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慶幸我經歷了文化大革命 |
送交者: 鉗工 2005年09月14日10:49:37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
我慶幸我經歷了文化大革命 首先聲明,我不否認文化大革命是一場災難,我並不希望災難再次發生。但是,我還是慶幸我這輩子經歷了文化大革命。 當然,有人會批評,說那麼多的人倒霉,還有那麼多人被打死,或者被迫害致死(我最不明白的就是這個詞),你還喜歡,真是沒心沒肺。那麼打個比方吧。比如說一個小青年有點錢,買了小汽車在路上開,他說他很喜歡開車。當然你也可以列舉各種事實說明車禍不知道殺了多少人,足以證明汽車根本就不是什麼好東西,那演還珠格格中的香妃的演員就沒有過得了春節,就車禍死了。但我的看法,同情車禍的受害者是應當的,但並不妨礙一個人喜歡開車。也正因為我在文革中自己沒有被打成階級敵人,而且全家人平安,而且所有的城裡的鄉下的親戚都平安。實際上我認識的中小學同學,還有部隊裡的戰友,工廠里的工友,就難得見到有死了人的。武鬥那陣子我母親的單位里死了幾個人。下面講我慶幸的原因。 首先,相信諸位年輕人再也沒有機會見到一個沒有嫖娼,販毒,拐賣婦女兒童的社會了。請注意我的說話還是很小心的,比如說,我就沒有說文革中沒有小偷,小偷是一定有的,我也沒有說文革中沒有強姦,象這樣的刑事案件就都有。我說的是沒有嫖娼,販毒,拐賣婦女兒童。為什麼沒有呢?因為要犯這幾樣罪,通常都是為了錢。可是文革中錢雖然有用,但光有錢則無用。怎麼說呢?比如說你有了一筆錢,這很好,鄉下農民還很難有錢呢。可是你用它來幹什麼呢?買房子買汽車?這是不可能的,文革中沒有汽車和房子賣。買衣服?那是要布票的。買肉吃?那就得要肉票。買自行車?就得要自行車票。買糧食?要糧票。所以掙太多的錢是沒有用處的。這在很大的原因是因為當時國家準備戰爭,所以主要的錢都用來發展國防了。 但沒有嫖娼,販毒,賣淫,這就已經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社會,我居然就有機會經歷,就有機會看到,所以我感到慶幸。相信諸位年輕朋友再也沒有機會看到這樣的社會了。 還有文革中的旅遊,也許前有古人,但肯定後無來者。我在退伍時由於要處理一些事情,沒有來得及跟上大隊人馬,而是自己一個人走,單位里發給的路費還糧票,於是我就趁機經過了廣西的桂林,因為我早已經聽說過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談。我當時見到的桂林,相信諸位年輕人再也沒有機會見到了。當時就是1976年,毛澤東快要死了,四人幫快要倒台了,但我不知道這一點。我當時游桂林,首先去了蘆苗岩和七星岩,每個地方需要七角錢門票。然後我看到城裡許多奇峰拔地而起,於是下了個決心,每個奇峰都爬上去看一看。有的峰非常奇妙,四面都是懸崖,從外邊是不可能上去的,但山崖下面有一個山洞,從山洞裡可以爬上去,從半山腰出來,半山腰有一個亭子,山頂上也有一個亭子。當我爬到半山腰時,靜靜的沒有別人,只有亭子裡兩個老頭在下棋,那種感覺真象到了仙境。當我一個人爬到峰頂四處眺望,感覺整個山水的確美極了,四下里非常地靜。而後來,在改革開放之後我又去了一趟桂林,這回就令我大失所望了,這時的桂林變得遊客如雲,不,遊客象沙丁魚,熙熙攘攘讓人覺得十分擁擠,到處都是人,而街邊則擺滿了各種賣小吃的和買工藝品的小販。所有的奇峰腳下都有一個入口收門票。這和當初我見到的不同,當初我見到的整條街上是沒有一個小販的,因為當時做買賣是搞資本主義,是要取締的。諸位朋友們還有機會有獨自一人面對壯美山河的機會嗎?沒有了,永遠地沒有了。 文革初期我也覺得很好玩。最有意思的是,不用上學了,完全地放假。而且當時家長們對孩子都很放心,讓孩子們到處溜達。不象現在的小孩,你敢讓他隨便到處溜達?不怕人販子拐了去?其實,學生們都是不喜歡上課的,除非他有病。不僅中國的學生這樣,國外的也是這樣。記得我看過一部英國的故事片,什麼名字我忘了,講的就是二戰時期的英國,一個老頭開車送他的外孫去上學,他的外孫一進學校就發現所有的小學生都在廣場上歡呼,把書包扔向天空來祝賀,而老師們則氣急敗壞地大喊安靜!安靜,這外孫也興奮地歡呼,並跑出來回到車裡,老頭問怎麼回事?那外孫高興地說德國鬼子把學校給炸了,老頭一聽也哈哈大笑,帶着外孫回到家。所以每次我看到希望工程的宣傳畫一位小女孩什麼的渴望上學的樣子,瞪大了眼睛的表情,總覺得很難相信。 三年動亂時也很好玩。最好玩的是,你有機會見到一個平時道貌岸然的領導,到那時則狼狽不堪的樣子,被打倒了使勁地叫我有罪我該死的樣子。而以後大家還有機會見到這種場面嗎?完全不可能了。現在當官的是安全的,完全沒有可能被搞得這麼沒有面子。除非貪污敗露被抓起來了,否則大家是沒有可能看到挺體面的上層人被搞得這麼下層了。不要以為那造反派就一定神氣。實際上文革中人物就象走馬燈似地轉,今天還是神氣活現地領導革命群眾鬥爭的頭兒,而明天可能就被掛上一個黑牌子挨批鬥。 所以文革中想拍馬屁的人都不知道拍誰的馬屁好,很難看清楚形勢,任何人都有可能隨時被打倒。 在文革中有沒有以權謀私趁機占婦女便宜的?肯定有,但是也極危險,敢這麼幹的人一定也吃了豹子膽了。如果你侵犯的是女知青,查到了可就是死罪。而當時的人相互之間都有仇。一個掌實權的人下面不知有多少仇家盯着呢。如果他亂搞婦女,下面的仇家把他打倒的最好辦法就是捉姦。瞅准了機會找幾個人一下子衝進去立即戴高帽子遊街,掛着個大牌子,上書大流氓,這人政治生命就算完了。我這說的還是通姦,就可以這麼搞。我聽一個來自廣洲的戰士就說他們那兒有一個軍宣隊幹部趁着審問一個女階級敵人,想撈油水,結果一下子被工人糾察抓住了,好傢夥,和階級敵人通姦,那還了得,立即扒掉領章帽徽大會批鬥。 在文革中治安好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任何人犯了罪都是至少“無期徒刑”,當然我這裡說的不是判的無期徒刑,可能只給你判那麼幾年,但因為你是專政對象,也就是階級敵人,那麼出獄以後也還是群眾專政的對象,也還是被盯着。所以犯罪的代價極大。另外就是群眾與罪犯作鬥爭的積極性極高。為什麼呢?因為任何社會的任何人都是希望上進的。比如現在,所謂的上進不是升官就是發財。而文革中的人也希望上進,但掙錢是不可能的了,而當官則也有成為走資派的危險,但也還是有吸引力。最能夠上進的辦法莫過於當先進,當英雄,就是階級鬥爭英雄。那麼如果街上出現了一個歹徒,恐怕人們要把它當成一種“財富”,要爭先恐後地與之鬥爭,這樣就有上升成為英雄的機會。即使犧牲了,那麼就是烈士,自己的後代的成份就很好,得到的好處也很大。 文革中還有一個好處就是知識饑渴。因為書店裡除了馬列毛的著作外其它的書非常少,而當時的學生沒有考試的壓力,識字的工人,知青和軍人業餘都沒有多少事情,那麼業餘時間就很無聊,那麼就想弄些書來看看。當時還是有一些人有一些書的,或者是家裡的藏書,或者是從封存的圖書館裡偷來的。於是大家就互相借着傳看。我記得象三國,水滸,西遊,紅樓,還有許多外國名著,都是那時候看的,當然這些東西都已經被定為大毒草,所以借別人的書來看時都說“哎,借給我批判批判。”因為當時是允許在批判毒草時先看到毒草的。我記得當時要找到一本小說非常難,所以我一見到小說就兩眼放光。在學校時也和一兩個同學玩解幾何題或者方程。並不是因為要考試什麼的,根本就沒有這種約束,完全是為了消遣,好玩,正如其它的同學都玩別的花樣一樣。因此當時的學校是自由的,老師並不太管學生。我認為在自由狀態下,可能十個學生有九個會成為文盲,但還剩一個就是天才了,因為他可以自由自在地學習,想學什麼學什麼,同考試啊謀生啊全無關係。而書的特別難弄到,就使得他對書特別地喜歡。這就不象現在,什麼書都有成千上萬種,這樣就象吃多了肥肉一樣吃膩了。 所以我看到不止一位作家一提到文革就聲稱什麼中華文化“蕩然無存”,真的蕩然無存?我就不相信,不信隨便在大陸抽十位五十歲的人,再在台灣抽十位五十歲的人,想法兒比賽一下,看誰的中華文化知識多。不說別的,在批林批孔時幾乎把論語都學了一遍。 因此我想,也許教育也應當搞一種飢餓療法,可以激發人的求知慾,就是說讓人很難弄到書,他反而覺得書很寶貴。比如說現在的中學生,究竟有多少人把三國,水滸,西遊,紅樓全部看了一遍的?絕大部分都沒有,絕大部分學生從小學開始就忙於做各種各樣的題了。 文革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文藝活動非常有意思,許多人都喜歡擺弄樂器,不是拉個二胡就是吹個笛子。當時的文藝宣傳隊也特別多,或者在廣場上,空地上,或者在禮堂里演出。因為當時沒有電視,只有收音機,而且音質不好,所以一個人只要在當地唱得很好聽,那就是當地的名星,比如一個學校,或者一個工廠,都有自己的唱得好的人,還有舞蹈,相聲快板等各種文藝節目,雖然演出水平不怎麼樣,但是人們沒有多少機會看到好的演出水平,於是就對那些文藝節目感興趣了。而現在可就不行了,因為電視裡的節目就已經是第一流的,那麼一個小地方也就沒有什麼演出了。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