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從宇宙學看華人與科學的距離
送交者: 樊斤品 2018年03月24日19:47:56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關敏:從宇宙學看華人與科學的距離

為什麼鄭和的船隊總在海岸線附近航行?因為他們相信天圓地方。這樣的宇宙觀導致了與地理大發現無緣。

一,古希臘的宇宙學

古希臘人非常清楚大地上是球形的,其根據非常充分。

古希臘的阿那克西曼德(Anaximander,610~546 BC.)提出月亮的光是對太陽光的反射,太陽是一團火。中國是在西漢時代的《周髀算經》中提出類似的說法,“日兆(按:通照)月,月光乃生,故成明月。”

提出大地是球體的第一人乃是古希臘大數學家畢達哥拉斯(前580年—前500年)。畢達哥拉斯學派認為:球是最完善的幾何體,所以,地是球形;宇宙是一個包括各種天體的大圓球,中心有一個火球,圓形的太陽和大地繞中心火球作均勻圓周運動。

赫拉克利德(公元前388-315年)發現了金星與水星都環繞太陽而旋轉,並且採取了地球每24小時繞着它自己的軸線轉動一周的見解。他提出了地是球體的證據:在海邊看歸船,總是先看見桅杆,然後船體才慢慢升上來。遠去的船隻則反過來。於是他想:如果大地真是坦蕩如砥,那麼就不該出現這種現像,遠去的船隻應該是逐漸變小,不會如此一截截地消失。這種現像只能以大地是球體來解釋。他接着想到用月蝕來驗證這一假設,果然發現月蝕時月面上的陰影是球形的。他不但證明了自己的假設,而且首次合理解釋了月蝕發生的原因。

希臘人歐諾比德發現了黃道的斜度,明白了太陽比地球大得多,這一事實否認了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薩摩的亞里士達克(Aristarchus,前310~前230)比哥白尼早一千多年提出“太陽中心說”,即一切行星包括地球在內都以圓形在環繞着太陽旋轉,並且地球每24小時繞着自己的軸自轉一周。他第一個嘗試測量地球和太陽之間的距離,並正確提出地球的面積小於太陽,他還測出了太陽和月亮的大小以及它們之間的距離。阿幾米德在他寫給敘拉古的國王葛倫的信里說,亞里士達克寫成了“一部書,其中包括着某些假說”;“他的假說是說恆星和太陽不動,地球則沿着圓周而環繞太陽旋轉,太陽位於軌道的中間”。

公元前3世紀的埃拉托色尼(Eratosthenes,約前275-前194)著有《地理學》、《對地球大小的修正》等重要著作,建立了較完備的地理學知識體系。他對地球的周長進行了科學測定。他根據夏至日正午在亞歷山大里亞城和尼羅河中游昔恩尼(在北回歸線上今天叫阿斯旺的地方)兩地日影的差異,他測量出在亞歷山大亞的地方太陽光線和天頂(就是垂直地面的法線)夾角是7.2度,昔恩尼是0度。用三角測量法計算出地球周長為39690公里,與現今測得的準確數值40075.13公里十分接近,其測出的地球周長只比今測赤道周長少385.13公里。同時,埃拉托色尼也是首先使用“地理學”名稱的人,從此代替傳統的“地方志”,寫成了三卷專著。書中描述了地球的形狀、大小和海陸分布,並將地球劃分五大氣候帶。埃拉托色尼還用經緯網繪製地圖,最早把物理學的原理與數學方法相結合,創立了數理地理學。他還提出了地球表面大部分是水面,世界各大洋互相連接為一體的學說,同時是最早提出向西航行就有可能抵達亞洲東部的人。他還把潮汐的漲落歸因於月球的影響。

希巴古(Hipparchus,前190~前120)是第一個系統地論述了三角學的人,作為“方位天文學之父”他發明了“天文數”概念,發現了歲差現象,編著作了西方歷史上第一個記載850個恆星的星表,並測定了上千座恆星的亮度並注出了它們的經緯度;算出月球直徑及其與地球距離的近似值。他計算了日食和月食發生的時間,並根據日月的變化計算出了一回歸年為365.2467日(今測得正確數值為365.2422日),一朔望月為 29.5306日(今測得正確數值為 29.530589日),其誤差不超過一秒。他採用了並改進了亞婆羅尼(鼎盛期約當公元前220年)所創造的周轉圓的理論;這種學說發展到後來便以托勒密的體系而知名。

後世最負名望的天文學家——托勒密,他創立的地球中心說,主張:地球處於宇宙中心,且靜止不動,日、月、行星和恆星均環繞地球運行。托勒密這個不反映宇宙實際結構的數學圖景,卻較為完滿的解釋了當時觀測到的行星運動情況,並取得了航海上的實用價值,並代表希臘天文學和宇宙學思想的頂峰。在以後近兩千年內,托勒密學說被奉為天文學的“聖經”。

二,中國古代的宇宙模型就是“天圓地方”

中國古人白天看到:水成平面。水往低處流,最後形成平面。由此有人想象大地是平的。 古人晚上看到:“斗轉星移”。北斗星圍繞北極星轉,二十八星宿從角宿開始,一個接一個穿過中天,最後是軫宿,接着又回到角宿,說明在作圓周運動。這就使人想到,天是圓形的。因此,古人認為:天好像一個穹頂,蓋在地上,大地是方形的。而張衡的天地像雞蛋的比喻,仍然認為大地是平的。一直到了清代,中國人都相信大地上球形的。

中國古代宇宙論有蓋天、渾天、晝夜、聽天、穹天、安天、平天之說。主要為蓋天、渾天兩家。

1.蓋天說

“天圓如張蓋,地方如棋盤局” (《晉書.天文志》); “從上臨下八萬里,天似圓履,地以方載” (《尚書緯.考靈曜》)。古人不僅認為天圓地方,並且確定天與地的距離為八萬里。西漢時期的《周髀算經》還進一步確定大地是一個每邊81萬里的正方形(事實上地球周長約4萬公里,故毛詩曰“坐地日行八萬里”)。

蓋天說認為大地不動,天空中的日月星辰隨天穹在旋轉。蓋天說有幾個難以解釋的問題:

圓形的天穹如何蓋方形的大地?(北京的天壇和地壇),一個圓形的,一個方形的,二者如何銜接?對此,孔子的學生曾參也曾心存疑惑:“天圓而地方,則四角之不揜(掩)也”。是啊,反之亦然:圓形的鍋,配方形的蓋,能不漏氣嗎?聽從聖人之言,曾參借孔子的話自圓其說:“夫子曰:天道曰圓,地道曰方” (《大戴禮記.曾子.天圓》)。這樣就把一個物理學難題,讓天地之道的哲學思辨給忽悠過去了,這一忽悠就是兩千年。

為何天穹斜着蓋大地?古人認為北極星是天的中心,這是從黃河流域觀測到的結果,北極星與大地有36度傾角,所以天中心傾斜於大地。

天蓋為啥不掉下來?大地象棋盤,為啥卻向東南傾斜?對此有八根柱子撐着天,一根讓共工撞斷了的說法。可是,另外七根又在什麼地方呢?

2.渾天說

張衡(78-139)向蓋天說提出挑戰,在《渾天儀》中認為:“渾天如雞子,天體圓如彈丸,地如雞中黃,孤居於內,天大而地小;天表里有水,天之包地,猶殼之裹黃。天地各乘氣而立,載水而浮。”

張衡的渾天說把大地比作蛋黃,向大地是球形走近一步。可在《靈憲》中又說:“天體於陽,故圓以動;地體於陰,故平以正。”大地又變成平的,向蓋天說作了妥協。

渾天說不能解釋:若大地似球形蛋黃,則水平面也應該是球形的。這與水成平面的直觀印象不一致。因此渾天說大地是蛋黃,水面卻是平的,顯然不和諧。

蛋黃形大地為何懸於空中而不下落?這是問題的要害。有人解釋為天球內盛滿水,地浮在水上。唐代詩人揚炯在《渾天賦》中寫道:“天如倚蓋,地若浮舟”。把大地比作船浮在水面上,雖解決了大地不下沉問題,可浮在水上的大地為什麼不與“天殼”碰撞,是什麼力量“系”住這艘大船,渾天說難以回答。

既然天球下半部盛滿水,那麼太陽運轉到水平線以下,就要穿水而過了。但是,解釋一切的中國傳統哲學思想的理論核心是陰陽五行,五行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剋,水克火,太陽是火,穿過水時,水豈不把太陽給滅了?這又不和諧。

三.國人的思維與科學無緣

由於中國官方禁止人們探索宇宙,中國只能沉醉在直觀的“天圓地方”中無法產生宇宙科學。西漢的《淮南子》,既說“往古來今謂之宙,四方上下謂之宇”,又說,“燕雀”見“風皇(鳳凰)”在高天飛翔,鄙夷不屑,以為還不如自己在“宇宙”即低矮的屋宇梁棟之間自得地飛來飛去。這裡的“宇宙”指建築。這樣狹隘的視野,怎能產生科學的宇宙觀?

中國的宇宙學“理論框架”是“天圓地方”,天似穹窿,籠罩四野,如蒙古包一樣懸掛在方方的地面上。天空既然是蒙古包,那高度就不是一樣的。極而言之,到了天盡頭的天地相接處,那高度不就為零了麼?南北朝時代僧一行等人卻用勾股定理測量起天高來。僧一行在同一經度不同緯度同時測量日中的竿影,便能據此算出天的高度來!他們算出了子午線長度,自己卻不知道,世上再沒比這可笑的事了;而且誤差大得不得了,跟古希臘人算出來的地球周長根本無法相提並論。

中國人一直以為“天圓地方”。大地是個方方棋盤,大地四周和下面都是水,大地之所以未被水淹,是因為鰲托着它,因此,中國人視鰲為神,特別崇拜鰲,由此而崇拜鰲的兄弟們——烏龜王八。華人最早的文字就是甲骨文,甲就是烏龜殼。而所謂“天空”,就是一個空心的“天球”。諸天體就嵌在這球面,天球轉動,於是便有晨昏。這就是所謂“渾天說”。國內小冊子吹到天上去的張衡製作出來的“渾天儀”就是根據這一“基本理論”造出來的。任何人都會想到,如果天空真的是個包着方方的“地盤”的空心球,那“地盤”就必然是懸浮在空中的,毫無任何支柱,否則那“天球”就絕不會轉動。

古人看到重物下落,又認為天有形,有形就會有重量,有重量就會下墜。杞人因此就憂愁天會塌下來,結果成了中國人的笑柄——“杞國無事憂天傾”。杞人不會象希臘人去推理、去計算;古中國人連杞人好奇心都肆意攻擊,當然不會去研究大自然,不會有科學。荀子對此評論說:“星墜木鳴,國人皆恐。曰:‘是何也?’曰:無何也,是天地之變,陰陽之化,物之罕至者也。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這樣的思維,還能引起對自然的思索嗎?此外,王充以“元氣呼吸,隨日盛衰”來解釋潮汐周期;宋應星則陰陽的相生相剋在解釋火藥的爆炸。總之,一句萬能的“陰陽之化”給以了斷,沒有人再去思考為什麼了。

唐朝時,貞觀21年就是674年,“辛未,骨利幹遣使入貢……骨利幹於鐵勒諸部為最遠,晝長夜短,日沒後,天色正曛,煮羊脾適熟,日已復出矣。”元代的胡三省在此注曰:“骨利幹居瀚海北,產良馬。其地北距海,至京師最遠。又北渡海,則晝長夜短,蓋近日出處。”所謂的“瀚海”就是今天的貝加爾湖。“骨利幹”就是居住在貝加爾湖以北的西伯利亞,在北緯五十幾度的地方。夏天晝長夜短。胡三省說,是因為那裡距離太陽出來的地方近的緣故。按照常識,北部近日應當很熱才對的。可是,北方偏偏不熱!如何解釋這謎團,古人乾脆不理會。這反映了一點:古人面對思維的矛盾,視而不見。

這樣的思維方式,能一步一步推出科學的理論嗎?不可能!天圓地方的宇宙觀使中國人深信不疑。鄭和龐大的船隊總在海岸線附近航行,不敢到遠離大陸的海洋處航行,他們怕被無邊無際的海洋吞沒。有人說:他們沒有確定航向的能力,所以,不能像葡萄牙西班牙人遠洋航行。明末的傳教士試圖向中國天文學家們介紹日心說和地心說的爭論時,驚奇地發現他們毫無興趣。

中國人感興趣的只是天文歷算的實際功用,天文研究的唯一目的就是準確地預言日蝕月蝕,確定24節氣是下個陰曆年的哪幾天就行了。

古希臘人的曆法非常精確,古代最合理的置閏方法是默冬周期,即19年7閏的規則,是由希臘天文學家默冬在公元前432年提出的。公元前383年開始執行此曆法。

而中國張衡(78-139)的“渾天說”不可能定出太陽曆來,只能訂出所謂“陰曆”,也就是月亮歷那種原始曆法。24節氣還要專門測定是哪一天后再寫在“皇曆”里,對農業國來說簡直是罪過。

中國的農曆元旦,是湯若望等確立的。明末使用的曆法《大統歷》誤差太大,會導致夏天過春節;湯若望、龐迪我等修訂之“崇禎新曆”。清政府上台後,繼續由湯若望修訂曆法,叫《時憲歷》。

中國的儒家代表人物楊光先質問湯若望,如果你說地球是圓的,那麼地球上的人站立,側面與下方的怎麼辦?難道象蜾蟲爬在牆上那樣橫立壁行,或倒立懸掛在樓板下?天下之水,高向低流,湯若望先生喜歡奇思怪想,你是否見過海水浮在壁上而不下淌?中國人都立在地球上,西洋在地球的下方,淹沒在水中,果真如此,西洋只有魚鱉,湯若望先生就不是人了。

中國人的巫術思維方式,封閉自大,總以為天下第一(巫術的狂妄),而且漢人竟然用“世界中心之國”的“中國”來稱自己,多麼妄尊自大和無知變態!

中國人的聰明僅限與權謀下的投機取巧而已,這種權謀文化體系不僅降低了中國人的能力(包括智商),並通過多少代的基因遺傳和文化傳承導致中國人缺乏一種天然的對世界的洞察力。魯迅曾說過,柳下惠和他弟弟看到麥芽糖,一個說“可以養生”,一個說“可以粘開門閂偷盜”。中國人的聰明就是這樣——只會耍滑頭,卻無大智慧。這樣的人格,也就決定了遠離科學。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7: 如果霍金是物理學家,那麼地球就是宇宙
2017: ZT:浸泡在農藥化肥里的國度 – - 中國
2016: 江青——歷史星空中的輝煌之星
2016: Robert:公有制不好
2015: 施化:中國富人怎樣保平安?
2015: 王岐山訪美,可能要黃!
2014: 鄧是個什麼東西?我家老人講了,狗都不
2014: 安慰昆明死者避免更多人被砍死的的最好
2013: 陳湃:習將繼毛鄧後的偉大領袖
2013: 維權律師斯偉江遭當局全面封殺噤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