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俄烏戰爭,為什麼會惹得大家拉黑絕交?
送交者: 芨芨草 2022年04月03日02:32:46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烏戰,什麼會惹得大家拉黑?

美國加州聖瑪麗學院英文系教授。著有《治與教育》《人以什麼理由來記憶》《通往尊的公共生活》《知分子和公共政治》等。本文原標題為“在網暴言代學會退群”。


從奧運會的谷凌、徐州事件,再到俄烏戰爭,一串的媒體事件引了網上不同人群的熱議抗,常被稱“撕裂”或“互撕”,其並不是很準確的描述。
立和激烈表達,從來就是民眾媒體事件反和爭的特徵。熱愛獨立思考的人士之抱有反感,也是由來已久的事情。
“共同的看法”能形成公共輿論嗎
興時期的隨筆大蒙田,1588年首次稱民眾對時事的想法“公眾看法” lopinion publique ,也就是今天人通常所的“輿論 public opinion 有人統計,蒙田在《隨筆》中使用了“意 opinion 300多次,通常是在傳統上的Doxaopinio,即沒有根據的想法,或基於單純的可能性、猜想、相信的想法。他認為,與此相反的應該“不是憑意,而是憑真理”的正確度。
在他看來,一般人關心的,是一件事情的看法,而不是那件事情本身,“人……被他們對事物的意所折磨,而不是被事物本身所折磨”。之,公眾的看法,然是“共同的看法” lopinion commune ,卻是淺薄、庸俗的看法。他主張對事情有自己的認識的“輿論”不要太當回事。
在今天的網絡時代,有之士似乎更有理由像蒙田那的“共同的看法”。因為說實在的,凡是明眼人,沒有不得當下輿狀是令人堪的。人期待互網成一個新的公共域,果它更像一片既受管制又隨意糟蹋的公地荒地。
的暴言化、政治的網化、公眾的部落化,然已當下網輿情”的特徵。這樣的“輿情”以“情”代“”,取代了相重“”的“輿論”,成一種夸的情和情感宣泄,幾乎無一例外都是因某種“媒體事件”而起,也隨媒體事件消失而成為過眼雲煙。然而,然媒體事件引討論,不如重大的公共問題 (法治、人政、社會正、制度公正、人的尊 得持久關注,卻也能不斷地從不同角度觸及問題,因此也是我需要察和鼓勵的。
在《媒介事件》一里,法國媒學家戴和卡把由媒體事件聚集起來的公眾稱“即逝公眾”,他與公民社會裡始終堅持關心國家大事的民主公眾是不同的。
“即逝公眾”,直接與“媒體事件”有關。有三種主要型的媒體事件:競賽 (從足球、奧運到總統競選辯論 、“征服” 爭、入侵、航母下水、月球登、周年典等) ,以及“加冕” (皇室事件、總統即位、元首去世、某代表大會利召開等) 。不同社會中典型的媒體事件會有自己的特點,因媒體事件是和特定的“政治景系在一起的。政治景主要涉及“組織者” (官方力) 、“生者” 媒) 和“眾”三者的關係。在“非民主地區播出的事件”中,“比典型的是,只有組織者和眾參與:者一般受僱於組織者。”
只有在民主社會中,媒體才有獨立性,“它專業或不參與事件的自由,而且可以按照或不按照組織者提的精神來播出事件。”眾多的電視台,不但不需要在重大事件負預設播者角色,而且“在了真以後,繼續存在”。當然,“如果電視台的自由少了,那它就得聽從組織者的命令。”
如何看待“口炮黨”的沖
一般而言,“即逝公眾”關心的事件,竟與娛樂消遣不同,所以會有一定的嚴肅性,也具有一定的公共事。可是,即逝公眾缺乏定性,在不能公開表示個人點的境中,更是缺乏不同點的論證服。
種公眾隨着媒體事件的生而形成,也隨着媒體事件的消失而迅速煙消雲散。有者甚至不稱其“即逝公眾”,而稱之“短群體”(fugitive communities )。
“短群體”有三個特徵:同,快速和和。“同”指的是,當事件,成千上萬的人投入關注,因此參與其。“快速”指的是,事情的生和消失都不可預測,來去快速無常,由此形成的公眾也是一。“和”指的是,事件,極度占據聽空,受眾極度大;與其是人人關心,不如是沒法避。
由於“即逝公眾”是圍繞着“媒體事件”形成的,所以只要媒體有一些真實報道,媒體大眾事件的看法也是有輿情作用的。在媒不能反映公眾關切的問題、不能引起公眾趣、不能反映公眾意願的候,公眾輿論則從反面表現為公眾冷淡主流媒、與之保持距離、之持疑和鄙度。
例如,在美國,反或反伊拉克爭的人,在問題上形成了特定的公眾;一公眾的形成,正是以疏、挑和批主流媒體開始的。美國允存在另類傳媒,甚至主流媒也可以出不同的聲音。因此,反的公眾並不需要排斥媒。相反,他可以爭取在媒上表自己的不同意
公眾與其他公眾 (如擁戰國公眾) ,可以形成一種廣大范的公眾內部討論。從事反社會運的公眾與主流媒保持距離,不是自我放逐或放棄媒,而是一面極爭取在主流媒中的公開言機會,一面通類傳出不同的聲音。
公民社會的公眾特徵是能形成社會運,而即逝公眾只能滿足一的“表意”沖,扮演“說說而已”的“口炮”和“暴”民眾角色。 相反,就像我不久前看到的,加拿大卡司機有抗議強制接種疫苗的運,歐洲一些國也有似的民眾抗 (姑且不 ,參與其中的便是行的公眾。永不要指望“即逝公眾”能起這樣作用。
代社會中,口口相,或者朋友小圈子中的交,事上不足以形成有效社會運需要的那種公眾。媒,不只包括主流媒,而且也包括如網、網站、邊緣報刊等移靈活、易逃避監視媒形式。媒形式,往往能迅速將某些信息和消息變為引起某一人群關注的事件,從而幫助他形成有所行的公眾。一旦形成這樣的公眾,他們對事件和相關問題的意,就會成真正具有社會意輿論同人私底或在網發發的社會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幣驅逐良的網絡噴
信息的自由播,是形成高素公眾的基本條件,新聞傳媒在其中應該發揮重要的作用;它不會也不能將一功能完全放棄,社交媒體。正如美國新家詹姆斯·卡雷 James Carey ,“公眾就是一群聚合在一起討論的陌生人”。其中的兩個關鍵詞,就是“聚合”和“陌生人”。人共同關心的事把素不相的人互相可以交流,並可以取得共的公眾。在人不能公開議論時事,以了解事,或者不能公開批評時事的社會裡,是不會有真正的公眾的。
18
19,乃至20的無線電廣播和電視時代來之前,公眾是在沙、咖啡、小旅圖書館這樣的地方閱讀議論,即便是陌生人,也是面面地交。凡是面面的交,都會有一些人共同遵守的行為規則和禮,否就會一言不合,惡語相向,大打出手。
今天,網和社交媒體幾乎成一般人唯一得新和“討論”新的地方。是一個人不照面的地方,他的言並不遵守面面交規則,呈規則。其,無規則也是一種規則。我今天看到的那些網暴言——暴戾、粗、尖酸刻薄、人身攻穢語——構成了他自己制定的“新規則”。並不是孤立的網絡現象,而是當下整個社會道德虛無主的一種典型表
暴言是一種社會性的疾,在英里有一個專門的字“Trolls”來指那些暴言病患者。是一種網,常於英文網絡論壇或其他英文文化圈中。
Trolls
原來是指斯堪的納維亞傳統故事中的一種虛構的、非常大或非常小的妖怪生物,它具有神奇的力量,生活在山區或洞穴中。個字,在指互網上故意表毒言惡語或攻性言的人,他在公共論壇討論區用激烈的言辭刺激或挑釁他人,挑起沒有意的爭Trolls也延伸幾乎所有令人厭惡止行
Trolls
,在中國大與台灣有不同的。在中國大常被叫做“子”,在台灣被稱“酸民” (尖酸刻薄地“挑釁”和“事”的網民) ,也有人將他“網路白目” (指只有眼白,沒有瞳孔的眼睛,翻白眼) Trolls,人們還會想到五毛和水 表有利於某種利益的人) ,以及鍵盤 (光的英雄好 等,反正都是些在網洞穴里作祟的西。Trolls個名稱的以界定,明他是多面善、防不防的“討厭鬼”。
怎麼千萬化,有一點是不的,那就是他奉行的道德虛無主者和犬儒主。在他眼裡,一切道德范都是由人制定的,不存在普遍適用的道德准。你們講公共道德,們說不能人,告們謾罵是侮辱他人人格,是不道德的。他就會你:“我什麼要聽你的?”,甚至會耍流氓,“我就了,你能拿我怎麼?!”
梁、蠻橫的道德虛無主,在多公共域裡也都有所表。在這樣一種境裡,一定會出逐良象,說話最大聲的都是氣的,而願意好好說話的人由於害怕自沒趣,腥膻上身,所以乾脆自我噤言。
都沒有能力去服不願理的人
,在不道理的境裡,與不道理的人道理,本身是一件沒有的事情,《箴言》裡,“愚昧人不喜明哲,只喜愛顯露心意”。應對子”最簡單辦法,是不要理睬他
可能起來容易做起來,因多冷言酸是刺激性或挑釁性的。你不去理睬他,他也會拿你開刀,刺挖苦、冷言冷地來刺激你。他們還會做出詞嚴子,你扣上一的帽子,非把你遊街示眾不可。你跟他們說理是完全沒有用的。
如果種事情生在你的朋友群里,不要以你自己有百毒不侵的忍耐功夫,最好的法就是果斷地走上,離開那個群。如果你不麼做,有一天你也會生氣怒、義憤填膺,因被侵犯或攻而“忍無可忍”,於也像他,口不言地自己的怒爆出來。在網上咆哮只會加劇憤怒,而不是減少怒。
羅馬哲學家塞涅卡 Seneca 到如何避免因受刺激而怒的告道,要明智地選擇你的朋友,“選擇那些誠實、隨和、有自制力的人做你的朋友,他會容忍你的壞脾氣,但不會火上加油”。如果你知道自己很容易生氣,那就應該避免與會刺激你或挑唆你怒的人交朋友。這樣的人很容易操你,把你玩弄於股掌之上。
們維持友、家庭和群體關係,是生活來更多歡樂,而不是自己製造煩惱和痛苦。有的關係看上去很密、溫馨,如同學、朋友、黨派或伙,其卻是靠非常脆弱和表面的關係來系的。
在所的“同學”“朋友”關係裡,怒氣燃得比野火快,也正是勒在《合之眾》裡分析的那種互相壯膽、群狼行的氓眾特徵。
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會聽從理性解的,都沒有能力去服每一個不願理的人。理是件好事,但未必是會有好的果。做好事有做好事的象和方式,做好事當然應該,但需要智慧的理,不合於智慧的理,做好事反倒招來麻 “德之所”就是個意思:道德有它的准,也有它的做法,你不懂用智慧,就超個范,道德的果便可能適得其反。所以,做好事要小心,不要因做好事而自己招惹麻和不快。
孔子:“德之所,而知之所出乎哉?就是在他的學生回守自己的德性,不要在不得的事情上白功夫。套用孔老夫子的就是,古候道德修養高尚的至人,是先使自己日臻成熟方才去扶助他人。如今在自己的道德修養方面沒有什麼建,哪裡有什麼工夫到那個魚龍的互網世界去推行大道!
如果每個人都能身體力行個道理,在秉持基本的道德價——珍生命和自由、和平和非暴力、女性的安全和尊講誠信——那麼不管生什麼的事件,也不管媒體有怎道,我都能有自己的獨立看法,即使我試圖去改變別人的想法,互網和社交媒體大概也就能無而治了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1: 豬妹政治軍事家,聖經時刻川普回歸
2021: 今年五月三十五日“黨娘”還來不來“大
2020: 冠肺肆虐全球,疫苗尚在路上。
2020: 為什麼有些加拿大人這麼造謠美國?
2019: 恢復繁體字的99個謬論辨析(3)
2019: 中共消極救災 到處撒幣 暴力維穩&簡評
2018: 老酷,川普邀請普京白宮會晤,普京屁顛
2018: 川普真能忽悠,把敘利亞的1000個美國兵
2017: 老徐:辱母殺人案擊中中國社會八大痛點
2017: 關於轉基因問題,不得不說的幾點