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宗教與政治必須分離,儒家與政治理當合一
送交者: 余東海 2021年11月16日20:55:36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宗教與政治必須分離,儒家與政治理當合一

----儒家和宗教本質有別

余東海

蔣慶如是定義儒教:

 

“儒教不是一個學派,而是一個具有獨特文化自性的自足的文明體,存在於儒家義理價值上升為王官學(國家主導意識形態)的時代,即存在於儒家義理價值形成國家禮制文制以安頓人心、社會與政治的時代。儒教一詞的對應者是其它的文明體,如三代時的蠻夷,隋唐時的佛教、景教,現在的基督教、伊斯蘭教等其它文明體。”

 

這個儒教實是集中道文化、王道政治、禮樂制度和教化為一體的中華文明體,雖然內涵宗教性,卻非佛道耶伊等宗教所能望塵,毫無可比性,毫無必要拉上它們來對比。如果要找對應的文明體,不應該找宗教,而應該找其它政治文明體,如西方人本主義文明。

 

蔣慶將儒教與佛道耶伊對應,過度抬舉宗教,無意中模糊了儒家與宗教的本質區別。殊不知,宗教立足於彼岸世界,不符合人道要求,都不適合政治化。宗教政治化必然惡化政治,是國家的災難。儒家以仁義立人道,普適於人間世,最適合政治化。儒家政治化可以最大程度地導善政治,是人民的福音。

 

蔣慶過度抬舉宗教具有一貫性。其《政治儒學默想錄》第111條說:

 

“伊斯蘭教學者謂:伊斯蘭政治有三大功能,即合法性授予功能、民族認同功能、協調傳統與現代功能。此三大功能與王道政治之功能有相似處:政治權力與政治制度必須體現“三重合法性”,此類似“合法性授予功能”;王道政治所體現者乃中國歷史文化之自性特質,即中國政治之“中國性”,此類似“民族認同功能”;王道政治基於中國傳統之儒教價值與制度遺產,又吸取現代憲政與議會政治之正面價值與制度遺產,此類似“協調傳統與現代功能”。噫,奇哉!王道政治與伊斯蘭政治,竟不期而似也。”

 

對此,吾201911月有《王道政治與伊教政治》一文批評之,指出王道政治與伊教政治毫無可比性和相似性。茲不贅。

 

儒家之宗教性和神聖性怎麼張揚都不過分,但不能因此追求宗教化或者將儒學弄成神學,就像儒家具有強烈的哲學性科學性,但不能因此自貶為哲學科學一樣。儒家與宗教的區別是本質性的,主要有三:

 

其一、儒家立足人道,上達天道,天人雙通;宗教都立足彼岸,不明人道,或蔽於天而不通人如佛道,或天人雙蔽如耶伊。其二、儒家兼備信仰性、政治性、哲學性、科學性等等;宗教都無政治性和科學性,不通政治不重科學。其三、儒家政治以民為本,敬天保民,人與神、人與自然關係中以人為本,遠神重人;宗教任何時候都堅持神本,把神放在第一位。

 

綜上所述可知,宗教與政治必須分離,儒家與政治理當合一。一定要說儒家是宗教,沒問題,宗性天而教,宗仁義而教,可稱為仁本主義宗教,中華特色的宗教。前提是必須說清辨明儒家與其它宗教的區別,避免天道人格化和儒學神學化。

 

不少儒生對宗教只知其利而不知其弊,將儒家與佛道耶伊相提並論,認為天道有人格,熱衷儒家宗教化,或與蔣慶有關。飛龍廳友言:“蔣慶是有感於五四反儒派將吾儒降格為百家之一,又將吾儒宗教性去除,不得避入如佛道耶一般的宗教自由地位自保;又感於現實之儒門社會地位不及基督教等,故極力宗教性,乃至欲宗教化儒家,以取得地位之提升,故有如斯定義。其情可憫,理則未必”雲。

 

天道的人格是古人賦予的,孔子去之,理所當然。注意,孔子可不是否定鬼神的存在,更不是將各種鬼神、神靈去人格化。四書五經包括易經,都常常提及鬼神。《論語八佾》記載:“王孫賈問曰:與其媚於奧,寧媚於灶。何謂也?子曰:不然。獲罪於天,無所禱也。”

 

奧神灶神就是兩種小神。孔子沒有否定奧灶,而是說,如果得罪了天,祝禱誰也沒有用。“獲罪於天”的天就是指天道、天理。朱熹說:“天即理也,其尊無對,非奧灶之可比也。逆理,則獲罪於天矣,豈媚於奧灶所能禱而免乎?言但當順理,非特不當媚灶,亦不可媚於奧也。”(《集注》)

 

《二程集》記載:“或曰:釋氏地獄之類,皆是為下根之人設此,怖令為善。先生曰:至誠貫天地,人尚有不化,豈有立偽教而人可化乎?”宗教難免作偽,儒家對之不置可否,但儒家自己不一樣,至誠為懷,以誠為貴。寧可沒有信眾,不許作偽引人信奉。

 

其實,孔子之後,儒家從不以人格神吸引民眾。聞導之以德齊之以禮,不聞導之以人格化的昊天上帝,齊之以祭神拜神活動。聞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不聞為天地、為生民立人格神。

 

有廳友言:“現代知識人的需要,他們要超越性要邏輯性要實用性;而民眾的需求,民眾要信仰,要安慰要心靈寄託。要什麼就給他們什麼不是很好嗎?”這種想法很不儒家。民眾要信仰、安慰和心靈寄託,儒家能給的就是實實在在的道統信仰和仁宅義路。中道而立,能者從之, 任何時候都不會迎合民意,降格以求,更不會弄虛作假以罔民。

 

注意,說明天道非人格神,並不意味着天道就不神了。性與天道本來就是超乎一切人格神的萬神之神,闡述性天之理的內聖學本來就是真正的儒家神學。

 

某些儒生學者試圖重新將昊天上帝人格化,似乎認為孔子吾道一以貫之的“一”不神,萬物資始乃統天的乾元不神,放彌六合卷藏於密的天理不神,生天生地神天神地的良知不神,蔑曰哲學化。莫名其妙得很!

 

一清廳友言:“儒學干預天下後世,主要是要明理。孔孟程諸夫子若當時默而不言,天下之理有缺,天下之理缺,或不明,人家就肆無忌憚的欺民欺天。治儒學應從明理上走。將理明於天下,小人暴虐之徒就不能逞其欲於天下生民。這樣才對保天下生民。要讓小人暴虐之民不能愚黔首,不能殘民以逞。”

 

弘儒有道,不能枉尺直尋走小徑,追求儒家與佛道回耶等宗教平等的身份。飛龍廳友言:“在天‘不言’的時代,循理而行是最佳之路。雖孔孟復生,猶倡斯路;孔孟在世時,已弘此道了。”

 

循理就是循儒理。明明德於天下,歸根結底是明儒理於天下。有一條東海律:人世間最偉大的力量是真理的力量,最偉大的事業是弘揚真理的事業。真理包括道德真理、政治真理和科學真理。儒家內聖學揭示的是道德真理,以易理最為根本;外王學闡發的是政治真理,以春秋大義最為關鍵。

 

仁本主義之天道觀、人性觀、價值觀、政治觀、歷史觀、辯證法和因果論,就出自易理為核心的內聖學。易經中,僅乾坤二卦就揭示了十大真理:天性健動論,天人合一論,一體多元論,天尊地卑論,道德決定論,對立統一論、物極必反論,量變質變論,明哲保身論,聖德最高論。

 

論潛移默化的影響之深刻和力量之恆久,又以道德真理的力量為最,遠遠大於任何宗教、鬼神和人格神。僅因果之理就足以對任何人格神構成壓倒性優勢。

2021-11-13余東海集於邕城青秀山下獨樂齋

首發於北京之春

http://beijingspring.com/bj2/2010/280/1116202172944.htm轉載請註明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0: 為什麼中國決定了的能說到做到,說崛起
2020: ZT:寫在美國大選之後
2019: 香港求真自治,嚴重挑戰習皇封建獨裁。
2019: 狐狸修雞窩式的陰謀詭計
2018: “培養乾淨人”與“飼養大肥豬”
2018: 德國對於兩次世界大戰災難的懺悔是表面
2017: 中國的什麼成就令世界科學望塵莫及
2017: 也談中國有沒有哲學
2016: ZT:偉大光榮屬于堅信上帝的美國人民
2016: 川普:現在我們要清理這個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