自稱反對的“以言
論定罪”。在這種以“政治問題”相脅的壓力下,凱迪與天涯的管理
方不得不息事寧人,刪除冼岩的相關文章。但是,一些追究者顯然並
不因此“小勝”而滿足,將冼岩趕出論壇的呼聲在中文網絡多處可見。


無獨有偶,堪稱海外最負盛名的自由派中文思想網站“新世紀”在冼
岩論及應暫緩評價某一歷史事件後,也一反其理性平衡的常態。最近,
“新世紀”上批評冼岩的文章連篇累牘,有時一次推出五、六篇,但
被批判的靶子--冼岩的原文卻常常不允許展出。就是這種沒有靶子的
無的放矢,一些人也能忙個不亦樂乎。

“新世紀”態度的變化,大概也是因為冼岩的言論觸及了他們的逆鱗,
即所謂底線。這些人的逆鱗、底線何其多也?但經常掛在他們嘴邊的,
卻是“思想討論無禁區”--看來他們似乎只不許別人設禁區,而他們
自己卻以種種理由不斷編設禁區。所謂“我不贊成你的觀點,卻誓死
捍衛你的言論權利”,難道是專門要求對方的?


所謂“底線”,其實只是他們自己的觀念基礎而已。學術界都有那麼
多人持不同意見,怎麼能說它是“底線”?說是主流觀念還差不多。
所謂“主流”,無非是強勢一方的觀點意志而已。


當然,自由派也有言行如一做得好的,“改造與建設”現在已可說是
國內最重要的自由派思想網站。此網站在傾向鮮明的同時,又能體現
理性平衡。冼岩的文章經常在那兒挨批,但冼岩的原文及反駁也能在
那兒展現,這才是真正的自由主義風範。


當下,中國公共言論的語境頗奇特。冼岩被一些人稱為中國政府的“辯
護士”,但冼岩那些據說是為政府辯護的文章往往不能見之於一些知
名網站,倒是批評冼岩、據說是反對中國政府的言論可以大行其道。
平面媒體更是如此,非官方、非自由主義的觀點普遍受到壓制,自由
主義成為公共話語的第二霸權。在“冼岩政治問題”事件中,某些人
在冼岩文章被刪後的歡欣雀躍、乘勝追擊,進一步推動“法律制裁”
冼岩,更表現出一種嘗到了“強強聯手”滋味後的興奮。這種語境,
對一些人來說可能是言論自由的體現,但對於另一些人卻意味着言論
專制。


言論自由不是單向的,真正的言論自由,應該正反觀點都能容納。但
是,某些人在批評政府設置言論禁區的同時,自己卻也在忙着設置禁
區。


2005年07月14日

附冼岩來稿:為什麼不譴責襲擊倫敦的恐怖分子?

首先,有必要重申立場:我反對一切恐怖活動,但不敢自稱這一切都
是為了正義;有時候,持這種態度僅僅是因為符合我個人及我們國家
的利益。畢竟,恐怖活動的支持者只是這個“文明世界”的弱勢者及
邊緣群落;畢竟,他們的利益與我們的利益相去甚遠。我認為,恐怖
分子在當下襲擊任何一個國家都沒有正當性,除了美英。對於襲擊倫
敦的恐怖分子,除身受其害的無辜受難者外,其他人都無權橫加指責。


當下恐怖分子襲擊美英的正當性源於美英兩國主流民意對伊拉克戰
爭的鼎力支持,沒有這種民意支持,伊拉克戰爭不可能在民主制的美
英發動;放任這種民意,民主國家就會成為當代戰爭的策源地。


在伊拉克戰爭之前,美英民眾是無辜的,因此筆者譴責“九·一一”
恐怖襲擊,那顯然是濫用暴力,率先突破了人道底線。但是,所謂“人
道底線”並非靜止絕對。殺人是罪惡,但當兄弟姐妹都倒在侵略者的
槍炮下時,殺人就不再構成禁忌。伊拉克戰爭改變了原來的道義格局,
從戰爭被發動之日起,美英兩國就與伊拉克一樣成為了戰場。


且不說伊拉克戰爭是否如它的辯護士所稱的具有某種“實質正義”,
無論如何,戰爭中死去的平民是無辜的,他們難道沒有理由伸張自己
的權利,沒有權利復仇?他們與所謂薩達姆暴政毫無瓜葛,唯一錯誤
就是在錯誤的時間出現(或出生)在錯誤的地點,就象倫敦慘劇中的
受難者一樣。他們沒有自己的軍隊,唯有被稱為“恐怖組織”的暴力
組織能夠為他們復仇。站在恐怖組織背後的,不是被推翻的薩達姆,
而是被伊拉克戰爭無辜傷害的平民。

有人說恐怖分子應該分辨伊戰的支持者和反對者,不應該連反戰者也
一塊炸死(後者正是我文中提到的“無辜受難者”);但是,被美英聯
軍“誤傷”的伊拉克平民,難道都是薩達姆的支持者嗎?美英聯軍為
什麼不避免傷及無辜?為什麼不能在沒有把握不傷無辜的情況下放
棄行動?他們既然主動採取了行動,他們以及他們的決策者、支持者
就應該承擔相應的責任,包括罪責。


抽象說,恐怖襲擊與伊拉克戰爭在傷及無辜上半斤八兩,但二者有先
後、因果、主動被動之別。二戰中德軍轟炸倫敦傷及平民是罪惡,必
須追究戰爭罪;但隨後英美對德日平民實行的轟炸,德累斯頓炸死十
四萬人,火燒東京炸死十萬人,卻被視為是正義復仇的行動。正是這
種先後、因果、主動被動的順序,決定了暴力行為的正當與否。從這
個意義上說,恐怖分子襲擊倫敦無可厚非。

有人說如果美英象恐怖分子一樣放手大干,阿拉伯人早死無噍類矣。
但美英的有所節制,並不能為其率先突破人道底線的行為開脫罪責。
更何況,美英之節制,更多是因為沒有突破節制的必要。在目前這種
暴力運用程度下,美英已幾乎可以“零傷亡”完成戰略目標;進一步
濫殺無辜,只會無謂增加全世界範圍的阻力與反對,美英當然要核算
增加暴力的成本收益比。如果有必要,相信美英會加大暴力濫用及傷
及無辜的程度--美國連原子彈都敢扔,還有什麼不敢的?這不,為了
“減少美軍士兵的傷亡”,美國已在大力研製“戰術核武器”,準備把
核武器再次帶入戰場。


伊拉克人沒有美英這種軍事優勢,他們既不能保證自己的“零傷亡”,
更難以保證不傷及無辜;他們沒有實力與武裝到牙齒的美英聯軍正面
交鋒,只能採取被稱為“恐怖襲擊”的隱蔽戰鬥方式,否則他們就只
有任人宰割。有人說什麼“現代政治文明的基本原則就是政府對人民
負責,而不是人民對政府負責”,所以伊拉克人要報復只能找美英政
府,不能針對美英平民。我不知道這是從哪兒冒出來的“現代政治文
明的基本原則”,也不知道這是何種情境下的言說。對於民主國家來
說,如果僅指國內事務,上述“原則”還基本可成立,因為國內決策
的最終後果承受者正是民眾自己;但如果把這樣的“原則”擴展到國
際事務上,那就成了典型的權利與責任的不對稱:民眾只享受權利,
無須承擔責任與後果。這種“原則”所導致的必然後果就是不受制約
的權力,不負責任的決策,決策者(民眾)淪為暴君(暴民)。


對恐怖活動“不能一言以蔽之”,並非所有恐怖活動都邪惡,也並非
所有恐怖活動都情有可原,必須具體辨析因果。對倫敦的襲擊與“東
突”不可同日而語,東突並非受打壓而鬧獨立,而是因為圖謀獨立而
被打擊。東突既沒有存在的正當理由,更沒有實施恐怖襲擊的正當性。


美國慣於將其它國家裁定為“無賴國家”,其實,當今之世,最大的
無賴是美國。唯強者才有資格無賴,弱者只能求庇於規則與正義。當
求告無門時,他們只能挺而走險、魚死網破。我希望世界上不發生恐
怖襲擊,正如我希望不發生戰爭;站在道義的立場上,我對倫敦慘劇
的無辜受難者深表同情,也對實施此次襲擊的恐怖分子表示理解。


冤冤相報何時了--話是不錯,只是應該首先對着強勢者的耳朵說。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4: 李顯龍訪問台灣透視中華文明的全局困境
2004: 警惕水均益
2003: 不見之見-高貴與低賤
2003: 經濟發展豈是任務?
2002: 中國人口問題真相
2002: 馬寅初“人口論”遭批判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