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轉貼:音樂學院軼事
送交者: 求真知 2020年04月27日23:52:04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音樂學院軼事

葉小綱 帕納索斯音樂部落 



音樂學院軼事


◈ 葉小綱


題 記

 “音樂學院軼事”,在2006-2012年間陸續寫了不少。原為《葉小綱雜文集》而作,文筆犀利,決非妃紅儷白之駢文。後因音樂寫作蒼山般逼仄,文集只能暫時擱下了,偶在報刊發表些瑣言碎語。未料微信平台發一篇後似有蠱惑之趨,“讀續” 呼之愈甚。寫雜文乃高危行業,看魯迅是如何詭譎明麗,筆如雷電,終於放出“一個也不寬恕”的檄言狠話的。妄議世間百態,要被圍剿滴。不如學林語堂,文風秀婉嫣淨,煙雲逍遙,深宵沉醉,心持半謁。離癲怒,避禍端,今日對林之評價,不也愈漸高大上了麼?好寫雜文之廝,大約皆蒸不熟煮不爛之滾刀肉,刀槍不入的瞢人氣功師,拿繡花針亂扎的假冒東方不敗。發幾篇,到沒人愛看或人人喊打時,作罷亦不遲。


上音著名的辦公樓(攝影:  陳強斌)


(一)


上音與中央院,是寶貝冤家,多年來競爭激烈。以前派選手參加國際國內重大比賽,文化部也許會考慮兩院平衡。上海音樂學院歷史悠久,名家雲集,經常上台的鋼琴家有吳樂懿、洪騰、李名強、李嘉祿、李民鐸,趙曉生,彈室內樂的林恩蓓、朱雅青、項信恩;聲樂伴奏彭雪瓊,後來培養的許斐平、朱賢傑、尤大淳、韋福根、裘壽平以及文革後的許忠、孔祥東、李堅等,水準很高。有大名頂頂范繼森與絕代名媛李翠貞坐鎮,上音即使閉起眼睛自負也理所當然。北京獨奏家去上音大禮堂開音樂會,簡直像過鬼門關,觀眾似乎都在等你出錯呢。錯音一出,全場觀眾都鬆了一口氣。


“儂看,弗哪能伐”!

要彈的棒,沒錯音,仍能挑刺兒:

“交關地方聲音唔麼彈到底”。

“伊呃手型勿大對,難看伐?”

......


中央音樂學院大禮堂


中央院大禮堂的觀眾隨和些,北京是全國的文化中心,觀眾什麼樣的人都見過,不較勁。牛就聽到底,殘的話在下個曲目前撤戲。不過上海以前最不能忍受就是“北京是文化中心”一說,上海名家常掛嘴邊的是“上海才是全國的音樂中心”!當然,“梁祝”誕生於上海,是上音永遠的驕傲。文革後,由於“紅色娘子軍”普及,“魚美人”鋼琴版本影響巨大,一進音樂院,甭管專業副科,哪兒都在彈杜鳴心的“水草舞”。兩院文革後培養的新一代,中央院有優勢,這是後話,先不表。


上音“南大樓”"北大樓“已被新樓取代(攝影:陳強斌)


上音能上台的提琴演奏家很多。獨奏 “梁祝”的俞麗拿、沈榕,錄“海濱音詩”的鄭石生、拉“塔倫泰拉”的盛中華,上音培養的潘寅林、唐韻、張振山與張立國,是一道靚麗風景線。俞麗拿、丁芷諾、沈西蒂、林應榮的女子四重奏,文革前拉舒曼弦樂四重奏在國際上獲獎,還錄製何占豪的四重奏“烈士日記”;後來林恩蓓、秦慶余加入,成了名滿全國的“海港”鋼琴五重奏組。中央院除盛名的馬思聰常開獨奏會外,央院教授更專注教學,如林耀基、劉育熙、 王振山、朱永寧、韓里、宗柏、隋克強、王治隆、趙薇等,除劉育熙外,我所見其他老師相對上台少些。北京名家都去名團,如劉詩昆、殷承宗(他在上音附中學了三年)、 盛中國,鮑慧喬等。


漁舟唱晚 Fishermen’s Song at Eventide鄭石生 - 世紀樂典 中國小提琴名曲典藏壹

鄭石生演奏(小提琴)的《漁舟唱晚》


思鄉曲馬思聰 - 馬思聰音樂作品集

馬思聰《思鄉曲》


東平路9號上音附中。該樓曾是宋美齡的陪嫁“愛廬”


中央院是昔日的“醇親王府”


北京演出團體眾多,中央樂團還有著名的獨奏家小組,軍隊藝術團名人更甚,連京劇名家葉少蘭都在部隊文工團,央院教授不費這個勁。久而久之,就成了專業“教”師。這當然有利有弊,後來林耀基成了中國小提琴教學的神話。上音的鋼琴伴奏很棒,央院有王耀玲、商澄宋(管弦系)和胡適熙、趙璧旋(聲樂系)四大鋼琴伴奏,但整整缺了尤大淳、朱賢傑這一代年齡層的佼佼者。後來朱工一教授招收了從上海來的罕見高材研究生諸大明,大明赴美留學後,黃鶴一去未返,很可惜。


中央院新教學樓(攝影:丁凡)


作曲、指揮與音樂學,上音與央院旗鼓相當,難分伯仲。上音有賀綠汀、丁善德、桑桐、楊嘉仁、馬革順、黃曉同、沈知白、錢仁康、陳銘志、黎英海(早年)、 王建中、陳鋼、葉純之(文革後)、施永康、胡登跳,葉棟,外語人才羅傳開、汪啟璋、顧連理;中央院有馬思聰、江定仙、姚錦新、蕭淑嫻、繆天瑞(早年)、廖輔叔、王震亞、吳祖強、杜鳴心、黃飛立、鄭小瑛、徐新、陳培勛、劉烈武、趙宋光、蘇夏、王樹、楊儒懷、夏之秋、於潤洋、於蘇賢,外語人才韋郁珮、刁蓓華、陳復君等,各個都是大師,名滿天下。民族音樂學,上音有個對中國民族戲曲音樂貢獻巨大的人物于會泳,足以笑傲全國;央院教授藍玉松也是全才,每天就睡幾小時,其餘時間全部讀書寫字篆刻教學書法著書,壽命等於比別人多了幾十年,亦是一絕。


馬思聰先生


丁善德先生


以上都是十幾二十年幾前的舊聞。時過境遷,現在兩院變化很大,走着瞧唄。幾年前我去上音陳強斌家做客,家屬樓一塵不染,按主人要求自然把鞋脫在門外。沒想到出來卻發現鞋被偷了。上音耶!鞋也要哇?哭喪中只好穿上強斌不合腳的鞋,深一腳淺一腳、一瘸一拐在繁華大上海滿世界找鞋店,當時手上還提了倆紙袋,感覺像卓別林逛淮海路,且狼狽且無辜,好慘。用上海話說,是 “老裁過呃”,用廣東話講,“好啟滾水落豬腸皆”!若用東北話形容,也許成了 “喲,上音咋把我鞋給整沒了涅”?!


大學時代在北戴河,那時胸口別枚校徽很榮耀



(二)


大學不管在何處,皆可曰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昔往之明麗璀璨,難抵時間風湮。印象最深是上海音樂學院女高音歌唱家劉若娥,她當唱的黃金期約在文革前,第一次聽她演唱我才十歲,驚見清揚婉兮,皎如皓月,所唱《比太陽還光亮》,字字瑩晶。當年劉若娥是留校小字輩,上音聲樂系有大名鼎鼎蔡紹序、高芝蘭、周小燕、溫可錚、葛朝祉,謝紹曾、王品素等名家。我在上音大禮堂見周小燕唱過一次,歌已無印象,只記得她在台上猶如瀟木落楚天,一襲高貴衣衫,女王般的矜笑與眼神。


周小燕教授


高芝蘭教授


在京畿成功便聞名天下,在上海出名不見得神州皆知。劉若娥在六十年代後沒有名滿全國,一因為是晚輩,她是上音名師的教學成果;二為地域之限。上音有位女中音胡逸文,與上海樂團的女中音靳小才一起,與北京中央樂團女中音羅天嬋成鼎足之勢。靳小才聲韻靈動,她的《女社員之歌》唱至家喻戶曉;胡逸文氣息闊廣,一曲《高高井岡山》唱出風雲浩蕩,電台久播不衰。上海這兩位出色的女中音,受限於時代與地域,沒有真正走向全國。


靳小才的唱片封面


今日沒多少人記得當年中國優秀聲樂家高超的演唱藝術。中央樂團劉淑芳的《寶貝》曾紅遍全國,她磁石般魅力的聲線,唱《看天下勞苦大眾都解放》感人至深;孫家馨的格里愛爾《聲樂協奏曲》和《千年的鐵樹開了花》仍記憶猶新。劉若娥先生後來教學成果顯著,但她美麗的聲音留下並不多,原因之一是曲目,在她遠哉遙緲之年代,能唱的作品不多;二是上海之局限。她的錄音在上海電台倉庫里是否依然存在?衡山路的中國唱片廠早無蹤影。劉先生也許不曾想到,當年只有十來歲的我如何一遍又一遍聽她的78轉唱片,她美麗的聲音引起一個孩子多麼遐遠的夢想。


劉淑芳的《寶貝》唱片,曾風靡一時


我不知哪位作曲家寫了六十年代的音樂舞蹈史詩《椰林怒火》。其中《南方來信》一闕, 在上海歌劇院演時由畢業於上音的當家大青衣林明珍演唱。音樂調性布局、高潮安排、語言與音樂結合極佳。歌詞來源於該年代那本同名書,為書信體,譜曲方式聰睿。今日我敢為魯迅《兩地書》譜曲,完全是幼時聽的這部作品給予之膽量。


林明珍演的《蝴蝶夫人》


《南方來信》在六十年代風行一時,圖為連環畫封面


保存至今的《南方來信》話劇說明書


七十年代全國最著名的上海歌唱家並非出自上海音樂學院,而是曾在同濟大學讀書的朱逢博,她的唱法在上音有些爭議。我的一位畢業於上音聲樂系的親戚曾表示:朱逢博“最多能唱到四十歲”。這觀點很大程度基於當時上音一些專家的“方法”觀念。朱逢博的歌唱藝術非學院派,卻得到了全國最廣泛的歡迎。幼時我在華山路小劇場,親眼見朱逢博皓齒嬌唱《洪湖赤衛隊》中《小曲好唱口難開》,她一襲青衫,手擊瓷盤,笑容可掬,邊唱邊演,樂感極佳。她的聲樂藝術很獨特,真假嗓結合,氣息通透,魅力無垠,在很長一段時期內很難被超越。如果說“學院派”占據了中國聲樂舞台的優勢,但最大的成功者有時卻並非“學院派”。唱過山西梆子的郭蘭英、演湖南花鼓戲的李谷一、學建築而半路出家的朱逢博,無不如此。她們的成功,源自對藝術的執着探索與忠誠,而非什麼方法。換言之,“方法”只是為藝術服務的。


指揮家陳燮陽


年輕時的朱逢博


北風吹,扎紅頭繩朱逢博 - 名人名曲1-10

朱逢博演唱


若干年前我第一次去芝加哥交響樂團,抬頭瞥見樂團大樓一端儼然鐫刻一行字,不禁悚然,觸目驚心:


All passes but art endures


意為:萬物皆逝,唯藝術永存!


芝加哥交響樂團所在之大樓


不想成為歷史看客,一定是努力、機遇加抉擇。我一直認為自己來北京上中央音樂學院是人生的最大轉機。到北京來當然得忍受必須忍受的,破帽遮顏,寒風砭骨,裝傻犯愣,匍匐彷徨;琴瑟君不聞,棘籬心已森,舉首春風浩蕩,步履秋雨蕭瑟;打你丫左臉趕緊把右頰湊上去,笑傲江湖卻抑不下滿心寒荒。天底下其實沒有什麼時不我與,只要毅力在,never too late。


是,一切皆浮雲,唯藝術永存。


上海音樂學院夜景



(三)


卸任勞什子院領導,終於說話自由了。現機制,一當平民立馬想咋說就咋說,真好。記得中央院校慶五十周年,時任副院長問:要不給校慶寫個管弦樂?我回答:“好呀,這樣寫行嗎?第一樂章:工資太少,第二樂章:怪人忒怪,第三樂章:前程美好。如何?”後來——當然沒有後來,校慶咋能這樣寫,找死啊?撐死俺是個刺兒頭,愛說風涼話;可副院長可就慘啦,不能讓他尷尬哈,這事當然不了了之。


著名的中央音樂學院一號樓


當年工資都很少,屬同行業低端,令人扼腕。有次我去財務科問,見桌上一堆工資單,剛想找自己的,只見兩位財務人員飛也似地沖將過來,忙不迭亂藏亂掖,像電視劇里的特工,還要雅藏,說有規定“不讓看”。俺那一刻恍然:草民沒知情權滴。那時評教授,評委席總有財務總監一票,在座專業評委教授均氣度超凡,視而不見,盡顯音樂大家風範。現在想,教授們牛逼。


學院今非昔比,宏偉教學樓


中央院前程美好是肯定的。教師們不等開學,不用領導交代,自己就把教學計劃安排好了,老師追着學生上課是常態。中央音樂學院幾十年來造就無數中國音樂界頂梁柱,很大程度取決於教師這種兢兢業業作風。這種作風一代一代傳下來,養成學生們天之驕子脾性,也形成中央音樂學院自由的學術空氣,亦足可讓任何一屆院領導坦蕩篤定。馬思聰時代至今,蔡元培先生的“循思想自由原則,取兼容並包主義”在中央院體現的最理想。八十年代後,誕生了77級作曲班大量古典理想主義者、叱咤風雲的全才劉索拉、打敗天下無敵手的譚盾、琵琶彈遍三凡六界的吳蠻、在芬蘭彈八年三弦的譚龍建、在瓷磚廣告裡微笑的郎朗(附中)、三百六十行都能做報告的周海宏、當全球音樂學院聯盟盟主的王黎光、時尚的古典音樂明星王弢、發明“屢屢”等中央院專用術語的杜詠、無數文藝院團領導者、電視晚會音樂家、就連“女子十二樂坊”,大都也是中央院畢業的。專業成就不用說,全世界都看得見。因此說中央音樂學院教學系統及教師是偉大的。


與劉索拉在尼泊爾藍芘尼


中央音樂學院教授們處事淡然,內心堅韌。文革時馬思聰被帶高帽游斗,拿掃帚敲臉盆,被逼唱紅衛兵寫的“打倒馬思聰歌”,他照敲照唱,隱忍多時後毅然南浮,作出驚天動地的去國之舉;天才趙宋光發明“陰翼陽彩、陽翼陰彩”趙氏和聲體系,當時學術上孤立無援,毅然赴廣州當星海音樂學院院長,開創一代學術新風;戴雲華教授罔顧沉苛,一人挑一個專業,終勞累而歿;創作《紅梅協奏曲》並由姜建華演遍世界的吳厚元,他音樂閃耀民族音樂的俏皮與真情實意,奔繞太陽五十三圈後鬱鬱而終。著名鋼琴家王耀玲,一生甘當綠葉,把音樂之愛全獻給了學生。有次合伴奏我向她示謝,她莞爾一笑,疑慮小聲問:“謝啥?”——偉大的鋼琴家觀念中彈伴奏是本職,毋須謝滴。


大學畢業作品《第一小提琴協奏曲》

獨奏安紅,指揮胡炳旭


楊儒懷教授上課引經據典,激情飛揚,講堂是他學術馳騁的高大上天地。一日他夾着講義急匆匆趕赴上課,忽見樓梯上一對熱戀學生正激吻——兩位現已是著名指揮家與作曲家了——楊教授在尷尬半秒後截然止步,躡手躡腳悄然繞行至另一樓梯後大步流星趕去教室。這已是佳話焉。


中央院王府院古建。最左一間在1985年有個小門,我在這個角落裡曾住過一年,《地平線》《八匹馬》和《老人故事》完成於這個五-六平米小屋


大學時有同學鎖在抽屜里的錢包被偷,保衛處幹部來了,姓孔,平時笑咪咪的,看後分析說:“肯定是沒人的時候干的”。學生四顧:當然啦,還用說嗎?他又說:“估計是先撬鎖後偷錢”。學生愕然:當然也是啦!後來學生叫他福爾摩孔。福爾摩孔後來當了副院長,履職盡責,與人為善,大家很懷念。


上大學採風,在從重慶到武漢的船上


教豎琴的左因老師奇愛才,只要油菜花,她都鼎力相助。從出國留學到參加比賽,鞍前馬後,為學生從早忙到夜,上她家蹭飯的學生最多。左教授是留蘇的,業務好,事業迷工作狂,她是她那屆班子伊始時唯一有正教授職稱的幹部,只當官不幹活的對她恨之入骨。有次錄音,一小時休息,有人問:我們是休息呢,還是罵左因呢?結果罵了一小時,接着再錄。


1983年畢業作品《小提琴協奏曲》演出後,左因教授上台祝賀


G教授是大腕兒,教學牛逼,但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有罵“垂簾聽政” 的,有罵“順G者昌,逆G者亡” 的。相傳G的事經常是音樂學院的 “國家大事”,年紀越大越不吝,八九十歲照樣替領導衝鋒陷陣,罵也沒用。我常叫她 “G院長”,或乾脆用天津話直稱 “缺大德的”。乾清年間我曾在麻將桌上與她過招,她一出手就自拎 “大七對”,絕了。


中央音樂學院王府院古建

“北京現代音樂節”組委會曾在此辦公9年


中央音樂學院小社會,是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蒸不熟煮不爛的滾刀肉,先哲大師學混學棍蕪雜的醬缸,天才蠢貨各扯一纛的番邦山頭;刀槍不入的瞢人氣功師,拿繡花針亂扎的東方不敗。乖巧時像浪子回頭的金不換,要錢時像等待巾幗營救的書生;遇見真人學印度小乘教造一個地獄唬死他,碰到大流氓卻恬着臉讓人扇耳聒子。有真才實料的大學問家,也有裝腔作勢的假音樂人;紅的發紫哪都插一槓子的明星,暗裡磨刀霍霍擇機出手的潑皮;大把兢兢業業為職稱住房竟奔的教書人,少數洋洋得意多吃多占的偽君子。有一肚子學問卻教不了書的奇才,有不知音樂咋回事居然也分析技術理論;有百事不沾的逍遙大師,也見處心積慮盤算當芝麻綠豆官的可憐蟲。有念講義念睡着了的青年講師,也見宏論滔滔的國寶級教授;有看誰都不順眼的舉報大王,也有隱忍多年欎欎含怨的受氣包;有大庭廣眾前面諛領導毫不臉紅的馬屁精,也不乏成天揣摩上意一眨眼一個壞主意的笑面虎。這裡呆上幾十年,能練就刀槍不入的金剛不壞之身,是全世界蜂擁而來、令人神往的風水寶地。


聽說學院早年曾抓獲一名好偷窺異性沐浴的無賴,扭送有關部門前內部先嚴審:


“你偷看幾回了?!"

“每次都······”,無賴嚇的直篩糠。

“今天呢?!”

“也看了······"

“什麼時間?!”

“下午一點,看到兩點······”

主管審問的是位書記老太太,白髮蒼蒼。只見她一拍桌子勃然大怒:

“混蛋!······ 慢,喲,這麼說,你連我——也看見了?”

“······”。





作者簡



葉小綱:著名作曲家,中央音樂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原副院長,中國音樂學家協會主席。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9: 從雞蛋孰先後說到男將不男和全球危機(Z
2019: 毛澤東:歷史偉人, 人民英雄
2018: 公孫明:狗皮倒灶漏洞百出的特朗普301
2018: 朝鮮統一誰最不開心?
2017: 谷號一言:中國已經實現了四個現代化,
2017: 小思:中國出兵朝鮮美國啞巴吃黃蓮不
2016: 台灣人為溫家寶豎立一尊手拎破球鞋雕像
2016: 春秋戈:反習浪潮洶湧澎湃,習近平束手
2015: 12星座完整性格分析,准!!
2015: 果敢軍戰鬥素質優於六十年代解放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