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中國的脊梁——盤點近代史“學生運動”
送交者: 萬維2019年徵文 2019年06月14日22:19:29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中國的脊梁——盤點近代史“學生運動”

作者:花蜜蜂


 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雖是等於為帝王將相作家譜的所謂“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們的光耀,這就是中國的脊梁。——魯迅


  中華民族五千年生生不息,是因為有堅強的民族主義情感支撐着。中華民族在艱難困苦中奮發圖強的歷史,也是天下讀書人不斷推動進步的歷史。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以天下為己任”。這些豪言壯語激勵了一代又一代“寒窗苦讀”的學子,在外族入侵,列強凌辱之時,他們有拍案而起,捨生取義的壯舉。他們也參與了披掛上馬、收刀下馬,“打天下,得天下,治天下”。中華千年改朝換代,“學而優則士”,興旺國家,離不開讀書人的努力。


  毛澤東曾經對學生們說:“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好像早上89點鐘的太陽,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青年學生荷爾蒙分泌旺盛,熱情洋溢,最容易接受新思想新事物,一旦遇到適當時機,民族主義、愛國主義情懷必然會強烈釋放出來,他們最容易衝動且義無反顧,“學生運動”成為近代推動中國不斷變革進步的原動力。


  研究近代史上發生的學生運動,許多專家為運動尋找思想基礎,時代環境基礎,經濟基礎。為紀念這些運動,國共兩黨還為事件賦予更多自己需要的意識形態基礎,為自己需要拔高了的優秀政治人物。這裡,蜜蜂試圖從學生運動中發現更多的民族主義愛國主義情感基礎。


  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場學生運動:康有為梁啓超發動的“公車上書和戊戌變法”


  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滿清王朝迅速衰敗,奄奄一息,朝野仁人志士圖謀發動變革,挽救王朝的命運。1861年啟動的“洋務運動”,朝野共同努力經歷三十餘年,並沒能使中國強大起來。1894年的一場“甲午戰爭”,“北洋艦隊”慘遭小日本毀滅,大清國不得不割地求和。


  1895年春天,各省舉人乘坐“公共馬車”來到北京,參加全國會考。會考結束,正在等待朝廷發榜的時候,李鴻章在日本與伊藤博文簽署了《馬關條約》。消息傳來,其喪權辱國的內容包括割讓台灣及遼東,賠償戰爭款二萬萬三千萬兩白銀被披露,引發舉子們群情激憤!


  4月22日,康有為、梁啓超寫出一萬八千字的《上今上皇帝書》,強烈反對與日本簽約!在北京馬上有600多人聯署。《上書》的內容流傳出來後,內地十八省與奉天三省(中國東北)的舉人們接連響應,從不同渠道聯署向朝廷上書。5月2日,由康、梁二人帶領,各省舉人與北京官民數千人齊集於“都察院”門前,跪請代奏光緒帝。史稱“公車上書”。


  不過,已經簽署的《馬關條約》木已成舟,康梁的《上書》被朝廷拒絕。但其“變法圖強”的思想,在中國社會產生了巨大影響。過後,康有為組織了“強學會”開堂議政,在北京、上海等地發行報紙,宣傳日俄“維新”思想。嚴復、譚嗣同等也在各地擴大宣傳。1898年,光緒帝啟用康有為、梁啓超等,嘗試推行維新改良新政,史稱“戊戌變法”。


  “公車上書和戊戌變法”都先後失敗了。維新“六君子”被殺害。但是“維新、變法、圖強”思想從此喚醒、激勵了愈來愈多的中國人。既然“維新改良”“君主立憲”的路子走不通,仁人志士們開始另謀出路,孫中山、黃興領導同盟會堅韌不屈,發動暴力革命“驅逐韃虜,恢復中華”。這才演導出了1911年的“辛亥革命”。


  中國近代史上第二場學生運動:“外拒強辱,內懲國賊”的“五四運動”


  1911年,“辛亥革命”在武漢爆發,袁世凱趁機在北方逼迫清廷退位,竊取了革命的果實,成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中華民國自然而然地繼承了滿清跟列強簽署的所有不平等條約,不得不繼續支付賠款,不得不承認被列強劃分控制的勢力範圍。


  當時的中國東北是被俄國和日本控制的勢力範圍,他們都在收買利用地方軍閥以謀利。日本曾經收留過當年逃亡的康有為、孫中山,支持過辛亥革命,也支持過袁世凱上台,他們必然要藉此取得更大利益。


  1914年,歐洲爆發一戰,英國發展了日本成為其在東方的盟國,8月,日本對德國宣戰,向德國在中國膠州灣租借地發起進攻,激戰後占領了租借地。


  1915年1月,日本為了從中國獲得更多利益,向袁世凱秘密提出《二十一條》,並以武力威脅迫使袁世凱接受,歐美各國當時深陷戰禍,無暇顧及東方事務。袁世凱政府討價還價之下,又沒有等到外援來制衡日本。不得不妥協簽署了包含《二十一條》主要內容的《中日民四條約》。


  消息傳出,舉國震怒。5月9日簽約當天,湖南學生彭超留下血書,憤然投江自殺。北京二十萬人到中央公園(中山公園)集會,捐款一百萬元“救國基金”。當時就讀天津南開學校的學生周恩來(17歲)上街演講,號召人們振興經濟、誓雪國恥。


  1915年底,袁世凱獲得日本的支持,急匆匆稱帝,因德不配位,舉國聲討。1916年中,在國人的罵聲中,退位後的袁世凱急匆匆死了。但是中國國民還得為袁世凱買單。


  1917年8月,北洋政府向德國正式宣戰。段祺瑞為獲取日本對自己的借款,再次出賣國家利益,跟日本搞了一個承認《二十一條》的《換文陳訴書》。日本用資助裹挾中國共同派兵參戰,並資助北洋政府在國內為英法招募了十四萬勞工,輸送他們到英法二國為戰爭服務。


  1919年1月,一戰戰勝國“巴黎和會”召開。4月15日,中國代表團向巴黎和會提出《廢除中日民四條約說帖》,提出廢除外國在華勢力範圍、撤退外國在華駐軍等七項要求;希望取消日本強加給中國的《二十一條》及《換文陳述書》。但均遭拒絕!“巴黎和會”不顧中國也是戰勝國之一,根據《關於山東之條約》決定將德國在中國山東的權益轉讓給日本。


  消息傳到中國,引發民眾強烈抗議。中國代表在和會反覆請求磋商,但是,英、美、法、日、意等國完全不顧及中國人民的感受,在6月28日簽訂《協約國和參戰各國對德和約》即《凡爾賽和約》中,仍然將德國在山東的權益轉送日本。


  中國政府外交失敗的恥辱,使愛國民眾義憤填膺!在北京大學學生的聯絡謀劃下,商定了抗議集會和示威遊行路線。5月4日下午1點,北京大學等十三所院校3000餘名學生匯聚在天安門前,他們提出了“外爭國權,內除國賊”、“取消《二十一條》”、“拒絕合約簽字”等口號,並在集會上宣讀了羅家倫起草的,《北京學界全體宣言》:“中國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斷送!中國的人民可以殺戮而不可以低頭!國亡了!同胞起來呀!”。


  然後,總指揮傅斯年扛着大旗走在遊行隊伍最前面,隊伍隨即向東交民巷(使館區)進發,學生代表意圖求見四國公使,羅家倫、江紹原前往各國使館遞送英文的備忘錄。但是僅美國使館人員接受了學生的陳詞書,英法意使館均拒絕接受。


  在“外爭國權”而不得的情況下,隊伍中有人喊出一句:“去找曹汝霖算賬去!”矛頭迅速轉向“內懲國賊”!


  下午兩點多鐘,大規模遊行隊伍到達曹汝霖宅胡同口,學生們說服了軍警,進入胡同,發生暴亂痛打了在曹家串門的章宗祥,並火燒曹宅,引發“火燒趙家樓”事件。隨後,軍警予以鎮壓,並逮捕了學生代表32人。


  學生遊行活動受到各界廣泛關注和支持,蔡元培、朱家驊等為了營救學生,發動全國工商界罷工罷市,學生團體和社會團體紛紛支持。上海、天津先後成立學生聯合會;廣州,南京,杭州,武漢,濟南的學生和工人也給予支持。北京各校學生同時宣告罷課,天津、上海、南京、杭州、重慶、南昌、武漢、長沙、廈門、濟南、開封、太原等地學生,在北京各校學生罷課後也先後宣告罷課,以支持北京學生的抗爭。


  6月以來,學生不斷抗議又不斷遭到鎮壓。警察先後逮捕學生近千人。引發了新一輪的大規模抗議活動。


  上海工人開始大規模罷工,以響應學生,前後約有六、七萬人參加。罷工波及各地,京漢鐵路長辛店工人,京奉鐵路工人及九江工人都舉行了罷工和示威遊行。全國22個省150多個城市都有不同程度的罷課罷工罷市響應。


  6月11日,陳獨秀因散發《北京市民宣言》被捕。各地學生團體和社會知名人士紛紛通電抗議政府暴行。面對強大社會輿論壓力,曹、陸、章相繼被免職,大總統徐世昌提出辭職。


  6月28日,中國代表顧維鈞等人拒絕在和約上簽字。“山東問題”作為懸案擱置。


  1922年2月4日,中國和日本在華盛頓簽訂了《解決山東問題懸案條約》及其附約。條約規定:日本將占領的德國租借地交還中國,中國將該地全部開為商埠;原駐青島、膠濟鐵路及其支線的日軍應立即撤退;青島海關歸還中國;膠濟鐵路及其支線歸還中國等。附約中還規定了對日本人和外國僑民的許多特權,但是中國通過該條約收回了山東半島主權和膠濟鐵路權益。


  “五四運動”青年學生們的愛國精神、不畏強暴和為和正義而戰的精神,成為時代進步的楷模流芳百年。


  中國近代史上第三場學生運動:“國共合作”運動的“三·一八慘案”


  “三·一八慘案”發生在1926年,民國軍閥馮玉祥的國民軍與張作霖奉軍作戰期間,馮玉祥部在大沽口設防,兩艘日本軍艦護衛奉系軍艦進入大沽口,並炮擊國民軍,國民軍開炮還擊,將日本軍艦逐出。


  3月16日,英、美、法、意、荷、比、西、日八國,聯合援引《辛丑和約》“海口不得設防之條款”,向北洋政府外交部施壓,提出44小時限期“最後通牒”:拆除大沽口國防設施,否則以武力解決。同時各國派出軍艦雲集大沽口,發出武力威脅。


  “又有日本鬼凌辱我大中華!”這個消息又一次刺激了國人的民族自尊心。國共兩黨當即共同籌劃組織抗議。3月18日,數千北京學生和市民集結於天安門,聲言抗拒“八國通諜”。上午10時,國民黨北京執行部、北京市黨部,中共北方區委、北京市委,北京總工會,學生聯合會等團體,來自於80多所學校共約5000多人在天安門舉行“反對八國最後通牒的國民大會”。


  大會在慷慨激昂氣氛中結束後,遊行隊伍由李大釗率領,到達執政府門前廣場示威請願。群眾公推代表去向衛士長交涉,要求開門放隊伍進去,並要執政段祺瑞和國務總理賈德耀出來見面。


  段賈二位並不在執政府內,學生市民與衛兵發生衝突,互有傷害,執政府衛隊長下令開槍!當場有學生和市民達47人被槍殺,受傷者150餘人,死者包括兩名便衣警察、一名衛兵,還有北京女子師範大學學生劉和珍。李大釗和陳喬年也負傷。


  段祺瑞政府下令通緝大會組織者和領導人,全國輿論沸騰。3月19日,各地輿論紛紛譴責國務院門口的大屠殺。3月20日,執政府自知理屈,國務總理賈德耀引咎辭職,段祺瑞下令撫恤死者,醫治傷者。


  3月23日,北京各界人士、各社會團體、各學校學生教授齊聚北京大學大操場,為亡靈們舉行“三·一八死難烈士追悼大會”。魯迅題寫輓聯:“死了倒也罷了,活着又怎麼做。”後又就此慘案連續寫了七篇檄文。由劉半農作詞、趙元任譜曲的哀歌唱遍京城。


  強大的民意壓力迫使段祺瑞政府召集非常會議,通過了屠殺首犯“應聽候國民處分”的決議;京師地方檢察廳對慘案進行了調查取證並正式認定:“此次集會請願宗旨尚屬正當,又無不正侵害之行為,而衛隊官兵遽行槍斃死傷多人,實有觸犯刑律第311條之重大嫌疑。”


  1926年4月9日,國民軍包圍國務院,段祺瑞逃入東交民巷法國使館,執政府倒台。不過,張作霖仍然迅速擊敗了馮玉祥,進入北京,全面控制了北洋政府。


  我提出這場學生運動,是因為這場運動是國共首次合作籌劃達成的第一場運動,其意義非常重大:在面臨日寇和列強施加外侮的時候,國共兩黨總是能夠拋棄成見、平撫仇恨、握手合作。緊接着,就是新的一場合作“北伐”戰爭,討伐北洋軍閥戰爭獲得全面勝利,再接下來便是更大規模、更長時間的合作“共同抗日”!抗戰勝利後,中國才真正一躍成為現代國家!


  仔細翻看歷史記錄,前面這三場學生運動最大共同之處,都是在愛國情感影響下,都是反抗外侮的民族主義運動,中國人就是這麼特別仇恨有日本鬼施加的凌辱!所以,這些運動都獲得國人各階層廣泛關注和支持。雖然運動中學生有受到當局的打壓和抓捕,發生過衝突和殘殺,但鎮壓力度和對學生的傷害還是比較小,學生們遭遇的是比較弱勢的政府。


  過後,中共在抗戰和內戰時期,還運動過許多學生運動,其政治目標明確,影響力不大,匆匆而過。


  相對後面要盤點的二次學生運動,就會發現有很大不同。


  中國近代史上第四場學生運動:“文化大革命”初期的“紅衛兵運動”


  1962年,毛澤東在“七千人大會上”上“檢討了大躍進的錯誤,包攬了大饑荒餓死人”的責任,主動退居二線。劉少奇鄧小平逐漸全面掌管了黨政軍權力,彭真、陸定一、羅瑞卿、楊尚昆將北京建成了“針插不進,水撲不進”的獨立王國。到後來,黨務政務有重大決定,他們不再向毛澤東請示匯報。毛澤東甚至不能在北京發表文章了。


  那有人會問:為什麼毛澤東仍然可以引領黨政軍,發動那麼聲勢浩大的文革呢?


  我的回答是:毛澤東是在運用他的“威望”而不是運用“權力”發動文革。


  毛澤東不得不依靠周恩來、林彪、葉劍英手中黨政軍的號召力,啟用“四人幫”一夥文人,發動紅衛兵運動,自下而上砸爛“劉鄧資產階級司令部”,並發動工農兵“奪權”,建立“革命委員會”。奪回失去了的權力。


  文革中反反覆覆的糾纏較量,就是毛澤東為首的“無產階級司令部”與劉鄧為首的“黨內資產階級司令部”的權力鬥爭。1976年毛澤東逝世後,“四人幫”馬上就“束手就擒”,反面證明了“毛澤東確實早已失去權力”,毛澤東用了“文革十年”也沒能將他們的權力培植起來。


  1966年《5·16通知》發布,文革開始,劉少奇當時主管中央工作,彭真是北京市委書記兼市長,之前也主管過文化革命。他們派出工作組進駐大學,煽動大中學生,衝擊知識分子和“反動學術權威”,殘害“地富反壞右”,製造了一場血腥的“白色恐怖”,這就是著名的“紅八月”。


  當時,毛澤東還沒有想得出辦法來對付劉少奇,他離開北京去了南方。


  7月29日,毛澤東回到北京,在人民大會堂的一次群眾大會上,劉少奇、周恩來、鄧小平在為運動初期派“工作組”造成的錯誤檢討。劉少奇說出自己那句名言:“老革命遇到新問題”。


  毛澤東是在劉、鄧、周檢討完畢之後才出場的,他從舞台東側進來,剛一露面,就被暴風雨般的掌聲和萬歲聲震驚!他一生中得到的歡呼和掌聲太多了,但沒有一次像這天一樣使他感動,那都是一些十五六、十八九歲的青年學生呀!


  一位參加了會議的中學生回憶說:事先並沒通知毛主席要來,學生們一看到毛主席,人們都瘋了!又喊又叫,我站到了椅子上,喊得嗓子都啞了。他說,他看到毛主席用手背拂了一下眼晴,毛澤東哭了!


  他被這些孩子們瘋狂的愛感動!他幾乎享受不了這太熱的愛了,於是加快腳步從舞台西側消失。


  這是毛澤東一生中唯一的一次,沒講一句話的公開露面,他太激動,他有很多話要講,但已講不出來了。不過,這天夜裡,他把要講的話打好了腹稿,兩天后,震驚全世界的《炮打司令部——我的第一張大字報》發布了。毛澤東找到了向“劉少奇資產階級司令部”發動進攻的先鋒隊——紅衛兵。


  文革時期的學生運動,是以先後二種“紅衛兵”之面目出現的。


  文革初期先出現的第一種紅衛兵:


  5月29日,清華大學附屬女子中學成立全國第一個學生組織--清華附中紅衛兵。“紅衛兵”的意思為“毛澤東的紅色衛兵”。


  這個時期北京的紅衛兵,主要是中央高乾子弟(有名有姓的可以在網絡查到)、紅五類子弟。主要組織名稱“東城區、西城區糾察隊”後來組成“聯合行動委員會”簡稱“聯動”。他們被稱為“老紅衛兵”,後來被稱為“保皇派紅衛兵”。


  他們將老爹的舊軍裝與紅衛兵的紅袖章配在一起,作為服飾標誌,彰顯出紅色貴族高貴血統。腰束寬皮帶,腳登大皮靴,高挽袖口,着肥大的軍裝,滿嘴的“老子、小子、狗崽子、混蛋”等污言穢語,他們橫衝直撞,非常囂張!


  “老子英雄兒好漢、老子反動兒混蛋”“龍生龍,鳳生鳳,耗子生來配打洞”等政治歧視口號,就是他們喊出來的。他們打砸搶抄、破四舊、斗封資修、打擊黑五類----地富資反右、反動學術權威,揪牛鬼蛇神。


  6月5日,北京師範學院附屬女子中學校長卞仲耘被學生們打鬥死亡,就是文革悲劇的第一個典型案例。根據當時發布的統計,“紅八月”期間,北京市區和周圍區縣共有1772人被打死。老舍等許多知識分子自殺,還不在之內。有人做過粗略估計,全國在“紅八月”這一波浪潮下死亡人數在10萬人左右。


  他們的《紅後代的宣言》指責 “江青太狂了”,他們6次衝擊公安部,“火燒謝富治”,“打倒“三司”,油煎江青”,高呼“劉少奇萬歲”。文革中,他們採用當年父輩“紅軍革命”首創的模式:“戴高帽”、“掛牌子”、“遊街”、“罰跪”、“剃陰陽頭”“抄家”、“清城”(把市民中的“四類分子”趕出城),直至“打人殺人”,違法犯罪。最後甚至喊出“打倒周恩來!”的口號。


  他們惹惱了公安部部長謝富治。“聯動”的未日也就到了。北京市公安局領隊,組織幾萬群眾民兵,在全市進行了雷庭掃穴式的大圍剿。一天之內,“聯動”各個據點紛紛被摧毀,大部分頭頭被抓。陳士榘將軍等,還紛紛帶着自已孩子去自首。當時在北京六中還舉辦了“聯動罪惡展覽”。


  1967年4月,在周總理捍旋下,釋放了被抓捕的聯動分子,謝富治安排他們集中居住在“東城區少管所”辦學習班。最多時候集中了65名,最長時間有人集中居住了5年。當年,習近平薄熙來兄弟都有幸參加了這個學習班,文革後,他們把這個學習班稱之為“789集中營”,稱自己是“受文革迫害”。


  毛澤東在北京接見過8次全國串聯到北京來的紅衛兵,前幾次接見的多數成為“保皇派紅衛兵”。全國的運動浪潮從北京浪起,浪到邊遠地區還需要很長時間。邊遠地區也許還沒開始,北京地區卻已經結束了。“保皇派紅衛兵”在全國範圍內一直活動到67年中,“全國武鬥”開始之後,中央派解放軍支持左派維持秩序,“軍事管制”之下,“保皇派紅衛兵”很快被邊緣化逐漸消失。


  文革中出現的第二種紅衛兵:


  是毛澤東《炮打司令部》發表,中央文革“十六條”指定“黨內走資派”才是文革目標,66年底,全國紅衛兵組織迅速建立。這時候的多數“紅衛兵”才是“造反派紅衛兵”。


  他們鬥爭的目標很明確----黨內走資派,參加這樣的紅衛兵,就沒有家庭成分必須是紅五類(革命幹部、革命軍人、工人、貧農、城市貧民)的要求,有許多麻五類(中農、職員、店員、小土地出租、小商人,)甚至黑五類(地主、富農、資本家、反革命分子、右派分子)家庭出身的學生,也加入了“造反派紅衛兵”。


  造反派紅衛兵也把保皇派紅衛兵的運動做法接受過來,衝擊政府機關,對走資派實施人身侮辱,比如掛牌、戴高帽、遊街示眾等。有許多行為實際上是對運動初期工作組“施暴”的報復,對解放以來地方政府“暴政”的報復。


  67年春天開始發生的“全國武鬥”,上半年是在“保皇派”和“造反派”之間,下半年卻是造反派內部分化而斗。“紅衛兵運動”發展到“全國武鬥”,就徹底不受任何人控制了。


  最後,毛澤東憤怒召集北京五大紅衛兵領袖,命令他們停止武鬥“再搞武鬥,就是國民黨、就是反動派,就消滅你們!”全國武鬥最後被中央派出解放軍“支左”制止。加上“聯動”保皇派紅衛兵父母被衝擊,自己組織被剿滅,全國紅衛兵運動接近尾聲。


  68年底,中央再開啟“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紅衛兵”被分流到四面八方,組織偃旗息鼓,徹底解散,在農村,每天“面朝黃土背朝天”為一日三餐苦幹,就不再搞什麼活動了。


  文革紅衛兵運動,徹底衝擊並顛覆了“劉少奇資產階級司令部”,按毛澤東說是“亂了敵人”,達到了自己的目標。紅衛兵運動時期由“大字報、大批判,大辯論”的形式,自下而上,“敢把皇帝拉下馬”的大無畏精神,“造反有理”的正當性和破壞力,給歷史留下了深刻影響。給鄧小平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以至於“六四學生運動”爆發之初,他就異常敏感!反應迅速,決然要撲滅運動於萌芽。所謂“沒有文革就沒有六四”說法,不是沒有道理的!


  中國近代史上第五場學生運動,是結局最慘烈的“六四學運”


  1989年4月15日,胡耀邦逝世,北大與清華學生在校園內設立靈堂,校園裡陸續出現許多大字報,歌頌胡耀邦“廉潔奉公”,並呼籲政府重新審視胡耀邦的觀點。同時在揭露中共高乾子弟,利用父母的特權大搞“官倒”和“腐敗”的問題。一些悼念胡耀邦的民眾也在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附近,自發組織小規模集會,北京當地學生,也跟人群陸陸續續聚集在一起搞悼念活動。


  4月17日,中國政法大學的學生製作了大型花圈,下午5時,500名學生來到靠近天安門廣場哀悼胡耀邦。晚上,又有3,000多名北大和1000多名來自清華的學生遊行到來。學生們很快就與先前聚集在廣場上的群眾會合,學生和群眾聚集在人民英雄紀念碑周圍,吟唱愛國歌曲,發表演講。其中自然不少是議論“朝政”的內容。


  與此同時,上千名學生則聚集在中南海新華門外,要求的高層領導人和學生對話。警衛組成人牆,阻擋學生進入中南海,學生則決定原地靜坐示威以表達不滿。到4月20日,大部分學生已經被說服離開。不過,仍然有200名學生堅持繼續靜坐,警方便以警棍強制驅散,隨即爆發小規模的暴力衝突,學生開始鳴冤叫屈!


  這場學生運動一開始,是不是跟文革時期“大字報、群眾遊行、演講串聯、包圍中南海、運動不斷升級、‘4·5運動’紀念周恩來”一模一樣的模式發展着?!


  圍繞“胡耀邦逝世”和紀念胡耀邦引發的“新華門事件”出現了三個層次的反應,

  一,激怒了更多學校的學生,過去沒有參與運動的大量學生因此參與進來;

  二,一群自稱“工人代表”的“北京工人自治聯合會”群眾也參與進來,率先發布了兩份挑戰“中共統治”的傳單。

  三,《世界經濟導報》決定出版紀念胡耀邦的專題報導。其中一篇由嚴家其(曾經在趙紫陽領導下的“政治改革辦公室”工作)所撰寫的文章中,對北京市學生發起的抗議活動給予正面評價,並且呼籲中央重新審視1987年要求胡耀邦下台的作為。


  不能忽視,這三個層次一直貫穿整個六四運動。運動的影響激發了外地學生呼應,他們也大量涌到北京,甚至有政府官員教授學者公務員和各行各業幹部工人,解放軍警察參與其中,包括國外返回的學者,他們的思潮和呼應也左右着運動。


  4月22日,北京市封閉天安門廣場,為胡耀邦舉辦國葬。約有十萬名學生則在前一天晚上已經駐留在廣場。胡耀邦葬禮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雖然軍警封鎖了人民大會堂的東大門,但仍有數名學生突破封鎖線,隨後有三名學生跪在人民大會堂的階梯上,表示要提交《請願書》,並要求獲得李鵬總理的接見。然而,沒有任何中共領導人自人民大會堂出現,這使得學生感到失望與不滿。


  ”新華門事件“後,學生們就在聯絡籌劃成立組織,4月23日,“北京高校學生自治聯合會”宣告成立,並選舉當時就讀中國政法大學的周勇軍擔任主席,而北大學生王丹、北師大學生吾爾開希也被推舉為各自學校的學生代表。隨後,“北高聯”呼籲北京市的所有大專院校學生全面並無限期罷課,以表抗議訴求。


  受北京學生運動的影響,湖南、陝西也發生了學生運動和社會騷亂。


  隨着局勢變得更加動盪,中共高層對學生運動的看法和應對產生分歧;總書記趙紫陽呼籲學生返校上課,認為各級政府應該展開與學生開放式的對話,而總理李鵬認為應該譴責並採取行動阻止學生和群眾的遊行。


  趙紫陽按預定計劃應邀赴朝訪問,李鵬代理領導黨政機關。4月25日上午,國家主席楊尚昆與李鵬會見鄧小平,鄧小平同意政府採取強硬立場。4月26日,人民日報》頭版發表社論《必須旗幟鮮明地反對動亂》“四·二六社論”,社論用詞相當強硬,對這場學生運動的定性非常嚴重:“這是一場有計劃的陰謀,是一次動亂,其實質是要從根本上否定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否定社會主義制度。這是擺在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面前的一場嚴重的政治鬥爭。”並號召“堅決、迅速地制止這場動亂”。


  不過,學生們對此沒當一回事!在“高自聯”組織下,有五至十萬名來自北京市各大學的學生在4月27日集結遊行,經由漫長街道前往天安門廣場。學生團體成功通過警方的封鎖線,並受到沿途市民廣泛支持。學生領袖們希望借這次遊行展現其“愛國”性質,主要強調“反官僚、反貪腐、反任人唯親”,還強調會繼續“擁護共產黨”。鑑於此,政府態度有所軟化。


  4月30日,趙紫陽從朝鮮返國。在趙紫陽強力推行下,政府決定展開進一步的對話。隨後,政府開放新聞媒體,積極報導抗議活動的發展,並在5月3日至5月4日兩天,趙紫陽發表了兩次同情示威學生和群眾的演講。趙紫陽發言中提到“學生關切政府官員貪腐的問題”是正當的,同時認為“這次學生運動應該被視為一種愛國表現”。


  在5月4日當天,有十萬名學生在北京街頭遊行以紀念“五四運動”,同時再度重申先前示威遊行所提出的要求。趙紫陽5·4的發言實際基本上否定了《4·26社論》的內容,這讓很多大學生都對政府所做的讓步滿意。講話結束後,除了北大和北師大外,其他北京市的大學皆宣布罷課行動結束。隨後,大部分學生也逐漸退出抗議活動。


  接下來的一個月,就是學生領袖不斷誤判形勢,不斷地升級示威活動規模推動活動往極端方向發展;政府發布“戒嚴令”後,仍然在不斷地勸告學生“撤離天安門”,直到“仁至義盡”!政府使不動北京衛戍區部隊,不得不調集外地軍隊進北京。而北京市民奮力阻止軍車進城,發展到暴力“燒軍車,殺軍人”那樣無法無天的事件!這一個月是政府和民眾各自走極端的互動過程。同時,也是“外部勢力”“幕後黑手”介入,學生運動逐漸進入《4·26社論》所指責的那樣“反黨反社會主義制度的動亂”之實質的過程。


  “六四學生運動”以解放軍武力清場,造成數百人慘死,數千人受傷結束。


  中國近代史上的這五場“學生運動”,有一些共同點:都是民間年輕學生自發的針對政府的運動,都發生在北京。北京市民積極響應支持,並蔓延到全國,引發全國人民響應的運動。前三場運動都是日本和列強霸凌欺辱中國而引發。學生展現了強烈的愛國熱情和民族主義思潮。最終都有被政府瓦解被鎮壓的結果。


  “五四運動”擁有最大社會影響力,被賦予深刻的思想意義:彰顯了學生當時救亡圖存的愛國精神,促進了社會各階層覺醒,加深國人自立圖強之意識,擴大了新文化運動的影響。“五四運動”得到國共雙方政府高度評價,所以得到長久的公開紀念。


  “文革紅衛兵運動”被毛澤東發展為“敢把皇帝拉下馬”“造反奪權”的先鋒隊,是運動發展時間最長、參與人員最多、觸及靈魂最深的一場學生運動。文革後雖然遭到徹底否定,但是,當年的紅衛兵,後來成為中國社會各階層主要組成,許多人經過考試進入大專院校,成為教授科學家工程師藝術家,30年“改革開放”“中國崛起”的棟梁。現在中國黨政軍上下領導層,許多人其實都是當年的某一種“紅衛兵”。文革後,二種“紅衛兵”被打包一起被妖魔化被徹底否定。


  “六四學生運動”學生要求促進“改革開放”,跟政府的目標其實是一致的。“學生運動”有突出的“文革模式”傳承,鄧小平有深刻的文革受害陰影,他當然緊張而毛骨悚然高呼“狼來了”?!由此,學生運動組織者和政府領導人一直在互相誤解誤判,造成立場對立不斷升級,最終遭遇一場最慘烈最血腥的鎮壓。連帶着牽連中共黨內開明勢力代表趙紫陽下台。


  六四學生展現的追求“民主、自由、公平、正義”的行為,引發了民眾同情和支持。在政府通緝抓捕“學運領袖”的時候,香港市民自願捐款,組織了“黑白紅”三道勢力共同營救他們的“黃雀行動”。直到30年之後的現在,世界各地總會有人在“6·4”這天,為他們“點燃一支蠟燭”,表達追思紀念之情!馬英九說過:“不平反六四,兩岸不能談統一”!


  “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換舊人”歷史不會停滯不前,中華民族的民族主義和愛國熱情不會消失,而且還在被不斷地點燃。加上傳統“儒家”教育“以天下為己任”的影響,教導“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影響,從“五四”到“六四”學生運動的楷模,看出中華民族雖忍辱負重卻脊梁堅強!將來,必然還會有青年學生激情燃燒、義無反顧地投入為國家、民族、理想而奮鬥的潮流中去!像春暖花開,雨後春筍,自然勃發,勢不可擋!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8: 從人形動物進化到人需要戰爭和磨難而不
2018: 中國有大學畢業生麼?三相四線制都不懂
2017: 現在中國的不少女生很賤格,見了大鼻子
2017: 王岐山這個滿人至少是報了孫中山滅滿的
2016: 賈闊:中共用電磁波對華人進行精神控制
2016: 捉刀:習近平是瘋了?還是拚了?
2015: 美國人治中國人 有中國網民歡呼:“很
2015: 右撇子:社會動亂探源
2014: 英國的屁股問題:蘇格蘭的獨立民主公投
2014: 抬頭望見北斗星,五十六個民族想念毛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