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節話信仰與精神鴉片 |
送交者: 謝盛友文集 2017年12月21日15:05:19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
聖誕節話信仰與精神鴉片 舊約傳道書敬醒我們:“神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又將永生安置在世人心裡,然而神從始至終的作為,人不能參透。”(三11) 《加拉太書》4章4-5節教導我們說,“及至時候滿足,神就差遣他的兒子,為女子所生,且生在律法以下,要把律法以下的人贖出來,叫我們得着兒子的名分。” 人對神沒有真正的認識,就沒有真正的敬拜與歸服,只有盲目的崇拜與迷信;人對神沒有真正的認識,就不可能遵行神的道,就不可能敬畏神、不可能遠離惡事。相反,人所從事的一切活動與行為充滿了對神的悖逆、抵擋,充滿了對神的毀謗與論斷,也充滿了人違背真理、違背神話語真諦的惡行。 我們這代人接受的政治教育,經過歲月流逝,許多內容早已模糊乃至淡忘了,然而, “宗教是麻痹人民的精神鴉片” 在我們的腦海里留下深深的烙印。 當時的意識形態說“宗教是麻醉人的鴉片”,其實意識形態本身當時就起了麻醉的作用。我們所受的教育,從來不懂得或者不敢從體制的設置和政策層面去思考,只能從自身尋找原因,用當時的語言說,就是“嚴格要求自己”。在這種意義上講,人是需要麻醉的。尤其是在那個無望或者說是絕望的環境中,太需要找到一個賦予現實生活意義的支點了。 “精神鴉片”一詞出自馬克思於1842年《黑格爾法哲學批判綱要》一文,他認為宗教是人民的精神鴉片,這跟共產主義的無神論有關。但馬克思本人並沒有對精神鴉片一詞詳細解釋,大部分學者皆把精神鴉片一詞解讀成人對神的依附。 馬克思的這句話在被引用時,經常只有最後一部分“宗教是人民的鴉片”出現,因此很多人認為這句話對宗教的態度是完全負面的。這並不完全準確,這句話的完整段落是: Das religiöse Elend ist in einem der Ausdruck des wirklichen Elendes und in einem die Protestation gegen das wirkliche Elend. Die Religion ist der Seufzer der bedrängten Kreatur, das Gemüth einer herzlosen Welt, wie sie der Geist geistloser Zustände ist. Sie ist das Opium des Volks. (“宗教里的苦難既是現實苦難的表現,同時又是對這種現實苦難的抗議。宗教是被壓迫生靈的嘆息,是沒有人性世界裡的人性,是沒有靈魂處境裡的靈魂。它是人民的鴉片。”) 由於經常被截取引用,這整段具有比喻色彩的詮釋並未受到廣泛關注。 在中國人中間,無論知識分子還是普通人,一直抱持着這樣的觀點:宗教是人民的鴉片,是弱者的福音。這種對宗教的片面解讀實際上也深受無神論思想的影響。 外來的宗教裡面,比如基督教,天主教在近代中國都沒有成功。1949年以後,在新的政治下,就變成愛國運動委員會,完全政治化了。現在,中國的宗教是統戰部管的。所以大家認為中國沒有宗教。但是,中國沒有宗教,不等於中國老百姓沒有信仰。實際上,中國人什麼教都信,其核心就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相信有來世,相信有前世。這種相信很普遍,對中國社會起的作用也非常大。它表面體現為孔孟之道,其實信的不是孔孟。很多人都誤解,到現在還認為是孔孟之道。孔 孟之道的影響其實很有限,真正有影響的還是善有善報,因果報應。 在如明朝,表面上都信孔孟之道,實際上從皇帝到百姓都相信道士,一般人都相信算命。你說中國以前的官員文人,有幾個人不相信命理的?這是禮學嗎?這不是禮學,也不是道學。中國的皇帝不需要,為什麼?天最大,天意要解釋,但不需要宗教來解釋。天意就是他和他的大臣來解釋,清朝取代明朝就是天命,用不到宗教來解釋。清朝從來不利用薩滿教,皇帝、大臣就能解釋天命的。西方離開教皇不行,中國皇帝可以把你全部消滅,他照樣是皇帝。 中國人的宗教感,最關注的,還是基本的跟肉身與世俗相關的東西。還是沒有上升到靈魂。人不可能成為神的,永遠在世俗裡頭,所以人關心的當然就是世俗。現在我窮了,只有修來世,下世才能富。還有祭祖,祭祖的目的是什麼?祭祖目的是為今天保子孫平安。燒奠錢給祖宗花,是因為他們在那裡也要花錢,讓祖先在那裡生活得好一點,過得好一點就會保佑我們後人,生氣了,就對我們不利。沒有人關心祖先靈魂到不到天堂。天堂、靈魂這些西方的概念到了中國,但實際上中國人關心的不是這個。秦朝開始就有一種觀念,視死如生,就是人死了想活在另一個世界,怎麼辦?所以要修墓,墓里什麼東西都要放,就是讓他有吃有喝,樣樣都有。一開始真人殉葬,後來用陶、用木頭代替,用紙人代替,但是目的還是一個。這個概念跟宗教的彼岸、天堂、靈魂完全兩樣的。 中國人是世俗的敬畏。為什麼敬天呢?得罪天,可不得了。這是根深蒂固的。中國人的民間靠什麼來維持呢?靠家族,靠民間的信仰。 中國人的問題在哪裡?就是皇帝沒有了,個人權威在毛澤東走了以後,也沒有了。敬畏沒有了,但是沒有新的信仰來代替,怎麼辦?問題就出在這裡。如果今天還是皇權,那麼皇帝就是天,天的意志通過皇帝來實現的。我們年輕的時候,把毛澤東實際上作為一個天、一個神,毛澤東總是對的,只要信毛澤東就可以。現在呢?我們姑且不講什麼歷史功過,就是這樣的信仰也沒有了。那麼中國這個社會到底靠什麼?靠政府?全世界再強大的政府都不可能保持社會百分之百的合理,總有人不幸的,總有貪污,總有官僚,總有判錯的案子。任何政府都有腐敗存在,它不可能解決一切世俗的問題。 靠科學?科學到現在很多問題解釋不了,而且未來會有更多的事情解釋不了。靠哲學家、靠學者?更不行。且不說學者專家自己都擺脫不了這樣一個環境,他能解決所有問題嗎?比如社會出現嚴重不公的現象,你靠什麼來解決?人的欲望是無限的,再發達他也有不滿意的時候,那麼誰來調解?實際上,沒有辦法的。很多事情是需要一種信仰來支撐的。但是要絕大多數人產生自覺的信仰,幾乎不可能。但宗教有這個本事。宗教一旦作為宗教來接受,那麼任何宗教都離不開權威的神,他可以解決問題。比如對社會的不公,他可以作出合理的解釋。真正信了教,人們所追求的絕不是簡單的物質利益,更多是精神層面的。 信仰就是人和神的關係。基督教信仰和其它宗教信仰的不同之處,在於其它宗教都是人在找神,有限者試圖通過自己的修行來認識神,但基督教信仰告訴我們,“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上帝的榮耀”;當我們遠離上帝,深度迷失時,上帝主動來尋找和拯救失喪的人!他差遣耶穌基督,為世人的罪死在十字架上。 可見,基督教信仰並非單純的“精神安慰”,聖經的真理告訴我們世界和人性的真相,並將得救之道啟示給我們! http://www.csu-bamberg.de/christentum-und-grundgesetz/ Christentum und Grundgesetz Wenn nach einer aktuellen Umfrage nur 20 Prozent der Deutschen zu Weihnachten in die Kirche gehen wollen, ist das ein Armutszeugnis für die christliche Prägung unserer Kultur. Bei einer Umfrage vor zwei Jahren sagten nur 57 Prozent, sie würden das Weihnachtsevangelium kennen. 25 Prozent meinten gar, es handle sich um ein Märchen von den Brüdern Grimm. Man muss ja den ganzen Weihnachtskitsch und vor allem die Kommerzialisierung dieser Tage nicht unbedingt mögen. Aber wer die physische Grundlage des Christentums, die Fleischwerdung des Erlösers, ignoriert, steht nicht mehr auf dem Boden des christlichen Abendlands. Die vielzitierten Werte des Grundgesetzes, Toleranz und Freiheitsrechte, können allein nicht sinnstiftend wirken. Die Werte des Grundgesetzes sind, wie der frühere Verfassungsgerichtspräsident Ernst-Wolfgang Böckenförde einmal sagte, ein Gefäß, das mit Inhalt gefüllt werden muss. Diese Füllung wächst aus Kultur und Religion. übrigens: Auch die Menschenrechte im Grundgesetz fußen auf dem Begriff der Menschenwürde, und dieser ist ein zutiefst christlicher Begriff. Er speist sich aus der christlichen Vorstellung der Gottebenbildlichkeit des Menschen. Die Denker der Aufklärung und des Liberalismus, die die Menschenrechte formulierten, hatten zwar ihre Schwierigkeiten mit dem Christentum, operierten aber ganz eindeutig auf der Grundlage des christlichen Menschenbildes, mit dem sie aufgewachsen waren. Also: Ohne Christentum keine Menschenwürde, keine Menschenrechte, keine Toleranz. Quelle: Bayernkurier © 2017 Weihnachtskrippe Bamberg (Foto: You Xie)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