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二戰的戰勝國,這個問題看起來好象很明了,德、意、日軸心國無條件投降,同盟國取得了完
勝。可是看戰前戰後世界格局,就會發現事實並非如此。
二戰之前是殖民時代,日本起步晚,主要市場地與資源地都被西方瓜分光了,日本的產品生產出來是
很難獲得西方各國市場的,因為那時根本沒有什麼自由貿易,談不上公平競爭,這點就連美國都窩
火,但美國有的是資源,日本沒有,而殖民時代資源地實際是無權自主銷售資源的,都要靠宗主國允
許,而各宗主國勾心鬥角都是怕別人搶他的殖民地,所以日本要購買石油,橡膠等資源是受限制的,
西方宗主國不敢一點不賣,怕日本走投無路來搶,但也不會無限制銷售,依然是怕日本發展太強了來
搶,實際在二戰前日本的經濟發展命脈自己是無法掌握的,是受西方殖民大國控制的,德國發動第一
次世界大戰也是這個原因,因為發展到瓶頸了,不打破就會衰落,永遠被人控制,永遠在人後,但殖
民國勢力太強,一戰德國失敗,經濟環境沒有絲毫改變,日本則是以中國為主要市場進行發展,但一
戰以後,中國出現反日貨浪潮,這就使得日本陷入經濟危機,為了獲得更大的市場,只得發動戰爭,
否則經濟就崩潰了,所以日本一戰以後率先發動戰爭,通過戰爭手段迫使中國讓步,實質就是要市場
要資源,但中國市場有限,資源種類有限,所以日本依然無法擺脫被西方殖民國控制的局面,當經濟
再度發展到現有市場以及資源不能滿足時,再次發動戰爭就是唯一的選擇,否則將經濟發展永久停
擺,德國也是如此,德國在希特勒上台以後的經濟大發展實際是畸形發展,發展的動力就是掠奪本國
猶太資產充公,生產飛機大炮,比日本的經濟發展還要畸形,到了一定程度如果還不發動戰爭,那就
是經濟崩潰而不是經濟停擺了,所以德國軍備生產比日本更急迫,發動戰爭的需求更大,其目的就是
控制歐洲發達地區作為市場,控制毛子國東歐地區作為資源地,什麼TMD種族論都是騙人的,都是為
了這個目標,這個目標達成了,德國才會走上正常的經濟發展之路,日本同樣也是如此,這就是為什
麼日本與德國發動戰爭的決心最大最堅決的真正原因,而意大利自己就是個殖民國,本身沒有大的戰
爭需求,所以就是個湊數貨。
這一切都說明了舊的殖民體系不被打破,那麼無論日本還是德國,都將不可避免的先後沒落,所以戰
爭一定要打,打了才有出路,不打對德國是自殺,對日本是永遠經濟落後於西方殖民國,從根本角度
來看德國與日本實際贏得了戰爭,因為舊的殖民體系被德國與日本徹底打垮了,殖民時代因此結束
了,自由競爭的時代來臨了,對於整個人類社會而言,第2次世界大戰實際是一個令世界走向輝煌的
轉折點,極大的促進了人類的進步,無論日德發動戰爭的最理想目地是什麼,都在事實上達到了他們
自身的根本目標,而且還帶動了整個世界的進步,尤其太平洋戰爭對人類的貢獻是非常大的,甚至是
決定性的。二戰的真正失敗者就是那些原本壟斷殖民資源的西方殖民大國,以及那些戰後發展不起來
的傻瓜國。
所以說二戰就3個半戰勝國
1,美國是戰勝國,勝利指數95%,打破了戰前孤立情況,一躍成為西方領袖,唯一美中不足,羅斯福
死的早,杜魯門太苯,沒有讓美國獲取整個太平洋的支配權,若非後來韓戰爆發,美國的勝利指數怕
是最多70%
2,日本是戰勝國,勝利指數90%,同樣打破了戰前的孤立,並且得到了即使軍事勝利都無法得到的廣
闊市場與無限資源,完全解決了發動戰爭的根本原因(經濟發展問題),這還不算,國旗還是那國
旗,國歌還是那國歌,天皇還是那天皇,除了北方4島還有待索回以外,屬於全面勝利
3,毛子國也是戰勝國,勝利指數80%,毛子國與日本一樣都是畸形經濟,到了一定階段,沒有戰爭自
己就會垮掉,德國與毛子國之間實際就是要打的,不過是誰會先放第1槍的問題而已,幸運的是,德
國人先動手,讓毛子國站對了陣營,在戰爭中解決了經濟即將崩潰的問題,還獲得了一堆衛星國,增
加了40多年的壽命
4,德國是半個戰勝國,勝利指數65%,德國一戰以後迅速恢復,走的也是畸形發展路線,必需要靠戰
爭來解決,戰爭以後與戰前比較,經濟穩定發展,國家地位提高,一戰包袱全甩掉,而且搬掉了英國
這個長期騎在德國脖子上拉屎的壞蛋,使之收斂,但是國家被毛子控制了一塊,另外偉大的元首沒
了,榮耀的國旗沒了,所以是半個戰勝國
除此以外其他國家統統都是戰敗國,戰爭中????沒撈到,還陷入了泥沼,損失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